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潜伏1638 » 第三十七集 去沔县

第三十七集 去沔县

    汉中城的各种事项终于告一段落,穿越三人组今天就要赶赴沔县和宁羌了。

    睡了一夜好觉,余杭的元气又恢复了,吃早餐时狼吞虎咽,半桌子的饭菜都是被他吃掉的。

    何晓霞突然问:“你俩谁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

    见余杭蓝采和都是一脸茫然,她又提示道:“一个很特殊,很有纪念意义的日子。”

    蓝采和不确定道:“不是吧,晓霞,今天是你的生日吗?”

    何晓霞假装不高兴道:“胡说啥呢,我咋就又过生日了?我不是二月份才请你们吃过生日蛋糕嘛。”

    蓝采和连忙陪笑,歉意道:“哎呦呦,瞧我这记性,搞错了搞错了。”

    吃饱了的余杭摇头晃脑道:“这还不简单嘛。既然不是何姐生日,那必然是何姐那个有钱男朋友的生日,很有纪念意义嘛。”

    何晓霞作势去打余杭脑门,恼道:“纪念你个头啊,我哪有什么有钱男朋友。你们也不用瞎猜了,其实是我刚才算了一下,咱们是四月初一掉到大明朝的,今天是五月初一,前后刚好一个月。你们说,今天算不算是个特殊日子?“

    余杭挠着头道:“真的吗?怎么这么快就一个月了,我感觉咱们啥都没干呢。“

    蓝采和笑道:“哈哈是啊,一晃就一个月了。不过也不能说咱们啥都没干,仔细想想,咱这一个月可是干了不少事呢。你听着,我给你捋捋啊。一掉下来,咱就关家拜了把子,然后又救了小喜鹊,再然后,咱们就下山在龙亭收了个造纸作坊,在洋县和杨进士父子攀上了关系。到了汉中城,就和白莲教狠狠干了一仗,和崔永方成了朋友。再然后,咱和瑞王府做了交易,这两天又和王启年达成了合作。看看,这么多成果,咋能说啥都没干呢?这都还没算智果大和尚,方得望,常家兄弟这些新结识的朋友呢。“

    余杭点头道:“听你这么一总结,咱的成果还是挺丰硕的。不过啊,归根结底,饮水思源,咱吃水不能忘了挖井人,我觉得最大的功臣,还得是何姐,没有她的定情信物,也就没有咱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所以啊,我提议,咱俩敬何姐一杯。“

    蓝采和哈哈大笑道:“哈哈说得好,这是实话,没有那条项链,咱们现在就只能在华阳县种地或者搬砖。“

    说完,两个人都举起茶杯,伸到何晓霞面前,要和她碰杯。

    倒把何晓霞弄得有点不好意思了,扭捏道:“你俩大男人咋这么没劲呢,一件小事,来回说,反复说,这事以后不准再提了啊。“

    八点钟,穿越三人组带着大狗二狗还有老黑,赶到汉中城西门外,六个人都骑着小马,还多带了两匹驮着行李。

    王启年来得更早,已经在这里等候多时。

    三人一看到王启年,一早上的好心情就被这厮破坏了。

    因为眼前的王启年太过于嚣张,在气势上把穿越三人组压得死死的。

    王启年今天穿了一身天蓝色的丝绸长跑,上面用银线绣着暗花,在阳光下晶晶发亮。

    他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那匹马毛色乌黑油亮,四蹄雪白,线条优美,一看就是品种优良的战马。

    更气人的是,王启年身后,还有八名护卫,这些护卫同样骑着高头大马,身穿黑色劲装,挂着马刀,背后背着王家铁作自造的长火铳。

    坐在闪电身上的余杭,看了玉树临风的王启年一眼,咽了咽口水,弱弱地问:“王哥,你这匹马,看着不赖啊,是不是汗血宝马?“

    王启年笑道:“是不是汗血宝马我不知道,反正这些都是以前从宁羌卫老徐那里弄来的。“

    然后又向三人眨眨眼,小声道:“包括这八个护卫。原本是老徐害怕我偷奸耍滑,派了这八个人过来监督我干活的。结果去年老徐让闯贼杀了,他们八个没地方去,这才成了我的护卫。“

    蓝采和笑道:“这些人还有这些马看着都不错,你也算多少捞回来一点,不亏。“

    王启年苦笑道:“这点算什么啊,老徐他们可是欠了我一万三千两银子呢。“又道:”这次咱们过去了再看,有机会的话,给你们也弄几匹好马回来。“

    蓝采和言不由衷道:“无所谓,我们平常其实用不到骑马。“

    虽然嘴上说不要,但是上路以后,还是比较别扭的。一米二的小马和一米五的大马一起跑起来,速度上差了很多,要比奥拓碰上奥迪的差距还要明显。

    很快到了褒城县,这是一座小城,它并不在汉江沿岸,而是位于汉中城的西北方向,正堵在从西安方向过来的褒斜道的南出口上,地理位置极其重要,是一处军事要塞。

    褒城县距离汉中城很近,大约三十里左右,而距离沔县则还有最少七十里,因此众人不敢耽误太多时间,人马只是稍作休息,就匆忙上路,向西急赶。

    之前穿越三人组从华阳下山一直到汉中的一路上,每天都是走五六十里路,感觉还是比较从容的。今天从汉中到沔县,一百里的距离,明显就比较吃力了,到了下午,人和马都露出疲态,特别是驮着余杭的闪电和驮着蓝采和的追风,体力明显不济。

