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晚清第一女校长 » 第三十三章 船中矛盾

第三十三章 船中矛盾

    几人从未独自规划行程,直到出发了才知道,先前对吕贤满说的“从唐山坐火车到天津”有多可笑,因为六安到唐山比到天津还远!

    几经周折,吕贤钟才打听到从六安到塘沽最快的方式:从六安到江宁(南京),再从江宁坐船到上海,最后在上海坐轮渡抵达塘沽港。

    于是母女几人一路疾行,从六安先赶到了江宁。

    江宁自古以来便是江南重镇,或许是因为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度不凡的风水佳境,千百年来,江宁多次遭受兵燹之灾,但亦屡屡从瓦砾荒烟中重整繁华。

    最近的一次是三十年几前的太平天国战争,太平军攻占了江宁,又将它改名“天京”,占据了这座城整整十一年,直到同治三年(1864年),朝廷才将天京攻克,收回了这座“六朝古都”。

    彼时整座城市的建筑大部分被损毁,再加上百姓被屠杀,一时间无人、无屋、无钱,疮痍惨败之状惨不忍睹,就连当时签了《天津条约》想在江宁开埠通商的英国人也大失所望,将江宁开埠延迟至今。

    不过也算因祸得福,自江宁收回后,朝廷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方针,在江宁建造了金陵机器制造局,又开设了江南水师学堂、江南陆师学堂和三江师范学堂等官办学堂,经济文化都得以飞速发展。

    母女几人漫步在江宁城里,被城中欣欣向荣的景象所震撼。

    然而坐船到上海,她们才知道:与上海相比,江宁城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她们在南京包了条一号大小的“满江红”,这种船已比平时所见的乌篷船大了许多,但此刻穿行在黄浦江中,却有些相形见绌。

    从小船旁驶过的都是三层楼那么高的汽船,其体积之大,破开的水花都让吕贤锡所在的小船摇晃不已,偶尔汽笛声响起,令人的心头为之一颤;

    再看江边,宏伟高大的西式建筑屹立在黄浦江畔,这些欧式风格的建筑多为圆顶,外刻浮雕,气势恢宏,尽显优雅与浪漫。

    岸边人头攒动,有西装革履的外国人,有身着长袍头戴圆框眼镜的中国男人,还有数不尽的苦力和搬运工。

    偶尔会走过一两个穿着改良旗袍,外披大衣,头戴遮阳帽的貌美女子,她们身姿婀娜,言笑晏晏,美不胜收。

    吕贤锡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船外,生怕错过了一丁点细节。

    吕贤钟走过来坐到她身旁:“这里与六安简直是两个世界,对吧?”

    吕贤锡点头:“与这里比起来,六安简直就像原始社会。”

    就连沉默了一路的吕贤满也趴在窗边道:“这里...好繁华啊!”

    吕贤鈖看着船外,语气有些向往:“如果能留在这里学习,那该多好。”

    严氏温柔笑道:“会有机会的。”

    吕贤锡想到了离开前吕贤鈖对杨灵秀说的话,轻声问她:“你是不是不想留在塘沽,想来上海?”

    吕贤鈖一愣,看她的眼神有些诧异:“你怎么知道?”

    吕贤锡笑而不语。

    吕贤鈖低下头,手指摩挲着衣袖,垂眸道:“不一定是上海,去哪里都行。你和大姐都要留在塘沽,我不想和你们一起。我已经被你们压了十几年了,我也想找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听她这么说,吕贤锡有些不解:“我们何时压着你了?”

    吕贤鈖轻笑,语气有些自嘲:“你们是没压着,可你们太过优秀了,我根本没法出头。”

    吕贤锡反驳道:“这不是你自己学艺不精吗?”

    “呵?”吕贤鈖有些气愤,“我学艺不精!?我的诗词歌赋拿到外面去,谁不称赞一句有才?”

    她的声音有些大,引得严氏和吕贤钟也看向了她。

    “不过是前有大姐这个珠玉,后又有你这个后浪,我被埋没了而已!”

    “大姐是长女,父亲看重,从小就把她带在身旁,自然稳重讨喜;而你天赋异禀,母亲虽然嘴上打压,却对你宠爱有加;阿满年幼,又生得可爱,深受所有人的重视。”

    “只有我!”

    吕贤鈖蹙着眉,表情有些狰狞,又有点委屈:“从来就没人在意过我,我的学习、我的想法、我的喜好,你们从来都不关注!”

    “是!你们没有压着我,可我自己不论如何努力都难以超越你们!”

    “所以我才想逃!我不想再和你们一起!我想找到属于我的一片天地!而不是永远比你们低一头!”

    她咆哮着说完了这些话,将心中的情绪宣泄干净,才慢慢冷静下来。

    吕贤钟走到她身旁,沉默着轻抚她的后背。

    严氏则面露愧疚,也走过来搂住她道:“是娘的错...娘以为你已经长大了,便一直没有过多关注你,没想到让你受了这么多委屈...”

    吕贤鈖本来都忍住了哭意,听到严氏这么说,泪水瞬间从眼眶里喷涌而出,她抱住严氏,失声道:“娘...”

    严氏将她抱在怀里,摸了摸她的头道:“贤鈖,人的底气和尊严都是自己给的,这些东西你是无法从别人那里索取到的,若是你一味的盯着别人,那你最终就会迷失自己。”

    “你不必因为才气比不上她们而自卑,你有一点长处,是贤钟和贤锡永远比不上的,那就是你这颗七窍玲珑心。你从小机敏,善于察言观色,调和矛盾,正因为如此,你的朋友才会比她们俩多,对不对?”

    “嗯...”吕贤鈖从她的怀中抬起头,抹掉眼泪,“娘,您说的对,我也有我的优点。”

    严氏点头,又道:“等贤钟的婚事结束了,若是你不想留在塘沽,我也不会阻拦。你长大了,有自己的路要走,娘能做的,就是站在你的背后,永远支持你前行。”

    “真的吗?”

    “嗯,娘相信你,凭借你的能力,定能闯出一片天地。”

    “嗯!”吕贤鈖恢复了自信,歉意地看向自己的家人,道:“对不住,今天是我失态了。”

    吕贤锡不好意思地抿嘴道:“我才该说抱歉,二姐,我确实不知道你有这么多委屈。”

    吕贤钟笑道:“这才对嘛!一家人就该多多沟通,才能和和气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