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争宋 » 第14章 暗藏的隐患

第14章 暗藏的隐患

    面对王宗濋渴望的眼神,赵旦直接选择了无视,他扶起韩世忠,想了想,又笨拙地给他拍了拍身上的尘土。

    这举动更是让韩世忠虎躯一震,下意识膝盖就要一软跪下去,因为他可从未听说过,官家有如此亲昵地对待过一个武将!

    童太尉或许曾有如此疏遇,但别忘了,童贯可是宦官,本就是官家的亲信!

    而现在的这位官家,在这么多宰执大臣面前,对他一个武将表现这么亲近,这也怨不得韩世忠开始胡思乱想了。

    难道说官家要让我去做一件送死的事情?

    韩世忠正想着,下跪的举动已经被赵旦给拦住了,他低垂的目光看去,正好便与赵旦的目光对视在一起。

    嗯,官家这眼神……是希冀?是渴求?

    韩世忠解读着赵旦的眼神,解读来解读去,他越想越摸不透了,干脆心一横,高大的身躯推金山倒玉柱般跪在赵旦面前,莽上去了。

    “世忠但凭官家吩咐!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好!”

    赵旦就等着韩世忠这句话,他毫不掩饰自己脸上的笑容,先有李纲主持稳定局面,如今又收获了韩世忠这一员大将,还愁金兵攻城?

    妈的,要不是担心宋军战斗力实在是不行,赵旦都想让韩世忠带兵直接朝完颜宗望进攻了!

    只不过赵旦看韩世忠还是心有忐忑的样子,他又是一笑,指向梁方平和何灌二人。

    “梁方平,何灌,你们二人说的话,朕刚才都听着,你们的争执,朕也都看在眼里。”

    赵旦声音平淡,却带着一丝不容置疑,“你们二人昔日都有战功在身,若是就这么杀了你们,也有点说不过去,所以,朕今天给你们一个机会,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

    梁方平和何灌两人当即跪伏在地上,齐声道:“唯!”

    赵旦没有去看他们,只是淡淡地说道:“从今天开始起,你们二人,各率三千禁军,分守东北和西北,如果此次金兵攻城,你们守住了,朕饶你们一命!但如果没有,你们也别说,朕没给过你们活命的机会!”

    一番话,梁方平和何灌听完,便没有做多少犹豫,连连磕头不止,高声谢过官家恩典。

    而李纲等新任的宰执大臣们,则都对赵旦此番举动有些侧目而视。

    原因一来作为赵宋官家,赵旦此举与以往着实是有些不同,要知道在一日之前,赵旦可还在寿山艮岳上想着要自尽的事情干,二来,

    赵旦挥挥手,示意梁方平和何灌两人可以下去了,毕竟他此行最重要的目标,已经达成了,随后,他准备转身回到椅子上去。

    然而就在此时,一个弱弱的声音响起。

    “官家,臣……”

    赵旦抬眼看去,这才想起底下还跪着一个自己的便宜舅父王宗濋,他嘿的一声,回到椅子上,目光似乎透过珠帘,已经看到了王宗濋脸上的紧张。

    “舅父,脖子上的枷锁戴的可重么?”

    赵旦问道,那声音里让人听不清楚任何起伏。

    王宗濋听着,越发觉得坐在珠帘后的这位亲外甥是如此陌生,心中暗想,难不成做了官家,连性子也都改了?

    但更多的东西,王宗濋不敢去想,只能老老实实地回道:“官家,这枷锁委实是有些重。”

    赵旦依旧冷冷地问道:“那你可知,为何朕会让人给你戴上这枷锁?”

    王宗濋心里咯噔一下,下意识就回道:“莫不是,臣昨晚给官家送上的美人,没有讨官家的欢心?”

    昨晚?美人?

    政事堂上,李纲等人本来都默默听着,一听到这里,不由得纷纷看向珠帘之后,神色各异。

    怎么王宗濋给官家送美人这种宫闱内事,也在政事堂上提起来呢?

    李纲眉头紧皱起来,他本就脾气暴躁,又一向不喜有脂粉之气的君主,本来对新任官家这两日的表现还十分满意的,现在心头就多了一丝阴霾。

    官家不会因此沉迷于温柔乡,忘了抗金一事吧?

    都这群谄媚之徒干的!

    李纲忍不住看向王宗濋,若不是赵旦还未表态发话,他现在都准备将手中的笏板子抡上去了。

    而珠帘后的赵旦则是表情古怪,合着昨晚自己想了半天想这位舅父王宗濋的行为意图,以为他有勾结外人的嫌疑,没想到仅仅只是想讨自己欢心?

    但再想想赵佶在位时各种放浪玩乐的行径,赵旦忽然也就有些理解了。

    大概赵宋官家在底下人心中,就已经是这种形象了。

    赵旦沉默了一会儿,冷声道:“谁给你出的主意?”

