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重建大唐之霜寒天下 » 第 55 章 摊派征额,借令谋私

第 55 章 摊派征额,借令谋私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

    远在长安的杜甫,也看到了朝廷强征百姓入伍、远赴剑南的这一幕,写出了流传千年的《兵车行》。

    他不知道的是,知己薛侨所在的岢岚九坞,也在被征召的范围内。

    齐宣的命令,让许多坞堡极度不满。

    这是在强行摊派任务!

    本来还在观望、四处找关系打听的人,顿时如一盆凉水洒到了头上。这位半年前新任的岢岚军使,不仅没有保护九坞,还直接把九坞推了出去垫背。

    第二天,九位坞主齐集岢岚军。

    薛侨也得到了列席机会。

    本来他的编制已经属于安西军,并不是九坞选骑,但因为实职官与岢岚军使相同,得到了齐宣的礼敬。

    岢岚军是一个规模很小的军。

    武德年间,就是一个镇;长安三年,改为景龙中军;景龙元年,改为守捉,隶属大武军;开元年间在镇与军之间摇摆,最后定格为军。

    因此岢岚军使也就比镇将级别高一些,实职官是正六品上,副军使是从六品下。

    如今岢岚军有实职官的人包括:

    齐宣,岢岚军使,正六品上

    齐深,岢岚军副使,从六品下

    上三坞坞主:凌尘、武嗣昌,岢岚军别将,正七品下

    中三坞坞主:李骞、崔游之、薛肃,岢岚军旅帅,从八品上

    下三坞坞主:卢钧、王元振、柳青,岢岚军队正,正九品下

    薛侨第一次参与了官场闭门会。

    先说话的是武家坞主武嗣昌,他是个直肠子,刚刚坐下就急不可耐地开口了。

    “齐帅,九坞选骑是岢岚军的精锐,怎么能送到南诏前线去送死呢?且不说能否打赢南诏,这样调派,无端端消耗岢岚军的实力,万万不可!”

    齐宣面对质疑,打起了太极。

    这位四十七八岁的岚州军长史,比起前任姜曲狡猾得多。

    “这并非本帅之意,朝廷的敕令武坞主也看到了,谁敢违抗?再说征讨南诏也未必是送死,鲜于将军四月间便大胜南诏军……”

    “若是胜了,哪里还会强行征募!”

    武嗣昌没有给齐宣面子,这个事情比起驻防合河县不可同日而语,数千里之遥,九坞子弟去了未必能再回来……

    齐宣干笑一声,打眼望齐深。

    他的族弟立即会意。

    “武兄不必多疑,齐帅也是不得已。咱们河东毕竟没有战事,当年与突厥人作战,岢岚军也曾借调朔方,这是有先例的。这都是远的,近的就在眼前……”

    齐深朝薛侨笑了笑。

    “薛都尉不就是从九坞借调安西,立了赫赫战功,为咱们九坞子弟争了口气么?安西岂非更是万里之遥,薛都尉伉俪二人共赴塞外,更是一段佳话!”

    薛侨没想到,自己会被拿来做借口……

    这话让武嗣昌无话可说,安西确实远得多,论条件之险恶、敌人之强大,只比南诏更难。

    凌尘与薛侨对视了一眼,他知道薛侨在这个会上不便多说,因为他不在征召范围内,说什么都被认为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作为岳父,他最适合反驳。

    “子昂的情况有所不同,他先前已经获朝廷超擢提拔,效命疆场是职分所在。再者说,当时的调令也不是强制,若实在不愿意去,总是可以辞官不应的。”

    卢钧、薛肃、崔游之四家坞主听说后,都点头称是。

    崔游之是崔家坞主。

    这几个月,凌、卢、薛三家联盟最大的收获,是将崔家坞拉拢过来了。

    崔游之本就是崔芸的堂兄,只是先前姜曲在时,三家联盟已经成为他猎物,所以崔家坞顺应时势投向另一阵营。

    姜曲倒台后,五家联盟有些乱。

    武、李绑在一起,王、柳绑在一起,崔家坞形单影只,被崔芸说动拉了过来,也把他们和卢家的恩怨化解了。

    此时的九坞,依然不团结。

    强行摊派的消息,让所有人都不满。

    但不满之后,每家的态度不一样,因为摊派的指标是两百人,并不是五百人或更多。

    这就有门道了……

    如果有哪方得罪了齐宣,或许奏报上去就是另一个摊派方法了,横竖是两百人,平均分配和指定几个坞分配,大有不同。

    这个时候,何必做出头鸟?

    齐深见四家一个鼻孔出气,把自己这个九坞统领晾在一旁,十分恼火。

    “咱们从军之人,当然应该勤于王事。既然朝廷有征召调令,遵从便是,各位难道对这个调令有什么不满意么?”

    另外几家,还是看着凌尘诸人。

    没有人说话……

    “征调两百人,齐副帅作何安排?”

    卢钧开口问了在座最关心的问题。

    “自然是按朝廷的说法,授勋者先应募,并且按勋位从高到低去排,其次再按人数平均分配到各家。”

    齐深的话,乍听上去没有任何毛病。

    因为朝廷的敕令,正是优先征召那些有勋爵的人,尤其是勋位高的。

    但这里的问题是:

    齐家坞作为之前九坞排名最末者,受封勋官的人也是最少的,勋位也是最低的。去年新加入的齐宣族人确实有很多老兵,不少人有勋位在身,但勋位也并不高。

    高不过从前上中三坞的选骑!

    这些选骑数年前随王忠嗣北征突厥,打过几次大胜仗,不少人都积累了功勋,年纪轻轻四转、五转以上的大有人在。

    真要这么排,又是从前那几家损失最大!

    “齐副帅这是要借调令谋私么?”

    “朝廷敕令,谁敢谋私!”

    “九坞从来按选骑出兵,何时按勋位?”

    “若不满,大可向朝廷表奏!”

    这个方案,让几家当即反对,跟齐深争了起来。凌尘、武嗣昌、李骞、崔游之、卢钧、薛肃争得最凶,而王元振、柳青则默不作声。

    这时齐宣站起身来,挥手制止了争吵。

    出乎意料的是,他没有跟坞主们解释什么,而是含笑向薛侨请教。

    “子昂,依你所见应当如何?”

    薛侨登时理解了齐宣的意图:按勋位排序是朝廷的意思,如果他表态不同意,就是跟朝廷较劲;如果表态同意,便亲自将六家人,包括自己背后的盟友出卖了。

    这个老狐狸!

    难怪他让我也出席会议!

    真是个工于心计、借力打力的老手!

    薛侨也笑了。

    “齐帅,晚辈倒有个办法,可以不必征调到南诏。只消你一纸书信便可奏效,不知齐帅是否愿意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