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潜伏1638 » 第六十五集资金链断了

第六十五集资金链断了

    九月初一,晚饭后。

    小院堂屋里燃着两盏煤油灯,灯芯都被调到了最大位置,火苗冒起半尺高,把房间里照得亮如白昼。

    屋里的人都不说话,气氛有些压抑。

    今天的议题比较严肃,主要是因为账上没钱了,科技道的资金链就要断裂了。

    原本按照蓝采和的计算,他们的银子,可以支撑五个月,等到十一月份,工业区金属冶炼和加工能力已经趋于稳定,新产品的开发和销售也上了正轨,那时虽然前期资金耗尽,但新的收入又滚滚而来,正好实现良性循环,一切都很完美。

    没想到的是,摊子铺起来以后,花钱如流水,赚钱如游丝,短短三个月,账上就捉襟见肘了。

    今天晚上,就是专门开会研究财政问题的,与会的除了穿越三人组,还有关盛言和他的三个孩子。

    关二妹率先发难:“三叔啊,您这是怎么搞的嘛,怎么会出这么大的纰漏呢?”她坐了一把矮矮的竹椅子,身体斜靠在何晓霞身上,翘着二郎腿,脚尖还在晃来晃去,气焰极其嚣张。

    “你滚一边去!哪有你说话的份儿。”关盛言骂道。

    然后又笑着对蓝采和说:“三弟莫要忧心,我觉得倒是问题不大。咱们的金银产量,七月份还不到三百两,八月份已经一千五百两了,九月份再抓紧一些,我想三千两应该可以达到,十月以后嘛,每个月五千两还是有的。二弟汉中那边,售卖货物回款大概每月一千两银子,如此算下来,最迟十月份,咱们就可以收支平衡。这个月就算是亏钱,也超不过一两千两银子,这点数目,哥哥我还能垫得起。”

    蓝采和苦笑道:“帐是这么个帐,二妹批评的也对,之前我确实没想到,费用增加得这么快。”

    目前,不但各种原材料的采购费用和运费超过预期,人工费用的增长也很快。

    由于关盛闻,邓通,王启年等人在各地的宣传招募工作比较得力,现在每个月都有超过五百人的青壮从四处赶来做工,除了汉中府各州县,也有一些是从湖广和四川来的,其中有手艺的工匠只是少数,大部分都是没有技术的力工。

    这些普通力工来到华阳,对于管吃管穿管住,每月一两银子的待遇,很是喜出望外。

    所以,截至八月底,工业区已经有超过两千人了。

    关二妹看蓝采和认了错,立时更加得意,二郎腿得瑟的频率更快了。

    何晓霞用胳膊肘捣了她一下,训道:“你老实点坐着,都是当娘的人了,咋还这么吊儿郎当呢。你这么能,倒是说说看,咱现在到底应该怎么办?“

    关二妹稍微坐直了一点身体,摇头晃脑道:“这有何难。咱们的新产品再多,要是不能换钱回来,那都是白搭,所以要我说,最急迫的,就是咱们得赶紧敲定一个售卖方略。”

    关达汉连连点头附和道:“对对对,二姐说得对。把咱们的新产品都拉到汉中,交给二叔去售卖,一个月少说也能有几千两银子进账。”

    关盛言挥挥手骂道:“滚!你懂个屁。”

    然后又转过头来:“三弟,咱们的产品那么多,总不至于全都拿出去卖吧?我看这一开始还是选出几样比较稳妥。”

    蓝采和道:“我觉得啊,咱们从现在开始,一直到两三年以后,都会处在生产能力有限,运输能力也有限的情况下,所以,必须选择那些体积小,重量轻,价值高的东西,目的是用比较少的产品,换回来比较多的银子。”

    余杭笑道:“这不就是奢侈品嘛,思路没错,做生意就是要赚那些有钱人的钱,他们掏钱最痛快。你们说咱们现在哪样东西最奢侈?”

    关二妹抢答:“当然是镜子,镜子最好赚钱。”

