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往仙 » 第六章 踏天一步

第六章 踏天一步

    云州随唐长老踏进门槛,便见殿内两排高柱,皆有数人环抱之粗,色泽如玉,刻满山川盛景。高柱尽头,一道人影安稳地打坐在一尊香炉下,那香炉冒出缕缕青烟,似真龙、似麒麟,化形出各样的奇珍异兽腾空而去。

    “先到这边来坐。”石柱尽头的人伸手一挥,他身边凭空出现数个蒲团。

    唐平自带着云州,脚上有清风相助,几步间来到香炉边上,给云州介绍道:“这便是我青山派的掌门,长青道人。”

    “晚辈云州,见过掌门。”

    “我们没那么多礼数,云居士自在一些即可。”长青笑着道,看模样是一个慈祥的老人,白眉白须但精神矍铄,对云州也是以居士相称,“唐师弟已将你的情况传信给我们。但此事关乎甚大,我一人也难以抉择。还请稍待我门中诸位长老一同商议。”

    云州疑惑道:“不知晚辈身上?”

    “唐师弟未曾与你说明?”

    “还是师兄再行确认为好。”唐平自回答道。

    “也好。”长青点头,对云州道,“把手给我看看。”

    云州伸手过去,长青道人单手一抬,三指扣住他的手腕,指尖点在他腕间经脉处,嘴上说道:“我青山派不过是一个久居偏隅之地的小派,依托着世间大宗才得一夕安稳。所以即使机缘在侧,很多时候也是不争,或者叫不敢争。”

    他并未隐瞒,手指微微一点就收回,闭目沉思了一会儿,睁开眼看两人依然站着,道:“唐师弟坐。云居士坐我边上吧。”

    云州谢过老人,接过了唐平自递来的蒲团坐在长青身边,便听老人继续讲道:“不知你听说过补天没有?没有也无妨。相传这世间天道有缺,修行之路的终点就是补天。我等虽不曾见过那种威势,但确实能找到传承记载,写道:与天齐,与道合,见微于草石尘露,大象于苍穹碧落,故四海无不可去处,天地无不可知处。其源质无形,意难明,生生不息。

    “云居士体内,就留了一道‘质无形,意难明’的气息。”长青捋着白须,说道,“按理说,关乎补天,不论好坏,我等绝不敢沾此因果。但既然那道气息并不曾对你的身体产生影响,反倒还潜移默化地增强了你的体质,想来并不是要对你不利。如今居士又是自己寻上山来,机缘之事,最是莫测,我就不得不再行考虑。此事慎重,还望见谅。”

    云州心知掌门可能误会了什么,但话中意思相近。他面上不动声色,诚恳道:“有此机缘已是大幸。敢问前辈,这世间,可还有补天存在?”

    云州记得林知秋说过传道天下便是补天,那么即使稀少也该存在一定数量。但见长青道人话中的意思,似乎并非如此。

    “补天的气息并不一定要补天在世才会产生。他们留下的一些器物也会有类似的效果。比如道纹玄章。”长青给他解惑道,“这也是我们敢带你回来的一个原因,世间确实已经许久没有补天的消息了。”

    唐平自解释道:“补天传道之时,天下皆知。而上一次传道距今已有两万年……没有人可以活两万年。”

    云州明白了。他沉睡前的那个时代,传道之人寿命也不过数千载。唯一的异数是叶生尘,却也因为种种原因九千岁而终。这个时代的补天想来也是相似。

    云州有心再询问一些事情。不过未等他开口,殿外已有声音传来。

    “是怎样的因果,连掌门师兄你都不敢定夺?”粗犷的嗓门远远地嚷嚷开来,一道八尺壮汉的身影出现在门口,三两步间已是到了三人身边,自顾着坐了下来。

    他不像唐平自那般顾及礼数,一双铜铃虎目盯着掌门身边的云州看:“倒是也未看出有何不同。”

    云州起身见礼。

    陆续有人到来,唐平自给他一一介绍。

    掌门等到几个蒲团上都坐上了人,才道:“好了,除了尚在门外无法及时回返的五师弟和九师妹,都已在这里。平常找你们都推脱忙于修行,今日难得聚了一次。”

    “若不是你说关乎生死存亡,我怎会临时出关赶来这里。”这是六长老,姓刘,是一位面容清丽的女性。

    唐平自也发表了意见道:“我不建议收徒。”

    云州猛地抬头看他。但并未收到回馈。

    他继续说道,“但此子能在开山之日寻来我青山派门外,便是仙缘,也不可让他无功而返,不然于我等心性无益。”

    “开山之日不是明日吗?”

    “有何区别?他本就是寻仙而来,提前一天到达必然会等到第二天。”

    “只是于老唐你的心性无益。大可由你传他修行。”

    “开山之事是宗门之策。而否定仙缘便是也否定了我等未来的机缘。我想三师兄你也不希望如此。”

    “我们无法解决,不如通报上宗。”

    “不急。”掌门说道:“告知上宗作为最后方案。”

    众人言语渐息,似乎对这个上宗颇为放心。

    唐平自轻声给云州解释道:“青山派的上宗是千山外仙宗,传承无尽岁月的无上大教之一。九荒朝也在千山外的疆域之内。”

    云州有点摸不清他的态度,不过还是认真地听他讲解。

    这上宗敢以“仙宗”为名,倒是颇有底气。

    那边四长老问道:“云居士可知自身因果为何?”

