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陌上阳 » 第四章 孩子们喝酒吗

第四章 孩子们喝酒吗

    两人歇好准备起身的时候,天边霞光渐消,一轮白白的圆月悄然挂起来。

    背井离乡,人生地不熟的,两人根本不知道往哪边走是风都,只好跟着人潮走。

    殊不知这时间许多人正赶在城门关闭前出城回家呢。

    天色越来越黑,路越来越窄,人越来越少,走着走着,这长长的路上就只剩下两个人影了。

    还好今晚月朗星稀,照出这条清晰可见的路。

    晚风轻轻摇,树梢左右舞,林中鸟归巢,陌上人惊魂。

    秋风微凉,树影婆娑,叶子发出簌簌的低吟,他们清晰地听到自己一步又一步的脚步声,轻轻的,踩在心尖上。

    董碧韬心里越发发毛,见伏海不知什么时候寻了根木棍防身,赶忙抢过来自己紧紧攥在手里。

    伏海连忙又捡了根树枝,抱着董碧韬的胳膊。

    两人不自觉靠拢,手牵手肩并肩小步往前挪。

    “少爷,那里有户人家。”伏海的脚步顿了顿,拿手里的树枝指了个方向,总算看到一处灯火了。

    “叫哥。”董碧韬面不改色,他都不记得这一路提醒多少次叫哥哥了。

    顺着树枝所指,不远处突然出现一户亮灯的人家,在这茫茫夜色中分外诡谲,却是他们当下唯一的希望。

    夜,静的可怕,耳边传来树叶的沙沙声,夹杂着阵阵虫鸣。

    走了这一晚上,实在是走不动了,董碧韬停下脚步,盯着亮灯的那户人家看了许久,才决定冒险前去看看。缓缓道:“我们去那里借宿吧,明日再去风都。”

    “好的,哥。”

    循着灯火一步步走过去,走近了才发现,这是一个林中小院,屋子前面四四方方围了一圈篱笆,院门旁边挂一个木雕的精致门牌,上面端端正正写着四个大字“别风小院”。

    这院子方才被周遭高高的樟树林挡的严严实实的,怪不得没发现。

    “哥,好香啊。”

    伏海上前推开院门,四下环顾,院子里并不见人,却收拾的很干净。

    门楣上两盏灯笼,随着晚风摇曳,照亮了整个院子。

    院子中间立着一张四方桌,上面摆着两坛小酒和一桌好菜,饭香盈满了整个院子。

    不看还好,一看见桌边还有几把圆凳,董碧韬感觉脚疼从地面直钻心窝窝,也顾不上害怕,拖着两条腿一瘸一拐地上前坐下。

    一阵幽雅细腻、清香扑鼻的味道从面前两个小坛子里飘了出来,是桂花酿没错了。

    董碧韬将鼻子凑过去闻了闻,好酒。

    伏海见少爷坐下,自己也不客气了,一坐下就盯上了他面前最近的盘子里的月饼,肚子应声咕噜噜响起来,口水都要流到地上了,折腾这一天,他才吃一块桂花糕和一块烧饼。

    季林风洗完澡换了身灰襟衣裳从屋里出来的时候,就见到这一幕,两个小子坐在饭桌上,一个要动他的桂花酿,一个要动他的月饼,这可是他今日去风都百花醉拿着号牌等了好久才买回来的桂花酿,老头子一口都还没喝呢。

    季林风一个健步飞跑过来将他的两坛酒护在胸前抱着,“哎呦~你们这两个小鬼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居然盯上了我的酒。”

    伏海刚拿起来的月饼,还没送到嘴边就被突然出现的老头吓得掉到了桌上。

    正在厨房忙活的舒清,听到外面的动静,还来不及解围裙,便赶紧拿着两幅碗筷小跑出来,“怎么了?”

    只见他们家饭桌上,坐着两个白白净净的少年。

    一个着一身藏蓝色绣银云大褂,头发简单的束着,看着约莫十三四岁,两只眼睛滴溜溜地打量着舒清,是个古灵精怪的小鬼。

    另一个着一身月白色绣银云大褂,约莫十六七岁,发上插一只白玉簪,略显贵气,端正又拘谨地坐着。

    这时那月白色少年站起来,行了一礼道:“大爷大娘对不住,如此清风朗月一家团聚的中秋佳节,打扰您们了。我们两兄弟自风都出来不小心迷了路,走到这里来了。想问一下两位是否方便让我们借宿一宿,明天早上我们就离开,绝不再多打扰。”

    见少爷起身,伏海也赶忙起身跟着行了一礼。正要坐下,余光瞥到董碧韬说完话仍站着,他也不敢坐。

    “还挺有礼貌。”季林风将两坛酒放回桌上,看了看两个小鬼,坐下给自己倒了一杯酒,捻起酒杯放在鼻尖细细地嗅。“嗯,好酒!”