    这个说法没人反对。

    玻璃镜在大明朝比较稀罕,到了市场上肯定会被当做宝物看待,而不是一般的商品,特别是尺寸比较大的,完全是卖方市场,议价能力比较强。

    众人商议一阵儿,把镜子暂定了四种不同的规格。

    一号是随身携带的,直径十厘米的小圆铜镜,价格是一两银子,

    二号是台式,铜质边框的移动方镜,二十厘米宽,三十厘米高,价格是二十两银子,

    三号是红木边框的椭圆形梳妆镜,直径六十厘米,价格是一百两银子,

    第四种是全身穿衣镜,就是女生宿舍里摆的那种,六十厘米宽,一米六高,加上红木边框和底座,高度将近两米,价格是二百两银子。

    当然,这个报价是出厂价,最终市场上能卖到多少钱,现在倒是不好估算。

    这个出厂价,是众人再三咬牙才确定的,因为相对于这样离谱的价格,制造成本和人工费用就完全可以忽略不计了。

    有了镜子这么变态的获利空间作为参照,其它产品可就相形见绌了,大家犹豫半天,也没有谁敢于提出第二类可以媲美的产品。

    蓝采和见无人发言,就说:“我有一个想法啊。我记得以前做商务时,经常要给客户送礼物,什么金表啊,金笔啊,金银币啊什么的,反正就是一些乱七八糟的金银制品,价值感很强,送的人和收的人都感觉很有面子,你们觉得这个方向有没有启发?”

    余杭马上捧哏:“有有有,太有了。原本我还觉得那些钢铁制品卖不上价钱,要是按照蓝总这种思路搞,那分分钟变成高档礼品。”

    何晓霞还是一脸茫然:“我咋没明白呢,你们仔细说说,怎么把指甲钳变成奢侈品?”

    蓝采和笑道:“哈哈,我给你讲一个指甲钳的成功案例啊。话说市场上的指甲钳都很便宜,也就三五块钱,后来有人看准机会,就搞了一个专门的指甲钳品牌,他们的产品也就是稍微精致了一点点,但是用漂亮的盒子装起来,印上品牌名字,然后就卖得很贵,并且还特别畅销,我记得以前咱公司还采购过他们的东西,拿去当礼品用。”

    何晓霞点头道:“啊,那我明白了,咱们钢铁材质的指甲钳卖不上价钱,可以做成金的或者银的,然后用礼品盒子装起来,就能卖出高价了。”

    关盛言抚须笑道:“这个办法好。达官贵人之间送礼,既要物件稀罕,还要相互有面子,这一下就全有了。”

    余杭道:“那咱就三个指甲刀一套,一个大的,一个小的,一个斜口的。”

    关二妹也兴奋了,她站起身来,搓着双手,在屋里来回踱步,道:“这样弄,咱们可卖的东西就多了。指甲钳,剪子,小刀,打火机,煤油灯,都可以这么弄,反正咱有金银,也有金银匠,镶金带银的小物件,最合适换银子。”

    坐在旁边,一直闷声不响的关达楚问:“三叔,那咱们的品牌叫什么名字呢?”

    关二妹瞥了她哥一眼,道:“这还用问,科技道呗。”

    蓝采和笑道:“哈哈好吧好吧,那就叫科技道。”

    其实现在能够生产的东西还有很多,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问题,现阶段并不适合都拿到市场上去卖。

    比如平板玻璃,一方面因为现在纯碱无法量产,所以产能不足,另一方面,即便可以大量生产,但一时半会儿,也很难打开销路,因为大明人对于玻璃窗户,完全没有概念,市场还需要慢慢培育才行。

    席梦思和沙发也是如此,体积太大,难以运输,也没有现成的市场。

    香皂肥皂是原材料的问题,只能小批量生产,自己内部用用。

    还有各种钢铁农具,虽然质量很好,但是重量大,运输困难,最主要的,是很难卖出超额利润,所以也不能当作目前的主要产品。

    其实原本打火机也不行。主要是打火石一直有问题,和砂轮摩擦后,发火很不稳定。侥幸的是,前些天,何晓霞路过料场,看到工人们正轮着大锤,破碎铁矿石,当时冒起的火花格外多,她就过去查看,还拿了几块回去给余杭看。余杭试过以后,发现这种石头的打火效率要比原来用的燧石好得太多,他很怀疑这就是后世打火机火石所用的铁铈合金,只是无法证实而已。

    接下来,会议又研究了其他事项。

    一是扩充护厂队。现在投奔过来的工人比较多,蓝采和决定再招募二百名队员,将护厂队扩编为三百五十人,下设两个中队各三个小队,女兵队也扩编为五十人的一个小队。

    即日起,由关达汉和邓小飞负责招募并组织训练。

    二是关二妹辞去女兵队队长之职,由母夜叉接任。

    以后关二妹的职责,除了继续负责工业区的吃住安排之外,还要负责产品的销售管理。

    三是对于物资账目进行了规范。既然大家都学会了阿拉伯数字和加减乘除,蓝采和就对关达楚负责的物资进销存账目提出了改进意见,帮他设计了新的账本,然后教给他一种新的记账方法。

    如此以后,所有物资都在一本账上,分门别类,随时可以查到任何一种东西的即时库存数据,非常简单方便。

    难得的是,老关家几个人对这种记账方法都很看重,学得很认真,也很虚心,态度颇为恭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