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少年星梦 » 第二章 往常

第二章 往常

    南阳王朝建国初崇阳年,因为多年的兵荒马乱,狼烟四起,建国初多数百姓仍躲在深山中,后朝廷公示鼓励百姓下山,复兴百业,山上的人才陆续下山。新丰村陈氏属于早下山那批人,也是最早落脚新丰村此地的,所以后来朝廷立新丰村里正和乡老时,皆是陈氏族人。可是刚下山时新丰村周边都还是起码荒废几年的田地,朝廷虽然免费派发种子和蚕种,可荒地复耕的前几年收成注定不会太好,而且当时国虽一统,但各地仍有前朝余孽或悍匪组成的山贼,经常烧杀抢掠村庄,百姓民不聊生,苦不堪言。后据说开国皇帝按功臣划分王侯后,各地政府兵力开始加重,王侯纷纷出力整顿封地辖区,剿杀山贼土匪,自此各地百姓才能安心谋生。

    嘉德新年朝廷实行均田制,南阳王朝把掌握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府交纳租税,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凡十八岁以上的男子属一丁,每人授给种植谷物的永业田十亩和口分田二十亩,女子减半。所受口分田不准买卖,年老身死,还田于官府,永业田可世代相传。每丁每年要向朝廷缴纳田租税,新丰村上户纳米一石两斗,次户八斗,下户六斗。此外每丁每年需要为朝廷无偿地服徭役二十天,闰年加两天;不服劳役的人,要纳绢或布代替,一天折合绢三尺,谓之庸。调是户税,每丁每年纳绢或绫两丈,绵二两;不产绢绵的地方,交纳布两丈五尺或麻二斤。新丰村位于太平县,四周环山地处低洼,若逢多雨水之年偶有洪灾,遇洪灾后朝廷可视受灾情况减免租庸调。

    此外若地方已无国属田地分,农民只得租王侯将相或地主之田地,佃租又各有所不同,多比朝廷田税重。

    民以谷为命,谷以地为根,一寸土地一寸金,朝政虽明令每丁分予多少地,可要周边根本无地可分,百姓又能到哪租凭呢,屈身佃农者多苦不堪言。为何如今村里陈氏人口户数不足三分之一,村里何、邓两姓却对陈氏发自内心的尊重,最大的原因就是当年两姓宗族迁徒至此时,已在此地扎根的陈氏并无过多驱赶。那时朝廷尚未把田地分配于农,土地多是先占先得,一般是以同姓宗族占地,才有了村落,若有空余荒地也多不让外姓指染,全国各地因占地一事,不同村落不同宗族之间吵架打架可以说是常事了,村民发起狠来,以宗族为单位的群架也不是没发生过,个个手持锄头铁锹,打得头破血流,那时开国不久,朝廷也没有余力管这些。所以如今新丰村里正和父老都是陈氏,村里百姓皆无异议。

    天晓、鸡鸣、挑水、晨炊、晒谷、除草、乌云蔽日、抢收谷物、雨落、家中闲坐。

    屋外,院子里雨箭横飞,房檐下流水如瀑,房顶上一片轰鸣;屋内,陈星又犯怵了。只因他发现自己房内竹席底下藏着一本书,书名《虬髯客传》,从纸张来看书本似被翻阅过很多次了,陈星粗略翻看了遍,大概是讲一名剑客闯荡江湖、结识豪杰红颜的故事,于是陈星问起了爷爷书的来历,不问还好,一问又惹恼爷爷了。原来去年陈太公见孙子整天游手好闲实在是看不下去了,有一日便逼着陈星挑担些余粮去县城贩卖,那日陈星不情不愿地去了,归来时却交不出一文钱,在陈太公的棒打下,终于交代是把卖得的钱换了两本书,买了书也就算了,还骗老爷子说是典籍名书。啊?老爷子好歹是个会写几方药处子的人,会不认得字么?哪家典籍名书的名字是叫《虬髯客传》和《雪中奇缘》的?那一日的村子呀,响彻着惨叫声,直到陈星认错说把书退回去才作罢。

