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陌上阳 » 第三章 从此后你就叫我哥哥

第三章 从此后你就叫我哥哥

    秋天一到,院儿里的梧桐叶也开始变黄,金色的梧桐叶迎着晨光零星飘落下来,这院子又少了几分生气。

    着一身灰色家仆衣裳的伏海正拿着把笤帚在清扫落叶。

    跨进院门走进来一位少年,一头黑发高高束起,发上插着一只镶金的白玉簪子,玉中隐隐的又透出一丝丝墨色,少年眉头紧锁,双唇紧闭,双拳紧握,这太阳仿佛又低了几分热度。

    是的,早膳的时候,父亲又提起了同张县主家结亲的事情,

    “昨日着了媒人去张家上门提亲,媒人回话,说是聘礼张府都收下了,这亲事也便就成了。”

    他昨日就知道了,也明白这门亲事是高攀的,他不过是董家一枚可有可无的棋子,只是吃着董家饭,必然要人尽其用罢了。

    “往后你离吴家小姐远一些,你要记着,你已经是有婚约的人了,等过完中秋,我与你娘便去张家商议你们的婚事。”董云德作为一家之主,透着不容置喙的语气。

    “可我与阿阳是从小就定了亲的。”董碧韬淡淡地说。

    他不抱什么希望,他的父亲就是这样的。

    “那时你们还是娃娃,做不得数。”董云德气得拍了下饭桌。

    果然,父亲只管他想要什么。

    董云德见儿子看着他的眼神还是淡淡的,更生气了,两个鼻孔都在出气。

    弟弟妹妹吓得往罗氏身边靠了靠。

    “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就听你父亲的话,不要再惹他生气了。”罗氏见状劝他。

    董碧韬离家的决心更加坚定了,便不再说话。

    “少爷,都准备好了!”

    伏海见少爷回来,又兴奋又紧张。

    昨天少爷一回来就找自己商量说想要离开董府,他不想跟县主家的千金成亲,更不想让阿阳嫁进这样的家里,与他一同受苦。

    又担心他一个人走了之后吴老爷不会放过自己伏海,想带着伏海一块儿走。

    昨天少爷问伏海敢不敢跟他一起离开董府,他当然敢了,少爷去哪里他都愿意跟。

    这个冷冰冰的府上对伏海好的只有少爷,他也知道少爷在府上受尽委屈。

    伏海连夜收拾行李,准备了两个大包袱,一脸欣喜等少爷夸他。

    却没想到少爷说,“带着这么大两个包袱,怎么出府,赶紧把东西都放回原处。”

    他怎么还生气了,莫名其妙的,是带的太多了吗?

    看着伏海从包袱里一一拿出拿出来的衣服、靴袜、吃食、药瓶......

    一年四季的衣服都带了,董碧韬扶额,真是不让人省心,还好董碧韬自己都准备好了。

    离家出走,主打一个轻装上阵,悄无声息。

    董碧韬走进里屋,打开床边的柜子,拿出一个带锁的小木匣子,打开小木匣子,里面放着两贯铜钱、一袋碎银和三张银票。

    这是董碧韬这些年一点一点积攒下来的。

    昨天下了离家的决心之后,他就把屋里值当的东西都拿到当铺里当了,只留了一根白玉簪,一块白玉穗。

    又把这些碎银换成了三张银票,这样方便携带。

    还去锦绣布庄订了两套成衣,说好了今日上午去取。

    “走,我们去锦绣布庄。”

    “来了,少爷。”

    伏海看着少爷从里屋走出来,紧锁眉头,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

    “你怎么还背着个包袱?”董碧韬瞪大了眼睛,右手拍了拍额头。

    “总要带套衣裳换洗,带点吃食,不然饿了怎么办。”

    伏海低着头,两只手紧紧拽着肩上小了很多的一个包袱。

    “带个包袱出门怎么解释?”

    董碧韬往前走了一步,就要去拿伏海肩上的包袱。

    伏海顺势往后退了一步,有点担忧地看着少爷。

    “我都安排好了,什么也不用拿,跟我出门便是。”出家门是第一关,一定要顺顺利利的。

    董碧韬再上前一步,拿下伏海肩上的包袱,边说话边在桌上打开,“还不快把东西都放回原处,不然今日出不了城了。”

    董碧韬从包袱里面拿出一个灰色的钱袋子,脸上浮现出欣慰的笑容,点点头道,“还是很聪明嘛,把家当都带上了?”

