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陌上阳 » 第二十章 那玉真是巧了

第二十章 那玉真是巧了

    钱安辰记得雪鹰的话,今晚大军就要集结了。

    晨练结束他就打算跟上向海,想再问问那块玉的出处。可向海一见他,转身朝反方向走了。

    他只好去营帐找向阳。

    “那玉并不多见。”

    钱安辰将故事说给向阳听。

    “我听说,当年有位得道高人,在天虞山上一座神庙偶然得了这块玉。因这玉浑然天成,似冰晶状,便将它作为宝物,献给了老城主,老城主又将此玉传给了现任城主。”

    “两军激战时,霜夫人正好有孕在身。羌国大军攻城,十分激烈,城主游说三国,说明四国之间唇亡齿寒的关系,签订契约,引得援兵。”

    “同时也将霜夫人送去了清风城,临别时,城主将这玉放到霜夫人手里。”

    他看着向阳说:“这几年我走遍了芜县的玉石铺子、金银铺子、当铺甚至黑市,连相似的玉都不曾见过,可就是这么巧。”

    “你能不能帮我转告他,如今城主病危,撑不了多少时日了。”

    “冰雪城需要一个新的城主继位,上抚朝堂,下安民心。”

    “我只想问问他,那玉他是几时得的,从何得来,无意要去勾起他的伤心事。”

    “另外,此话务必保密。”

    听完这个故事,向阳心中沉重了许多,他无端端被卷了进来,却又不可能逃得过。

    他思索片刻,不知如何同向海开口。

    “你为何不直接问他?”

    “他今日不愿见我,我才来找你。本来这些话,不该同你这个外人说,但我想你们互称兄弟,你心里自然是看重他的。”

    “我只能试试。”向阳心里没底。

    “若他真是我冰雪城的皇子,眼下,决不能让他去凛冰县,还请尽快问问。”

    向阳点了点头。

    钱安辰前脚刚走,刘参将后脚就进了营帐。

    “向先生,孔将军让你现在过去。”

    向阳掀开营帐,和刘参将一同往孔华营帐走,他远远的瞧见向海独自一人站在马棚边发呆。

    两人到孔华营帐时,里面已经密密麻麻站了二十余人,钱安辰也在其中。

    其中一人问:“将军是说,大军今夜就到了?”

    孔华点了点头。

    “另外,探子来报,羌国已攻下凛冰县,如今已到冷水县,以骑兵的速度,五日即可到达支援,我刚刚收到赵将军的指令,着骑兵前往冷水县支援。可我们此次所带粮草有限,最多只能支撑三天,若大部队的粮草跟不上我们的速度,则情况危矣。”

    刘偏将问出了大家的心声:“大军今夜就到了,为何不再等一等?”

    孔华眼神凝重,看着这些骑兵要将,“赵将军的安排,自有他的道理。”

    “我猜......”

    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了出声的向阳。

    “应当是四城合力,击退敌军,守住冷水县。”

    “大军都未到,骑兵营区区两千人,如何合力?”其中一人质疑道。

    有人嗤笑,有人不解,有人不屑。

    向阳微微抬头,看着营帐尖尖的顶端,一边整理思绪一边说:“羌国二十万大军进犯冰雪城,必是举全国之力,那么,他们其他地方防守一定很弱。羌国虽与冰雪城接壤最甚,却也与繁花城和朗月城有些许相邻。而这两城为防范羌国进犯,所在守军必然不弱。”

    孔华饶有兴致看着他,想听听这个年轻的军师还要说些什么。

    向阳说:“若是我,必然让繁花城与朗月城同时进犯羌国,逼得敌军分散兵力;同时加强冰雪城的兵力,致使敌军一时之间军威大受影响。”

    “哼,说了这么多,与多等一日有何关系。”那人又说,语气中充满了不屑。

    向阳仍语调缓缓的,将思绪缕清。

    “清风城的支援,路程最长,耗时最多,现在恐怕繁花城和朗月城都已集结备战,只等我们。”

    “我城大军行将十日,不曾休息,其中又有六成新兵,明日到达,必然要先休整一番。”

    “羌国此次来势汹汹,冰雪城困战已有月余,兵疲马惫,实属不易,若等我大军集结休整好,冷水县恐会失守。”

    “可骑兵营不同,各个都是强兵悍将,且已休整数日。”

    向阳还要继续说,这时孔华打断他说:“好了,军中规矩,令行禁止,其中细节,不必我再多说。接下来,我和刘斐(指刘偏将)带一千五百骑兵,携军中所有粮草,即刻起,起兵赶往冷水县,冯伯承带五百骑兵,待大军抵达后,携带粮草追上来。”

    “是。”所有人领命行礼。

    向阳和钱安辰皱眉对望,他感受到钱安辰的目光,急迫又焦虑。

    骑兵营共设左右偏将各一名,各带一千骑,而钱安辰的一百骑,所归冯伯承。

    向阳作为军师,自然是要跟随孔华,那么钱安辰,究竟是先行还是后行呢?

