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于星辰看见星辰 » 第10章【探索篇】空穴来风

第10章【探索篇】空穴来风

    “其实,我刚才搜集了一些马路消息,不知道有没有参考价值。”

    “俗话说,枳句来巢,空穴来风。残花败柳也有知秋的妙用。既然不知道这秋风会吹往何处,那不妨先听听花匠的意见,兴许能从这一地枯枝剩叶中,找到离开花园迷宫的办法。”杜侑安意味深长道。

    “有道理。”钟绍峰颔首认同,然后打开笔记本,娓娓道来,“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邻居表示,死者生前还在从事消费者金融方面的工作,并且因此获利。”

    “消费者金融?”杜侑安问。

    钟绍峰解释:“通俗地讲,就是小额贷款,比如融资,比如信用卡代偿,比如抵质押等。有很多形式,具体内容要看借贷双方的需求。”

    “原来是新瓶装旧酒的文字游戏,让人大开眼界。”杜侑安不动声色地讥讽,“主业副业两不误,有钱人真有意思。”

    经此一役,杜侑安对死者的印象有所改观。他在涵水府本部时,就经常接触涉贷案件。最近电信诈骗甚嚣尘上,网贷陷阱也成了犯罪团伙作案的重灾区,很多人因此殒命,让警方喟叹不已。

    息壤的法律规定,在任何情况下,任何公民不得以任何理由发放高利贷款。同时,对民间借贷的执行利率,法律也作出了相应制约。法律规定,借贷双方在签订贷款合同时,约定利率不得高于银行同期一年期基准贷款利率的四倍。限额内的利息受法律保护,超额部分则不在保护范围。也就是说,只要合同利率不超过法定标准,高息贷款也受法律保护。

    站在投机视角来看,高息贷款无论对债权人,还是债务人都有一定益处。

    对债权人而言,因为高息贷款的执行利率高于基准利率,所以收益可观。而债务人(即高息贷款的受众)大多是资金不畅,信用不佳的客户,他们的议价能力比较差。因此,放贷的主动权一直掌握在债权人的手中。

    对债务人而言,借贷的实质就是拿他人钱财替自己消灾。通过民间借贷,债务人可以很容易筹集到被银行拒绝的贷款,虽说此举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还款成本,但只要债务人对未来收益存在预期,那相比于坐以待毙,也是有利可图的。

    在岐北地区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民生经济越凋敝,贷款行业越景气。”

    这似乎不合常理,但如果没有贷款,许多投资者将会因为资金链断裂而破产。贷款使投资者的收支曲线趋于平稳,增强了他们进行风险投资的底气,为他们提供了逆风翻盘的机会。只要有足够的资金,阻滞的交易也能顺利进行。但任何交易都存在一定风险,这对投资者如此,对债权人亦是如此。贷款对于债权人而言,属于资产业务,放贷行为则相当于一种投资,所以债权人也是投资者,他们也会考虑风险与收益的合理配比,不会押宝没有创收能力的企业。

    实力雄厚的企业可以在国有银行获得低息贷款,小微企业则可以得到政府扶持,获得延期还款的机会。只有那些经营不善的企业才会陷入两难境地,它们想要度过经济低谷,却不愿负担过重,所以只能四处求援,以获得补助性质的贷款。但因为同类竞争者较多,贷款申请人又缺乏政府或信保机构背书,导致贷款审批流程异常严格。也就是说,资金周转困难的企业反而是贷款市场上最难获得贷款的一类。正所谓有需求就有市场,“低门槛”的民间贷款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只要信誉没问题,贷款装箱随便提。”诸如此类的标语如同城市牛皮癣,随处可见。

    通过熟人引荐,在私人场合也能完成融资交易,然后用这笔资金将公司运转起来,只要后续按时还贷,就无后顾之忧。整个流程看上去也比金融贷款要容易得多。

    不过,正所谓,香饵之下,必有死鱼。民间借贷因为缺少明确的监管主体,所以成了藏污纳垢的地方。由于一些债权人被利益蒙蔽双眼,暗中给贷款加码,使其变成一种信息要素不对称的风险交易。虽然法律明确了利息限额,但并非所有债务人都具备法律知识。那些隐藏在合同深处的条款,才是让人难以防范的暗箭。比如套路贷款、虚增金额、不利协议、暴力催收、高额违约金等等,这些奇技淫巧委实难以穷尽。许多投资者因为信息不对称,草率签约,没能获悉合同中的不利因素,从而误入歧途,最终造成了人财两空的局面。这也是贷款容易使人产生消极印象的根本所在。

    在新时代下,如何发挥贷款潜能是投资者的必修课,而如何规范运作,不陷泥淖则是另一门必修课。二者选修其一,投资者都只能暗自吃亏。

    当知道死者生前或许从事高利贷时,杜侑安对死者的态度,已由钦佩转为不屑。

    当事人因为债务纠纷而被迫害的悲惨案例,杜侑安看得实在太多了。但这个社会的复杂之处在于,即使自己内心深恶痛绝,也要坚守当前岗位。身为警察,杜侑安有义务履行自己的职责——追寻事实真相,为死者言,为生者权。

    杜侑安收拾了一下自己的情绪,看向钟绍峰:“峰,还有其他内容需要补充吗?”

    钟绍峰低头翻阅笔记,回答:“暂时……没有了……吧。”

    “好的,辛苦了。”说罢,杜侑安回以微笑。他觑了眼表,现在已经是晚上八点多了。

    杜侑安拍了拍钟绍峰的肩膀,说:“走吧,你陪我去一趟客厅,去看看目击证人。这次,我们确实把他晾得太久了。”

    “好嘞。”钟绍峰一听,顿时来了精神。

    此时,吉川正端坐在沙发上,神色淡定地看着来往的警察,如同轻轻搭着手的贵妇人。在杜侑安进入客厅时,他甚至像男主人一样礼貌而恭敬地站起身。

    吉川一反常态的认真,让不恭世俗的杜侑安觉得委实不太舒服。不过,他也不敢对吉川的行为指手画脚,毕竟,他也不确定对方是不是个喜欢鸡蛋里挑骨头的无聊的人。只是,有一点让杜侑安疑惑。根据以往经验,一般人在面对凶案时,情绪波动通常较大,因为他们无限接近于死亡的刀锋。特别是在直面真实的尸体时,目击者的恐惧与茫然都会像开闸的天然水,顺着涵洞口倾涌而出。哪怕是当年第一次执勤的杜侑安,也未能在满目狼藉中全身而退。可现在站在他面前这个看上去不太成熟的男人,却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冷静,不知是因为他哀伤过度,还是因为他天性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