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黎时明月 » 第14章 太子夜访长孙府,黑白棋中有别意2

第14章 太子夜访长孙府,黑白棋中有别意2

    太子双指夹起一颗黑子,落在了棋盘的右上角,随后长孙纪也跟着落下了一子。

    院子静静的,只有二人落子声音,许久,长孙纪开口道:“太子殿下不该来的,但臣知道,太子殿下一定会来。”

    太子投来了诧异的眼神。

    “为什么?”

    “因为圣上不希望看到太子殿下来。”

    太子更加诧异,再问:“长孙大人何意?”

    “太子知道为什么今日早朝之争,我们败了吗?”

    “本宫不知。”

    长孙纪盯着眼前的棋盘,将一颗白子落在了天元处。

    “因为,这一步我们都算错了。”

    太子深知长孙纪言中有深意,起身拱手道:“请长孙大人明示。”

    长孙纪长叹一口气,抬头看向太子,眼神复杂,淡淡的问了一句:“殿下真的认为,圣上是厌恶党争吗?”

    “殿下仔细想想,如果圣上真的是讨厌党争,直接除掉宦党,清流党其中一派就解决了,可圣上没有,圣上罢杨雄清,远调臣,却又提拔了外戚,圣上朝廷上怒骂候忠节,斩宦党四人,却并未伤及权势,这一番行云流水的操作,外戚被提拔,宦党为伤根基,臣等清流却元气大伤。”

    太子双目凝视,身体前倾,见长孙纪不开口吗,心里寻思半天,未果,开口问道:“为什么?”。

    “因为独治!”长孙纪一字一顿,斩钉截铁的回复道。

    “什么?”

    “殿下,老臣打入京至今以来,已有六年,今日才想明白一件事,圣上从来都是一人独治,殿下可曾想过,宦党起于候忠节,候忠节起于圣上,候忠节充其量不过是个家奴,董诚烈可是跟着圣上一步步走过来的,圣上连董诚烈都能舍,怎么能舍不了一个候忠节,殿下在想一想,这十年来凡是铁了心反对圣上国策的人都是什么下场?”长孙纪咽了口唾沫,接着说道:“其实原因很简单,圣上独治,容不得反声,自然就需要有人替他除去朝堂上反对他的人,所以圣上可以舍董诚烈,但是不能舍候忠节,因为制衡天下就需要一个候忠节。”论天下谁敢与皇子论帝王心术,不知道,是因为今日朝堂之上被群臣嘲讽,还是被远放不满,今日长孙纪总觉得自己心中有团火,烧的难受,刚刚说话的声音几乎是扯着嗓子喊出来的。

    周贡也是恐惧,环顾左右后提示道:“长孙大人慎言!”

    长孙纪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失言,但仔细想想,周贡虽智谋不足但宅心仁厚定不会出卖自己,再者自己这次远任蜀粤总督,远离朝堂十有八九不得善终,既然话都说一半了,索性说完吧,说不定对这位将来的帝王有帮助呢?

    于是接着小声说道:“前些日子,朝堂之上,陈太傅带着众臣反对圣上扩建猎场,这才让圣上不得已用了候忠节,但圣上总归是仁厚的,只是把不听话的大臣派去了别的地方,当然这也是殿下您的面子的原因,也就是因为臣等是太子殿下推举的人,又是圣上问罪罚处的人,所以太子才更不应该来,也是臣等愚笨......”

    太子安慰道:“长孙大人不必自责,如今局势扩建猎场确实不合时宜。”

    等等?扩建猎场?以圣上的英明神武,这个局势扩建猎场不合时宜不会想不通的,可为什么呢?

    想到这,长孙纪开口问道:“殿下,圣上已经多久没有组织宗室狩猎了?”

    太子,略思一会,回复道:“父皇已经三年多没有组织宗室狩猎,无论是春狩、夏苗、秋狩、冬狩,皆是没有,前些时日宗室上奏夏苗还被父皇批回去了。”

    按照黎朝的礼法,每年四季皇室都要组织一次狩猎,称之为春狩、夏苗、秋狩、冬狩,而皇室的猎场只有在这些特定的日子才能开放,其余时间任何人不能在皇室的猎场狩猎。

    “不狩猎反要扩建猎场,想必圣上应该是另有所谋,殿下可当面问之,父子同心,圣上定不会瞒着你。”长孙纪捋着胡须说道。

    “本宫明白。”

    长孙纪表情忽然严肃:“殿下,臣现在说的这三件事尤为重要,请殿下一定要记在心里。”

    太子见长孙纪突然严肃,也正襟危坐,认真了起来。

    “长孙大人请说。”

    “一、朝野清流大都和殿下关系要好,多有走动,但有今日早朝之事,近些时日太子还是少些走动为好,铲除奸逆不在一时,殿下当韬光养晦,一战而定天下!”

    太子冲长孙纪点了点头,言道:“本宫明白。”

    “二、圣上提拔高家,虽有血缘,但终究是外戚,殿下不能不防。”

    “这......”

    见太子犹豫,长孙纪厉声道:“难道殿下忘了何家了吗!外戚之患依在!”

    何家本是屠户之家,因何后而权倾天下,祸害朝纲,灵帝当年也是三设连环计才将其除之。

    “本宫谨记先生教诲。”太子有气无力的回复道,不知是没听进去,还是念及亲情。

    见太子这个样子,长孙纪长叹了一口气,接着说道:“这第三嘛......搬倒候忠节不在一时,殿下是皇上的亲骨肉,也是日后的天下之主,候公公、丞相还有朝中百官是皆是畏忌三分,只要不是圣上的意思,殿下大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

    三件事交代完,长孙纪长出一口气,眼睛满满的闭上了。

    太子起身施礼:“谢先生赐教!”又接着问道:“可黎阳令怎么办?”

    长孙纪,安抚道:“太子放心,黎阳令会没事的。”

    “为什么?父亲可是朝堂之上言之要杀黎阳令的。”太子不解。

    长孙纪,缓缓睁开双目,见太子面露急色,解释道:“圣上定黎阳令党争之罪,言之杀之,是为了威震百官,说杀却不说那日那时,那便是不杀,再过几日就是天下大赦了,到时候黎阳令之罪自解。”

    “这本宫就放心了。”太子长出一口气。

    “时辰不早了,殿下也该回宫休息了。”长孙纪起身。

    太子领会,二人走至长孙府门前,却见马夫已经打起了瞌睡,见太子出来了侍卫急忙叫醒了马夫。

    “长孙大人何时动身南下。”太子问道。

    “明日一早,便要起身前往了。”长孙纪回复。

    太子转身深揖一礼:“那,本宫于长孙大人在此别过。”

    长孙纪回礼道:“太子保重!”

    “长孙大人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