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青天有眼 » 第一章 守孝

第一章 守孝

    尊亲辞世,后人守孝。

    这是亘古流传的习俗,也是最后一场亲近的尊重。

    孟荀要遵循,也必须遵循。

    守孝要三年。

    在这三年里,孟荀始终没有去问、去看郑怀跃留下来的包袱。

    其实他大抵能猜到里面有什么,可是不急。

    孟荀想在这三年里,保留最纯粹的敬爱,而不是着急去完成斯人已逝的愿景。

    遗愿自然是不会被忽略的,只是在达成遗愿之前,他更是单纯的传教弟子。

    当然,不止是孟荀,守孝三年间,平河郡上下无喜宴、无远游,即使有新生子嗣,一概庆祝都被推后。

    郑怀跃,乃平河师矣。

    不过这不是说平河郡的劳作、耕种等一切正经事宜就停滞了。

    该干的活儿一样都不少,千相馆依然贩盐、只是减少了杂活的量;大伙儿依然耕种、出海,只是收获也不轻易开心。

    如果啥也不干,估计会将悬崖边上的老人气醒,大骂大伙儿迂腐。

    其实要能气醒的话,也不是不行。

    斯人已逝,尘埃落定。

    李光宇为什么会留在郑怀跃生前院子里接过执教戒尺这事儿,孟荀也弄明白了。

    郑怀跃并没有指定人选,这其实是梁富贵安排的。

    梁富贵如是跟孟荀道:“你救了他一命,他想报恩。而且他从西陲绕过大半个中原才能抵达两江,也算是阅历丰富,能胜任郑夫子的教学任务。”

    “我记得他大字都不识几个。”孟荀狐疑道。

    梁富贵微微一笑,道:“人都是会变得。据他自己说,在两江开始,他便恶补了祁文、典籍,以防自己在交际中吃亏。

    “而且郑夫子辞世前一段时间,李光宇常去旁听。”

    听到这里,孟荀就彻底没问题了。

    既然能在执拗的夫子门下听课长久,至少人是被认可的,那就行。

    孟荀忽然反问:“你知道徐叔的身份了么?他好像是什么劳什子天师的传承,那些灰衣人相对忌惮这一传承。所以,天师传承是什么东西?”

    闻言,梁富贵颔首:“前朝有位刘姓天师有着传世盛名,他们统归算这一派,不过这一系的传承在前朝终结,并没有太多东西遗留到近代。”

    “算?”孟荀诧异。

    梁富贵徐徐解释:“就跟怪力修行者都认为一力降十会般,他们这一派的人认为可以算尽一切。嗯,计算的算。”

    孟荀追问:“夫子知道这事吗?”

    梁富贵当即耸肩,笑道:“知道,而且知道的很早,早到你还没出世。”

    “所以他不想我学,真是因为不喜这些花里胡哨呀!”孟荀仿佛印证了自己的猜想。

    然而,梁富贵却摇头,“不是的。

    “他跟我说了,他只是不想你去算尽人心。其实我也认可,算计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辛苦的不是对象,而是你自己。

    “没必要不是吗?你且修怪力,一往无前就是。”

    能看出孟荀的表情有异样,梁富贵话锋变幻,“当然,你要学,他也没意见,只是在你自己知道之前,他不打算告诉你而已。”

    于是三年守孝期间,孟荀除了跟着杏九针继续学医毒,还跟徐神棍学计算。

    本来郑怀跃、梁富贵都不想孟荀去学,孟荀大概率是不会去学的。

    但是孟荀还有另一重考量。

    他不想再错过。

    万一他去完成夫子遗愿的时候,老叔突然有什么事?平河郡有什么事?他到时候远在外地、消息流通不便,该怎么办?

    得学。

    宁愿怪力修习缓一缓,孟荀也决定要把算计学上。

    也是学习算计后,孟荀才知道自己的运气再好、命运再平坦,原来也有局限。

    普通的算数他不曾有落后的迹象,可当徐神棍传授相对高深的技巧,孟荀就跟抓瞎了一般。

    要不是胸中始终憋着口气,孟荀估计早放弃了。

    乔芊颖见着孟荀抓耳挠腮觉得有趣。王博福离开平河已有一年多,她少了很多乐子,于是她想挑战跟着徐神棍学习计算。

    徐神棍不争不抢、来者不拒。

    可不学不知道,一学吓一跳。

    学了不到七日,乔芊颖就老老实实跟乔有梁乔大老板去贩盐了。

    学习?天天学这个、学那个,都不知道学来有什么用,真是学个劳什子!

    不过孟荀还是有点成就感的,要不然真不好说能坚持下来。

    其实这个计算,不仅仅是一加一等算数,即使这个算术过程相当复杂,也只是计算的一部分。

    还是以一加一为例。

    针对万物的计算一共分有三阶段。

    首先是头,孟荀要学会观察、总结现象。这些可以理解成一加一中的一,唯有把这些都看清楚了,才能对其进行计算。

    然后是身,就是一加一中的加,根据现象选择算法、对现象进行计算。这一块有条件的话可以利用天师传承的物件协助,能够骤减难度。只是最强大的罗盘已经在洞天中损毁,徐神棍更倾向于传授纯粹的手段。

    最后就是尾,其实结果在身这一块就出来了,尾更多的是讲究一种临场把控。

    徐神棍提醒道:“世间有千万人,也就有了千万桩因果。可是这些因果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可能会受到算法之外的一些杂项的影响,从而因多了、果改了。这是常有的事情,所以算错了不要气馁,也不要不当一回事。”

    在学习上,孟荀自然是老师讲什么,他老老实实听什么。

    主要徐神棍说的也没错。

    而孟荀的成就感,就是来自于最后这一步临场把控,他将战斗中的天赋灵活运用到这里,收获了奇效。

    时间匆匆。

    三年终于过去。

    平河郡大伙儿的守孝在大半年前已经结束,孟荀因为回来晚了半年,所以自己给自己加了半年。

    守孝终结,孟荀也将成人。

    不过依照孟荀的意思,梁富贵没有补办任何成人仪式,只是爷俩在家里好好吃了顿饭。

    吃饭途中,梁富贵一边给孟荀夹肉,一边问:“你打算给自己取什么字?”

    夫子曾给孟荀作过注解,荀是一种仙草,只存在于传说里。

    当时听到的时候,孟荀吃惊了很长一段时间。

    任谁也想不到财大气粗的梁富贵还会有这么细致的心思,能挑出这么字作为孟荀的名。

    梁富贵的解释是,这压根儿就不是他起的,是过去两江小院门前总在摆摊的一个算命老头相赠的名字,说这个寓意好。

    那寓意好就够了呀!管它稀罕不稀罕、难不难写,反正又不是自己的名字。

    至于字一般都是成年前后自己取的,字是名的补充。

    对此,孟荀在这三年里也有了决断:“丹琼。”

    丹琼,实则遍地野草。

    正好与仙天香荀形成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