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法官泪 » 第3章 流萤飞絮

第3章 流萤飞絮

    农村人靠聚圩卖杂粮换零花钱,把蕃薯、芋头、木薯等杂粮运到到圩上卖了,再买点肉和日用品回来。

    圩不是一个固定的地方,比如说每农历月初三、初七就是牛圩,初六、初九就是宸江圩。农历六月初六一早,一群要赶圩的叔叔伯伯们蹲在村口大榕树下抽水烟,韩有成也在其中。十多辆二十八寸的自行车,后尾架上都捆着大麻袋。

    “大山,你女儿要是在清朝,是秀才吧?”程大田敲了敲水烟筒上烟屎。

    “呵呵......”程大山憨笑,他是天生的好脾气,任凭任何人任何赞美、打趣、抱怨,他都甚少申辩、反驳。

    三叔公吐出几口水烟雾:“大山,各家会凑点路费给有成、嘉叶,好久没有这样的大喜事了,程家村也该出出人才了。”

    “谢谢叔公,只不过是多认识几个字,好营生,我这个笨人教不出什么人才”程大山感激地给三叔公上了口烟丝。

    三叔公手指点了点大山,意味深长地笑了:“从小最会做人就是你,韩有成,跟你姑丈学着点”

    “欸,好咧!”有成应声道

    程大田嘲笑:“又不姓程!”有成轻蔑一笑,显得云淡风轻。

    三叔公眼光狠厉地扫一下程大田,大声说:“今天大山带队,在城里,遇到什么突发状况,大山全权代表村委处置,出发吧。”

    宸江是九州江的支流,城中的老南街是集市所在地,老街古老苍劲,两边林立的建筑物都是民国时期的,房主的后人大都移居海外了。街尾挨着江边的空地,都是赶圩农民可以临时摆摊的范围,城管不会驱赶。

    太阳刚升起来,28寸自行车已经密密麻麻地排布在江岸,农民把蕃薯、芋头往地上一倒,麻袋一铺,就成了临时一个摊位。

    程家村赶圩队,大部分人已经在家称好货物的总重,打算直接卖给那些收购的小贩,他们认为那样省事,可以早点回村。事实上,小贩会串通一气,故意不收购,拖到太阳下山,农村人都很焦急的时候,才慢悠悠地走出来压价收购。

    大山知道宸江是大圩,有购买欲的居民比小贩多得多,零售会更快,于是前一天晚上,就嘱咐宝泰给有成备好杆秤。

    一群女人把有成的摊位围得水泄不通:“靓仔,我们这么人一起买,4毛5吧,每斤少5分呗,一下子就能把你的蕃薯分完。”一个烫着卷发的时髦中年妇女带头砍价。

    “就是,就是,我们这里10多个人,一人买4、5斤,你马上就可以回去。”其他女人一边附和着,一边低声说着笑。

    “真俊!”

    “像翻版张国荣。”

    “个子也很高啊!”

    .........

    宝泰嘱咐有成4毛就可以把蕃薯全出了。现在4毛5,已经比预期好,有成正想答应。

    大山凑了上来:“刚才小贩给4毛8收购,我们都不卖,你给4毛5,我们还不如卖给小贩,还不用称。平常小贩都卖7、8毛,这100斤蕃薯,我们山长水远地拉过来,就是赚个劳力费,大姐小妹就不要再杀价了。”

    大山的一番话说得既有压迫感又诚恳。

    如果再等下一个圩日,要好久,这群城镇家庭妇女今天起个大早,就是为打个优惠的价格,有些人动摇了:“5毛就5毛吧,他们也不容易。”

    只要有一个人开头,局面就打开了,刹时这群中年妇女疯了一样围过来抢购,都担心最好的落到别人手里。

    一会功夫,不仅有成、大山的卖完了,连带旁边几家打算等小贩的,也被抢完。

    接近晌午,程家村队的杂粮只有一两家的没卖完,大山把称留给他们,遣散其他人都到南街逛逛,吃个午饭,购置一些家里需要用的东西。

    几十年过去了,南街这些民国老房子上的墨黑字招,颜色都褪得差不多了,残留的印痕,依稀可以辨认出当年的名字:钟表店、凉茶馆、镶牙铺、当铺、银行、县政府等等。现在的房主都不知道以前的故事,知道故事的基本上都离开了故土。一阵风刮过,煞白的灰墙,会有些陈旧的石灰剥落,这条街唯一不变的仍然是繁华:车水马龙,川流不息,货物琳琅满目,那种繁华,那种风流,仿佛是往昔的复刻。

