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刺君 » 第18章 四兄弟祭陵

第18章 四兄弟祭陵

    刚才言语侮辱小姑娘的杀手见状,吓坏了。

    左右扫视除了凉棚下那几个人,再无别人,便知是他们所为。

    “瞎了你们狗眼,敢杀官兵,是谁干的?”

    那帮人不慌不忙,目睹血淋淋的杀戮居然云淡风轻,好像在欣赏景致,还有人更过分,在那埋头喝面汤。

    再看他们挎着的钢刀,个个冷峻的神色,有人已经手按在刀柄上,方才意识到碰到了高手。

    好汉不吃眼前亏,军卒撒腿就跑。

    老者努努嘴,黎山冲出去,三两下结果了那几人的狗命。

    南云秋羡慕嫉妒,两人年纪似乎差不多,人家的身手咋能那么高强呢?

    “多谢兄台救命之恩。”

    “不必了,小兄弟赶紧走吧,当心他们还有同伙。”

    山儿很关切,小姑娘跑过来,看着南云秋流血很多,脸色略显苍白,又生出恻隐之心,赶忙去找她爷爷。

    “爷爷,你快帮帮他,要不然他会死的。”

    “死丫头,都是你惹的祸,看你下回还敢莽撞行事。”老者斥责她两句,又交代山儿:

    “给他上点金疮药,再包扎好伤口,否则很危险。对了,问问他的刀法是谁传授的,后生天资聪颖,是块练武的材料,你可以点拨他几下。”

    “爷爷,我看他怪可怜的,不如收下他,您亲自传授武功,他肯定比云夏还要厉害。”

    “胡说八道!凡是过了记事的年龄,咱们都不能收,这条是铁规,谁也不能改变。”

    “哼,那云夏师兄呢,都七八岁了,你怎么还收他?”

    “他不同。遇到他的时候已奄奄一息倒在水沟里,说他父母都死了,其他什么事都记不清,我看他可怜才收下了。

    事实证明,没错嘛,他很能干,而且从来不提及过去的事情,应该全都不记得了。”

    老者对云夏的能力颇为欣赏,也很得意自己的眼光。

    “你去告诉云夏,让他立即带着马车先走。”

    小姑娘撅着嘴,找到山儿:“爷爷说了,让云夏师兄先赶车上路。”

    南云秋伤口正在包扎,忽然听到了熟悉的名字。

    他二哥就叫云夏,六七岁时因为和爹娘怄气而离家出走,再也没有回来。

    小姑娘的师兄居然也叫云夏?

    马车来了,押车的是个年轻人,南云秋在不远处注视着那个人,觉得轮廓有点印象,恰巧年轻人也看过来。

    二人互望片刻,没有任何反应,彼此都不认识。

    二哥离家时,他才四五岁,此刻就是站在他面前,也未必能认出来。

    山儿帮忙包扎好伤口,随口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南云秋摇摇头,不肯回答。

    “他们为什么要杀你?”

    他依然保持沉默。遭受的伤害太多,不敢轻易相信别人,哪怕人家救了他。

    “我师公嘱托,让我点拨点拨你的刀法,那就简单教你点要领,有空你自己多琢磨多练习。可以增加力道,也能提高平衡,去除虚浮,做到应战沉稳,临危有度。”

    ……

    教得认真,学得也卖力气,南云秋很感激老者,感激这帮人。

    救命,治伤,还教武功,越想越觉得他们是行侠仗义之人。

    此刻,他忽然发现,对方手中的钢刀,比寻常的钢刀要长出好几寸,和苏叔那把刀很相似。

    默默在想,苏叔不会和他们认识吧?

    教授完毕,山儿又道:“关键是你缺乏实战经验,今后可以找人对练,高手都是打出来的。对了,你的刀法跟谁学的?”

    南云秋不好意思再拒绝,敷衍的回答一句,便借口赶路告辞了。

    孤人孤马,落寞的身影消失在大堤上。

    小姑娘愣怔发呆,喃喃自语:“小哥哥,我们还能再相见吗,你多加小心哦。”

    “什么,是个断臂之人?”

    “是的,他只肯告诉这一句。”

    老者摇摇头:“应该不是他,十几年杳无音讯,或许已经死了吧。”

    他想起那个被逐出师门的徒弟,又心痛地看了看孙女,往事如烟,老泪纵横。

    马队走在北去的大堤上,老者忽道:“此次朝廷平定吴越,不像是真打,更像是做戏。”

    “师公何以见得?”

