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资明 » 第十七章 建设中的金坷垃化肥厂

第十七章 建设中的金坷垃化肥厂

    弘治十八年,金坷垃化工厂始建。

    王资也过上了久违的起早贪黑的日子,每天巳时准点上班,未时准点下班,

    在王资的计划中,建设的第一种工厂就是化肥厂,优先建设化肥厂的原因有两方面:

    一方面是化肥厂随时可以改进成炸药厂,还有一方面的原因就是化肥厂能真正的让大明人口再进行质的飞跃。

    在王资看来,只有化肥的普及才能让大明粮食的平均亩产热值迎来真正的提高,

    才能真正的让大明产生更多人口的同时,减少人口中农业人口的需求比例。

    大明这个国家中维持人口农业需求的人口比例越低,能被王资拉出来进工厂工作的人口比例就会越高,

    王资手下的打工人就能越多,王资数钱就越开心了。

    大明打工人好好干,王资享福的日子在你们看不见的后面呢。

    至于推广化肥与化肥销路方面根本不需要王资操心。

    只要金坷垃化肥能确实有效的将亩产提高到一千八,各地掌握大量土地的世家、地主们,自然而然的会争先恐后的抢购金坷垃。

    王资也知道大明的自耕农是不可能买得起金坷垃化肥的,王资也不打算让这些挣扎在温饱线上下的人去购买金坷垃化肥。

    在王资的计划中:金坷垃化肥在大明境内推广,导致大明总粮食产量提高,自耕农粮食产量不动,

    可短期内人口并不能迅速提高到将所有农产品都消化的人口数量,最终必然导致一个结果——就是大明粮价飞速下跌,

    粮食掉价后,以王资对大明征税官的了解,这些地方征税官肯定会及时调整征税方针,

    将地方征税时收粮食的习惯改为只收银子,

    由于粮价的波动,大量之前勉强维持温饱的自耕农为了在新粮价下满足纳税标准,就必须要借那些吃人不吐骨头的高利贷,最后卖地来偿还高利贷,最终在高利贷的恶性循环下成为农奴或者流民。

    成为流民之后,没有收入来源的流民也只能进入王资的工厂打工,生产出让更多自耕农失业的金坷垃化肥。

    对于王资来说,一个完美的员工“招工”闭环就出现了。

    只要金坷垃化肥厂能顺利运转起来,就能“吸引”越来越多的大明百姓进入工厂,让大明进入工业时代。

    至于被吹捧上天的土豆与玉米这两种作物,王资也曾经考虑过是否要在大明全面推广,

    但在王资深思熟虑后,还是决定不推广这两种作物了。

    王资认为哪怕在大明全面推广这两种作物也没有任何实际用处。

    先说土豆,土豆本身是很充饥、很顶饱、亩产量也极高的一种农作物,但土豆也是热值比很低的一种农作物,

    等质量下的土豆热值不及大部分传统谷物的二分之一,甚至不及部分几种特殊谷物热值的四分之一。

    土豆除了热值比不高的这一缺点外,还有一个缺点就是——土豆相较于华夏传统谷物是一种极其不稳定的农作物。

    原因就是因为土豆有一个致命缺点——易染病。

    别说古代的原始美洲土豆了,就算是现代育种后的土豆,都有易染病这一问题,

    现代土豆也是全靠农药和科学的种植法、培育法,才让它在人类餐桌上发光发热。

    考虑到大明朝的生物科学水平以及农民的人均受教育水平,王资不相信大明朝能完全避免土豆流行病所导致的大面积歉收。

    王资可不想大明全面推广土豆后,来一场类似于爱尔兰大饥荒的粮食危机。

    爱尔兰大饥荒下,短短三年内,土豆亩产量因为一种土豆流行病而暴跌至原产量的五分之一左右,

    如果大明全面推广土豆后,土豆产量突然因为病毒暴跌至原来的五分之一左右,

    王资倒是不心疼会因此前往极乐世界的百姓,但这些百姓去佛祖那里报道敲木鱼后,王资还从哪里招收员工帮助大明建设工业化呢?

    王资总不能效仿唐三藏来一场西天取“工”吧?

    玉米倒是比起土豆有不少优势,可也有农作物育种问题与植物过于单一化导致抗灾害下降的问题,在卡着大明百姓不能大面积种植玉米。

    在王资多方考量后,决定还是在不影响大明本身农产品丰富多样性的前提下,大面积推广能直接提高所有农场品产量的金坷垃化肥。

    在全面推广金坷垃化肥后,王资再将金坷垃化肥的售价逐步提高,让越来越多的小门小户买不起金坷垃化肥,这样就能让越来越多的农民破产成为流民,成为工业化的工业人口基石。

    按照大明朝农民百姓的思维定式——土地大于一切,他们是不可能主动参与先进的工厂工作之中的,王资只能把他们变相“劝说”进工厂工作。

    不让这些自耕农破产失业,王资怎么解放大明土地上的万千劳动力?

