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人类宇宙开拓史 » 第四十一章 黑太阳

第四十一章 黑太阳

    相比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去寻找那些演化末期的碳质白矮星,把人派到周晓洋目前驻扎采矿的地方,要显得更人性化,当然,开采成本也低了很多很多。周晓洋所在的这个,被大家戏称为“鸟蛋十七号”的星球,以其说是一颗星球,不如说是一座巨大的钻石矿山。

    官方正式编号为CMS102907293021的“鸟蛋十七号”,确实如同普遍被住人星球上的人们用来当宠物,和野外那些叽叽喳喳大小鸟类的粪便一样,黑漆漆的一个不规则球形。“黑漆漆”这个形容词确实也对这里的环境有了个恰如其分的描述,因为这里除了这个矿区星球本身表面覆盖的黑色单质碳,这个差不多一百立方光年的星域,几乎没有任何能发出光亮的恒星。而这个星系,被人们称为“十体星系”。

    “十体星系”的发现虽然没颠覆人们对宇宙的认知,但也足以让刚踏入星际探索大门不到一千年的人类,认识到了宇宙的深邃和多样性。虽然命名为“十体星系”,但这个星系里所指的那“十个太阳”并不是像通常所说的“二体”或是“三体”运动里那样,形成一个相互强烈干涉运动的混沌组合。

    这个星系的特殊之处在于,仅仅一百五十立方光年的体积内,居然存在了十个独立形成的褐矮星。以往,对于褐矮星是否应该被划归恒星,存在一些争议,不过,从形成于古早吸积盘中央引力塌缩的性质来说,褐矮星无疑也属于恒星的范畴,只不过永远不会出现在赫罗图上主序星的位置罢了。

    有别于赫罗图主序带上,通过足够质量带来的聚变而造成的发光发热,质量介于十三至八十倍木星质量的褐矮星,不足以支撑哪怕是对温度与压力要求最低的氢核聚变。不过,褐矮星却因为其远超木星的质量和更复杂的化学成分,一般都会散发出比木星更耀眼的光辉和色彩。只是,即便是太阳系的木星,在地球上比较亮的时候也仅能达到-1.4至-2.5绝对星等,就使得本身也不能靠核聚变发光的褐矮星,很难在宇宙中很远之外的距离被观测到。

    当宇宙纪元931年时,人们通过1-3-19-2号星隧来到这个后来被称为“十体星系”时,被这种未曾体验过的黑暗感还是震慑到了。从后来定位的坐标来看,十体星系位于“北方本超空洞中”。当然,在二十一世纪时,把若干宇宙中难以观测到光学或射电波段信号的区域称为“空洞”,确实是当时观测天文学家因为难以越过地球这个牢笼而做出的无奈之举。

    这个当时被称为空洞的区域,一般被认为有大质量黑洞或大规模的暗物质聚集。而在更多的实际观测和后来星隧开通后的研究表明,这些空洞中依然存在着类似十体星系这样的矮星系。不过,也估计正因为是超大质量黑洞和密集暗物质的存在,使得这个区域难以形成如其他主序星丰富的星系里,那样更多样化,或是更多可观测光源的情况。

    周晓洋老家是地球上南美洲,特别是秘鲁移民比较多的乌卡亚利星。在地球时,周晓洋家既不是美洲原住民的后代,也不是后来欧洲殖民者或二者混血的梅斯蒂索人后代,而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左右从中国台湾移民到这里的亚洲人家庭。她的曾曾曾曾曾曾曾祖父在七百多年前由台北基隆眷村移居到利马后,立即喜欢上了这个富有活力而且具有和中国有甚大差异的地方。

