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少年星梦 » 第六章 二十四节气,四季如夏

第六章 二十四节气,四季如夏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今日冬至,闲来无事。江南民间自古有谚语“冬至大如年。”新丰村也不例外,今日村里每户多有做餈而食。糗饵粉糍,所谓糍粑,便是把糯米捣磨成粉,和水揉成团,再搓成米饼状入锅油炸,便可食用了,这其中各户可根据口味添加糖或盐,不过糖和盐对于贫民而言属于昂贵之物,所以新丰村村民更偏喜糍的另一种做法,那便是用石磨把糯米、野菜和水研磨成浆,以浓稠拉丝为佳,每次放置平底铁勺中,再投入热油中煎炸,出炉后浓香脆口,可馋村中幼童,诱男丁之酒虫。

    农历十二月初八腊祭,南阳阴子方,积恩好施,喜祀灶,腊日晨炊而灶神见。今日的新丰村,男丁入山狩猎,妇女家中煮好腊八粥等待男丁满载归来。腊八喝粥,七宝美调和,五味香糁入。

    小寒游子思乡归,大寒岁底庆团圆,今宵是除夕,明朝又新年。除夕当日,家家户户添桃符、贴福字,村里便有了年味。村里的福字或春联绝大部分人家都是请隔壁村塾代笔,然后再包个一两文的红包给对方当作彩头。不过陈星和秦双儿家例外,陈太公年少学医识字,书法虽一般,但单纯写个“福”字倒也不难。不过秦双儿家的福字或春联却不是陈太公代笔的,而是陈婶写的,这年头女子会写字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一般只有富家千金或者家庭稍好些的女子才有机会学文识字,单凭这一点就足以证明陈婶当年逃荒至此前,生活家庭并不简单。陈婶的解释是亡夫生前是商贾,便让她也学识字算术帮忙记账一类的,陈太公听闻并未过深追问。丰收景年,村里各户皆有余粮,再添些肉类开荤,一家人团团圆圆尽享天伦之乐,便是一个好年了。爆竹声响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除夕夜里,村民们会伴随着一声声爆竹声响值夜守岁。

    除夕辞岁、春节迎新、元宵送神,每户人家都会依照习俗前去拜神请愿还愿,陈太公虽然不信神魔,但历来如此的风俗,老人家是不会去尝试打破的。因陈太公行动不便,今年是陈星跟着秦双儿一家去白龙庙拜神,三拜三叩,添香增油,不外如是。

    雨水春雨贵如油,桃枝红杏花开鲜。

    二月二龙抬头,祭拜水神和土地神,保佑今年风调雨顺丰衣足食。

    惊蛰芦林闻雷报,春分蝴蝶舞花间。

    陌上花开,春分时节,农人们抓紧小春作物的中后期,翻犁冬闲田地,管理田间肥水,把往年留下的谷种装入麻袋中浸湿后,等至发芽,便可播撒在秧田中,期间保持浸水,数旬后绿油茂密的秧苗长到一尺余,即可拔苗插秧了。若是遇到永业田桑树老化需更换或新植,农人们便更忙了。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当日,宗族的人会集聚在村祠堂一同祭拜先祖。新丰村有三宗族不同姓,村里并未建有祠堂,陈家人是从山下下来的,先祖多落葬故在山间宝地中,每年的祭祖都需要回到山上去。清晨,陈姓族人选择了在山脚下集中,各家各户都需准备各类供品汇集,有香烛元宝,也有寓示眼观六路、吉祥如意的“六只眼“(猪头、鲤鱼、雄鸡)头供,家户若有添新丁者,会额外再添一猪头,今年伯泉叔家就额外担了一猪头来,除此之还有麦饭糕点、浆酒等,作供品的一一放入招魂箩筐中,其余当口粮的需分开装。

    随着领头的锣声敲响,族中男丁挑担着供品箩筐等整装待发,因陈太公年迈行动不便,今年陈星作为一户代表,理应挑起重担的,大概是族人照顾其年纪尚幼,便只让其挑锄头持镰刀,走在队伍前列开路,队伍更年幼小儿者紧随其后,时而也会戏耍直奔前头。

    陈氏初时久居深山中,离如今的新丰村隔着好几个山头,初时山路因常有取柴者走动,路还算好走,再往后爬时,本就狭隘的山路就被两侧荆棘杂草等遮蔽了去处,此时就需陈星等几位手持镰刀的族人在前披荆斩棘了,不过一同祭祖的同族小孩却乐此不疲乐在其中,几名小儿一口一个阿星哥哥的甜蜜叫着,只求陈星用镰刀劈砍一根光滑笔直的“神器”给他们,陈星路上寻到笔直的藤蔓树干后,削去枝叶后,纷纷递给这群小屁孩,每人拿到自己的“神器”后,便加入开路的队伍中,在前方神魔乱舞起来。

    望山走倒马,是陈星如今最真实的感受了。明明已经看到了山,看着觉得离得很近,但实际上,真正要走到近前,还要走上很长的路,花上很长的时间,所幸路上盛开着五彩缤纷的鲜花和各式各样的野果,因为跟着爷爷学习着医术,陈星也懂得不少鲜花野果的性质,一路采摘着可食用的花瓣野果,分予族中小儿一同品尝,津津有味,不亦乐乎,期间陈星看到一处茂盛的金银花藤,还收获了一麻袋金银花,环顾四周记住大概位置后,来年又能收获一番了。

    翻过几座山头后,终于见到了陈氏族人以往在山上生存的痕迹,居住的茅屋年久失修已坍塌一半了,阡陌石阶缝隙间长出了小草,逝世的先祖们就落在不远处的山头。

    为坟培新土、插柳条、铺茅草花、上供品、点香烛、奠浆酒、洒麦饭、放爆竹、焚纸钱、磕响头。

    深山幽林无人迹,踏破铁鞋寻往昔。恰是清明好节气,归来参祭莫忘籍。

    辰出申归,每年祭祖来回便是一日。族人各自回家洗漱更衣后,便会来到晒谷场上“会饮“。同族之人各户集聚一堂谈笑风生、开怀畅饮,小二更是手捧锅巴,周桌奔跑戏耍。农历正十五,明月挂梢头,花香飘满路。

    大旱不过五月十三,谷雨时分,万顷春田水溢塍。农户进入水稻育秧、早播玉米时期。松土耕泥,除草施肥,若有苗枯不生者,可补种之。

    斗指东南,维为立夏。泥新巢燕闹,绿浓夏日长,桑果象樱桃,万物至此生。

    小满气全时,如何靡草衰。田家私黍稷,方伯问蚕丝,农户收早稻。若是更南之地气候适宜者,可见一年三耕之景。

    芒种初过雨及时,野水无声自入池。芒种时分,紧张的夏收开始,同时播种有芒之谷。芒种不种,再种无用。田家一雨插秧时,成把担禾水拍泥,农家常说的农芒农忙便是此时。

    夏至稻花如白练,小暑风催早豆熟,大暑池畔赏红莲,立秋知了催人眠,处暑葵花笑开颜,白露燕归又来雁,秋分丹桂香满园,寒露菜苗田间绿,霜降芦花飘满天。

    霜降过后,田地里的农作物陆续收割完毕。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身力气百身汗,面朝黄土背朝天。

    文人四季如春,粗人四季如夏。

    又是一年立冬时,重复的时节重复的劳作,唯一不同的是小儿增岁,老人添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