    这个问题很快就有了答案,因为当下冯伯承便做了安排,着钱安辰等五人跟随孔华,受孔华调配,其余人等,原地待命,今夜出发。

    所有人都出去安排准备,营帐内忽的一下子,只余了孔华和向阳。

    孔华对向阳投去欣赏的目光:“向先生不愧为季公之徒,所思所想,与季公无二。”

    向阳拜一礼:“将军谬赞,还要感谢将军给我的冰雪城舆图。”

    “嗯,此乃军机要务,此时不当讲的。只是从你口里说出来,也能稍稍安抚军心。”

    向阳意识到自己方才的鲁莽,双手抬至头顶抱拳,弯腰、低头、拜礼。

    “向阳明白,恐泄露军情,日后一定谨言慎行。”

    “到时候就知道了,你也快去准备,我们马上出发。”

    向阳回到营帐的时候,向海已经收拾好了,两人并肩去牵马。

    向海余光瞥见向阳几次看向他,又几度张嘴,却不说话,转身问他:“哥,你是想说什么?”

    向阳抿了抿嘴,看着向海说:“昨日钱公子说的话......”

    “难道你也信他?”

    “不是,我是想说......”

    “可我自己的父母,我难道不清楚是谁?”

    “可那玉......”

    “我也不知道这玉是怎么回事,谁知道他那图从哪里来的。”

    向阳几番被打断,他真切感受到了向海内心的痛苦。犹豫半晌,凑到向海耳边:“我听说,冰雪城城主将命不久矣,急需找到失踪的皇子继城主位。”

    “是听钱公子说的吗?可那与我何干。”向海说完,翻身上马。

    “那玉真是巧了。”向阳也翻身上马,行到向海身边。

    他看着马背上的向海,认真道:“小海,我知道过去的事情在你心里压了很久,很难受。”

    向海低头盯着握住缰绳的手,心中似有千斤重,连着胯下马儿的脚步也放缓了。他最敬重最亲近的人,如今要亲自揭开他的伤疤了吗?

    向阳有些于心不忍,他思索良久缓缓开口。

    “你记得师父说的话吗?他说我们作为城民,必须心系这一方土地,方能换来长远的和平。”

    顿了顿,向阳又说:“师父还说,若冰雪城破了,清风城危矣。”

    他拿手挡住嘴巴,靠近向海,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说:“若是此时冰雪城政变,不知会有什么变数。”

    “不如我们和钱公子一同解开这玉的谜底吧。”向阳试探地问。

    向海抬头迎着刺眼的阳光,深深吸一口气,他望着前方集结的骑兵,挥鞭打在马屁股上,一下子冲进队伍里。

    “我真的尽力了。”向阳心里想,他也有过失去母亲的痛苦,他实在不知道要如何劝向海在痛苦中发扬大爱。

    可若他真的是冰雪城皇子,此番去冷水县,就是将他带进了纷乱的战场。

    向阳没见过战场是什么样,可他听茶楼的说书先生讲过,战火连天,尸横遍野,血浸大地,他不敢细想。

    “我会以命护他。”向阳心想。

    他看着钱安辰投过来的殷切目光,默默摇头,行至孔华身后。

    “整军出发。”随着孔华一声令下,一千五百骑飞奔出去,扬起阵阵飞尘。

    骑兵踏上官道,官道两旁的银杏叶已不见绿意,凉风阵阵吹过,金黄的小扇叶在枝头摇曳。

    银杏树下,那些拖儿带女,蓬头垢面,衣衫脏乱的难民映入向阳眼里,他大受震撼。

    这是他第一次亲眼目睹战争带来的影响。

    他看到了,最小的孩子尚在襁褓中,最年长的已两鬓斑白。

    那些逃出冷水县的,不是妇孺就是老人。

    没有一个成年男丁。

    向阳能想象到,他们或在战场厮杀,或是永远倒在了战场上。

    而逃出来的这些人,还有身后的城池,是他们拼死都要守护的。

    马儿跑的很快,向阳看不清那些人的脸。可这一路的场景已深深刻进了他心里,这与他生活了十七年,安稳热闹的芜县全然不同。

    那些难民见到赵家军的军旗,纷纷给骑兵营让道。

    一双双残破又带着希望的眼神投向雄壮威武,扬尘而去的骑兵营。

    向阳暗下决心,这一仗一定要赢,让他们早日结束这颠沛流离的日子,让这人世间和平而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