    云州道:“先前唐长老已经问过晚辈。晚辈早年梦中误入秘境,醒来后便感觉身体日益强壮,非常人可比。想来该是与此有关。”

    “梦中?可还记得秘境中的模样?”

    云州眉头微皱,似乎在苦想,而后摇了摇头,道:“醒来后就已经模糊不清了,如今更是一点印象也无。”

    “若是有人传下的机缘,不会这么多年毫无动静。”八长老说道,“倒像是恰好碰见了某种契机,得了好处。既然入我山门,至少该传他修行,至于往后之事,另当别论。”

    “师妹啊,我们谈论的便是这往后之事该如何处理。”三长老叹息道,“青山派偏居一隅,有上宗庇护当可安心自处。可若我等因此沾了补天的因果,牵扯甚大,上宗也不一定愿意倾力相助。”

    “传他道法,不收他为徒便是。正经传承之地,谁家手里还没一卷《踏天歌》了。”八长老不在乎地道。

    “我同意。”唐平自亦道。

    掌门略作思索:“其余师弟、师妹觉得如何?”

    “事无两全。只能如此了。”四长老说道。

    “可行!”“我没意见”……

    “好。”掌门确定众人意见后,说道,“七师弟,明日开山之事还是由你负责。云州,今日先回去休息,明天早上我来寻你。”

    “好。”这是七长老,唐平自。

    “多谢掌门,多谢诸位前辈。”这是云州。他不曾拜师,故一直如此叫人。

    “好了,都下去吧。”掌门冲他点点头,对众人说道。

    唐平自带着云州去帮他安排住处。青山派的石台四周有几处固定点位,手握相应木牌即可招来天上石柱的传送之力。山内三百一十峰,皆可瞬息而至。

    “唐师叔,不知这传送是什么原理,我该何时才能学会?”云州不解问道。

    他方才心中一惊。自进山以来,他对于这些奇景过于淡然,完全不像一个初识仙境的凡人。人多之时还能以不便为由糊弄过去,但如果继续一点都不提及,难免引人怀疑。

    “看到天上的三根石柱没?”唐平自带着她走过石台广场,说道,“传闻祖师当年在此处得到这些已经损坏的石柱,发现其中存在的异力,才据此建立了青山派。至于原理,连祖师都不曾明白,遑论我们。甚至如今我们用的,都不及其中万一!”

    “竟还有如此神器!”

    这句话似乎引起了唐平自的兴趣:“青山派传承至今,此物功不可没。不过寻到时它已经半毁,传送范围刚好三百一十峰。故青山派共有三百一十峰,出了这个数目,便也算不得我派门内了。”

    云州随着唐平自领了木牌,回到第一百零七峰暂时安置下来。此处专用于每年新进弟子临时居住所用,山间建了数幢屋舍,如今只有云州一人,可自行选择。

    第二天一早,云州出示木牌传送至第八十三峰用了早餐,便见木牌上隐现几行字迹:用餐后回到住处,我传你道法。后面的署名是:长青道人。

    此物还有传信之用。

    云州赶回来时,长青老道就坐在竹亭里,手上捧着本古书,津津有味地翻着。见到云州,才放下来笑道:“昨日之事不必太过在意。我观你品性不差,才留你一道旁听,也好让你明白我们的顾虑。但传你修行是我一开始就已经定下的想法,老七老八也会帮忙引导,这点你无需担心。”

    云州行礼道:“劳掌门费心了。”

    “修行之人啊,缘之一字,妙不可言。”老道哈哈笑道,“传授之前,我想听听你的想法。你觉得修行,第一步该做什么?”

    “踏天?”

    “你倒是机灵。昨天溪灵不过提了一句《踏天歌》,你就记下来了。”老道摇头道,“我想听听你的答案,不要被既有的道路限制你的想象。每一个未踏上修行之路的人最初的灵感,往往才是修行之路开拓的重要一步。”

    云州心想,我真算不上还没踏上修行之路的凡人……但此刻,他心里确实有了一些别的意味。

    沉睡前修行的时候,师父帮自己炼体,师兄教自己习字,自己又蹲在藏书阁看了那么多年书。然后有一天,他听师父念完一段经文,便心有所感,破境不断,自此入修行。

    如今天地有变,听闻“踏天”二字,他便明白这和过去已然是完全不同的两条道路。修行从来不是踽踽独行,而是集百家之长,兼容并蓄,而后成一家之言,大放异彩。

    “这第一步,是明白我该怎么对待修行……是传承,也是无畏。”

    长青笑道:“不必告诉我。你自己记住就好。

    “既然想好了,那我便传你《踏天歌》,助你踏天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