    “官兵几乎没有死伤,龙云两家土司伤亡也不大,根本不像是土兵造反的样子,而是他们联起手把卢家教训一顿。可卢家已经被赶到秦望山,为何还要穷追猛打呢?”

    山儿回道:“确实说不过去,莫非他们另有目的?”

    “嗯,极有可能。信王蒙蔽皇帝,欺瞒朝廷,此举背后必有深意,要么就藏着不可告人之企图。唉,奸人当道,大楚怕是要出乱子了。”

    老者处江湖之远,却忧庙堂之事。

    如果大楚混乱,女真,高丽那些藩属国必将蠢蠢欲动,销声匿迹多年的前朝大金后裔,也有可能重出江湖。

    那时,中州又将再燃战火,受苦受难的还是老百姓。

    天下刚刚勉强太平了二十几年,经不起战争的摧残。

    前面的马车加快了步伐,云夏挨个检查车厢,车帘掀开,每个车厢里都装着二十几个人。

    而且,都是两三岁的孩子……

    西郊皇陵。

    午后难得飘起零星小雨,山陵内正在举行隆重的祭奠仪式,场面恢宏壮观,气氛庄严肃穆,在中央最高大最气派的陵墓前,跪着四个人。

    最前头的身着皇袍,其余三人都是王袍。

    这是大楚熊氏皇室的陵寝。

    文帝带着大哥梁王,三弟信王,四弟襄王恭恭敬敬跪在父皇,大楚开国皇帝楚武帝的陵墓前祭奠。

    今天是武帝的冥寿,也是皇室每年雷打不动祭奠之日。

    由于今日是武帝整七十的冥寿,所以梁王和襄王不远数百里也赶来祭祀。

    祭祀礼仪极其繁琐,从早上到现在终于结束。

    四兄弟处境不同,心思不同,对武帝的态度也不同。

    结束之后,文帝又带着兄弟们来到静室,瞻仰武帝打江山时的幅幅画卷,还有用过的兵刃,用过的水囊,穿过的草鞋以及各式各样的用具。

    意思无非是,以激励子孙后代,领悟大楚江山来之不易,体察祖先拯焚救溺的艰辛,警醒后辈励精图治,延续大楚万世长存。

    梁王看着那双草鞋,鼻孔里轻哼,武帝造反时是前朝的兵部高级将领,何时穿过草鞋?

    信王则步步不离文帝,左右逢迎,殷勤伺候,目光不时落在文帝的皇冠上。

    而老幺襄王的目光不在那些死气沉沉的遗物上面,而是专注于门口伺候的那几个年轻貌美的宫女身上,白皙粉嫩,富有弹性,轻轻揉挼几下保准能挤出奶水。

    人生苦短,他的志向就是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享乐之中。

    到了该离开的时候,文帝的目光落在大哥身上,心情复杂。

    上次四兄弟相见,还是十年前,阔别十年,手足之间居然没有多一句话,多一个笑脸。

    匆匆而来,匆匆而走,仿佛就是走过路过,完成一桩不得不完成的差事。

    扪心自问,文帝的心很疼。

    “大哥既然远道而来,不如到京城小住两天,咱们三兄弟好好叙叙旧,四处逛逛,来一趟也不容易。”

    “皇兄珍惜手足之情,令臣弟感喟万分,奈何汴州事务繁杂,大哥肯定抽不出时间,还是下回吧。”

    梁王皱皱眉头,明明文帝是问他,信王却抢着插话,意思很简单,不欢迎他进京。

    其实信王喜不喜欢他,他都不会答应。

    他曾在武帝病榻前庄严发誓,此生不入京城!

    “陛下,三弟说得没错,汴州外并不太平,黄河北岸情况复杂,西秦和女真在济宁一带屡有龃龉,战火一触即发。

    况且,南万钧是逃是死尚未可知,河防大营人心纷扰,也容易滋生变故,所以臣还是要及早返回。

    陛下的好意,臣心领了。”

    南万钧没有准时到达京城,文帝假意下旨搜捕,在朝野激起了很大的议论。

    信王暗自得意,他以为只有他掌握实情,其实文帝和梁王也是同样的想法。

    “三弟,你说呢?”

    梁王突然发问,把信王吓一跳,他很纳闷,大哥为何要问他,莫名其妙。

    “嗯,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应该是死了吧。”

    “陛下,臣就不耽搁了,告辞!”

    梁王的车驾到了,文帝不再挽留,本来就是客气客气。

    梁王是头猛虎,困在汴州城才安全,绝对不能引狼入室,请到京城。

    否则,看见京城的繁华,目睹皇城的气派,难免会唤醒那颗尘封十几年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