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绿林传说 » 第一卷 风起云涌 第二章 门开六扇 法出一门

第一卷 风起云涌 第二章 门开六扇 法出一门

    此时天已大亮,蒙蒙细雨中,一个如同巨蟒盘卧的寨子的轮廓,随着宁红的疾行,隐隐约约出现在远处,那是望北泽的总舵。

    宁红做事很谨慎,也很耐心。

    在远远望见敞开的寨子大门后,他停住脚步,选了一处凹进去的坡地,在近半人高的荆棘丛中盘膝坐下,一边调息,一边仔细观察。

    眼前开阔的原野上,春草已经连成了片,为数不多的土黄色矮丘点缀其间,像一张带着花纹的绿色薄毯慢慢向远方铺开;原野远处的西边是樟木林,那些香樟巨大的树冠下长着一丛丛茂密的灌木,让原本显得有些稀疏懒散的林地顿时生机盎然起来;东北方向的低洼之处,是无数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湿地浅塘,一棵棵高耸的水杉整齐地排列在塘中,像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在等待将军的检阅;视野尽头的望北泽总舵后面,既有朦胧的远山,虽不高耸入云却延绵不绝,又有如镜的湖泊,虽无惊涛骇浪却更显烟波浩渺。

    草木葱茏,山水相依,这里好似凝聚了天地间所有的灵气,让人直欲请来丹青圣手将其绘成一幅绝美的画卷。

    唯一难以入画的就是那座望北泽总舵,这是宁红此时的感觉。

    山很好,湖很好,草木林地都很好,很静。

    望北泽的总舵也很静,却是不一样的静。

    宁红脑中出现一个词——死寂。

    和浪子港一样,这里全无清晨应有的生机。寨门虽然大开,却不见值班巡视的寨丁,没有来来往往打柴挑水浣衣饮马的寨属,寨子上空也没有生火做饭时生成的氤氲之气。

    调息完毕,宁红起身绕了一个弯,直奔寨子西边的樟木林,来回扫了几眼,选中了一棵最接近寨墙的大树。这棵高达十几丈的香樟,树冠巨大,藏身极为方便。他紧了紧身上的装束,提气轻身一跃,手足并用地快速爬了上去。刚欲伸手拨开眼前茂密的枝叶,探察寨墙内的情况,却忽地眼前一花,一只修长白皙的手掌似凭空出现般轻飘飘地拍向自己。

    这一掌来势极为突兀,换做旁人难免应对不暇,但宁红自小狩猎,常有类似的突发遭遇。灌木丛里窜出的野狗、树上突然垂下的毒蛇、不知何时爬上身的毒蜘蛛、突然暴起的马蜂群……他的身体拥有常人没有地条件反射,对将至的危险随时会生出感应,这既是经历,又是天赋。

    宁红选的这棵大树虽然高度和位置都不错,也适合藏身,但他就是觉得有些不安心,像是哪里没有考虑周全,心下已暗自提高警惕,因此遇到袭击反应很快。

    电光火石中,他头一仰,身子向后躺倒,接着左脚向下微一使力,借着树枝的弹性暂时稳住身形,同时右腿一曲一弹,正踢在那只手掌侧面,爆出“啪”的一声轻响,双方同时向右后方飘去。

    宁红回落在一根枝杈上,抬眼望去,左前方二三丈处晃动的枝叶中,一个红色的人影若隐若现,转眼间枝叶晃动减慢,巨大的树冠遮住了他的视线。

    从刚才这一掌力道来看,宁红觉得对方似是恶意不大,或是仅仅打算试探他一下,当然也可能是打算出其不意制住他,孰料他反应如此之快。

    宁红稳住身形,正欲开口询问,却听“哗啦”一声响,随之声音越来越大,刚才那身影处竟现出一个漩涡,四周的枝叶纷纷旋转着被吸向漩涡中间,顷刻间发出“噼啪”的炸裂声,一支拢着的黄油伞连着那条身影从漩涡中心电射而出,如潜龙出水般直取宁红,尚未来得及散落的枝叶混着空中的细雨被吸绕在伞的四周,猛恶之态难以形容,与刚才那一掌的声势判若云泥。

    宁红武功虽强,却是初次行走江湖,对敌经验稍显不足,在此种大出所料的情形下,对手又明显是高手,心中多少有些慌乱。

    他强自定下心神,赶忙使了个千斤坠,身子向下直落,但求避开风头。这当口也顾不得自己的衣衫被树枝挂了十几处窟窿出来,显得十分狼狈。

    下落中,宁红展开身形,不停伸足在枝叶树干间上点下踏,左窜右跳,改变着自己的位置,无奈那头“潜龙”也同样不断调整着“龙首”朝向,始终保持着对宁红的强大压力。

    二人从上到下一逃一追,顷刻间接近地面。看到终是难以摆脱对方,渐渐稳住心神的宁红脚下发力在树干上一点,侧跃到空中,同时伸手至背后拔出一把被粗布层层包住的兵器,在空中划出一个半圆,劈在追至身前的龙首处。二人同时一震,双双向后飘落树下,相距四、五丈远各自站定。