    大约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时,可能是厌恶了和台北本质上没多大区别的利马都市生活,周晓洋祖先全家便移居到了当时洛雷托大区玛雅瑙斯省省会伊基托斯。在曾经的亚马逊雨林边缘的地方承包了数平方千米的土地用于种植橡胶和少量水果,并在后面十多年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那段时间,通过橡胶的期货贸易大赚了数亿美元的钞票(美元是当时地球上最大经济体美国的法定货币,由于其重要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地位,美元也成了那几十年全球人们和国家衡量财富的标准)。虽然在二十一世纪初的全球经济衰退中,周晓洋祖先家的财富有一定的缩水,但让全家族几十号人过上长期富足的生活是没有问题的。

    在二十一世纪到大衰退的这五百年中,她家和秘鲁这个国家值得一提的,一个是2037年时她家出资了总投入的百分之七(秘鲁国家出资百分之五),在中国的援助下历史性地修通了洛雷托大区通往外面的第一条铁路,而且是一条时速350千米的高速铁路。为了嘉奖她家的贡献,省府伊基托斯的高铁站被用带领这个家族到秘鲁的族长周秉昌的名字命名。

    第二件大事,就是2176年时,秘鲁国家队在第86界美洲杯上,第五次拿到了冠军。在两年后的世界杯上,秘鲁足球国家队乘胜追击,在决赛中惜败给了实力差不多的意大利队,历史性的得到了世界杯的亚军。

    秘鲁的小国寡民,和亚马逊盆地优质的资源,让周晓洋的家族在二十六世纪时的大衰退中,没有像北美洲、中美洲、北非、西欧那样遭受重创。在那个全人类第一次倾全球之力保卫自己家园的时代,这个生活在亚马逊盆地边缘的华人后裔家族,也力所能及地像那些需要帮助的地区,用近乎于成本的价格供应着救命的口粮。

    这就是,那颗编号为2973161号小行星被发现后周晓洋家族所在的,秘鲁这个国家的大致情况。她们家在大衰退初期,还是因为顾兰兰中国人的身份,受到了媒体、民众、甚至政治上的些许冲击。不过这些随着人们需要为下一顿殚精竭力的时候,就慢慢消退了。

    那近百年的衰退和苦难后,整个秘鲁的人口减少了百分之三十。这些非正常死亡的人口,多数是由于饥荒,或是因为饥荒而造成的小规模战争、大规模冲突、各种各样的帮派械斗而永远地停止了呼吸。不过,也估计是因为相对丰富的自然资源,加上有一定根基的农业体系,这里人口减少的幅度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更是低于很多早已放弃农业的所谓工业国地区。

    2381年2973161号小行星被成功摧毁在海王星轨道的时候,周晓洋祖辈自然是通过全太阳系直播的全息影像观看了全程实况。自然,对于原始星隧的发现,她们家也是第一时间知晓了。虽然秘鲁作为一个科技并不发达,也很难贡献多少自己力量的国家,没有对后期开通壹号星隧作出太多实质的工作,但因为主要国家都知道这个几乎能成功的计划,需要全人类来参与开启新的宇宙探索时代。所以在2383至2521的这一百多年等待期里,周晓洋家也连续遴选了二十多人,去布宜诺斯艾利斯宇航中心参与了培训和基础宇航训练。

    对于未来人类开拓计划的向往,也许是高度契合于周晓洋祖先来到南美洲生活的本意的,因为这个家族的基因里估计是有着那种对新世界、新生活的执着追求。在壹号星隧踏着海王星“尸体”开通后,虽然周晓洋家当时的五位适格宇航员未能搭乘第一艘探索飞船到达人类在太阳系外涉足的第一个星系,但他们在第三批移民先遣舰队中,顺利登陆了一号星系的其中一个适居星球。

