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黎时明月 » 第11章 稳三方势力灵帝洗牌,受提拔相党初露锋芒1

第11章 稳三方势力灵帝洗牌,受提拔相党初露锋芒1

    “长孙纪调南方二州,着令高平入朝,暂任吏部尚书。”

    “臣替犬子高平,叩谢圣上!”

    丞相高合双膝下跪,叩首言谢。

    即为远任,吏部尚书的职位铁定不能再由长孙纪担任,让清流党深感不安的是仅仅是一个早朝,周恒就砍去了清流党的一半权势,反倒是高家又多了一位吏部尚书。

    “董诚烈。”

    “臣在。”

    “赵子政。”

    “臣在。”

    二人抬头,见灵帝正大步向龙椅走去。

    “长孙纪任蜀粤总督,你二人随去,任职两州州牧。”

    这二人是从小跟随,在灵帝夺位时立下汗马功劳,论资历是灵帝一朝的老臣,在灵帝心中向来是无党无派只忠于灵帝一人,若不是李节案,灵帝还不知道这二人早就党附陈攀,三公六部,清流党独占其四,月前猎场提案公开与自己作对,这让一人独治的灵帝深感危机,今日早朝,又见自己心腹早已站了边,更让灵帝下定决心,削弱清流党的势力,可削弱清流党这天下总不能交给宦党来治理,丞相高合虽才薄,但能体恤圣心,所以便把人事任命的权利给了高家。

    “臣叩谢圣上。”说罢,二人竟呜咽起来。

    灵帝竟也有些伤感。

    “哭什么?朕让你们去,是相信你们!去,给朕治一个夜不闭户的蜀粤!”

    光阴似箭,他们现在是君臣,曾经是朋友,一瞬间多年来的酸甜苦辣涌上心头,一瞬间灵帝又感到了那股可怕的孤独。

    也许是真的,也许是为了安慰二人,灵帝伤情的说道:“等治理好了,朕接你们回来。”

    “臣一定不负圣上所托,一定给圣上治理一个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蜀粤!”

    灵帝回到龙椅上,久久凝视着店外,凝视着店外的天空,风轻轻吹着白云,露出蔚蓝色的天空,清流党清算完了,下面该是阉党了。

    想到此,靠在龙椅上的灵帝忽然起身,用刀子一样的目光盯着地上跪着的候忠节,问道:“候千岁,朕这么安排,你可满意?”

    “老奴不敢。”候忠节把头埋的很低,瘦骨嶙峋的身子却穿着宽松的蟒服,好像是把头夹在了两臂之间一般。

    灵帝冲着候忠节冷哼了一声,接着问道:“你不敢?你都敢指鹿为马了!”

    突然而来的咆哮,突然而来的震怒,让朝堂上的宦党们惶惶不安,若不是杨雄清留任,长孙纪远调,候忠节早就被群起而攻之了。

    “你当朕真信你?你当朕不知道候二是怎么回事?”显然,黎阳令暗灵帝站在了清流党这边。

    “你想当赵高,朕还不是胡亥!你自己看看那皮包骨头的身子,凌迟够不够三千刀!”

    这声音好似晴天霹雳一般,天子发怒流血千里,伏尸百万,众百官无不颤抖。

    “圣上饶命!圣上饶命啊!”候忠节爬到了灵帝的脚前,头不停的磕着台阶,没一会鲜血便顺着台阶流了下来。

    “朕不杀你。”灵帝冲着候忠节诡笑道。

    “谢圣上!”老太监几乎带着哭腔说道。

    “你给朕记得,你是朕的一条狗,朕让你做的你才能做,你自己想做的,先想想能不能做!”

    与其说候忠节是幸运的,不如说候忠节是有用的,以致于灵帝还不能杀他,但是为平息清流党的愤怒有些人不得不杀。

    “刘峋、史永、楼害、费渡!”这四人是早就被清流党参奏参烂了的人了,废物也有废物的用处,皇上要平息清流党的愤怒,这四个人便起到了作用。

    “臣在。”四人同声应道。

    “尔等身为社稷重臣,却摄威擅势、欺君枉法、贪污纳贿、祸国殃民!百姓恨不得食其肉,啮其骨,国库亏空,百姓流离,便是尔等饕餮之徒所为!来人,将这四人拉下去斩首抄家!”

    “臣冤枉!”

    “皇上饶命!”

    “皇上饶命啊!”

    ......

    不多时侍卫捧着四颗血淋淋的人头送了上来。

    “陈攀!”灵帝叫道。

    “臣在。”

    “知道朕为什么要杀这四个人吗?”灵帝问道。

    陈攀也是历经三朝的元老了,灵帝的这点小心思百官都能看懂更何况是他,一早上上来就罢免清流党两名尚书,即使不给百官一个交代你也得给你儿子一个交代,这四个人不知道上疏参奏多少回了,早就该杀了。

    虽然看得明白,但却不能说,陈攀逢迎道:“因为这四人屡屡作奸犯科,贪赃枉法,鱼肉百姓。”

    灵帝接道:“说的好,朕不杀之,不足以平民恨,朕不杀之,不足以正法典。”

    又接着言道:“然,还有一人朕必须的杀。”

    众臣已知是谁。

    “何玄,朕考一道题,浩浩华夏数千年历史,亡于党争的朝代有几个?”

    灵帝的意思已经昭然若揭,何玄心里明白,嘴上却不得不陪着灵帝卖官司。

    “回圣上,汉亡于党锢之祸,唐亡于朋党之争。”何玄忍着心痛,回应道。

    “还记得嘛,朕以为朝野诸位早已经忘了呢?”灵帝指着高合,陈攀身后的众百官言道。

    “臣等不敢忘!”百官齐声。

    “刘忠案已经过去数年了,李节要反早就反了,朕命黄让将李节打入大理寺没有这么多理由,没有这么多罪名,就只有一个原因,黎阳令党同伐异,此姘彼丑。”

    接着灵帝又说道:“朋党之争才过去多少年?唐亡国才多少年?朕平生最恨党争,君子群而不党,小人党而不群,朕今日给殿上的党争之臣一个机会,诸位都是我大黎朝的社稷之臣,望诸位理解朕的一片苦心。”

    “圣上教训的是,朝臣党争是臣的失职。”最先接受各种结果的往往是毫不相干的人,于是乎,丞相高合最前站出来表态道。

    “圣上,臣等明白圣上一片苦心。”位列三公,却毫无实权,人称“不开口”的大司空曹淼跟着言道。

    陈攀还想替黎阳令说情,可三公已有两人表态,事已成定局,猛的叩头:“老臣陈攀,谢圣上宽谅!”

    百官同声:“谢圣上宽谅!”

    败了,清流党败了,阉党也败了,隐忍十年的高合成了这场党争的胜利者,权利被重新洗牌,六部,吏部,工部归属高合,户部,兵部归属陈攀,礼部归属宦党,唯有这刑部到底会归落谁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