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争宋 » 第4章 旦旦的忧伤

第4章 旦旦的忧伤

    李纲对赵旦的这番拉拢并没有感到多少意外,毕竟这只是很常见的为君手段罢了,但他内心震惊的是,赵旦居然真的愿意将汴京城的守卫之事完全交予他!

    这其中深深的信任和沉重的责任,也让李纲恨不得现在就掏心挖肺,将这些时日自己所思所虑的要点全都在赵旦面前吐露而出。

    而这,不就是自己一直苦苦寻求的么?

    李纲手中紧紧攒着那还带着些许官家温热的玉佩,干咳一声道:“官家,臣心中是这么考虑的,如今西路完颜宗望虽说是有十万大军,但实则能参与作战的,不过七八万人,而我汴京城内尚有三万余精兵,守城月余是不在话下之事!

    然而关键却也在此!金狗擅长骑兵,却不擅长攻城,现为今之计……”

    听着李纲在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赵旦虽然听不太懂,但一向善于抓重点的他,也已经抓住了李纲话语中的关键!

    那就是,以如今汴京城内兵力,虽然可以守城,但真要击退金兵,还得是依靠其他各州兵力!

    特别是西军!

    西军……有什么有名的将领来着?

    杨家将?

    赵旦陷入了深深的沉思,这一刻的他突然有些痛恨,自己怎么选了地质勘探这么一个劳什子专业,要是学的历史,那现在岂不是和开挂了一般?

    就算不学历史,早知道会穿越,多看点历史也好啊!

    哪怕因为自己这只小小蝴蝶的穿越,未来会不可避免地引起难以预测的变化,但至少在寻找名将这种大方向上,不会只知道岳飞这一个人!

    可现在的赵旦,虽然知道了西军的重要性,但还是充满了茫然。

    西军里,有什么将领可依靠的吗?

    福宁殿内一片静谧,唯有李纲在慷慨激昂地奏对,至于赵旦,还在沉思着。

    然而大概是觉得官家听得这么认真,李纲说的就越发自信了,从分析东西两路金军的情况,到具体汴京城的城防布置,再到如何安抚百姓,勠力同心,对抗金兵,是井井有条,显然是早就有所准备了。

    只不过在这中间,李纲还顺道骂了几句李邦彦白时中这群尸位素餐的宰执,似乎完全不怕外面的人听到。

    对此,姚平仲站在那里,自然对李纲说的这些东西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只是觉得这文官骂起来倒是蛮解气的。

    至于邵成章,更是如同一尊雕塑一样,一动不动地在赵旦身边束手而立,眼观鼻,鼻观心,似乎完全进了入定状态。

    这当着官家骂宰执的话,谁敢听到耳朵里去啊!

    好吧,李卿还真是个直脾气的性子……

    赵旦慢慢回过神来,干咳一声,打断了李纲的话。

    “嗯,召天下州府之兵来汴京勤王,这个思路很正确,不过李卿,现在金兵就在眼前,时间上还赶得及么?”

    赵旦在这些时日里,也并非是什么事都没干,通过邵成章,他也大概了解到现在最前沿的金兵已经到了什么地方——前锋部队已经抵达黄河,就算拦在黄河的军队能拖延一二,可若是金兵派小股骑兵前来,不过半月功夫,就可以抵达汴京城下!

    这么短的时间里,来得及吗?

    李纲正慷慨地陈述着自己的抗金方略,听到赵旦突然出声,便胸有成竹地回道:“官家的担忧,臣纲清楚,不过官家无需在意这个,只因那金兵虽然半月内便会抵汴京城下的,但那毕竟是小股队伍!

    只需布置好守城事宜,再安定民心,稳住局势,那些金兵绝对进不了汴京城!”

    最后一句话,李纲掷地有声,目光炯炯地看向赵旦,似乎也是在给这位官家鼓劲。

    然而赵旦却没有第一时间回话,只是沉思着,回忆着关于这场靖康耻的结果。

    在那场靖康之变中,第一次金兵来袭应该并没有成功,而是在第二次的来袭中,因为徽宗钦宗这二圣愚蠢的决定,才导致了国破人亡的下场。

    赵旦很快确定了这一点,又看向李纲,终于下了决心。

    现在这汴京城内,除了这李纲外,其他人他实在没听说过,也不知道可不可靠,那既然如此,就先让他把事情做起来再说。

    “咳!”赵旦一声轻咳。

    李纲本来心中还有些忐忑不安的,深怕自己哪里说的不好,引得这位赵官人血脉里软弱的因子起来了,那不是天大的罪过,好在这一声咳嗽,他立即站直腰身,向前倾听。

    “那就……按李卿说的去做吧!”

    赵旦伸出手,见李纲站的有些远,便直接起身,拍了拍他肩膀,又看向了一旁的邵成章,“事不宜迟,成章,拟旨,就按之前说的,颁下去吧!”

    “臣李纲,必不负官家信任!”

