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重拾山河录 » 第十章

第十章

    日子如同流水从指尖划走,自从王茂端走后,日子也算过的充实。

    “这眼看快大半年了,师傅他老人家不知现在如何了。”

    “你呀你,师傅不在,看看你这脸蛋,又胖了一圈,你是惦记师傅呢,还是担心师傅回来了,道观吃食又像以前般会饿瘦了你的小脸。”

    “大师兄,我哪有,我只是担心小师弟,他还在长身体,得多吃点,你看看,师傅不在这些日子,我把小师弟养的白白胖胖得。”李昭嘿嘿讪笑,回头朝蔡旭眨眨眼。

    “都给你说了,师弟身子弱并非是体质根基差,你这隔三岔五弄些,哎....罢了罢了,你也是一番好心,他年纪还小,是该多吃点。但是我们修道之人,戒浑戒躁,你就不能做点大家都能吃的。”

    “师兄,你这就有所不知了。膳食记里说,人之五行,皆有长短,五行对应身体五大组成部位。食材之道也讲究五行相辅相成,正所谓吃啥补啥,师傅不是常说,小师弟五行命格非比常人,金火之态尤为稀薄。我这是针对小师弟先天命格专门为其精心烹煮,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你呀你呀,自己嘴馋就自己嘴馋,还拿天宗之事来说,这膳食五行乃天宗做派,你这修道不咋上心,我看啊,当个厨子伙夫倒是挺不错。一天天就拿着那几本菜谱瞎研究,等师傅回来,看我不....”

    “大师兄,你这话说得还有良心,前日我做得鱼白藕夹,谁吃得最多来者,还说啊,不知鱼之滋味,枉知钱塘之景。怎样,这鳜鱼味道好吧,一心向道,不沾荤腥的大师兄?”

    “好啦好啦,大师兄,三师弟,你二人都多大,还老是拌嘴,道法自然,顺其自然。”

    周浦适时打断二人。周浦乃王茂端外出时收留弃婴,带回道观抚养。从小与林少谦相熟,知道这位大师兄行事向来属于嘴硬心软,不忍看师弟们受罚,每每王茂端问起缘由,这位大师兄不少背师弟们的黑锅。

    “二师兄,你老是帮大师兄说话,着实寒了我们这些师弟的心呀。你说对不对,小师弟。”

    一旁傻楞着的蔡旭不知道几人拌嘴缘由,只是低头默不作声。

    “好了好了,时候也不早了,今日我还要给小师弟上医理课,你们继续我和小师弟先走了。”

    也不等林李二人回答,周浦领着蔡旭小步离开,院落里留二人四目相对,突然哈哈大笑起来。

    说来也奇特,王茂端虽未人宗首座,形式左派却并未有门户偏见。他所收受弟子,也并非以天赋家世为界限。门下几十人,三教九流之辈平平。但其却因人而异,教授其不同所长,林少谦作为大师兄,文武皆备,深得人宗道法传承,二师兄周浦,诸事平平,唯独对医理学术格外有天赋。王茂端作为大宋首屈一指的妙手回春,周浦可谓尽得其真传,每逢初一十五,周浦便下手就诊,不取分毫,在当地也颇有名气。至于着三徒弟李昭,腰肥脖子粗,不是厨子就是伙夫,这句话也常常被林少谦用来取笑。李昭生来好脾气,也知道大师兄品性,所以也不生气,只是偶尔爱跟其拌嘴。李昭也正如林少谦所说,向来喜好在于锅碗瓢盆,整个福圣观饮食起居都尤李昭打理。李昭此人也熟知每个人口味喜好,在这方面可称一绝,王茂端虽不是一个口腹之人,但对此也多有称赞。为此,王茂端还专门寻了些稀奇食谱放于藏经阁。至于其他众人,每人上山入道之前,都有些许特长,不过王茂端觉得此事无伤大雅,行事爱好皆为人性,人宗一脉本就是推崇随心随意,过多约束人性,往往适得其反。

    金陵城,钟山山腰,九霄宫。

    与福圣观相比下,九霄宫无一不透露着皇家威仪。宫门琉璃飞盏,白玉白瓷,庄严且不失高雅。宫殿内饰金碧华丽,一看便知是出自皇家手笔。整个宫院以白为主,黄辅之,无一不彰显出朝堂对其得尊重之意。

    “师弟此次来访,不知有何事。你我师兄弟二人自小相识,也不必与我客气了。”铿锵洪亮的嗓音里略带些许苍老。

    “师兄严重了,自上次一别也有七八年了。师兄一心向道,不问世俗,自不便前来打扰师兄清修。”

    “晓梦,看茶。”

    白衣素色道袍女童上前看茶。王茂端看着眼前女童,眼眉微细,面容清冷。天宗讲究抑制人性,以抗天命,此等之事在此女身上体现的淋淋尽致。此女约莫七八岁年纪,但事实风格宛如大人无疑。动作轻缓伶俐丝毫不带拖泥带水之意,体态沉稳内敛,模样清冷不苟言笑,活脱脱如世外仙子,长大了必是倾国倾城之姿,只是这般性子,王茂端看来着实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