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河朔儿女 » 第四十五章 存亡之秋

第四十五章 存亡之秋

    等金国大将军武仙领兵赶到蔡州时,已有前御史中丞蒲察世远、西面元帅把萨合领兵从汴京赶来蔡州,还有其他支队相继靠拢。山雨欲来风满楼,一场大决战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在蔡州城,金哀宗召集群臣以及众将士作动员令:“我们是大女真民族,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子孙,当年太祖带领子弟兵驰骋疆场运筹帷幄,常常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打得敌人四处逃窜无处藏身。大金开创帝业以来,养你们一百多年。你们或因先世立功,或因功劳起用,都已经很多年了。现如今,我们国家危急,与我同患难,可以说是忠臣了。蒙古兵将要入侵,正是你们立功报国的时候,纵死王事,不失为忠孝之鬼。往日,你们立功,总是怕不让朝廷知道,今日面临敌人,我亲眼见到了,你们应该竭力报国呀!虽说我们竟然沦落到了这样的地步,作为女真男儿,你们忍心看到国家覆亡吗?”

    金哀宗铿锵的嗓音里,透露出一种不服输的革命精神。将士们听罢,群情激昂,他们举起森林般的手臂,异口同声道:“发扬革命传统,消灭侵略者,誓与阵地共存亡。”

    正在这时,有探子来报,蒙古人攻城了,将士们早已憋着一肚子气,他们纷纷踊跃出战。尽管蒙古人气焰嚣张不可一世,这次在团结如钢众志成城的金军面前吃了败仗。

    蒙古将领窝阔台一看,到了这个份上,金军竟然打退了我们的进攻,困兽犹斗,看来逼急了兔子也会咬人。既然这样,那就围城打援,困死这座孤城,我倒要看看谁是胜利者。于是,蒙古人修长壕垒胸墙,把蔡州城团团圈住。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蔡州城粮食短缺,出现了易子吃肉的悲惨境地。牺牲的战士、伤病员以及打仗逃兵,无一例外都被吃掉。既然这样,那蒙古人怎么生活呢?南朝皇上赵昀派大将孟珙给蒙古人提供了三十万石米粮等大量军需。不仅如此,南朝出动兵力两万与蒙古人联合消灭金军。

    蒙、南朝联手猛攻蔡州城。金军看到敌人来势汹汹,更增加了对敌人的刻骨仇恨。他们严阵以待,箭在弦上,只要敌人靠近,就积极给予痛击。外围之战役进行得异常激烈。息州行省抹捻兀典领兵在中渡店与南朝军队展开激战,女真人身高马大,擅于竞技的体能在这里发挥的淋漓尽致,打得敌人一败涂地,斩获南朝军士不计其数;武仙军队与蒙古人厮杀得难分难解,死尸交叠如丘,血流成河。蔡州城激战正酣,金国军士将死尸熬成油,滚烫的油水泼向了爬城墙的蒙古士兵身上,挨烫的蒙古人惊叫着从云梯上重重地摔在地上,竟也一命呜呼。

    蔡州城被蒙古、南朝军队围困三个月之久,城中粮尽。金哀宗下令杀掉上厩马五十匹、官马一百五十匹赏给将士食用。城中老百姓饥不择食,他们用人畜骨头与芹泥充饥。天兴三年(1234年)正月元旦,蒙古与南朝军队在城外会饮鼓吹。金哀宗命令近侍分守四城,所有官吏一律出供军役。初九那一天,蒙古人在西城凿通五门,整军进入城内。首长完颜仲德督军巷战。战斗持续到傍晚时分,蒙古兵暂时撤退。

    金哀宗见状,遂在执事厅跟大臣们感叹道:“朕为金紫光禄大夫十年,太子十年,人主十年。现在想起来没有什么过失,也并无恨意,只是让人痛恨的是,祖宗传递国祚百年,到这儿而绝,实在让人咽不下这口气。与自古暴乱荒淫之君等为亡国,大不一样,朕想不通也不服气。”

    接着,金哀宗又给大臣们说道:“历史上,就没有不亡的国家,也没有不亡国的国君,亡国之君往往或为阶下囚,或为献俘,或受辱于街亭,或饿死,朕要规避不会那样做的,你们到时看看朕如何视死如归的。”

    斯时,蒙古、南朝联军四面攻城,城破在即。

    在蔡州子城高墙内,原本是知州府地,改建过的承安大殿内,金哀宗完颜守绪把重臣完颜斜烈、娄室、完颜仲德叫到身边,龙目噙着泪花,说道:“朕已经没有能力承担国家复兴重任,朕要走了,最后,朕想做的一件重要的事情,为你们选一位新皇帝。”

    几个大臣挽留道:“陛下,你怎么能舍弃你的臣民呢?我们死生也要在一起!”

    完颜承绪说道:“你们谁也不要劝了,朕意已决!”

    一旁大臣泪水婆娑着,只见完颜承绪说道:“不要说了,叫新皇帝进来吧!”

