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道公 » 第二十章 锦衣卫百户

第二十章 锦衣卫百户

    锦衣卫是明朝的军政搜集情报机构,前身为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拱卫司”,后改称“亲军都尉府”,掌管皇帝仪仗和侍卫。洪武十五年,裁撤亲军都尉府,改置锦衣卫。

    作为皇帝侍卫的军事机构,锦衣卫主要职能为“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从事侦察、逮捕、审问等活动。也有参与收集军情、策反敌将的工作,其首领称为锦衣卫指挥使,一般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直接向皇帝负责。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亲国戚,并进行不公开的审讯。

    有明一代,锦衣卫一直存在,延续至南明永历帝的锦衣卫指挥使马吉翔与掌卫事任子信于咒水之难被杀,才可说是正式结束长达二百九十年的历史。清朝入关以后,仿效明朝制度,仍然设立锦衣卫。顺治二年,改称銮仪卫,清朝的锦衣卫仅存在一年。

    下设,指挥使一人,正三品。指挥同知二人,从三品。指挥佥事三人,正四品。镇抚使二人,从四品;

    十四所千户十四人,正五品。副千户,从五品。百户,正六品。试百户,从六品。总旗,正七品。小旗,从七品。下属有将军、校尉、力士,对外有参某某事、校令。

    而某些电视剧里某些知县可以对锦衣卫百户呼来唤去,这个情况只能出现于锦衣卫被东厂压制时期,别看锦衣卫百户不起眼,可是实打实的正六品官员,明初期哪个知县敢这样,分分钟被抄家灭族。

    所以一听毛骧说带自己去做锦衣卫百户,宁成心里是拒绝的。

    做这行没什么前途啊,这不就是个单纯特务机构吗,况且锦衣卫的名声还不好听,容易被泼脏水,而且小命就会被捏在皇帝的手里,就怕拿出去平民愤啊,吃力不讨好。等一会,为什么会有一种满满的既视感啊,木业宇智波警备部队不就是锦衣卫的翻版吗?同样是遭人唾弃,干着吃力不讨好的活,最后还被分走权力,抄家灭族了。难道我宁大公子拿的是宇智波鼬的剧本?

    他想的是最好能够求朱元璋帮自己脱离道籍,转为民籍。明年参加科举,若是能过,进了国子监将来的前途还是挺光明的。就算不下放地方为官,好歹熬个几年资历也能在中枢混个一官半职。前世的经验告诉宁成,中央机关待着最舒服,因为级别提的快。

    你在地方当官,顶天三品的建制,混多少年能混到一省布政,封疆大吏?

    可是在这金陵城,三品?

    一块板砖下去,也许就是个三品。

    现在倒好,科举没戏了,跑去锦衣卫干个一般百户?再难听点说,皇帝的狗腿子,坏人的代表,而且宁成还知道,洪武时期,因为锦衣卫有非法凌辱、虐待囚犯的行为,朱元璋下诏焚毁锦衣卫刑具,废除了他们的这项职能。可以说,因为锦衣卫干的冤假错案太多,朱元璋收回了他们可以随便抓人的权力,这不就是将老虎的牙齿给拔了,这......这现在就是日落西山啊。

    还要经历朱允炆时代,文官的反扑。

    可毛骧接下来一句话让宁成瞬间老实下来。

    “这不是老夫的意思,是陛下的钦谕。”

    老朱让自己干的?

    宁成哪里还能有意见,直接起身,冲着皇宫方向就拜了下去。

    “臣领旨谢恩。”

    从贫道到草民再到臣,宁成改口改的可谓是极致丝滑。

    改完口之后,宁成再起身时就很快进入了角色。

    “叔父,侄儿年轻懵懂,很多事怕做不好给您添乱子啊。”

    “你就不要谦虚了。”毛骧呵呵一笑,考校道:“你可知,陛下为何要钦谕你入拱卫司,还让老夫来带。”

    宁成不假思索的说道:“郭桓!”

