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仙帝养成日记 » 第十三回:双边会谈互惠互利

第十三回:双边会谈互惠互利

    两边人马对上,那名公子神色先前是有几分不耐,转眼看到甄英身后侍立的雪、霜二婢,嘴唇翕动了两下,往前几步,一撩袍子,在甄英身前单膝半跪下:“是我英妹妹吗?”

    甄英被骇了一跳,下意识退后两步,见他眼中没落神色,又才上前打量,正是一个年轻的公子:眉分八字,目炯双瞳,直勾勾看来,似是有前言万语都在其中,实在是叫人动容。

    衣着却不怎的出挑,只随便穿着件雨过天青色窄袖长衫,外罩着一件银灰色兔皮短褂,身披着一件玄色长披风,头上束着兽皮冠,一副富家公子打扮。

    若不是身旁传来:“见过世子。”的行礼声,甄英无论如何想不到,这放人堆里都不怎么扎眼的男人,竟是自己的大哥。

    见甄英点了点头,姜茂才露出笑意:“我就说这般面善,果真是前世夙缘。”说着便把甄英半护在怀里,问她如今住在哪儿,可还习惯?探雪一一都回了。又沿路介绍家中花鸟、彩灯等玩意儿,到了内门,才恋恋不舍的分开。姜茂去前头应酬,甄英到后头交友。

    转身行过又一道游廊,昨日又补了一场小雪,道路早被打扫干净,只留园中梅花、山石上有薄薄一层添些颜色。河灯早被尽数捞起,连着院子里的绸缎花灯都撤了,换在了廊下。

    不多时又听见几声笑语,见是几个小姐站在一处空地上投壶,一名紫衣少女方才投了个贯耳,得了几声彩,笑容满面地抬头,不是时久却是哪个?

    甄英带着人见了礼,时久笑眯眯地把她拉了来,介绍身后几名姑娘。

    前两个一样的妆饰,正是苏敏秀、苏敏青姐妹。苏敏秀容貌平平,只右眼角一颗淡红色胭脂痣,非得近身才能看见,苏敏青则是削肩细腰,神态与甄莲有几分相似。

    昨日听太妃说她傲气清高,还以为是个难相处的,如今见了,却是让甄英想起旧日家中品性高洁的莲姐姐,当即露出一个甜甜的笑意,互相行了福身礼。

    后一个姑娘身上一股子药草香气,身材丰满,眉目大气。

    甄英只闻了药香,就猜出是纪家的女儿。果不其然,那女孩儿大大方方上前,却不是行福身礼,却是一手把住甄英脉门:“你本就身子弱,昨日熬夜又那般晚,若是还想顺顺利利长大成人,以后决不可再碰绿茶、西瓜这些寒凉的东西。我与你开几道药膳方子,都让下人去做,平日里还得多吃些鱼、肉、蛋等物事。”

    噼里啪啦说了许多,突然面色一红,把甄英放开。众人一阵哄笑:“纪太医可是老毛病犯了。”苏敏秀上前替她解释:“宝儿是纪家这一代里头医术最好的,在咱们吴中郡,还没见过她处理不了的毛病。”

    最后一个姑娘衣饰简单,容色间带着些甄英熟悉的瑟缩,却是眉眼清秀,楚楚动人,身周一股子扑鼻异香却是不凡。等前面几人都见过了,这才怯生生上前行礼:“小女是安阳县丞家的安灵儿。”

    几人互相认过,又继续刚才的投壶。甄英在甄家遭受苛待,从未接触过这等物事,待到她时,只连连摆手,不肯参与。

    几个闺秀中,只时久交游广阔,知道些内情。纪宝儿还当她是害羞,又过来推搡。时久只得替她说:“咱们中了,都得喊几声彩,英姑娘说不了话,自然觉得没趣。今儿她是主,咱们是客,都说要宾主尽欢,哪儿有客人玩儿得开心,把主人抛了的道理?”

