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重建大唐之霜寒天下 » 第 125 章 兰台提案,检覆新纲

第 125 章 兰台提案,检覆新纲

    薛侨又陆续拜访了几位朋友。

    元结对啖助的推荐极为赞同:“薛侯,我老师如果能到秘书省,不单是长安城士子愿意加入,就连各地的才俊也会以供职兰台为荣!”

    但他对于劝动老师,没有信心。

    薛侨其实也没有信心,他还在想说辞,只是想要从元结这里了解到元德秀的性格、想法。

    元结补充道:“我的两位师兄,萧茂挺隐居在太室山,李遐叔都在朝中任右补阙。不妨也请萧茂挺出山,他的门生也不少……”

    “甚好,如果萧前辈能出山就太好了……”

    杨绾给他推荐了另一位年轻人:令狐峘。

    “薛侯,如果要编书,不妨考虑此人。他家学渊源,对史学尤其精通,近来也在准备考进士,可以登门拜访一下。”

    “好啊,公权说他家学,指的是……”

    杨绾道:“他祖上是高宗朝弘文馆学士、彭城县公、赠秘书监,令狐德棻。”

    此人大名鼎鼎,薛侨确实听过,喜不自胜。

    薛侨回访的士子中,有几位家境确实贫寒,来长安的盘缠只够用到明年二月的铨选,回去的路费没有着落,估计只能到处给人写诗求照顾,跟当年杜甫一样。

    大多数的低品级官员,如果不是出身官宦,是没有财力在长安买房的,何况普通士子。

    由于准备举荐杜甫入秘书省,薛侨为了避嫌,没有请他到侯府去暂住。他试探性的问过几个士子,士子们几乎都礼貌的拒绝了,可能交情还不够,他们认为薛侨只是在客套,薛侨只好留下一些绢帛礼物。

    只有一个人例外……

    张镐。

    这位张志和引荐的人约有三十八九岁,家中一妻一子。薛侨见他行事孤僻,没什么朋友,所居之地也是家徒四壁,便开口相邀。

    没想到,张镐转天就带着家人住到侯府上,把薛侨都搞得措手不及。

    好在家里空房实在太多,薛侨直接让张镐一家搬进中院一座堂屋中。张镐完全不客气,带着家人就住进去了。

    凌霜都目瞪口呆:“子昂,你跟这人熟么?”

    薛侨道:“也不熟,但李长源推荐的人,绝不会有问题,我相信他!”

    凌霜也知道李泌的眼光,就不说什么了。

    反正侯府开支足够,多养一家三口也算不了什么。

    至于安全问题,侯府可不担心这个。

    张镐每天该干嘛干嘛,出入侯府也不跟薛侨打招呼。他夫人三十出头,每天带着十二岁的儿子念书,自己做做家务,也不劳烦侯府仆佣。

    薛侨嘱咐仆人,每天的饭菜定时张镐一家送上。有时出于礼貌,也邀请张镐与家人一同进餐,他就带着一起,并不答谢。

    高人,真的有脾气……

    自从那次谢莹袒露心事后,就再也没有来侯府。薛侨带着凌霜去看了几位名医,确实如她所说,把脉之后就断言无法生育。

    对于这时的医学,薛侨是极不信任的。

    凌霜自幼练武,身体好得很,怎么可能说怀不了就怀不了!

    他没给这些大夫什么好脸色,凌霜却很淡然了。既然近三年都没法怀上,那说明别人看得确实是有道理的。只要薛侨不在意,她压力就小了很多。

    “霜儿,过阵子咱们到洛阳去看看。”

    “圣人会答应么?”

    “我准备给他上道奏疏,最近一直在整理头绪,已经理得差不多了。”

    第二天,薛侨直接向圣人上奏:《请检覆秘书省四库书事奏》。

    由于秘书省直接向皇帝汇报,所以不需要发到尚书省各部,而是直接向皇帝请旨,由门下省分辨轻重。事情很大,门下省递交给了圣人。

    圣人没有上朝,两天后单独把薛侨召到南薰殿。

    “薛卿,朕看了你的奏疏。你说盛世修书,这句话朕很赞同。你想收集散落民间的先秦简书,朕以为确是良法。重整四库分类、增加近世著述,朕有不明之处。”

    圣人对文化很重视,即位之初就下令秘书监徐坚整理三十卷《初学记》,让皇子、宗室阅读习文。看到薛侨确实锐意进取,他也起了兴趣。

    “陛下,经史子集的分类确实很好,但有些学问却没有记录下来,例如书法、绘画、音乐、围棋等等。集部按人来分,确实是一种方式,但却难以索引,体裁、主题都可以成为索引。这是分类方面……”

    “大唐立国百余年,许多方面都大大拓展了前人所见,这些也需要整理收集、著述。例如地理,微臣曾到过西域、河中地区,前人著述固然有《大唐西域记》,却仍有不甚明晰、难为朝政军事所用之处。而南方沿海,已有远洋商船,探诸海外也需记录。又如兵书,前代的阵法、兵法都已老旧,不合此时的装备、军阵,也许重著……”

    “又如经书校注,《五经正义》固然已经很全,却仍有疏漏之处,且新辈大儒结合现世风俗、思想也有自己的见解。作为科考则暂不需变动,作为学问,则仍需补漏查阙,引入新的观点。”

    圣人饶有兴味地望着薛侨。

    “薛卿,工程浩大,你打算怎么做?”

    薛侨道:“万事之端,首在得人。微臣以为秘书丞以下,若要安置中书门下要员,可如彭城郡王一样加同正员头衔。而正官还是给具体做事情得人……”

    圣人点头道:“这个不难,朕喜欢锐意进取的人,得罪人的事,朕帮你做。但秘书丞、秘书郎的人选,都需要德望服人的文士,朕的翰林院才士可不能给你用。其他人,你有合适的人选么?”

    薛侨道:“臣想请两个月的假到东都附近,拜访两位大儒,看能否请到他们下山。”

    “哪两人?”

    “元鲁山、萧茂挺。”

    圣人听到这两人名字,微微点头。

    “不错,朕也知道元德秀、萧颖士这两人。若请到他们出山,秘书省确实能提高声望,只是……”

    圣人顿了顿,说了句薛侨意料不到的话:“朕正准备去华清宫过冬,三月再回来。本来认为你在秘书省无所事事,打算让你跟着一起去的……”

    每年寒冬,圣人都会去骊山华清宫,皇子、皇孙、外戚、三省六部官员都跟着去。但秘书省掌管图书馆藏、校对,离不开长安,通常是不去的。

    “微臣哪有这个福分……”

    圣人笑道:“怎么,朕说过你是朕的爱将,把你放到秘书省,就忘了么?你还年轻,功劳太大惹人嫉妒,朕把你闲置几年,是为了保护你。将来太子用得着你……”

    薛侨眼眶又有些湿润,跪倒谢恩。

    说实话,皇帝对他着实不错。

    圣人还留下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还有,秘书省虽然简单,你要做的事情却不容易。朕许你两月的假,但你的方案,还要多思量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