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重建大唐之霜寒天下 » 第 75 章 获准奏议,辞别长安

第 75 章 获准奏议,辞别长安

    薛侨看到了李林甫的笑容。

    不只是右相,政事堂临时把召入讨论此事的文部、武部左右侍郎也都表达了认可。

    能够减少朝廷开支,又能屯养精兵,何乐而不为!

    由于辅璆琳一案,李林甫是知道薛侨的。

    右相本来认为薛侨是一位勇敢善战、又能吟风弄月的少年将军,没想到他对治政理财也有心得,很是意外。奏疏是不是旁人捉刀,一经问询便知,薛侨显然是自己准备的。

    他决定通过薛侨的奏表!

    薛侨看到李林甫的表情,反而有些吃惊。他本来做好了反复上表、力陈其利的准备,但事情比想象中的要顺利一些……

    “莫非是因为杨国忠的原因……”

    他心里不禁这样猜想。

    谁都知道,李林甫的潜在有力对手只有一个,除了杨国忠,其余都不足为虑。

    李林甫同意之后,陈希烈随即点头。

    这位副手几乎从来不否决李林甫的意见,也正因如此,才能居相位六年之久。

    仅仅第二天,经门下复核的制书就来了。

    “制:宣威将军、检校左金吾卫翊府郎将、岢岚军使、上柱国、神武县开国男薛侨,奏议得当、才兼民戎、慧目识人、能体懿心。所奏三议皆准,加神武县令、岢岚军营田使,总领岢岚军、神武县治,馀如故。”

    政事堂不止效率高,还超出他的预期。

    连神武县令的职位也给了他!

    虽然这只是一个从七品下的官职,又增添了他理民政的成本,但却省去了一个掣肘的因素。文部的考虑很得当,把他不好提出来的请求帮他实现了。

    不得不说,李林甫是个能臣。

    薛侨去文部领制书时,李林甫再交待了一句:“薛将军,你治神武、岢岚两地,除了精练岢岚军,教化理民,还有一事务必上心:长城以北是河东节度使所辖军州,你地处交界,忧患之心必须常备。你可知本相之意?”

    原来李林甫对他扶持,还有一个原因。

    “回相公,卑职明白。岢岚军由朝廷节制,并非河东节度使管辖。若无中书省诏令和兵部鱼符,岢岚军无人能够调动。”

    李林甫满意地点头,又问了个问题:

    “薛将军,并非本相不信任你,岢岚九坞已立数百年,彼此盘根错节、又互相争斗,你毕竟年轻,如何调理他们的矛盾?”

    薛侨自信地笑了。

    “回相公,卑职与其中六坞已经有宗盟之实、同袍之谊,只要给卑职半年时间,卑职定能交给朝廷一个安定、能战的九坞。”

    李林甫意味深长地盯着他。

    “如此说来,岢岚军使非你莫属,旁人谁也无法带得动九坞之兵了?”

    话虽是淡淡说出,却如同利刃一般!

    薛侨终于明白安禄山为什么怕他了……

    李林甫把边将的心思都看透了!

    “回相公,九坞此时混乱之际,卑职确实是合适人选。待选骑整训得当、条理分明、彼此信任、各司其职之后,选一位朝廷将领便可统属九坞。”

    岢岚军很难成为薛侨的私兵,没有财权是做不到的,反正他也没有这个奢望。

    李林甫这才放他离开。

    离开长安前,薛侨还要做几件事。

    首先当然要把好消息告诉杜甫。

    这个突然的喜讯,让杜甫几乎哽咽。他自从得到铨选资格后,一直没有获官,干谒多年徒劳无功,没想到偶然相识的薛侨提携了他。

    “子美,录事参军只是一个从八品下的官职,望你不要嫌弃……”

    “子昂,提携之恩,我如何报答……”

    “哈哈,咱们不是说了,朋友之间,不需太见外么?不止岢岚军的事,神武县理政,还需你的协助!”

    “敢不效力!”

    再次他去答谢了安禄山父子。

    虽然李林甫同意他的奏疏,有部分是为了削弱和提防安禄山,但如果得不到这位节度使同意,神武县的治理后患无穷。

    对安禄山来说,有机会调动有战斗力的军队,这个结果就足够了。虽然不是直接调动,但他仍旧可以向兵部申请,圣人必然答应。

    还有一位重要的人物,薛侨一直惦记:

    辅璆琳。

    这位当初的监军,虽然也放了出来,却一直在内侍省得不到什么职位。整个案件里最大的受益人,就是刘柱。

    内侍省薛侨是进不去的,但他认识一个人。

    另一位内官,高昙。

    高昙是高力士的人,从姓上就能看出来,多半是高力士收的子孙辈。他奉命宣了几次薛侨后,两人就熟络了。

    通过高昙,薛侨联系上了辅璆琳,在内侍省外见了他一面。

    辅璆琳憔悴了许多,没想到薛侨还来探望他,毕竟是因为当初他隐瞒军情,才导致薛侨下狱的,薛侨理应忌恨他才是。

    “辅将军,你我有同袍之谊,望今后多多保重,他日再能同上沙场建功!”

    这位失势的宦官被人盯着,也无法收礼物,只能给他一些安慰。

    薛侨给高昙送了百匹绢帛,高昙没敢收。

    内侍怎么敢结交边将!

    被查出来的话,辅璆琳就是他的下场!

    虽然如此,高昙还是对薛侨很认可,对他十分客气。

    薛侨并不喜欢宦官,他之所以对高昙客气,原因也很简单:第一,他是高力士的人;第二,圣人信任宦官,监军经常派宦官当。

    他不想被宦官整死!

    等杜甫去兵部办理手续的几天,薛侨又陆续向李泌、元载、薛据、颜真卿和一干文士道别,说起来他现在在京城的人脉真的很广,虽然还够不着高级官员。

    这群朋友中,他自己就是品级最高的……

    自然地,他也带着凌霜向曼音去道别了。

    于是离开的那一天,长安城东有十数人来送薛侨。长亭中又有一顿酒宴,曼音带着琵琶,在亭中唱曲助兴。

    不知不觉间,薛侨成了名士。

    薛侨除了自己有两辆马车堆放赏赐,还租了两辆。一辆载他、凌霜和两位侍女,一辆载杜甫一家。

    正当众人折柳相赠的时候,一位年轻的女道士从李泌身后走了出来。

    她笑盈盈地对薛侨说:“子昂大哥,我想见识见识岢岚山下的牧坡,能否带我一同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