    大臣们面面相觑,不知所云。

    金哀宗叫来大元帅完颜承麟,完颜承麟眼含热泪走了进来,并下跪参拜。他年轻力壮一身好武艺,身上总是充满着使不尽的力气。他早已得到消息,并为此流出了眼泪。

    完颜承绪让他平身,并亲切地看着他,拉着他的手,对他嘱托道:“朕志在殉国,要把皇位传给自己的亲人。”完颜承麟听罢,长跪不起且大声痛哭道:“我们誓死保卫皇上,冲出城去!皇上可不要走上绝路呀!这千斤重担,臣实在担当不起呀!”说罢,坚决回绝金哀宗的嘱托。

    “把御玺拿来!”完颜守绪命掌玺官取来御玺,用颤抖的双手将御玺郑重地放到完颜承麟手上。

    金哀宗完颜守绪意味深长道:“朕之所以托付于卿,实在是迫不得已呀!朕肌体肥重,不方便鞍马驰突。卿平日身体矫健敏捷且有谋略,万一卿没死,那么国祚得以顺延,这就是朕的志向呀!”

    “陛下,臣愿意跟陛下一齐去死!”完颜承麟推免道。

    金哀宗郑重其事地说道:“不行!为了完颜家族的血脉绵延不绝,朕不许你死,要死也要死在敌人手中,这是朕最后的旨意。”

    完颜承麟听罢便答应了下来。

    随后,完颜承麟即皇帝位,朝中百官齐声称贺。礼毕,金国将士赶紧列阵迎战强敌。然而,蔡州城南面被南朝军队攻破且已插上旗帜。不一会儿,城四面呼声惊天阵地,敌军似潮水般涌入。敌我双方在城中展开了巷战,城中金军顽强抵抗,终因势力不济而被敌人攻陷。金哀宗见状,默念道:“先帝,孩儿无力回天来追随你们来了。”言毕,金哀宗自缢于幽兰轩。

    这时金末帝完颜承麟领兵且战且退,退守到子城。他听说皇帝驾崩,忙率领群臣进入幽兰轩,看见金哀宗自缢,遂与群臣跪地长啼呜咽不止。金哀宗完颜承绪临薨也没有庙号,这可如何是好?遂让几位汉臣斟酌一番,谥号“哀宗”。

    然而,君臣哭奠还没有完毕,蔡州城便被敌军攻陷。君臣议定哀宗庙号之后,赶紧放火把哀宗皇帝尸体焚烧掉,以防敌方侮辱。之后,金国奉御绛山收集哀宗骨头埋葬在汝水之上。是日,太阳又红又大,可就是没有光芒,京、索之间血雨十几里,令目观者惊诧不已,心有余悸。

    金哀宗殉国后,尚书右丞相完颜呼歇虎率领剩下的一千多名金军与破城而入的蒙古、南朝联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短兵相接,金军表现出了舍我其谁的英雄气概,他们利用熟悉的地形,一次次打退敌军的进攻。

    正在这时,一个金军侦察兵对完颜呼歇虎高声道:“丞相,皇帝殉国了。”这一喊不啻于一声惊雷,完颜呼歇虎心里“咯喳”一下子,坚固的心里防线此时出现了坍塌。这个侦察兵继续说道:“目前皇上的墓地也不知道在哪里?”

    斯时,联军蜂拥而入,斗志出现颓废的金国将士已悲愤交加仰天大哭道:“我大金国如今亡国了,这让国人情何以堪?!”

    尚书右丞相完颜呼歇虎见大势已去,遂命令将士停止抵抗。他悲愤地对属下说:“皇上已经壮烈殉国,再打下去还有什么意义呢?我要投河自尽追随祖上,你们就看着办吧。”言罢,完颜呼歇虎投河自尽,为国捐躯。

    完颜呼歇虎壮烈牺牲后,与他并肩作战的金国将士们血染征衣涕泗交加。他们哽咽道:“丞相尚能为国尽忠追随皇上,咱们也不能自杀殉国么?”

    “我们临死也不做敌人的俘虏。”这些义士慷慨激昂道。

    就这样,剩下的数百名金军将士纷纷自杀殉国。

    金国大将军武仙与蒙古人骁将董文炳厮杀得难分难解,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随着联军人数不断地递增,再加上董文炳率领的虎狼战将,不到半天时间,武仙所部便被联军打得四散溃逃。斯时,蔡州城已被联军攻陷,粮食殆尽,将士们牢骚满腹,纷纷散去。武仙逃跑的路上,方知自己就像无家可归的人,乃率领仅剩下的十八勇士北渡黄河,期间又有五位壮士牺牲。同年(1234年)五月,武仙带领剩下的十三个勇士转移到泽州,没有想到,为泽州戍兵一一杀害。一代抗蒙名将武仙的生命至此画上了休止符。

    完颜承麟即皇帝位不到一天便被乱兵杀害,至此,大金王朝历经一百二十年寿终。

    金国历史犹如人类历史长河中滚滚波涛,又恰似一棵参天古树,因缘而起,又因缘而灭,这样的轮回,岂止万千!

    正如《金史》中赞言:金国初兴,虎踞龙盘,天下没有其强盛。太祖、太宗凭借雄伟霸气统治中国;到了熙宗、海陵时代,虐政蔓延,致使国政渐衰;金世宗继位,以仁易暴,老百姓方得安居乐业夜不闭户,致使大金国祚延续一百多年,施政于民心,众志成城。金章宗立志继承仁政,不期弊政日多,民力浸竭。既而大金王朝盛极而衰。到了卫绍王时期,纪纲大坏,国亡征兆已经显现。金宣宗南渡汴京,舍本逐末,离心离德,致使内政困顿倦怠,迅速土崩瓦解。先帝创业,功德日盛,天下归心,日出爝息,理势必然。金哀宗当政时,想扭转时局,然而帝国大厦已倾,无力回天。国君死社稷,历史上能有几人呢?可金哀宗做到了,真是一件死而无憾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