    街拐角有间传了五代的凉茶铺,它大家心中的神医,无论是感冒、发烧,还是屙呕肚痛,只要来杯凉茶,立刻能大病化小,小病化无。

    圩日,凉茶铺老板会向赶圩的农村人收购山草药,山草药的价格相对杂粮还是挺可观的。

    大山带着有成,穿过老南街,直奔凉茶铺。

    凉茶铺老板是一个驼子,他老远就看见大山:“大山,来喝茶。”

    “不敢喝啊,怕你把茶费也算进去。”大山把布袋打开“新鲜的,都是我从山上打下来的。”

    驼头微笑着看着布袋里的金银花,抓了一把嗅了嗅“看着不错,老价格吧。”

    “行吧,这是我外甥,孩子第一次赶圩,给他来杯冰糖雪梨茶。”

    “好,好,你也来杯!”驼头倒了两杯茶汤递过去“下回帮我打点白花蛇草。”

    “那个啊,不好找啊”

    “好找,也用不上你啦,价格是金银花的两倍哈。”驼头扶了扶眼镜,笑眯眯地看着大山“拿好,4斤半,十三块五毛”驼头把钱递给大山。

    “谢啦,你要的,翻十座山,我也给你找来!”,大山挺满意这金银花卖出的价钱:“走,我们去吃饭!”

    有成连忙从小板凳弹起来,跟在大山的后头:“姑丈,药材这么值钱啊,比种蕃薯划算多了。”

    “物以稀为贵嘛,难找,作用大,自然就贵了,一会我们吃碗汤粉,再逛街,你有什么想买的吗?”

    “我想去新华书店。”

    “怎么跟嘉叶那丫头的爱好一样,好,一会去”

    大山和有成在粥粉店吃了碗三毛钱的牛腩粉,就直奔新华书店,有成很快拿一套外国小说《飘》付了钱。

    上中下三册,一共4.95元,有成说用的是自己平常积撰的零花钱。大山都被触动了,想不到一贯吊儿郎当的男孩竟然这么有耐心存钱买一套书。

    本来还想去宸江一中逛逛,大山担心夜路骑车不安全,买完书,就召集大家回村了。

    晚饭过后,嘉叶说要去有成家看今天新买的书,大山知道这事,叮嘱:“别太晚了,让有成送你回来。”

    “好!”嘉叶一边应着一边飞快跑了出去。

    她去的不是韩有成家,而是直奔江边的芦苇滩。

    有成说要带他看程家村最神秘的景致,其实她心里觉得程家村的秘境就只有桃金娘岗。12个年头,程家村哪个旮旯角落,她没去过。

    但有成拍着胸脯说她肯定没看过,说是特定的季节、特定的时段、特别的缘分才能看到,玄乎其乎的一番说辞倒是勾起了她的好奇心。

    很快就到了芦苇滩,江岸上有几个堆得高高的芦苇垛。

    ‘难道是看芦花’嘉叶暗想,顺着芦苇杆爬上了芦苇垛,四仰八叉躺了下来,看着芦苇花在水边轻轻摇曳,展示着优雅的身姿,微风吹过,花絮被扬起,一阵阵淡淡的芦花清香弥漫在空气中,芦花点缀通红的霞色,如同天空中飘洒的星星,闪烁着温暖而柔和的光芒,嘉叶竟失神了。

    突然,远处传来一阵悠扬的口哨声,嘉叶从身下抽出一根芦苇条,抬起手轻轻晃了一下,只听到一阵窸窸窣窣爬垛子的声音,所有的暗号都对上了,嘉叶故意挥起芦苇枝抵住爬上来的人:“来者何人,竟敢侵扰本姑娘的清净。”

    “我乃冷面公子,今日寻得奇珍异宝,特来给姑娘献上!”

    “珍宝呈上来,人滚开!”

    “嘿嘿,那我跟书一起滚啦!”有成佯装要滑下去。

    嘉叶倏的一下坐了起来:“什么书?”

    她一眼就看到“飘”这个大字,一阵惊喜,伸手就要抢过来:“你怎么知道我在看这套书?”

    有成故意躲开,嘉叶一个踉跄,就要滑倒,有成赶紧抱住嘉叶,两个人跌倒在垛上,有成被嘉叶重重压着

    “姑娘,我成肉饼啦!”

    嘉叶不好意思地爬起来,把书捡到怀里:“谁让你捉弄我!”