    舒清见两个孩子像是累坏了,将碗筷放在桌上,招呼道,“坐下吧坐下吧,你们饿不饿?先坐下吃饭。”

    见董碧韬坐下了,伏海也赶忙坐下,伸手就要去拿月饼吃,被董碧韬出手拦下,“谢谢大爷大娘,我们,可以付钱的。”

    “不用不用,付什么钱,都是自己家的饭菜。”

    舒清转身进厨房又拿了两副碗筷出来放在他俩面前,坐下后捡起伏海面前的月饼,吹了吹,才将月饼放进嘴里咬了一口。

    等舒清坐下,季林风拿起酒坛给夫人倒了一杯酒。

    “孩子们喝杯酒吗?今天难得过中秋,大家小酌一杯,尝一尝老头子从百花醉买回来的桂花酿。”便不等他俩答话,舒清就乐呵呵的径自进屋取了两个酒杯出来。

    季林风将酒坛护到怀里,“小孩子家家的,只准喝一杯喔~不许贪杯。”给两个孩子也把酒都倒上。

    “谢谢大爷大娘。”大娘热情,大爷有趣,这一方院子反倒比远在芜县的吴家温热多了。

    明月云上悬,四人共举杯,逢年到此夜,月圆人难圆。

    “你们俩个叫什么名字呀?从哪里来?大晚上的怎么跑到这里来了?”舒清一连串问了好几个问题。

    季林风给自己和夫人各添了一杯酒,两人碰杯,一边喝酒一边好奇看着两个小鬼。

    看着伏海投来惊慌无措的眼神,董碧韬心想,两人的名字是该弃了,毕竟是偷跑出来的,还是小心谨慎一些,以免节外生枝。

    换个名字活,也算是重获新生,只是,叫什么名字好呢?这时心头不觉浮现出阿阳插着太阳花珠钗的可人模样,“门庭落叶知已秋,仍念此花向阳生。”

    脑子里浮现出这句诗的时候,董碧韬脱口而出:“向阳,在下姓向,单名一个阳字,太阳的阳。”

    “小......”

    小人还没说出口,董碧韬立马出声打断了伏海,“小海,这是在下的弟弟,向海。”

    “是。”伏海呵呵笑着,低头吃饭,这就被改了姓了?跟少爷一个姓也挺好。

    舒清眉眼弯弯,嘴角盈满了笑容,从盘子里重新拿起一块月饼一分为四,每人一小块儿。

    “不瞒大爷大娘,今日中秋,风都热闹的很,我们俩兄弟也是去凑凑热闹,却不曾想被歹人抢走了钱袋子,这只顾着追这歹人了,却不小心跑出了城,还迷了路,误打误撞闯到您家院子里了。”董碧韬将芜县的事隐了,只说到了风都之后的事情。

    “可怜见的孩子。”舒清给两兄弟一人夹了一筷子菜,“多吃点,别跟大爷大娘客气。”

    季林风又自顾斟了一杯酒饮下,“这风都倒是没听过姓向的大户人家啊。”

    季林风这时才抬头细细打量俩人的衣着扮相,举手投足间也不像是穷苦人家的孩子,尤其是这哥哥,气质不凡。

    董碧韬一时语塞,没成想这位大爷对风都这么了解,伸手挠了挠头发,想着一会怎么圆过去。

    “你没听过的事情呐,多了去了,老头子都多少年没有在清风城住了。”舒清眼见两个孩子慌张,还以为是怕生紧张。“孩子们可以叫我舒大娘,叫他就叫季大爷,好不好,老头子?”

    季林风也不答,只是给舒清又倒了一杯酒。

    “这风都啊,离的很近的,只是这时城门已关,明日让你们季大爷送你们回家。”

    季林风不说话,默默喝了一杯酒,算是同意了。

    “那真是麻烦大爷大娘了。”董碧韬也不拒绝,他们确实是迷了路了,有个人送他们去风都也好,他们可以付钱的,至于以后的事情,就以后再说吧。

    “不麻烦不麻烦,我们啊,以前每逢此夜,都是两个人分一块月饼,今天难得热闹,四个人分。”舒清笑呵呵地,人一多起来,这院子都热闹了许多。

    季林风将月饼放进嘴里嚼起来。

    舒清看着两兄弟,焦急地说:“吃啊,中秋月圆之夜,一定要分着吃的,这样才是团团圆圆。”

    董碧韬拿起碗里那一小块月饼,放进嘴里,抬头只见晚风柔柔,吹动层层清云,如烟似绢,拢着一轮圆玉盘,挂在屋顶上,散着蒙蒙的光。

    董碧韬突然想起小时候,每年中秋晚上,母亲也是将一块月饼分成五份,那时祖母也还在世,姐姐待字闺中,母亲说“一家团圆,就是要同分这一块饼吃,这样,就可以长长久久地团团圆圆。”后来家里的人越来越多,母亲却不在了,再也没有人记得中秋夜全家要分食月饼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