    也许是为了让人类牢记去过若干年里的战乱和毁伤,人们一致通过把一号星系的三颗适居星球都冠名为“和平”。周晓洋祖先登陆那个适居星求,至今都被称为“和平三号星”。

    可能是上一代黑洞或是其他高密度高能量物质爆发湮灭后的结果,十体星系这百余光年的引力肼范围内富集了数千颗绕转这些褐矮星,或是流浪于褐矮星之间的重元素星球。这倒是也基本能用传统的宇宙学概念来解释:当上一代星系或是类星体走入寿命末期,并发生大规模爆发后,若干星际物质被抛洒出来;在爆发遗迹某些密度较高,充满气体或尘埃、星际物质的区域,质量为2至50个太阳的博克球体就极易形成;当博克球继续因为自身引力塌缩时,在密度、重力势能、温度交替或同时上升,最终在原恒星云达到或近于流体静力平衡状态时,原恒星就基本形成了。

    因为,在原初星中,中子星并和、类星体碰撞、或是中大质量黑洞因为奇点超过物理极限而造成的爆发等因素,这个区域星际物质的平均密度一般都会大幅度高于超新星爆发的遗迹。区别在于,一般超新星爆发遗迹中,分子云中多为氢氦等轻元素,而氢氦之后的金属元素平均仅为二、三个百分点,但在这三种有别于一般超新星爆发的情况下,金属元素丰度能达到百分之十以上。

    这就意味着,即便某些核心质量很大的原初恒星云形成后,这些有潜力吸引更多物质而达到质量形成主序星的原恒星,因为周边物质平均质量比一般星云高几个数量级,而停止了恒星富集物质的演化过程。而这些质量不足以形成哪怕红矮星的原恒星,就只能演化成不会核聚变的褐矮星了;同时,褐矮星周边的重物质却还在继续并和成若干富集金属元素的行星和小行星。

    周晓洋和她的同事们,就是在这样一个宇宙空间中不算广阔、几乎没有“自然光”产生的黑色“空洞”中,为若干住人世界,提供建筑业、机械制造业、奢侈品首饰装饰业,提供低成本的原料。

    用建筑业举例,在这个十体星系采集的岩石建材,可以做到177米边长、厚度5毫米的正方形石材,做到平整度偏差在千分之二之内,而且绝对最大偏差值控制在5毫米之内。同时,由于这些有丰富资源的岩石行星一般都经历了数亿甚至数十亿年的演化,更是造就了它们出产的优质石材有着十分优异的化学稳定性、耐腐蚀性和超越整个人类所及范围的超低辐射强度。这些大块的、象征着不计成本获取物资的奢华建材,在这些低重力小行星上被开采、切割、打包后,发往包括洛京、贝索、地球在内的那些都会星球。

    当然,这些又薄又大又脆弱的石材,在抵达那些都会星球的货运空间站时,都会被装上用于维持其应力而不断裂的若干小型动力发生器。往往,这个过程所花费的成本,会占这块石材被售卖、镶嵌、贴面或是铺设到那些高大建筑物墙上或地面时的百分之七十以上。相应的,实际上周晓洋和同事们所在的矿业公司,也只能挣一些开采和切割的辛苦钱而已。

    并不算很高的联合信用点薪资,加上一般在轮换前需要在这个见不到自然太阳光的黑暗空间里,连续工作十二至十八个标准月,周晓洋和她的同事们总是对此暗暗抱怨。她和她的工友同事们,仅仅能为这些不重要的建筑石材、钻石、玉石、或是虽然重要但用量不大的重稀土元素忙碌,耗费生命和青春吗?当然不是。

    这块特殊、黑暗的星区里,蕴藏着数量十分可观的,能用于制造F级、A级、B级核聚变武器的原材料。而大家都知道,一千年前,在那个地球摇摇欲坠的年代,人们也仅是用当量只有F级聚变武器十分之一的G级核武器,就造成了太阳系海王星的湮灭,形成了历史上的第一个星隧。(自从地球开始研发恒星级聚变武器开始,人们使用恒星光谱命名的方法来命名核武器的代号,威力从小到大分别是M级、K级、G级、F级、A级、B级,后者的爆炸当量为前者的十倍。)

    在雄鹰大帝的起义和对人类宇宙的征伐中,和周晓洋一样的底层工人们,几乎都带着自己的开采设备和飞船,以及对这片星域的知识,加入了大帝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