    “我不好,我活该。这书不便宜哈,花掉了我所有的零花钱,难怪你老师不肯借给你,怎么谢我?”

    “不谢,没钱!”嘉叶脱口而出。

    “谁要你钱啦?”

    “要什么都没有!”嘉叶做了一个鬼脸“你说的秘境呢,是不是这芦花,我已经欣赏完了,我回家看《飘》。”

    “别!别!书已经是你的了,你什么时候看都行,过几天,我们出宸江,这秘境就不知道什么才能遇上了。”

    有成一把拉住嘉叶:“躺下,闭上眼睛,再等一阵。”

    不知道有成葫芦里卖啥药,嘉叶将信将疑地躺下:“哥”

    “哈?”

    “你今天去看学校了吗?”

    “没有,姑丈说时间不够!”

    “宸江好玩吗?”

    “很热闹!”

    “哥,你最想做的事是什么?”

    “去临海”

    “是去找你亲生妈妈吗?”

    “跟她有点关系”

    “为什么是有点?”

    “因为大部分是跟你有关系。”

    “跟我有什么关系?”嘉叶以为自己听错了“难道我妈也不是我妈?”

    “哈哈.......”有成忍不住大笑:“你千万别怀疑,我姑姑,你的妈,真是你的妈。我是怕有一天你考去临海,我再也见不到你,所以我要比你先去临海。”

    芦花丛中响起“叽叽啐啐”的声音,有成按住嘉叶的肩膀:“嘘!看那边!”

    一片绿光轻盈地飘向空中,忽明忽暗,绕着金色的芦花絮,在夜空中飞舞,划出优雅的弧线,如同芭蕾舞者翩翩起舞,微弱而坚定的光芒,似乎能穿透黑暗,流萤裹着飞絮盘旋在空中,是一场美丽的视觉盛宴,也是一首动听的自然乐曲,把人推入一个充满奇幻和想象的世界!

    “太美啦!”嘉叶陶醉在这如诗如画的梦幻中,月色映着她清秀的脸庞,如此动人,有成也看呆了。

    半响,他才回过神来:“这些水生萤火虫,4个月就过完了一生,它这样飞舞的样子,一生只有一瞬,雄虫日落后开始低飞,入夜发出绿光,吸引雌虫交配,它每次发光的时间只有0.2秒。那一刹,能看到它的光,并回应它的雌虫,才能和它交配繁殖。如果没有雌虫看见它的光,它很快就会光尽而亡。”

    “听起来有点悲伤!”嘉叶愣住了“美好总是短暂的,哥,我们回去吧”

    “不看啦?”有成不想那么快走。

    “爸妈担心,我爸说让你送我回去。”嘉叶吱溜一下从垛顶滑了下去。

    有成以为嘉叶是听了萤火虫的故事,才急得要逃走,十分后悔:“等等我!”

    他担心嘉叶跑太快受伤,赶紧滑下来,一把拉住嘉叶的手,拿过她手中的书:“我牵着你走吧,路黑。”

    “好。”嘉叶从小就怕黑,有成一直是这么牵着她的手走夜路,她也就习以为常了。

    谁也不知道,韩有成是什么时候发现这里的,看过了多少回这样的“流萤飞絮”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当年那些在农村里相聚的知识青年,大概也跟韩有成一样发现过这个秘境:

    在远离家的程家村,用这样美好景致,慰藉对亲人的思念

    又在这样的梦幻景致中,溯寻伊人,与她相知相爱,任爱抚平岁月的艰辛。

    韩家,宝泰听到了有成的脚步声,转身进房睡觉去了,他不想儿子觉得被过度关注。

    客厅里,衣车“嗒嗒”地响,刘秀美还在油灯下缝制被套,那是给有成带去宸江的被褥。

    秀美和宝泰结婚二十多年,相敬如宾,从未红过脸,美中不足,就是两人没有自己的孩子-。

    但自从有了儿子韩有成,他俩觉得生活圆满了,现在儿子又考到县城读高中,更加欣慰不已。

    有成看着秀美灯下的影子,想起刚才跟嘉叶说想去临海的事,心中一阵阵愧疚:怎么会有离开自己爸妈的想法呢?!有成刮了自己一巴掌,暗骂‘太不知好歹了!’

    继而又苦笑自嘲‘人心啊,像蟒蛇一样贪婪,总是不知足。’

    他决心要压住自己的非分之想,从今往后好好待宝泰和秀美,不让他们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