    王启年团伙的高头大马,情况就好得多,那些马仍然神态悠闲,看着似乎还有余力。

    这倒也不稀奇。蓝采和的印象中,大清鞑子兵就有很多次千里奔袭的成功案例,平均每天都要跑二三百里的路程,打得明军以及后来的李自成张献忠部队晕头转向,溃不成军。这说明训练有素的军马,一天赶路一二百里,并不会很困难。

    又休息了好几次,在太阳西斜,一众小矮马已经口吐白沫,体力即将耗尽之时,终于看到了沔县城墙。

    穿越三人组狼狈地跳下马,罗圈着腿走来走去,活动了好长时间,才慢慢恢复了世外高人的风度。

    正准备进城,就听得城门洞里有人大喊:“蓝兄,余兄,你们怎么才来啊?可想死小弟了。“

    随即忽地冲出一条大汉,却不是崔永方又是哪个。

    余杭蓝采和不禁又惊又喜,余杭抢上前道:“老崔,你怎么知道我们来了?“

    崔永方哈哈大笑,乐不可支:“哈哈山人自有妙算。今天早上,就听见喜鹊喳喳叫,某掐指一算,原来是几位哥哥要来沔县。“

    他与何晓霞,王启年见了礼,又招呼几个亲卫过来帮蓝采和他们牵着马,自己则头前带路,领着一行人进了城。

    其实这里头并无玄机。而是崔永方在汉中留的有眼线,交代他们时刻关注蓝采和三人的动向,今天早上三人一出城,就有人提前赶回沔县给崔永方报信了。

    住处安排在缉贼通判衙门旁边的一处大院里,这里是二百亲卫的驻地。里面很宽敞,有四排营房,一排仓库,一排马圈,还有个很大的演武场。

    蓝采和他们住在营房角落的一个小院里,这里设施简陋,但收拾得十分整洁干净,被褥都是新换的,看得出崔永方对于接待他们很是用心。

    赶了一天路,众人都有些疲惫,晚餐就很简单,只有几样清淡的小菜,大桶的米饭和面条也同时端了上来。

    众人也不客气,纷纷自己动手,盛饭夹菜,呼呼噜噜,很快填饱了肚子。

    饭后又喝了两杯酒,大家才慢慢缓过劲来。

    崔永方道:“今天赶路辛苦,一会儿都早点休息,明早我再来请安。我给道长和仙姑准备了几匹好马,明天咱们骑出去试试,看看满不满意。“

    三人听了,都很高兴,蓝采和客气道:“这怎么行?你这里行军打仗,肯定也缺马匹,我们平常就在华阳县,其实用不到好马。“

    崔永方笑道:“蓝兄莫要推辞。我从汉中一回来,就在想,要准备一件什么礼物,才能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想来想去,也没有什么能拿得出手的。可巧前两天,我们从洪督师那里弄来了二十匹健马,我正好挑几匹给你们留着。“

    蓝采和他们对于马匹的优劣,那是一窍不通。只知道高头大马就是好,新疆那边的汗血宝马高大威猛,体形健美,肯定最好,蒙古马虽然也不错,耐力很好,但身形不高,普遍只有一米四,所以只能算一般般的货色。

    崔永方说这批军马来自青海湖,那想必这些吐蕃马,总要比蒙古马好得多。

    一来就白得人家的好处,似乎有些不太合适。蓝采和不愿意欠这个人情,他想了想,就起身去拿来两件东西,作为回礼,送给崔永方。

    一件是蓝采和配发的美式战术直刀,和何晓霞那把是一样的,余杭那把最早就送给了关家老三,蓝采和这把也用不到,他平常用的都是狗腿砍刀。

    另一件是望远镜。这种望远镜挺贵的,德国蔡司的镜片,清晰度极高,白天的观测距离非常远,其高级之处在于,即便在夜晚微光情况下,仍然能够看到很远的目标和清晰的图像,就是说具有一定的夜视功能。

    崔永方本想推辞的,刚刚送了别人几匹马,马上就收人家的重礼,实在是说不过去。

    但见了这两样礼物以后,他虽然张开了嘴,但推辞的话,却留在喉咙里,始终没有说出口。

    他是个喜欢打打杀杀的人,一眼就看出这把刀的好处。虽然属于短兵器,但他见过那天晚上穿越三人组与白莲教高手打斗时,轻松砍断对方宝刀的情景,知道这把短刃,虽然造型平平无奇,实则是削铁如泥的利器。

    另一件礼物更是让他心跳加速,口水直流。他早就想弄一件传说中的千里镜,那东西的神奇之处,是他大哥在洪承畴洪大人的大营里见过,回来以后讲给他听的。

    而眼前这架望远镜,明显要比大哥讲述的那种单筒千里镜高级许多。

    崔永方告辞出门时,腰上别着短刀,脖子上挂着望远镜,平时大大的一双牛眼,笑得只剩下一条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