    王资都是为了大明更好的明天才下定决心让这些自耕农破产的,这是王资为大明更美好的明天所做出的艰难决定!

    改革是需要阵痛的,反正痛的不是王资。

    而且谁说只有王资会喜欢这一套招工流程的?

    大明各地的被藏富的“民众”,也一定会爱上王资的这套招工流程。

    王资的金坷垃化肥让买不起化肥的普通自耕农家庭彻底破产的同时,也加厚了各地大地主对于自耕农的阶层壁垒,还加速了大明朝的土地兼并。

    皇帝老儿怕土地兼并颠覆皇朝,但各地的“富有而慷慨”的民众们,可巴不得明天周边的土地就全被自己收购。

    王资胆敢激化土地兼并当然不是因为自己不知道土地兼并的恶果,

    而是王资明白在自己的引导下,土地兼并并不是一件坏事。

    王资计划中的土地兼并,与历朝历代正常情况下的土地兼并、流民激增、最终爆发起义的历史现象是有很大的不同点,

    最关键的不同点就是:王资可以依靠自己的集中化生产与后世科技的优势,来保持自己工厂有巨额利润来扩建工厂的同时,招收所有失业流民进入工厂当员工工作。

    让流民变成员工,使他们安定下来,将他们从土地农奴变成工厂工奴。

    王资可是在了解不过大明的百姓是个什么样的尿性了,只要有口饭吃、饿不死,就能往死里糟蹋。

    简直就是全世界所有国家的草民都应该学习榜样。

    这才是模范百姓应该有的样子。

    当然,前提是没有不正当的境外势力言论来毒害大明百姓那“纯洁”的思想。

    只不过现在的这个时代,也不可能有什么境外势力有闲钱、有思想、有计划的来大明境内,

    向大明的百姓灌输四时辰工作、四时辰休息、四时辰给自己的“毒害”思想。

    王资现在想起来上辈子在欧洲的手下败将之一的每日四时辰工时制度推崇者们,还恨得牙痒痒。

    那是王资上辈子遇到的最大的敌人。

    这一次王资要趁着阻碍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工厂运行、企业运转的四时辰工时制度出现前,尽可能的扩展自己的工厂、招收更多的员工。

    让每日八时辰工时制度照耀在地球的每一片土地上,滋养每一个精神空虚的打工人!

    让每日四时辰工时制度永远进入历史的垃圾堆中。

    今天也不例外,王资坐在皇庄旁的一个木质高台上,和东厂千户杜勇一起品味着刘瑾刚给王资不久的御赐龙井茶的同时,督促着木台下无数曾经的流民“勤劳致富”。

    这几天没少来帮忙监工的杜勇,看着流民们和混凝土盖房子的行为,属实是有些看不懂,就向一旁正在尝试品茶的王资问道:

    “王兄弟,这白土碎石块堆成的房子,能结实吗?”

    “要我说,还不如烧点上好的青砖,盖点像我家一样的青砖房。”

    王资没有第一时间回应杜勇,而是慢慢品味了几口手中的御赐龙井茶,

    可是品来品去,还是喝不出口中御赐龙井茶和自己以前支食铺摊位的时候卖的几文钱的大凉茶有什么区别?

    可能御赐的龙井茶能让喝的人多活几十年?

    王资放下手中的茶杯,思索了思索怎么向一个古人解释用新商品优势抢占旧市场比较好后,回头向杜勇说道:

    “杜大哥你看,青砖运输容易损坏,所以全国各地想要建设青砖房屋的时候,就需要在当地有专门的烧砖窑子烧青砖对不对?”

    王资没有直接回答杜勇的问题,而是反问了杜勇一个问题。

    “对。”杜勇点了点头,青砖的确是很容易在运输中损毁。

    “可是这新型的混凝土水泥就不一样了,哪怕在应天府烧出的混凝土水泥,都能轻轻松松的运输到顺天府来建造房屋。”王资向杜勇指出了房屋建设中,使用青砖与使用混凝土的最大区别。“能保证品质不变的千里运输,就是混凝土水泥的优势之一。”

    “可这不是徒增运输方面的人工成本吗?为什么我在顺天府非要用应天府的混凝土水泥?不能用当地的混凝土水泥吗?”杜勇的脑子你让他去算计人和刁难人还差不多,让他来看穿水泥的市场优势,实在是有些强人所难了。

    王资看杜勇完全听不懂自己对于混凝土水泥商业优势的解释,也不着急,换了个角度给杜勇解释了混凝土水泥的优势。

    “我还是用你最熟悉的青砖来解释吧。”

    “刚刚杜大哥问我:为什么我在顺天府非要用应天府的混凝土水泥?不能用当地的混凝土水泥吗?”

