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我本道妙仙人 » 第9章 登场

第9章 登场

    孙府大门外,叫卖的货郎和过路的街坊邻里,通通围了上来。

    一顶银白雕花的小轿缓缓落地,随着帘幕推开,一个鹤发童颜的老夫人缓缓走了出来。

    只见她一身茶色素衣,面含笑意,前脚刚一落地,便轻轻扶了扶云鬓,颦笑间看似随意,又仿佛连头发丝都被精心摆弄过,平平无奇却恰到好处,让人挪不开眼。

    谢自然依然仰躺在那,恍惚间,像是回到了那个冬雪初融的清晨,那个穿着翠烟衫的少女,冻得眼鼻子通红,却捧着两个大冻梨敲开了他的房门。

    两个身影渐渐重合在一起,嘿,那股精神劲儿还没丢,来人还真是薛谙。

    “禀报老爷,薛奶奶来啦。”

    家奴的吆喝在孙府里传开,薛谙也全不把自己当外人,小步迈开,便抢在前头入府去了,像是回了娘家一样。

    孙府内宅里,原本孙舒来正一脸阴霾,听着长子孙彦昌在旁边对账。

    一听到外边通传,顿时把手里账本扔了过去,催促道:“去去去,库房里的钱可要看好了,明日早些去宝丰斋,把这烂窟窿填了,薛老妹儿来了,懒得再听你这些。”

    说完便开门迎了出去,正巧与薛谙在回廊两端撞见,二人远远就唠嗑了起来。

    “孙大叔,怎么着,够意思吧,我绝对是第一个到的。”

    “还是老妹儿体贴人啊,我一会就让人把我埋了六十年的琼华窖挖出来,今晚咱们喝个尽兴。”

    “哈,我如今这身子骨可吃不消了,六十年的琼华窖,你这也吹过头了。”

    “可不是,那年拜入长春山时,当着引路仙师的面埋下的,图个吉利嘛。”

    “哈哈,结果还是被人退了货,和我一样成了老东西。”

    孙舒来憨厚一笑,显然已经习惯了薛谙时不时几句埋汰,这二人走到一起,彼此似乎都年轻了不少岁数。

    此时已临近酉时,孙府宴请的宾客也陆陆续续来了,纷纷在大堂西席落座,而孙舒来则牵着薛谙,坐在东边主家席位继续唠嗑。

    他二人这般亲近,外人见了多少觉得僭越,但孙舒来丧妻多年,薛谙更是未曾嫁娶,所以二人也无甚顾忌,本着一颗兄妹亲厚之心,一切甚是自然。

    “老妹儿啊,你说那三位今日会不会来赴宴啊。”

    “计姐姐一定会来,至于我那油头师兄和徐知遥那死胖子,那就难说了。”

    薛谙批判起人来,向来喋喋不休,只听她继续道:“尤其梁革学那厮,连我都好些年没见着了,就上回他那排场,我差点以为遇到了搞法会的上师,人家在争夺稷下院的稷子之位,鬼知道还记不记得我们这些老东西。”

    “哈,你这倒霉丫头,哪有这么说自己师兄的。”

    孙舒来本想把接引灯的事拿出来说说,可他自己也吃不准那晚恩师是否真的降临过,又会不会来赴今日之宴。

    未免徒增失望,他便按捺着没提,只盼着今日能有个惊喜。

    孙府外,谢自然一边听他二人唠嗑,一边也来到了府院门前。

    “这位小哥,我乃广妙山中一山人,特来为孙老先生贺寿。”

    那孙府的家奴斜着腰杆晃了谢自然一眼,没好气道:“逗我玩呢?”

    说完也不再搭理他,迎向了旁边刚到的宾客。

    这可就尴尬了。

    谢自然倒也不恼,等那小哥忙得差不多了,又凑过去使了个眼色。

    “要不,小哥替我通传一下?”

    那家奴一听,当即回了个白眼。

    “嘿,我说你还来劲了。当我傻啊,还广妙山,请问你是徐似道徐大仙师呢?还是梁革学梁大先生?”

    这家奴认定了谢自然是来蹭吃蹭喝的,正要好好数落一番,却忽听周围一声惊呼,身旁所有人都在抬头打望。

    谢自然向着远空望去,只见天际初生的云霞间,一个英姿飒爽的倩影正踏剑而来,身后还划出一道长长的烟尾。

    在这大昌之世,入世的玄门中人不在少数,所以汴城的百姓也算见过不少稀奇。

    但高来高去的剑仙总归令人神往,更何况,没点高深的本事,又哪敢在朝廷的眼皮子底下飞来飞去。

    所以嘛,一时间,孙府内外满目华彩,甚至整个杏花街上都在议论纷纷。

    “都说孙府这些年不行了,不仅田产丢了大半,连药铺生意也被挤兑的厉害,可这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普通的王公贵族,可请不来仙人贺寿。”

