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重建大唐之霜寒天下 » 第 126 章 贤才谏事,佳人谏医

第 126 章 贤才谏事,佳人谏医

    薛侨离开长安前,请杜甫先搬入侯府。

    杜甫此时一个人住在留后院中,准备过阵子请薛侨下一队亲兵送家人来京城。他与薛侨关系很硬,爽快地答应了。

    薛侨在醉仙居跟几位朋友道别,把张镐也叫上了。张镐一直闷头吃喝,听他说去陆浑山的计划,也不做声,直到众人都说完了,才开口道:

    “薛侯就这么去,元鲁山不会答应的!”

    薛侨问道:“为何?”

    张镐淡淡一笑,说道:“薛侯又不是第一个邀请的人,连圣人都留不住他。元鲁山志在山水,不恋官场,跟薛侯又没什么交情……”

    薛侨确实没有把握,他打算先见一面再说。

    既然张镐开口了,他也许有办法……

    “从周先生有办法么?”

    张镐摇头道:“说不好,很难。不过我跟你一起去吧,我试试能否说动他!”

    薛侨大喜行礼道:“感谢先生!”

    张镐也不还礼,淡淡说道:“薛侯召我做门客,有事也不问我,是把我当吃白食的么?”

    薛侨一愣,哈哈大笑道:“是我唐突了!”

    张镐不屑道:“若非李长源几次三番说你好话,我还以为你只是好名而已。秘书省的事,谁给你建议的元鲁山?”

    薛侨错愕道:“有什么问题么?”

    张镐道:“元鲁山以前只做过县令,就算超擢也不过是秘书郎,延揽民间贤才编书则可,要想超越集贤院、乃至翰林院,却远远不够。”

    超越集贤院、翰林院,薛侨还真没想过,张镐显然看得比他更远!

    张镐继续道:“再说,如果要做如此浩大工程,需要调动的人力、物力不可胜数。并非看清薛侯,目前秘书省以你唯尊,但只凭薛侯,恐怕调不动许多资源。你先前询问的人,要么是年轻士子,要么是初仕官员,他们能懂多少?”

    朝廷的事,薛侨并无把握。他也知道不容易,打算走一步看一步,事情总是做出来的。但张镐既然开口了,说明已经有了想法。

    薛侨起身行礼道:“请先生教我!”

    张镐也不客气,坐着伸出三根手指。

    “有三个人可以向圣人请旨……”

    “第一,请左相许国公兼任秘书监。他曾任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是一位饱学之士。虽然与薛侯有些龃龉,但宰相挂职非同小可,显示朝廷对秘书省的重视,而且此举也让薛侯与他缓和关系。”

    “第二,当朝国史最精通者,无过于我的恩师和方城县侯韦述大人。我恩师编多朝实录、《贞观政要》,而方城县侯补《高宗实录》、《唐职仪》、《西京新记》、《开元谱》等,名重天下。我恩师已经仙逝,韦大人却还在世,任工部侍郎。可以推荐他兼任秘书少监。”

    “第三,前集贤殿学士于休烈,兼通经史,很有人望,却被排挤出京任中部郡太守。若薛侯能推荐此人做秘书丞,转回京师,不止能得人望,他也会感激薛侯。”

    “如果能得这三人,薛侯的事情就完成一半了。再请得元鲁山、萧茂挺出山,事情就完成另一半了。”

    薛侨听完,再深深一揖。

    “多谢先生赐教!先生果然是高才!”

    张镐不喜不怒,站起身告辞道:“我回去收拾行李先行出发,在陆浑山等薛侯。”

    说完径直出了醉仙居的门。

    薛侨张大了嘴,没见过这么有性格的人。

    曼音在一旁笑道:“名士的脾气就是大,连薛郎都招架不住。不过我却也听过这位张先生的大名,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大才。”

    她朝远处努了努嘴,对薛侨道:“还有一位,薛郎也需要去道别。”

    薛侨循她目光望去,谢莹孤身一人坐在角落。

    朋友们见他有私事,纷纷借口辞别。

    薛侨朝曼音称谢,缓步走了过去,坐到了谢莹对面。

    “谢姑娘,你在等我?”

    “子昂大哥……上次跟你说了很多,我有些后悔……望你和霜儿不要介意……”

    谢莹声细如蚊,眼帘低垂下去。

    薛侨不能将凌霜的秘密说出来,只好安慰她:“怎么会,霜儿的为人你了解,她不会介意。我……我实在有负于你,更不会……”

    谢莹猛然抬起头道:“你从未有负于我!子昂大哥是有情有义的君子,我只会敬你……”

    薛侨心怦怦地跳,他始终不知怎么面对。

    对曼音也是,单独相处他会很局促,如果朋友在一起,他就自在得多。

    他轻轻咳嗽一声,说道:“我和霜儿会去一趟东都,大约两个月。等回来后估计霜儿心情会好一些,你若是想见她,随时来家中。家里的事,除了我跟霜儿,就你最熟悉了。”

    谢莹听他相邀,话里不把自己当外人,眉头顿舒,展颜道:“子昂大哥,我其实这几天也在想,大体上能猜出霜儿姐的心事了……你们放心,我父亲认识几位御医,我会想办法。”

    “啊!你怎么知道……”

    谢莹的聪颖,实在超出薛侨的预料。

    这么隐秘的事情,她还是猜出来了……

    “也不难猜,只是女儿家心事,你们不去细想罢了……”

    “谢姑娘,你当真有办法?”

    “子昂大哥还记得两年前,你们从安西回长安时,我跟你们说的话么。我确实是跟两位名医学过医术的,一位叫王冰王太医,一位叫周广周太医。这两位太医可谓当世国手,并非寻常名医可比。如果是疑难杂症,我可以去请教他们。”

    薛侨惊喜交加,忙问道:“谢姑娘如何认识的他们,方便引荐么?”

    谢莹道:“太医署归太常寺管理,我父亲是太常丞,正好负责所有太医选拔、考核,职分上是他们上级,因此我能够托他拜师。等你和霜儿姐从洛阳回来,我带你们去他们府上拜访。”

    薛侨避席深深拜下去:“谢姑娘仗义相助!”

    谢莹连忙还礼:“子昂大哥,怎么跟我这么见外……你还要跟我说谢字么……”

    薛侨笑道:“要的,贵姓总免不了。”

    谢莹咯咯笑个不停,说道:“原来你不是在谢我,你只是叫我的名字!”

    她清秀的面庞一副天真单纯的模样,别说是薛侨,就算对面是凌霜,也很难不感动和喜欢这位聪慧善良的姑娘。

    临分别前,谢莹嘱咐薛侨:“子昂大哥,这件事你不要跟霜儿姐说是我做的,你就说是听同僚介绍的,好不好?”

    薛侨脱口而出:“为什么?”

    问完随即理解了,凌霜当然不希望别人知道这样的事,更何况是让谢莹知道……

    他随即捂嘴道:“我懂了,多谢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