    伏海将包袱里的衣物都放回柜子里,又将干粮放在身上。听到少爷夸自己,很是高兴,“这是小的这几年攒下来的一点月钱。”

    董碧韬将钱袋子递给伏海收好,拍拍他的肩膀:“很不错。”

    伏海今年才十三岁,比董碧韬还小四岁,能想到收拾包袱,还带着家当,真的是一心一意想要跟他走的,心里瞬间涌起丝丝感动。

    “今日出了城门,从此后你就叫我哥哥,我们便是无父无母的亲兄弟。”

    董碧韬今天着一身月白色黛绿纹大褂,松石绿腰带上垂着一条白玉穗,那只泛着墨色的白玉簪将黑发高高挽起。

    两人一前一后,四手空空朝府外走去。

    董云德站在大堂门口看着儿子的背影,很是不满。“今日中秋,怎么还是着一身素色,像什么样子。”

    “这次中秋给几个孩子都做了衣裳的,可能碧韬就喜素色,老爷您就随着他的性子吧。”

    罗氏看着老爷的神色不对,赶紧先撇清了自己的关系。

    却不知道这五年,做的衣裳都是同样的尺寸,而董碧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

    芜县街市上今日比往常热闹许多,学生下学,百官休沐,各家各户都在采买。

    董碧韬就是要在这个人多眼杂的热闹日子,悄无声息地离家出走。

    先是带着伏海去百花银楼,选了一对雕花银手镯,将一封信放在盒子底下,请钱掌柜交给吴家五小姐。他走的急,实在是不想在董家过中秋夜了,便急急的就要在中秋当日离家,还来不及与阿阳告别呢。

    两人又到锦绣布庄取衣裳,给张掌柜付了银子,取走了两件成衣。

    然后租了一辆马车,一路朝城外缓缓驶出。

    他想去风都,隐了身份好好闯一闯,若是闯出个名堂,再回来娶阿阳。

    但他们俩都没出过这么远的门,只是在学院听罗先生说起过风都的繁华。马车出了芜县城门就一路疾驰,一直到晚霞映满半边天才到了风都城门。

    董碧韬将衣裳递给伏海,示意他“呐,换上。”

    不多时两人就换好了衣裳,董碧韬还是一身月白色,伏海则穿着藏蓝色,同样的款式倒显得确实有点像两兄弟。

    伏海这一身新衣衫着实是不自在,尤其是这条不听使唤的腰带,怎么扣都扣不好,等董碧韬在腰间挂好白玉穗,看到伏海的模样忍不住笑了,伏海跟他的时候,他已经十二岁了,伏海从没伺候过他穿衣,如今一个腰带,倒弄得两手忙乱。

    帮伏海正了正衣衫,扣好腰带,两人下车走进风都。

    “还好赶在宵禁之前进了城门。”

    两人满脸兴奋,人头攒动的清风城热闹非凡,天色尚早,但卖花灯猜灯谜的商户商贩已经将灯亮起来了。

    “少爷你饿不饿?”

    “叫哥。”出了芜县他便不再是董家少爷了,他是他自己。

    即便人潮涌动,董碧韬也听到了身后伏海肚子里传来的咕咕咕的声音。

    “哥。。。我饿了。”伏海叫的很不习惯,声音逐渐弱下去,淹没在一阵人声鼎沸中。

    两人只用过早膳,到这会儿滴水未进,董碧韬也饿了,肚子咕咕咕应和起来。

    董碧韬循着这股清香的味儿,走到旁边卖桂花糕的小摊边上。这风都的桂花糕看着都更精致呢,糕点上像是拓了一朵桂花,便让摊主帮着装一份,这时伏海也在旁边摊上买好了烧饼。

    “诶,我的钱袋呢?”董碧韬正要付钱,却见刚取出来挂在腰间的钱袋子不见了。

    转头看见一个贼眉鼠眼的家伙看了他一眼,两人对视的那一瞬间,小偷拔腿就跑,董碧韬自然是要追上去。

    伏海赶紧付了桂花糕的钱,跟着赶上去,生怕跟丢了少爷。

    他们初次来风都,对街巷都很陌生,加上人来人往的,很快就跟丢了。

    却突然发现他们又被小偷带着绕出了城门,跑到一个不知道什么地方去了。

    “算了,不找了。”董碧韬又累又饿又渴,径直在茶摊坐下,叫了一碗茶。

    “少......哥,你的桂花糕。”伏海见少爷盯着自己,赶忙改口叫哥。“店家,给我也来一碗茶。”

    “少......哥,你的钱袋怎么被偷了?”伏海有问必问。

    “我才刚拿出来,看这桂花糕不错,就将钱袋挂在腰间,去看这桂花糕,哪知道就这一会儿就被人给抢走了。”

    董碧韬喝了口茶,打开桂花糕递给伏海一块,伏海也将刚买的烧饼分给少爷一个。

    “少爷,财不外露,况且今日中秋,街市上满满的都是人。”伏海小声提醒他,“你捏在手里都可能被抢走哩。”。

    “好在只是一贯铜钱。”董碧韬小声回应伏海,伏海心疼的要命,这可是一贯钱啊,够买好多好多烧饼了。

    “我不是跟你说了叫哥吗!”见少爷皱眉看着自己,啊不是,哥皱着眉看着自己。

    “哥,哥,我错了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