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晚清第一女校长 » 第21章 访名流

第21章 访名流

    第二天,吕兰清早早带着林春生到裁缝铺买了一套衣服,把她送去了严氏女塾。

    送走林春生后,吕兰清又在茶庄买了一份礼物,这才到大公报馆,与英敛之一同出发。

    第一个拜访的不是别人,正是傅增湘,他与傅夫人早已穿戴整齐等着两人上门。

    一见面,傅增湘就为傅夫人介绍:“这就是你近几日一直想见的才女,碧城女史!”

    又对吕兰清道:“这是我夫人,姓凌,名芝。”

    吕兰清和凌芝相视而笑,互相问好。

    傅增湘将吕兰清和英敛之带到书房,命人奉上两杯热茶,正欲说什么,门外便忽然来了一个丫鬟。

    她一进门就跪在地上磕头,哭着道:“老爷,求您快去看看我们姨娘吧!她已经好几天没吃东西了!她昨晚做了噩梦,今天一大早就寻死觅活的,说一定要见你一面!您快去看看她吧!”

    吕兰清和英敛之迅速低下头,假装品鉴手里的茶。

    傅增湘皱眉怒喝:“胡闹!没看到我正在招呼客人吗?还不赶紧退下!”

    那丫鬟却一声不吭,只一个劲地磕头,力度之大,让吕兰清听了都不禁发疼。

    凌芝轻抿一口茶,随后将手中的茶杯放在桌上,语气淡淡道:“老爷还是去看看吧,王姨娘毕竟怀了孕,总这么闹,对孩子也不好。”

    傅增湘有些诧异地看向她,吕兰清也偷偷看了眼这位傅夫人。

    凌芝仅比吕兰清大三岁,但眉宇间却凝结着淡淡的哀愁。

    她的衣服十分宽松,却丝毫没有臃肿感,手和脖子上的肌肤都紧紧贴着骨头,有几分病态的美感;但她的脸上尚有婴儿肥,配合着宽大的衣服,竟将这份瘦弱掩盖得恰到好处,不会给人瘦骨嶙峋之感,反而让人心生怜惜。

    吕兰清想,若是再早三百年出生,凌芝恐怕就是《红楼梦》中黛玉的原型吧。

    凌芝说话的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一片羽毛拂过心间,却带着一丝毋庸置疑:

    “你去吧,我先与两位客人聊一聊。”

    傅增湘对吕兰清和英敛之抱歉道:“实在抱歉,我先去后院看一看!”

    英敛之和吕兰清自然应允。

    傅增湘匆匆离去,英敛之也起身道:“我先出去一下,你们聊。”

    书房里一时只剩下两个女子。

    “吕小姐,这几日我日日都看你登在《大公报》上的诗词文章,很是喜欢。”

    吕兰清笑道:“多谢傅夫人抬爱。”

    “你唤我凌芝就好,我不喜别人唤我傅夫人,就好像女子嫁了人,便会失去自己的名字一样。”

    “凌芝...太太?”吕兰清一时不知道怎么称呼她。

    “噗!”凌芝轻笑一声,“凌小姐吧。”

    “好,凌小姐。”吕兰清从善如流。

    凌芝点头,道:“我心中一直有件事,困扰了我很久,可否请您解惑?”

    “凌小姐尽管问,我知无不言。”

    “你说...若是将来男女平等了,女子是否也能娶几个丈夫呢?”

    “???”

    吕兰清一脸震惊,险些将口中的茶水喷出,没想到看着柔柔弱弱的凌芝思想竟如此开放。

    理了理思绪,她道:“一女多夫应该是不行的...据我所知,西方推行的也是一夫一妻制,男女婚姻是对双方的承诺,应该都只有彼此一人才行。”

    “若是有一方不能生育呢?”

    吕兰清道:“若是夫妻真的恩爱,又怎么会在意有没有孩子呢?若是实在想要孩子,那就离婚了各自嫁娶即可。”

    “呵...”凌芝自嘲一笑,若有所思道,“对啊,各自嫁娶就可以了,明明说着要推行男女平等,骨子里却还是封建,什么都想要。”

    吕兰清不敢接话。

    好在凌芝并未继续说,转而问:“我看了这两日的报纸,吕小姐在提倡女学?”

    吕兰清点头。

    “若是有朝一日真的开设了女学,像我们这样的妇人还能入学吗?”

    她如此发问,仿佛笃定吕兰清会开办女学一样。

    吕兰清笑道:“学习与年龄无关,苏洵三十始学,亦能有一番成就;您才二十余岁,有何不可?”

    凌芝抿了一口茶,垂眸道:“好,吕小姐他日若开设了女学,切莫忘了今日的话。”

    吕兰清道:“自然不会。”

    两人相顾无言,又枯坐了一会,英敛之和傅增湘并肩入门。

    “久等了!”傅增湘抱歉道。

    吕兰清摇头:“无妨。”

    英敛之拍了拍傅增湘的肩头:“初见客人就如此失礼,不得告知一个好消息赔罪!?”

    吕兰清挑眉,有些诧异地看向两人。

    英敛之笑着解释:“别看傅兄平日不显山露水的,他可是咱们总督的幕府,很多时候都是他告诉我第一手消息的!”

    傅增湘连连摆手道:“不是我不愿意说,这事儿还没定呢,袁总督也只是找我去商议一下。”

    吕兰清看了一眼凌芝,见她依旧风轻云淡,心里大概猜到了是什么事。

    她压住心中的兴奋,笑道:“傅先生不愿意说,那就算了,等消息确定了再与我道来即可。”

    傅增湘点点头,看了看手表道:“其实我先前与吕小姐聊过一次了,今天约你来,主要是想为你引荐一下海关道唐绍仪。”

    唐绍仪这个人吕兰清有些了解。

    他是大清第三批留美儿童之一,曾到哥伦比亚大学留学,回国后又到洋务学堂读书,之后就跟袁世凯一起出使朝鲜,在朝鲜一呆就是十余年,也因此和袁世凯成为莫逆之交。

    袁世凯成为直隶总督后,唐绍仪也被提拔为天津海关道,更因为在外交手段上的强硬而闻名天津。

    比如当年袁世凯从八国联军手里接手天津时,大小事务一律由唐绍仪办理,让洋人吃了瘪,周家人当时还写信给周氏讲过。

    后来又着手收回了秦皇岛口岸管理权,可以说是成就斐然。

    “唐先生也愿意见我?”吕兰清好奇。

    “哈哈!那是自然!”傅增湘笑道,“你近来在大公报发诗文,总督幕府的人基本都知道你!说起来,还有不少人给你寄信和诗!”

    “好了!咱们走吧!今天我已经与唐先生约好了,咱们早点出发,你们也能早点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