    有的事并不复杂,既然知道朱元璋特别重视自己,必然会安排拱卫司的人监管自己,朱元璋既然钦谕自己入拱卫司,很大可能性上就是因为自己那天说的话。自己去勾栏听曲的所作所为应该是被朱元璋得知了。

    该死,男人果真改不了好色的毛病。也不对,哪怕是我老老实实地待在道观,朱元璋还是会监视我的,还不如自己进入他的眼皮底下干活。

    所以,必是郭桓案没跑了。

    毛骧眼神里闪过一丝不可思议的惊叹,反笑道:“胡说八道,郭侍郎勠力报国,尽忠职守,我拱卫司查他作甚。”

    这一刻宁成也笑笑,口称知错。

    “叔父教训的极是,侄儿失言。”

    “行了,不要胡思乱想,等吃了饭后便回去早些歇着吧,明日一早随老夫去拱卫司上职。”

    “是。”

    一顿饭吃在宁成的口中也是如同嚼蜡,他现在整个脑子乱的厉害。明初四大案之一的郭桓案自己竟然成了参与者?而且看现在这个情况,自己很有可能成为郭桓案的办案人员之一。

    乖乖,玩大了。

    转天一早,宁成就跟着毛骧去了拱卫司,不过毛骧只是把宁成往拱卫司里一扔,交给了一位叫做时横的千户,而后转头就进了宫。

    大明的拱卫司有两个办公驻地,一个在皇宫内,负责皇帝的安全问题,以及查看官员穿戴是否整齐,是否有交头接耳的问题。另外一个在长安街上,毗邻刑部,这里才是正儿八经的拱卫司办公区。

    皇宫内的拱卫司是拱卫司领导们工作的地方,只有指挥使,指挥同知,指挥佥事这三个能够进入。

    没有改为锦衣卫的拱卫司,在皇城外就只保留下下属机构。比如经历司、司务厅、照磨所、司狱司。另外,拱卫司是一个非常头重脚轻的单位,头部级别很高。

    镇抚使二人,从四品。十四所千户十四人,正五品。副千户,从五品。百户,正六品。试百户,从六品。总旗,正七品。小旗,从七品。

    从百户开始算起一共多少人呢,就眼下宁成进入的时间来说,大致有一百多人,而试百户之下的人数,不计其数,这里就不算在内了。

    可设在皇宫外的拱卫司行政机关留下的就全都是小虾米了。

    管事的经历司经历只是一个正六品。

    手下面有两个副职、一堆小吏。

    什么是经历司,经历司就相当于拱卫司办公厅,负责行政、文书、承转、拱卫司内公务等职责。

    而看名字像是负责这一职责的司务厅实际上反而是拱卫司自己内部专属的内务处。

    其一把手司务官,只是一个从九品的芝麻绿豆官。

    另外的照磨所就是档案室,负责已经核定过案卷的保管工作。

    最后一个司狱司,这可不是什么管监狱的机构,而是一个用工和培训机关。

    刑部也有一个司狱司,那个才是正儿八经管监狱的机构,而拱卫司这个司狱司干嘛呢,是给刑部的司狱司训练、管理狱卒的。

    换句话说,刑部管监狱,拱卫司管狱卒。

    为啥要把这点权力给划分的这么细,就是担心一点。

    如果刑部有官员横行不法、腐败堕落,将某一重大案件嫌疑人害死在大狱中怎么办?

    这是出过教训的。所以朱元璋在元朝司狱司的基础上,又在拱卫司设了一个司狱司。两法司各管各的,互不干涉。刑部只有办案过程中的侦讯权,没有直接接触到犯人的权力。

    以上四个就是拱卫司下属的主要机构了。

    “二十一个领导岗位,几百多科员,这竞争压力够大的。”

    换了一身衣服,宁成看着铜镜内的自己,乐了出来。自己现在虽然是个百户,不算什么入流,但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啊,自己总算是又一步迈进了仕途。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