    众人纷纷说是。纪宝儿也是个少交游的,也想不出什么好玩儿,干脆问一旁侍候的探雪、听霜:“英儿平日里喜欢做什么?你们说出来,我们才好想法子。”

    说来也好笑,一路上舟车劳顿,大多时候是吃了睡、睡了吃,再不然就是看风景,或是在地方上应酬。探雪掰着指头,思索了半晌:“我家小姐平日里喜欢睡觉,再就是吃东西,看风景。闲暇时间不爱绣花,倒是被侯爷逼着练了不少字帖。”

    纪宝儿抚掌大笑:“这便是了,正值元宵佳节,大家攒圆子岂不应景儿?”

    苏敏青却是不愿:“你在家里搓惯了圆子,自然拿手,我却是不会的。”

    苏敏秀把她推了推:“你是嫌弃灶上油烟气重了,从来不肯踏足。咱们只在院子里铺一桌儿,一边赏雪赏梅,一边玩儿,岂不方便?”

    因是来赴宴,众人都穿着时下里应景的大红猩猩毡并缎子斗篷,甄英路上披着姜澈的白狐裘,后头见了人,只觉太招摇,也换了身猩猩毡。独独安家女儿荆钗布裙,没什么御寒衣料,方才投壶时起身热闹,又有帐子火盆围了尚不觉冷,可若是要久坐下去,真就要冻成个鹌鹑。

    甄英与她同病相怜,方才见了礼,就拉着在一起坐。现下摸过去,一双小手冰凉红肿,与自己不逞多让,有心替她解围,干脆指了指一旁花灯,又做了个运笔姿势,探雪见了,便笑着说:“外头天寒,玩闹可以,要搓丸子,就不必了。昨日灯会,我们小姐紧赶慢赶,却只顾赏灯,不曾猜过灯谜,在座各位皆是有文采的,不如,大伙儿出灯谜如何?”

    安灵儿因家境贫寒,本就与城中贵女少有往来,今日见了甄英,一般冻萝卜似的通红小手,知道和自己一般是苦命人,行动之中更显亲近,现下看到她替自己解围,心中更是欢喜。

    众人早先看过了满园满谷的花灯,心中也着实喜欢,昨日虽在街上玩闹了一会儿,到底都是官家小姐,不曾逗留的晚了,一个个都没能尽兴,这一提议却是正中下怀。

    纪宝儿当先说:“外头猜灯谜,可是都有彩头。王府中这些花灯可各个贵重,不知英儿可还舍得?”

    甄英一怔,这些花灯贵重不说,又是世子亲自置办,加上大哥还因置办花灯摔伤了,若是自己轻易许人,怕是辜负了一番心意。

    却是探雪笑道:“个人不许猜个人的,旁的,与外头规矩一样。”听霜附身,甄英附耳过去:“王爷早前就说了,王府都是小姐掌家,不过是区区几个花灯,小姐还不敢做主吗?莫要让旁人觉得咱们小气。”这才点头应了。

    几人正往房里走,迎面一个笑盈盈的大丫鬟,梳着低髻,斜簪了两支梅花,却是太妃屋里的夕雾,见了众人就笑:“太妃方才起来,说梦里得了个好谜,让大伙儿去猜呢。”

    纪宝儿和苏敏秀听了,一起说好:“方才还要猜谜呢,这儿正是赶巧了。”“太妃那里赏的定然丰厚,到便宜了我们几个。”

    到了太妃屋里,却见一旁并侍着八个小太监,手中都提着一盏花灯,各个精美非凡,每个灯下用撒金纸记了灯谜。

    众女问了安,时故就把方才几人猜谜的打算说了,太妃道:“当真是赶巧,你们路上可拟了谜面儿?把我这些换了,我只一个好谜,剩下的都是往年旧的,却是不好玩。”

    苏敏秀却说:“太妃且不慌着撤,旧谜才好呢,猜得容易,我们拿赏也容易。”

    “你这猢狲。”一边笑着依了,又叫人拿来几盏灯来:“你们猜着了,都不许说,只写了条子递上去,看有几个中了。”

    一语未罢,外头有人来报,说是方校尉家小姐来了。不多时,进来一名束冠少年,一身鸦青色直缀,配玄色披风,进来就抱拳行了个军礼:“末将救驾来迟,还望主公赎罪。”

    众人先是一冷,以为是外男闯入,正要避开,却见那么少年抬头,虽然英气勃勃,脖子上却没有喉结,再定睛一看,哪儿是个男儿郎?分明是女娇娥!