    王宗濋现在哪里还会搞不清楚情况,老老实实回道:“是昨日白时中那老贼给臣出的主意,说是官家表现有些异常,昏迷醒来后,却不召见臣等昔日亲近之人,恐担心官家被小人蒙蔽。

    于是他让臣与梁师成商议,给官家敬献一个美人,官家见了美人,就会记起我们,自然会有召见,到时候可以挽回一二……官家,就是这么个事情,臣绝没有其他心思啊!”

    赵旦面无表情地坐在珠帘后,心里已经是哭笑不得了。

    原来就是这么个事情!

    亏他昨晚还想东想西,生怕殿内什么时候冒出来一个杀手,把他脑袋割下来送去给金人了……结果居然又是白时中在搞事情!

    这老匹夫,真是一刻都不消停!

    至于自己这个舅父,嗯,看来不仅仅是没什么本事,而且还很愚蠢……

    殿前都指挥使这么重要的位置,可不能安排这么一个人做下去了!

    赵旦感觉自己心里因昨日刚刚压下去的杀气,又冒出来了,他麻木地看着底下的王宗濋,终于开口。

    “革去王宗濋殿前都指挥使一职,由武节郎韩世忠暂代。”

    赵旦挥挥手,内心感慨。

    此前跟了赵桓十年之久的太子詹事耿南仲,骑墙草一个,还有据说是扶赵桓上位的李邦彦吴敏等人,全都是不想抗金,只想议和的,现在这个身为殿前都指挥使的亲舅父王宗濋,还愚蠢地跟着白时中走。

    要知道殿前都指挥使,那可是三衙中最高的职位!

    真正的心腹!

    好在赵旦没有如赵桓那般有亲情包袱,在冷冷地宣布完这件事后,他很快就让人把一脸难以置信的王宗濋给带了下去,整个政事堂内,恢复了之前的寂静。

    诸多宰执大臣纷纷看向他,脸上表情不一,但无一人开口。

    当初一手强力拔擢王宗濋为殿帅的是官家,现在一句话就罢免的也是官家,按道理说,这件事他们也无权指摘,但王宗濋毕竟是官家的亲舅父啊!

    就这么便罢免了么?

    感觉,和昔日的官家,又或者当初的太子赵桓是真的有极大的不同啊!

    在回想官家醒来后的种种异常……

    政事堂内陷入了一种诡异的死寂中,某些近几日在城中的流言,似乎也涌现了出来,而这也是不少大臣心头早有的疑惑。

    对于这种气氛,赵旦隐约察觉到了,但他并不清楚缘由是什么,便也继续保持沉默,直到韩世忠的声音响起。

    “官家,臣如今寸功未立,如何担得起指挥使一职?”韩世忠倒是很诚恳地说道,“臣只恳请能带领一支禁军同金贼一战便可!”

    对于韩世忠的这番请求,赵旦只是沉吟片刻,便应了下来,改任韩世忠为禁军前锋都统,这番拔擢,韩世忠非常满意并且高兴地答应了下来,看他样子,似乎恨不得现在金军就出现在城下,好让他去厮杀一番。

    而政事堂内的气氛,经由韩世忠这番打岔后,也稍稍恢复了正常,那些疑虑虽然仍盘旋在不少大臣心中,但如今这些人都是赵旦一手提拔上来的新班底,即便是有这些疑虑,此刻自然也无人敢提。

    李纲重新开始与人商议抗金之事,而赵旦则继续做自己的木头人,顺便又向邵成章询问起皇城司改组的进展,一些掩藏在汴京城宫内外的隐患,让赵旦始终有些不安。

    王宗濋的事情看似简单,实则是汴京城面临金兵压境时汴京城惊慌失措下显露出来的冰山一角。

    白时中李邦彦等人也好,太学生陈东以及怒火高涨的百姓也罢,都是在宣泄着自己的情绪,就像一艘破船即将沉没前,船上乘客发出的呻吟一样,赵旦想要辨认清楚的是,到底有哪些人想拯救这艘船,哪些人想跑,还有哪些人暗地里还在搞破坏的。

    而这个时候,皇权显得虚弱无比,更不用说,东南方向还有个作威作福的赵佶在!

    赵旦可以借用的,除了这个新组建的抗金班底外,就只有皇城司这种古代版的特务机关了!

    非常时刻使用非常手段!

    “新选的人,除了给朕盯紧梁师成之外,还有今日罢免的官员,特别是白时中李邦彦和吴敏,有任何一举一动,都要立刻告诉朕。”

    赵旦思索着,也顾不得使用皇城司这种机构会带来的舆论,直接对邵成章吩咐道。

    邵成章一一应下来,而赵旦则是又陷入了短暂的沉默中。

    就在这时,李纲的声音响起:“官家,这是臣等商议出来的十大抗金之策,请官家过目。”

    有奏章呈上来,赵旦翻开仔细看下去,心头逐渐浮现出一个想法来,只是他不知道可不可行,犹豫片刻,还是轻咳一声,说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