    “这是因为你的思维还局限在了混泥土水泥是类似于青砖的建筑材料上。”

    “首先青砖在运输途中有易碎这一特征,所以青砖在运输的成本除了人力的运输费用外,还有额外的折损导致的花费。”

    “这就导致了距离烧砖窑子越远的地方,青砖的价格越高,而且高出的价格不单单是运输本身需要的成本,还包含有运输导致的折损费用。”

    “反观混凝土水泥,是不是只有运输本身的费用,却没有运输导致折损的费用了呢?”

    王资一口气说了一长串话,然后又端起茶杯,等待杜勇理解自己说的这段话的深意。

    杜勇倒也是没几息的功夫就想明白王资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了,关键就是青砖运输成本有两部分,而混凝土水泥的运输成本只有一部分。

    杜勇微微的点头示意自己听懂了。

    王资也就放下茶杯,继续向杜勇解释道:

    “对于青砖那种易碎品来说,从顺天府到应天府运输成本过高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折损率太高,而不是运输的人力成本高。”

    “杜大哥也是锦衣卫千户,每年上贡的临清贡砖和苏州金砖相比杜大哥也有所接触。”

    “那些百般呵护的天家贡砖都会在运输中有好几成折损,更别说普通人使用的青砖了。”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大明所有人都知道临清贡砖和苏州金砖好,但各地都有烧砖窑子的根本原因——运输折损费用过高,使得在距离临清与苏州遥远的地方根本用不起好青砖。”

    “可混凝土水泥就不一样了,如果我能在京师附近生产出品质远高于其他地区混凝土水泥的“金混泥土水泥”,是不是就能用较低的价格销售给全国的所有人了呢?”

    杜勇听着王资强调混凝土的运输优点,渐渐懂得了混凝土水泥的最大优势了——运输成本低,方便将来向全国人销售自己生产的混凝土水泥。

    “可这和王兄弟你建设这个什么金什么的工厂用混凝土水泥有什么关系呢?”杜勇问出了自己的疑惑点。

    “杜老兄我就破例给你讲的再讲一些本来不应该说的机密,你想想假如你刘爷喜欢王羲之的字画,你说你们几个是不是哪怕不懂字画,也会因为你刘爷的喜好,而知道王羲之的字画好吧?”王资继续用问题回答杜勇的问题。

    “的确是。”杜勇实诚的回答。

    “那我向你保证你刘爷将来盖宅院都要用混凝土水泥来盖房子,你说进京巴结你刘爷的人,要是看见你刘爷庭院都在用混凝土水泥,他们会不会也想用混凝土水泥盖房子呢?”

    王资的连续反问与抽丝剥茧式的回答,终于让杜勇想明白了为什么要用混凝土盖房而不是老式青砖了。

    “这……王大兄弟的意思是,你已经做好了将这种新东西卖给全国人、抢夺青砖商路的准备了?”

    杜勇可算是明白王资为啥要用混凝土水泥盖房子了,

    在大明的烧砖窑子遍地都是,而且这些烧砖窑子的水平也各有千秋,其中还不乏有名扬天下的临清贡砖和苏州金砖。

    假如王资想要用青砖这种传统建筑材料来霸占大明建筑材料市场的话,先不说王资要将青砖做的特别好,才能在大明青砖市场中出头,

    更重要的是哪怕王资的青砖能做到临清贡砖和苏州金砖的水平,因为过量的运输损耗成本,价格也难以在京师之外压下去,过高的价格影响下,混凝土水泥的销量终究有限。

    只是这两方面的原因还不算完,王资的新青砖在占据市场的时候,还要与各方青砖势力进行正面对抗,虎口夺食。

    杜勇反观混凝土水泥,一方面这种新的建筑材料运输成本低,另一方面混凝土水泥一种新的建筑材料,市场一片空白不存在已经成熟的竞争对手。

    除此之外,王资的谋划中,因为混凝土水泥相对青砖的运输成本的底下、技术要求更高,也使得盗版的成本变高、收益变低,有利于自己垄断大明的建材市场。

    杜勇越想,越觉得王资真是一个神人,就连厂子用什么材料建,都能想到这么长远的利益。

    “可是王大兄弟你怎么能保证刘爷盖房子用你的混凝土水泥呢?”

    可杜勇想不通一件事,那就是王资凭什么信誓旦旦的保证让刘瑾用混凝土水泥盖房?

    刘瑾要是不用混凝土水泥盖房,这一切不都是白费功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