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重建大唐之霜寒天下 » 第 65 章 收回兵权,解送京师

第 65 章 收回兵权,解送京师

    刘柱念罢敕令,选骑们几乎疯掉了。

    数十天转战两千里的行军,两次大胜敌军,立下赫赫战功,他们人马早已经疲惫不堪。此刻听到朝廷敕令,不封赏也就算了,竟然要拿下自己的主将!

    凌霜第一个拔出剑来!

    崔器、李珏随即也跟上去,仗剑立在薛侨左右。

    凌尘、薛肃等六位坞主,虽然没有拔剑,却也都将薛侨和辅璆琳围了半圈。

    不知道谁大喊了一声:“岂有此理!”

    四百余人都炸开了锅,纷纷拔剑拥上怒骂齐宣。经过这次行军和作战,薛侨在六坞子弟中早已树立威信,他们认薛侨,不认齐宣。

    岢岚军本部、羽林军立即亮剑对峙。

    齐宣喊道:“你们这是要造反么?朝廷宣令中使在此,皇家羽林军在此,你们也敢造次?”

    他身后的岢岚军却没那么淡定。

    选骑们的实力有多强,他们是最清楚的。别说这时人数相当,就算是对方只有一百人,自己也未必能赢得了。

    刘柱和羽林军校尉封权也有些紧张。

    眼前这支队伍,是真的很愤怒,看样子只要薛侨一声招呼,他们随时就能动手。

    最害怕的人是辅璆琳。

    从他看到刘柱的第一眼,就知道事情大大不妙,这个人是他在宫里的死对头。让他前来,说明对方是冲着要把自己斗倒。

    他颤颤巍巍,不知道说些什么。

    薛侨也很懵……

    他还不能判断事情原委是什么,但这时最关键的事情,是阻止选骑动手。一旦动了手,罪名就不只是那么简单了,他们彻底着了齐宣的道。

    “收剑!”

    薛侨举起手,发出了命令。

    有一半选骑条件发射似的把剑收回鞘中,但还有另一半激愤之中没有反应。情绪最激动的,当然是凌霜、崔器、李珏三人。

    凌霜神色全无畏惧,目光如剑锁住齐宣,高声道:“子昂,别怕!大不了鱼死网破,无论是谁敢害你,他们都别想活命!”

    薛侨轻轻握住凌霜手背,摇摇头。

    他再次高喊:“听令,收剑!”

    这时另一半人才还剑入鞘,神情犹自愤怒难平,齐刷刷横眉盯着对面。

    薛侨将霜寒剑交给了凌霜,对刘柱道:“请问中使,朝廷还有什么旨意?选骑是就地解散,还是屯驻岢岚军?”

    刘柱见他配合,也就松了口气。

    “薛校尉,没有旨意,需齐帅决定。”

    薛侨望向齐宣,等他说话。

    齐宣淡淡道:“将士们无过,他们远征疲惫,先回去休息吧。其他事情,等过完年再说!”

    薛侨点点头,让六位坞主带领子弟先回去。

    凌尘等人哪里肯走!

    “子昂,你受了小人诬陷,我们岂能坐视!我们带着人,也不带甲胄兵器,护送你去长安,到时再去兵部鸣冤,圣人自会知道!”

    薛侨连忙拦住。

    “岳父,万万不可!军队没有诏令,自行入京是谋反的大罪,哪怕没有带兵器,也是对朝廷的威胁。先别着急,我此刻还有些不明白,还需要想想……”

    这时城内推出两辆囚车,刘柱、齐宣催军士将薛侨、辅璆琳两人押进去,又引起一阵骚乱。

    薛侨连忙又制止了他们。

    他压低声音,对凌尘:“岳父,这里的事情交给你了,要提防齐姓兄弟对六家下手。”

    凌尘道:“那你怎么办,他们万一在路上……”

    “我陪他!”

    凌霜坚定地握住薛侨,仿佛刀山火海也不放在眼里。

    薛侨心中甜蜜,柔声道:“霜儿,你先去岚州找马洵美问问情况,他的消息广。最好现在就去,路上想办法跟我见面……”

    凌霜点点头,翻身上马。

    齐宣忽然大声喝令:“所有选骑,听我将令!事情未审定之前,不得离开岢岚军地界!”

    凌霜轻蔑地一笑,理都不理他。

    “我不是选骑,你管不着我!”

    她说完,朝岚州策马奔驰而去。

    羽林军将薛侨和辅璆琳押到囚车里,当即离开岢岚军,往长安方向而去。

    这时,一百来位六坞子弟翻身上马,齐声喊道:“我们都不是选骑,我们送薛帅进京!”

    六坞只有三百六十位编制在内的选骑,这些人只是考核通过,并未登记在内,确实不归岢岚军使管。

    薛侨感动不已。

    他一直把九坞当成自己的家,这百余人的表现,让他体会到,九坞也把自己当做了家人。

    齐宣强压怒火,冷冷道:“你们若想让他罪名更大,就都去吧!”

    说完拂袖领军回城。

    凌尘与其他五位坞主商量了下,留薛坚跟着护送,听从凌霜差遣,其余人暂时回家等消息。

    薛侨自成亲后,几乎没有过空闲时间处理家务,也没机会跟凌霜过逍遥自在、山川牧歌的生活。本以为这次回来能好好安生几天,没想到先尝到了坐囚车的感觉。

    这滋味,累得要死……

    一直站着,又颠颠簸簸,半天腰腿都有些酸疼了。辅璆琳半个时辰不到,就已经喊着要休息。

    趁着一次休息机会,薛侨终于跟他搭上话。

    “辅将军,我领军去檀州救急的事,你没有跟朝廷上奏么?”

    “这……我是听说北口大捷后才……”

    难怪!

    事情就坏在这死宦官身上了!

    小算盘打得精明,结果把自己也算进去了。

    薛侨叹口气,想起了被监军害死的名将们……

    辅璆琳这时对薛侨有几分歉意,喃喃道:“薛校尉,这次对不住你,是我把你连累了……”

    薛侨摇摇头:“算了,出兵是一起做的决定,也说不上是你连累我,大家一起扛吧。”

    辅璆琳脸色有些迟疑,他犹豫片刻,才说道:“其实,我说的连累,可能与出兵无关。我在内侍省多少有几个仇人,这位刘柱就是其中一个。他们多半是借机整我,而你是被拖累的。要不然,这时候捷报应该已经到了朝廷,怎么能对你下手……”

    薛侨不禁错愕。

    这么说起来,还真是这死宦官害的自己!

    薛侨后悔万分,由于不懂监军的各种心思,也不懂官场的规矩,他竟然没有自己上奏到兵部!

    极其幼稚的错误!

    过岚州的时候,辅璆琳的话一半得到了证实。这件事的发端,对辅璆琳的攻击只是其中之一。

    马燧给他带来了其他消息:

    他很可能卷入了朝堂大人物的纷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