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紫微降世传 » 第十九章 紫光初现

第十九章 紫光初现

    一叶扁舟,悠然飘荡于奔腾湍急的江水中。

    终于,船夫沧桑的声音再度响起:“县城已到,即刻靠岸,大伙准备上岸!”

    众人各自取起包袱,鱼串踏过跳板,走上岸边。妇人抱着孩童,一路打听,朝着县城医院三度走去。约莫一个时辰之后,两人来到了医院大门口。

    妇人暗暗感慨:“这是我们母子第三次来到县城的医院,比之前两次,已相隔七年。那时的孩儿只是一个小小婴儿,转眼间便长得这么大了。”心中不由泛起一丝温馨,温馨中却也夹杂着些许心酸。这几年含辛茹苦的生活,可着实不易。

    寻到大夫,将孩童头部撞起肿包的情况详细说了。焦急道:“大夫,孩子调皮,头上撞起了这么大的包,您看...”。

    大夫看到孩童头上硕大的肿包,也是吃了一惊。仔细检查一番,道:“小小孩童,头部竟然撞起如此大的肿包,生平从未见过。大姐且莫心慌,肿包虽大,却不致命。抽取肿包脓液、消炎去肿、活血化瘀,再住院观察一段时间即可。幸得所撞之处不在后脑,如若不然...”。说到这里,便不再往下说。意思显而易见:这么猛烈的撞击,如若是撞到后脑,那么此时孩童便不在此处了!

    流逝的光阴,似水的年华。时光如流水一天天逝去,转眼已是十余天过去。

    清晨的朝阳腾空升起。县城医院,妇人正办理着出院的手续。待得办理完毕,妇人拉着孩童的手向大夫致谢。孩童稚声稚气的对大夫道:“谢谢大夫,治好我头上的包包。那个包包可真是讨厌,压得我的头好重。”如此道谢,闻所未闻,大夫听言也是啼笑皆非。

    母子两人便即乘船回家。舟至江中,望着滚滚而逝的江波,孩童一时竟陷入了沉默。也不知道小小的心灵里,伴随着滔滔的江水,在流淌着什么。

    回到家中,已是晌午,一众孩子已然放学回家,正喝着热乎乎的米粥。其时众孩子中最大的大姐头,已然能够洗米煮粥,胡乱应付三餐。这些日子里,照顾弟弟们日常,更是忙的不亦乐乎、手忙脚乱。众孩一见孩童回来,连忙“呼”的一下围了上来。安静已久的屋子,瞬间又是一片嘈闹。其时孩童头上依然贴着膏药,往后每七日须复查一次。待得七次之后,便已痊愈。

    时光荏苒,韶光飞逝。

    南海之滨,某个村庄的学校,礼堂中。一片安静矜重,黑压压的数百名学子正端坐于木椅上,一道庄严洪亮的声音正从礼堂上方颁奖台传来:“炘凯,一等奖,奖励书包一个。建武,三好学生,奖励钢笔一只。伟帆,二等奖,奖励笔记本一册。”随着上方的颁奖声,一个个学子在周围一众学伴的艳羡目光中走上颁奖台,行礼领过奖品。

    黑压压的学子中,有一个俊俏的少年,正端坐于木椅上,神情平静。听着上方传来的颁奖声,少年却是心中有数。对于自己的成绩,向来自信满满,每个学期的颁奖典礼,自己可是从未空手而归。

    但听得庄严洪亮的声音再次响起:“XXX,一等奖,奖励书包一个。”少年立起身来,迎着身周一众学伴的羡慕眼光,平静的走上了颁奖台。伸手领过一个崭新的书包,行礼致谢,便即返回座位。

    片刻之后,颁奖台上的声音忽转严厉:“本期颁奖典礼到此结束,接下来便是处罚环节!炳文,破坏学堂窗户两扇!六罗,辱骂师长!棉生,调戏女学伴!海文...凡念到名字的学子,速速上台接受处罚!”