    李纲再次感受到了赵旦的拳拳信任,激动地跪伏在地上,大声回道。

    赵旦欣慰地点点头,却没听到邵成章的回话,眉头微皱看过去。

    邵成章似有些犹疑,低声道:“官家,此事是否应与殿外的诸位宰执商量一下?”

    ?

    赵旦只觉得心里升起了一个大大的问号,旋即他从这位心腹太监的眼中意识到了一点。

    在赵宋这片江山,宰执们的确有着一些不小的地位,而并非如后世那般人们所想象的,皇帝天然便拥有绝对至高无上的权力。

    这让赵旦有些不爽。

    我都穿越过来接了宋钦宗这么一个倒霉蛋皇帝的班了,怎么说话都未必好使呢?

    又或者,不是这个原因?

    赵旦想了想,敏锐的察觉到了应该有一些更深的原因。

    虽然他才穿越过来没多久,但对于赵宋那屎一般的文官系统也有所耳闻,这帮猪队友能不拖后腿就不错了,现在这个时候,难道还有别的心思?

    赵旦想了想,便重新恢复了木然的表情,摆摆手道:“既如此,成章,让殿外的宰执们都进来吧!”

    “喏。”

    邵成章轻声回道,随后便一路去了殿外。

    而李纲则是默默退到了下方,与姚平仲两人面对面站着,空出了前面的位置。

    那里是宰执们才能站的地方。

    此刻,福宁殿外。

    一大群穿着朱紫衣衫的赵宋官员们等候在这里,站在最前面的,分别是太宰兼门下侍郎,崇国公白时中,执政门下侍郎兼枢密院副使吴敏,尚书右丞宇文粹中,吏部尚书李梲,户部尚书唐恪以及御史中丞李回等。

    至于那位太保领枢密院事的枢相蔡攸,自然是早就溜走,与蔡京童贯等人追随太上皇而去了。

    不过有崇国公白时中在,局面倒也还稳定,只是这些人神色各异,有的老神在在,有的忧心忡忡,有的面无表情,唯一相同的,是都把目光落在福宁殿门口,不知在想些什么。

    “诸位相公,官家请。”

    邵成章来到殿外,眼睛扫了一圈,随后垂下眸子,低声说道。

    最前面的白时中、吴敏还有宇文粹中相视一眼,彼此间眼神交互,什么都没说话,便依次跟着邵成章进了福宁殿内。

    福宁殿内很安静,文官们按照惯例站在左边,而右边就只剩下姚平仲一人孤零零的,显得格外惹眼。

    不过这三位赵宋的相公们却都没有关注姚平仲,而是在走过李纲的时候,纷纷用眼角余光扫了眼这位太常少卿。

    按理说,李纲是没资格在他们之前,被赵旦接见的。

    这里面发生了什么变故?

    再联想到这两日官家从昏迷醒来后奇怪的一举一动,三人心中都有了些别样的想法。

    “官家。”

    三人分位次,白时中在最前面,吴敏和宇文粹中在后面,齐齐朝赵旦拱手出声。

    赵旦看了眼这三人,一旁的邵成章已有所领会,低声将这三人介绍了下,他才缓缓点头,没打算绕弯子,开门见山。

    “三位相公,如今金兵来势汹汹,可有什么应对之策?”

    赵旦如此直截了当地问话,令白时中三人更是诧异,要知道,以赵宋官家一向的习惯,应对金兵,哪里要什么应对之策。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啊!

    没看到太上皇早就已经跑了吗?

    但如此言语,自然是不能在这福宁殿中直言的,白时中思索片刻,出列朝赵旦微微拱手。

    “官家,臣以为,金兵此番前来,所求无非钱财粮食、古玩珍宝之物,而如今金兵已临近黄河,直奔汴京,官家应当以自身安危为重,不可轻易涉险。

    故而,臣以为,一面官家可先离开汴京,找寻一处安全之地,如往颖昌、应天,避其兵锋,另一面,官家可派人前往金兵营中,与其谈判,只要满足了这些蛮子的要求,他们自然也就撤兵了,如此一来,汴京之难自解,官家也可高枕无忧了。”

    这位宰执侃侃而谈,整个福宁殿内回荡的,都是他的声音。

    而赵旦则是面无表情地听着,心里升起一个念头来。

    哦,这是一个降金派。

    “臣附议!”

    “臣以为白相所言有理!”

    白时中刚说完,还没等赵旦开口,吴敏和宇文粹中便同时出列说道。

    赵旦眼角余光扫了这两人一下,心里想起了邵成章此前与自己介绍过的。

    这白时中以蔡京蔡攸父子马首是瞻,吴敏是蔡攸的门下,宇文粹中又是蔡京的甥婿……合着我这底下的三个宰执,算上没出现的蔡攸,都是一伙的人啊!

    至于那个蔡京,赵旦即便是历史小白一个,也知道对方是北宋末年六贼之一!

    四个宰执,全是一伙的降金派,这怎么玩?

    赵旦一脸泥塑像地坐在那里,忧伤一下子浓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