    如今书是退还不了了,隔了这么久旧事重提,爷爷也没了啥火气,屋外的寒气夹着雨水溅入屋内,火气就更生不起来了。不过避免爷爷眼见心烦,陈星倒没有继续看小说了,他掀开竹席翻找了一遍,也未找到另一本书,如今失忆也不知当初把它放在哪了,只得先重新把这本放回竹席下了,毕竟是用钱买的东西。闲来无事,陈星便问爷爷有无其他书籍,陈太公讶异,自己这孙子是每日都在刷新他的认知。陈太公的确有一本祖传的书籍,记录着上百种常见草木的药性与搭配对症,数十年来陈太公正是不断翻阅参考书籍,又借助日常行走田野山间时识别采摘草药,壮年时更是四处行医,医术算得上登堂入室了,郎中从古至今都是深受百姓尊重的一类人。早些年陈星父亲还在世的时候,陈太公就让儿子学医,也算是有了传承,哪知儿子犟得很,死活不愿,最后还当了府兵,近些年陈太公又把希望寄托在孙子上,结果更气人,说什么宁愿去乞讨也不学医,那时气得陈太公呀,胡子都要竖起来了,也不知道这儿孙一身犟气是遗传谁的。现如今时隔多年,万万没想到陈星竟主动找他要书看,当即回房把书拿给了孙子。

    陈星见爷爷如此慎重的拿出,不,准确来说是双手轻捧书籍递给他,陈星也只得伸出双手接过书籍。书籍约有一寸厚,封面是只有珍贵书籍才会用的羊皮材质,陈旧的墨迹写着《百草纲目》,看来是一本医书无疑了。

    陈星翻开一看,映入眼帘的是各式各样的草木图,底下还注释着草木名称、药性等,可惜陈星认识的没几个,但这种图文结合的书籍他很感兴趣。

    于是陈太公就为孙子讲解起来,诸如常见的车前:此草多长于牛马迹中,故有车前、当道、马舄、牛遗之名。舄,足履也。幽州人谓之牛舌草。蛤蟆喜藏,伏于下,故江东称为蛤蟆衣。春初生苗,叶布地如匙面,累年者长及尺余。中抽数茎,作长穗如鼠尾。花甚细密,青色微赤。结实如葶苈,赤黑色。今人五月采苗,七月、八月采实。其味甘,利水渗湿中药,性寒,具有祛痰、镇咳、平喘等作用,主治:主小便不利、淋浊带下、水肿胀满、暑湿泻痢、目赤障翳、痰热咳喘。

    鱼腥草:为多年生草本,高可达一尺余,全株有腥臭味;茎上部直立,常呈紫红色,下部匍匐,节上轮生小根。叶互生,薄纸质,有腺点,背面尤甚,卵形或阔卵形,基部心形,全缘,背面常紫红色。花小,夏季开,无花被,排成与叶对生、长约一寸的穗状花序,总苞片四片,生于总花梗之顶,白色,花瓣状,长半寸。种子多数,卵形。花期五、六月,果期十、十一月。

    说道此处陈太公觉得差点意思,索性牵着孙子走入房子,只见一漆黑描金草纹方角药柜,药柜分隔排列着大小一致的小抽屉,每一抽屉都有红纸黑字贴着,标识着不同的药材,这些多是陈太公常年在田野山间寻来晾晒好的药材。只见陈太公径直走向药柜前,伸手抽出写着“鱼腥草”的小木箱,拿起一颗风干的草药,赫然与书中所画有几分相似,这颗鱼腥草应该是刚风干不久,其叶仍透着绿意。陈太公指着鱼腥草的每个部位又讲解了一遍,新鲜鱼腥草可做野菜食用,味辛、性寒凉。入药可清热解毒、排痛消肿疗疮、利尿除湿、健胃消食。用治实热、热毒、湿邪、疾热为患的肺痈、疮疡肿毒、痔疮便血、脾胃积热等。

    ......

    屋外雨水渐小,乌云未散,天色渐暗。一个下午,陈太公都在为孙子讲解药草,时拿医书,时举药草,滔滔不绝,看这情形怕是挑灯夜读都有可能。陈星虽然听得津津有味,但眼见天色渐晚,只得提醒爷爷自己先去做饭了,医书草药要不改日再继续学?陈太公只得再介绍完手上草药后,就让孙子炊火去了。村里人一日之计多看天色行事,在这贫瘠天地间,白日光虽廉但贵,人们往往天刚亮色就抓紧出动下地务农了,炊火进食也多是在黄昏后夜暗前进行,若是农活忙了些晚归,才会偶尔点油灯行事,毕竟除了富裕人家或是省吃俭用夜读考取功名的人,没有谁愿意浪费这些煤油钱的。

    乡间无野草,用对皆是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