    时久正在润喉,一听这声音,当即呛住了喉咙;苏家姐妹一个笑岔了气,捂着嘴干咳,一个撑不住,连忙用帕子捂着脸背过身去;纪宝儿手上一抖,好端端一块儿点心咕噜咕噜滚下了地;安灵儿和甄英拉着手,互相看了一眼,也是忍俊不禁。

    太妃忙叫人搬了脚凳:“真是救驾来迟,就见不到我这主公了。倒是这些妹妹,你尽可以见一见。”方才一一点了:“猴儿似的,是你时家妹妹,花骨朵儿似的那两个,是苏氏双姝,那个团子似的是纪太医家千金……以后头疼脑热的都去找她,包治百病呢。”

    “至于那奶猫子似的两个,一个是你世叔安县丞的女儿,另一个小一些的,是你英妹妹。”

    时久不依:“太妃娘娘偏心,说起旁的姐妹,尽是些讨喜的,说起我来,却把我比小子。”

    方金枝却拍了拍胸脯,做江湖好汉行状:“太妃若喜欢小子,这儿还有个假小子呢。”又是把众人逗得一通笑。

    众人又嚷嚷:“你来迟了,可得罚,就罚你,多做两个谜面。”方金枝摸了摸头,却是不推辞:“正巧我弟弟他们在前头玩字谜,正好抄几个来。”

    “不是你做的,那可不成,咱们想个法儿,再罚她那么一道。”纪宝儿眼珠子转得飞快。

    “前头说罚做谜面,又没说非要我自己做?况且说是迟了,只是拜见太妃迟了些,今儿个卯时我就到了,一直在前头和世子爷说话,这才忘了时辰。”

    众人说笑一会儿,这才进了正题。先都起身去看太妃谜面儿。

    却只一个“尖”字,提示是《论语》中的一句。

    时故一眼扫去就猜着了,看后头几个冥思苦想,心中暗暗得意,只说是难猜,讨了一盏茶慢慢吃着。

    苏家姐妹对视一眼,心中也有了底,各自提笔写了。

    纪姑娘读的医术是多,论语也记了,偏单字谜面儿却是有些烧脑,想了片刻不曾解出来,干脆坐到一旁按摩头上几个穴位,脑中从《学而》篇开始一章章的过。

    剩下甄英和安灵儿两个彻底摆烂,干脆放过太妃这谜,先把自己写的两篇誊抄下来,让人挂了,先给太妃看。

    只见甄英那张洒金贴上是一副对联:“长河落日参星斗,短梦圆月不久长——打一字。”

    安灵儿的谜面是一首短诗:“浓情引得游人醉,浅画始得玉妆成。——打一地名”

    等太妃那儿收了谜底,其他几个也陆续把谜面出了。

    时久的:“煎来早春雪三分,煮成云雾爱销魂。凭他翻云覆雨手,碗中丹青方始成。”

    这个不须给范围,众人一看就都猜着了。苏敏青第一个笑了:“你是哪日里做的饮茶诗?今儿巴巴的拎出来凑数。不成不成,这个不能算谜,须得再做。”时久只得讨饶:“好妹妹,我方才得了怎么一首,自以为不赖,却是小看了你们。容我再想想。”

    苏敏青拿出的一支:“霹雳腾雾,缭乱星回,千般颜色,百花应惭。”

    苏敏秀的则是:“无需苦修长生道,情丝一断便飞天。”

    纪宝儿的是:“声声恰似梵音,阎罗帖下夺命,舍却空蝉旧梦,还我一世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