    宁红脸上回复常态,双脚不丁不八站立,左拳虚握,右手正持着一把造型奇特的武器,那上面包裹的层层粗布已被震为齑粉,现出真身。这把武器宁红自名为“天敌”,大体呈刀状,厚背薄刃,宽度是普通环首刀的两倍,由精钢掺入玄铁打造,坚硬无比,其柄与刀身等长,足可双手握持,形似斩马剑,刀头处不弯不尖,却平平向上伸出一只三股叉来,叉长约七寸,叉头隐隐透着血光。无论谁初见这把武器,都会觉得十分怪异,但细看又觉十分协调,犹如天成,在丛林中与野兽相搏非常便利。

    宁红此时定睛观瞧,见对面之人年约三旬,身着暗红色大袖宽衫,头戴一顶颜色相同的长冠,腰系金色宽带,足踏黑履。此人身形挺拔,面色白净,眉心一点朱红,神态不怒自威。他左手背在身后,右手一把黄油伞向上举起,漫步走向宁红,手中的伞面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缓缓张开,随即无风自转。

    几丈的距离当然眨眼即到,红衣人至宁红身前一丈五尺左右,迈出的左脚悬空将落之时,宁红动了。他身体前倾,双足点地,以极快的速度掠向红衣人,即将接触时脚下突然向右一滑,来到对方左侧,右手武器从下方撩起,刀头小叉轻轻巧巧挑向红衣人左琵琶骨。红衣人“噫”了一声,似乎对宁红这一招有些意外,身形一顿,收回尚未落下的左脚,自然向左后方一迈,避开这一式,同时右臂下挥,手里还在转动的伞面像一面巨盾般遮住身形。宁红脚下错步,左拳大力击向伞面,同一时刻红衣人右手前送,“嘭”的一声,拳伞相交,宁红只觉伞面极为湿滑,难以发力,更受旋转的伞面牵制,下盘将有不稳之势,忙变拳为掌向左下方一按,脚上借力再向右踏了一步,右手“天敌”当刀使,卷向红衣人左肩,同时左脚无声无息从伞面之下踢向红衣人小腿。红衣人左肩一沉,避开刀招,身子继续左转,右手伞面下切宁红左腿。宁红以右腿为轴,向左后一个旋身,身体如陀螺般,带动左腿绕了一圈,脚背重重地扫在伞面上,发出一身闷响,红衣人应声后退两步,宁红兵器横在身前,站立不动。几个照面内,宁红主动出手,收发自如,红衣人见招拆招,虽被震退,却丝毫未露狼狈之相。

    红衣人不觉叹了口气,一只白皙漂亮的左手从身后缓缓伸出,和右手并握伞柄,将伞举上头顶,快速转动的伞面微微顿了一下,立时好似多出一层看不见的罩子,将还在下着的细雨拒之于外,雾气氤氲中,一股杀机喷薄而出。随即伞交左手,右手从怀中摸出一只黑色的笔。笔长尺半,两寸长的软毫尚未着墨,笔杆笔毫连接处圆润突起,一看便知应是产自江州豫章钟陵的文港笔。

    红衣人右手悬肘悬腕,三指执笔,无名指和小指如兰花般翘起,举在胸前。下一刻,左手的伞腾空而起,罩向宁红头顶,同时飞身而上,右手笔点向宁红的面门。宁红原本一直提防着红衣人的左手,因而攻中带守,不敢大意。看见这支笔,忽然心中一动,忙开口道:“这位兄台且慢动手,我有话说。”手下却不敢怠慢,右手兵器上举,防备头顶,左手中不知何时出现一把薄如蝉翼的短刀,用刀身轻拍笔身,同时脚下向后滑出。看到宁红似无继续动手的意思,红衣人左手凌空一招,将那把黄油伞收回手中,淡淡看向宁红等他说话。

    宁红试探着开口道:“这位兄台,方才过招时我总觉你似乎并无杀意,但压力所迫下无暇细想。直到看到这支笔,方才念起小弟行走江湖之前,曾听老师说过,六扇门中有位高手,姓柳名青。左手一把黄油伞能幻生死,右手一只判官笔可断善恶,人称白面判官。这位高手心存仁念,与人动手时总是多留余地,是非分明,令人敬佩之极,不知兄台可识得这位高手?”

    听宁红如此一问,红衣人并未惊讶,平静道:“不错,本官就是柳青。天下间刑名督捕、审案决狱,无不出自六扇门,我久走天下查案追捕,你知我名并不出奇。本官倒要问问你究竟是何人,清晨出入浪子港,接着又来此地,到底意欲何为?”说罢,双目精光四射,看向宁红,身上暗红色的宽衫如洪波涌起,猎猎作响,显然已内息鼓荡,一触即发。

    宁红闻言便知在浪子港时自己已被柳青盯上,并先自己一步藏身大树,后来更是欲先下手为强,不外想制住自己盘问,心中暗赞柳青果是名不虚传。有心告知前因后果,但想到柳青的身份,不由得踌躇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