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重建大唐之霜寒天下 » 第 71 章 劫后论功,制诰恩荣

第 71 章 劫后论功,制诰恩荣

    “陛下!陛下!”

    高力士轻唤了两声,圣人猛然回过神来。

    他似乎整理了一下思绪,才又开口:“薛卿果然一表人才,卿出身何地?”

    “回陛下,臣出身河东晋州。”

    “河东薛氏?”

    “回陛下,正是。”

    “卿父现居何地,是何官职?”

    “回陛下,臣……父母早逝,亦不知姓名出身,自幼寄居在岚州岢岚军地界薛家坞,叔父是宣节校尉、岢岚军队正。”

    圣人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河东薛氏,果然有许多人品俊雅的子弟。薛卿可知与平阳郡公是否一系?”

    “回陛下,平阳郡公是绛州一系,与臣同祖不同宗。”

    “卿与河东公是一系么?”

    “回陛下,应是一系,但已隔数代,臣又年幼失怙,确实不知宗谱。”

    河东公是薛瓘,娶太宗嫡女城阳公主;幼子薛绍,娶高宗嫡女太平公主;侄子薛儆,娶睿宗之女鄎国公主;侄孙薛锈,当今圣人之女唐昌公主;侄孙女薛素素,嫁前太子为太子妃。

    这一支与宗室关系极其密切。

    薛侨也是不断追问之下,薛肃和崔芸才告诉他出身于这一系。这时仍然极重门第,也难怪圣人会问到。

    宴会继续,薛侨很荣幸地陪列末席!

    这个待遇,令他诚惶诚恐。

    与他看过的小说、电视里那些藐视权贵的穿越者不同,他是深知皇权的力量有多强、逾越礼法的危险有大的。这是一个家宴,就连安禄山都是个干儿子,而自己什么都不是……

    “就当是安抚我蹲班房的奖励吧……”

    他这样开导自己,但酒菜也没怎么敢动。

    好在此时离宴会散场已近,没多久他就辞拜圣人、贵妃和诸位显贵大臣离去。安禄山喝得酩酊大醉,圣人干脆给他安排了一个偏殿过夜,并不忌讳。

    目送杨国忠的马车离开,薛侨才往回走。

    正当他迈开步子,准备步行回去时,高昙又出现了,招呼他上了内庭的马车。

    “薛校尉,渤海郡公让咱家来送你。”

    “啊……下官哪里受得起……”

    “走吧,他老人家说薛校尉是功臣,受得起。”

    回到客栈,薛侨看到凌霜心绪不定地等在大门口,辞别高昙后,牵着她走回房间。

    “去了那么久,急死我了!”

    “你猜圣人找我做什么去了?”

    “不是去问话么?”

    “唱歌、作诗……”

    “……他们有没有点正事了!这么说,圣人确实是不会治你的罪了?”

    “不会了吧……都一起吃饭了,再治罪是不是太不要脸了……”

    圣人确实没有再治罪。

    恰恰相反,两天之后,高昙再一次来到了客栈,把他接到了兴庆宫南薰殿。

    “制:昭武校尉、龟兹乌垒军府果毅都尉、上柱国薛侨,道备文武,衷怀忠亮,业盛勋贤,材优佐将。事君之节,贯忠贞于四时;伐狄之武,立勋功于北疆。懿文成范,明德为章,安人和众,治戎所长。可加宣威将军、检校左金吾卫翊府郎将、岢岚军使,封神武县开国男,去昭武校尉、龟兹乌垒军府果毅都尉,馀如故。”

    这一长串制书念下来,薛侨有点懵。

    倒不是听不懂,只是……

    太突然了!

    “薛将军,向陛下谢恩吧!”

    “臣谢陛下天恩!”

    在高昙的提醒下,薛侨叩拜谢恩。

    圣人很满意他的表情,这位少年将军显然是被这个封赏震惊了,头磕在地上很久没抬起来。

    这个授官,中书省也是有讲究的。

    对奚人、契丹的大胜,范阳军早就有了封赏,而薛侨在狱中还未定性,是赏是罚还不清晰,所以迟迟没有对他的量功。

    按他的功劳,实职官肯定会从果毅都尉这一级,升到折冲都尉或者相当的中郎将、郎将。到底是什么级别的折冲都尉,或者封中郎将还是郎将,就需要考虑了,毕竟是跨几级跃升。

    要升中郎将的话,最好是独自带兵立下一等战功。这点薛侨可以说满足,也可以说不满足。一等功是有的,北口关大捷就是一等功;师州大捷作为偏师,是二等功。

    重点在于是否独自带兵。

    这两战他都独自领军,而且北口关是主要力量。但严格说来,那一战的主将是贾循,所以他仍然算麾下副将。

    中书省出于平衡,授予了更低的郎将。

    与此同时,品阶又拔高了一些,授予了略低于中郎将级别、从四品上的宣威将军。

    至于开国县男的爵位,就没什么争议了。对于文官来说受爵不易,但本朝外战频仍,对立有赫赫战功的武将而言,这个爵位再正常不过。

    毕竟都是虚封!

    这些都不算什么,哪怕这个开国县男是可以世袭的,薛侨也并不太在意。郎将加的是检校头衔,没有什么权力,不可能真的到左金吾卫去上班。

    他此时激动到久久没有抬头,是因为得到了一个期待已久的使职:

    岢岚军使!

    这意味着,齐宣这个代理的岢岚军使只能回到岚州,去当他的岚州军长史,而岢岚军的赏罚任命,全都取决于他!

    他想要对九坞做的改革,终于有机会推行了!

    九坞的混乱局面,终于可以终结!

    九坞的矛盾,也有可能解决了!

    薛侨终于抬起头的时候,又看到高昙拿出第二卷诏令,朗声诵念:

    “宣威将军、检校左金吾卫翊府郎将、岢岚军使、上柱国、神武县开国男薛侨,北口、师州两役勇冠诸军、克敌斩酋,赐黄金三斤、绢千匹、车舆两乘、仆役四人!”

    “封薛侨妻凌氏四品郡君夫人,赐郡君命妇常服八套,绢五百匹!”

    “着薛侨与武部司校对岢岚军将校功绩、伤亡,以论功行赏、抚恤亲族,昭示天恩!”

    薛侨真的惊呆了。

    他的功劳的确是要赏赐,给凌霜郡君夫人的诰命,也算是正常,但赏赐的内容,太多了!

    薛侨对玄宗的印象一直不太好,觉得他轻信宠臣,把大好的盛世江山搞得混乱不堪、堕入深渊。这时,他又看到了这位圣人的另一面……

    恩宠臣子时,确实很舍得!

    也许,他只是一个英明了大半生、亲自开创了无比辉煌的盛世,此时想要享受自己打下基业的老人,并不是一个昏聩的君主。

    到底是不是昏君,要从不同的立场看。

    薛侨发现,当自己站在既得利益的立场时,他觉得这位老人无比的亲切。而当初站在旁观者立场,将要被远征南诏时,又觉得他昏庸暗昧、易受蒙骗。

    正当他在思索之时,高昙拿出了第三卷诏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