    “是啊,这孙府犹有荣光啊。”

    …

    随着计履霜一道遁光落入孙府大院中,那门口的家奴也一脸戏谑地看向谢自然,朝里边努了努嘴。

    “你不也是广妙山来的么?自个儿飞进去啊。”

    说着剜了谢自然一眼,再次迎向了其他宾客。

    然而谢自然丝毫不恼,心里反倒有一丝庆幸。

    嘿,这一趟还真来对了。

    就在刚才计履霜落入孙府之时,他的《拾妙诀》居然有了感应。

    要知道,一丝真妙的诞生,条件是极为苛刻的,柳老能成就抱素还真,除了自身际遇外,更依赖于柳家千年雕木修行积累的大气运,属于前人种树,后人摘果。

    计履霜虽然得了妙诀,可谓是走在了修成真妙的大道通途之上,但按道理讲,此女纵然是山中苦修六十载,也是极难诞生真妙的。

    这计履霜八成还得了其他什么际遇。

    谢自然来这一趟,更多是见见故友的心思,没想还真让他撞上了。

    心里自然是美滋滋。

    孙府大堂内,计履霜已经在孙舒来旁边落座了。

    如今的她,瞧着依然是个花信女儿,头发干练地盘在脑后,以一枚青木簪子束好,只余下两鬓一缕长发及腰,一身雪白的绡衣间垂有天青色绫罗,衬得她仿佛从墨迹未干的丹青中走出来一样。

    “薛妹妹,如何,这出场可还够看?”

    “凑合凑合,足够给咱老孙家长脸了,就是凑人头的少了点,你还得多学学我那师兄,白马开道,司仪撒花,那仪仗…嚯。”

    计履霜闻言一笑,说道:“也不知那两位来不来,他们如今一个是青崖山真传,一个是待选的稷子,平日里,连我也没机会和他们说上两句话。”

    薛谙眨巴了两下嘴,在旁边故作一叹:“这酉时已到,估计是不会来了,嗨,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啊。”

    正当他三人唠着闲话,孙府大门处,一个少年道士和一个弱冠书生同时到访,竟是谢知遥和梁革学派来的行走。

    不过这二人并没有入府贺寿,只是留下拜帖和贺礼,便各自告辞了,一时间,院门前已经只剩下几个看客。

    眼见家奴们也要纷纷回府了,谢自然又厚着脸皮凑了上去,然后从袖兜里掏出个木盒来。

    “小哥要不也帮我把这贺礼带进去?孙老先生见了,自然能识得此物。”

    那家奴腾出一只手来,揭开盒子一看,里面竟是个黑不溜秋的霉烂果子,脸色顿时一黑。

    “这什么玩意…”

    “一枚冻梨。”

    那家奴怒极反笑,难得讨饶道:“这位先生,我看你也像个斯文人,就别一个劲薅我了。罢了罢了,我这有枚刚出蒸笼的寿包,你尝尝鲜,咱图个吉利。”

    说完就从怀里摸出个手帕包好的寿桃,塞在谢自然手里,然后一溜烟回府里去了。

    砰!孙府的大门也重重合上。

    谢自然莞尔一笑,无视周围人鄙夷的目光,原地吃起了寿桃。

    孙府内,那家奴拿着两封贺帖从席宴间穿过,一时间,满堂宾客纷纷侧目望来。

    他哪里知道,此时正有个木盒悬浮在他脑后一尺,一路尾随着他来到孙舒来桌前。

    “老爷,梁革学梁先生和徐似道徐仙师有事不能到访,但已差人送来了贺帖。”

    孙舒来闻言目光一黯,但心里早有准备,脸色很快就缓了过来。

    “你脑袋后面是什么?”

    那家奴闻声一愣,刚一扭头,那脑后的木盒也跟着换了方位,所以什么也没见着,还是旁边的管家凑过来,才一把将木盒逮了下来。

    “嘿,这人怎还使起了妖法!”

    那家奴眼皮一跳,心想被自己关在府外的先生,只怕也是个异人,于是不敢再怠慢。

    只见他小步来到孙舒来跟前,压低了声音说道:

    “老爷,这屋外来了位青袍先生,自称是广妙山中一山人,这便是他献上的贺礼。”

    什么?广妙山?!

    薛谙和计履霜坐在旁边,顿时一脸诧异,还以为耳朵听岔了。

    只有孙舒来心头一跳,想起了青灯引神之事,难道说,恩师他…

    孙舒来赶紧起身接过那木盒,在揭开那盒盖的刹那,他整个人顿时愣了片刻。

    满堂宾客全都在翘首观望,到底是什么宝贝让孙老爷子都激动得发抖了?

    直到老爷子小心翼翼地从木盒里,捧出个黑不溜秋的烂果子,所有人更纳闷了,只有薛谙和计履霜对视了一眼,同时拥了过去。

    “速速去把门外的先生给我请进来!”

    “等等!老夫亲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