    待得典礼结束,少年和三个女学伴结伴走在回家的路上。一个瓜子脸的俊俏女伴对少年道:“咱们还是去你家玩罢,昨日方才玩到一半便被你母亲赶了出来,好不尽兴!”少年尚未答复,一旁鹅蛋脸的女伴赞同道:“甚好!我这几日里新学了一支舞蹈,待会跳给你看,如何?”少年欣然道:“甚好。”话音方落,第三个女伴也连忙嚷道:“我昨日学了一首歌,等会一并唱给你听!”

    四人一路上其乐融融,笑声遍洒在乡间的小路上。

    一行人来到少年家中外院,唱歌跳舞,好不尽兴。鹅蛋脸学伴虽舞姿略显生硬,却颇含韵味。

    正作乐间,一个温婉的妇人从厅内走出,神情严肃,对着玩耍的一众少年道:“孩子们,你们如今正是求学时期,务以学业为重,莫要贪玩,荒废了学业。还是赶紧回家学习去罢!”几个女伴见到妇人严肃的神情,也是颇为拘谨。待听得妇人说完,忙与少年说了几句悄悄话,便道别而去,各回各家。对此少年心中也是无语。

    一个深秋的下午,阳光柔和地洒在大地上,温暖的微风轻抚着脸颊。发黄的树叶在秋风的吹拂下轻轻飘落,如同一场黄金舞会。空气中带着一丝凉意,让人感受到季节的变迁。

    乡间的小路上,少年正和一众女学伴结伴而行,聊着一些趣事,不时发出清脆欢乐的笑声。

    回到家中,却是不见妇人的身影,少年心中暗感不妙。忙进屋一看,只见妇人正躺在床上,脸色蜡黄,闭眼而眠。

    见此情景,少年不由心里一沉,阳光青稚的脸上瞬间蒙上了一层阴霾,适才的欢乐心情一扫而空。他知道,母亲再一次病倒了。

    近来妇人躺在床上的时间比之下床行走的时间还要长。多年来的艰辛操劳,贫穷的家境所带来的食养不足。平日里又心系儿女,偶尔买来较好的食物也总让给一众儿女。长期下来,已然颇为营养不良,身体一年不如一年。

    少年当即放下书包,来到床前,对着妇人小声喊到:“娘。”

    在少年期待的眼光中,妇人却是没有答复。见此情形,少年的心情更是低落消沉。呆立了片刻,不由暗暗叹了口气。

    蓦地里少年脑中闪过一丝光亮,忆起了以往逢时过节随同母亲求神拜佛的情景。随即少年走出房间,来到天井,身体朝南。模仿着母亲跪拜神明的姿势,朝地面跪拜下去。心中默默祈祷:“求神明保佑我娘身体健康,逢凶化吉。”随即朝着地面重重磕头,足足磕了九九八十一个,方才缓缓起身。待得磕头起身,额头竟觉颇为疼痛,对此少年自是毫不在意。

    与此同时,不为人知的,少年的心脏位置一颗至诚的赤子之心隐约闪动着光芒。紫光道道,时隐时现。胸腔内正六方形的《紫微七星阵》一如既往的流转着,霎时间紫色光芒大涨,愈来愈浓。紫光忽然缓缓升起,呈正六方形离体而出,飘向屋中床上的妇人。奇异的是,紫色光芒虽从少年胸腔飘出,但却似乎咫尺天涯,少年竟是未觉分毫。

    说也奇妙,约莫一盏茶的时间后,妇人竟悠然睁开了眼睛,只觉身体轻便不少。稍待片刻,便起身下床,走出房间。见到少年,问道:“孩儿,你回来了?早先你去上学时,为娘忽感身体不适,便躺下休息。竟一觉睡到现在,眼下已是几时?”

    正期待中的少年忽见母亲走出房间,心下不由大喜。以为是自己的一番真诚感动了神明,终得神明俯允所愿。少年不知道的是,此番祈求得以如愿,消耗的乃是自身的能量。能量之说,虽玄乎奇妙,然存乎一心矣!世间但凡拥有赤子之心者,皆有消耗自身能量,以济他人之能力。虽能量表现出来的形式不同,但其效用殊途同归。

    然而少年纵使知道此番如愿消耗的是自身能量,他也会毫不犹豫的去做。母亲能够每日下床行走,健康生活,是他最乐意见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