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朔 » 第十七章 米行

第十七章 米行

    上官珝今天出山安葬,夏晟现在勉强可以坐着了。夏见远给他做了一把轮椅,他们站在城墙上,看着送葬的队伍渐行渐远,他们走一段停一段,沿路洒下的纸钱好像一条婉转的小河。

    “你这样也算是送过了,不要太伤心。”夏见远拍着夏晟的肩膀宽慰道。

    “二哥,李严今天派人跟我说,他们找到了些线索,你等会儿送我去大理寺吧。”夏晟目视前方,语气里没有任何感情。

    夏见远忧虑地说道:“这么急吗?再养几天吧。”

    “不必了,你也知道我没有这个心思。”夏晟说道,“朝堂上怎么样?”

    “哎,现在大臣们都在上书请求父皇立储,关于立储的折子都堆的比养心殿还高了。”

    “他们都推举夏常吧,皇帝是国家的门外,我这个废人现在再也没有希望了。”夏晟自嘲道。

    “也没有,上官大人还是站在你这边的,朝中不喜夏常和东华茂做派的人还是有不少,你不要灰心,当务之急是摆明你自己的态度。”夏见远宽慰道。

    “好了,二哥,别安慰我了。”夏晟回头说,“二哥,你也可以试试,父皇还是喜欢你的。”

    “哎,别说我了,我上位也只是傀儡而已,没有背景斗不过这些大臣的。”夏见远说道,“就算夏常上位,也能制衡百官,做出成绩来,其实也不是不好。说实话,你和夏常谁继承大统,我都无所谓,只不过咱俩情分更浓些罢了。”

    “你这样帮我,不怕回头夏常报复你吗?”夏晟抬着看着他问道。

    夏见远笑着说:“皇帝总不能这么小气吧,我又没有对付他,不是吗?”

    “好了,二哥,我们回去吧,这里风冷。”夏晟裹着袍子说道。

    “好。”夏见远推着夏晟走下城头。

    大理寺里,李严看到二人到来,赶忙上前迎接。

    “李严,宫里还有事情,四弟你多照顾些,别让他太劳累了。”夏见远把夏晟交付给李严说道。

    “二皇子放心,李严心里有数的。”

    送走二皇子后,夏晟就要看李严说的证据,李严把夏晟带到了地下,这里是大理寺存放尸体、审讯犯人的地方。

    颜一平被带到夏晟面前,他双手双脚都被铁链束缚。颜一平的气色好了很多,自从上次刑部大牢发生事故后,颜一平就被转移到了大理寺这里,李严对他也很照顾。

    “大人还有什么想问的吗?”颜一平平静地说道。

    李严坐在一边说:“还记得上次我问你那个高个子的事情吗?说给殿下听。”

    “是。”颜一平向夏晟说道,“上次伏击殿下中的高个子,我认识。李大人让我去看尸体的时候,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他是和我同期参加武考的一名武生。”

    “你认识他是吗?关系很好吗?”夏晟问。

    “也没有,他第一场考试就被刷下来了,他很愚笨,但是人高马大的,让人印象很深刻。”颜一平说,“后来,在我做杀手后,再另一个地方看到过他。陈记米行,那是我刚刚进京的时候,在路边看到的。”

    “米行?做什么?”

    “米行每天都需要人去当搬运工,我看到他在那里。”颜一平说,“但是又想到那晚他去伏击殿下你们,我有个大胆的猜测。”

    “你说。”

    “那个徐掌柜很可能在陈记,我怀疑酒楼和油坊都不是徐掌柜真正做生意的地方,陈记米行才是。”颜一平继续说道,“做这种中间人,确实需要选一个人多眼杂的地方,来鱼目混珠。但是酒楼太人多眼杂了,里面除了后厨和小二,基本都是外人,这反而是不安全的,要是进来了大理寺或者官差根本就来不及跑。油坊就不更不必说了,太小了。”

    “所以,你怀疑陈记?”夏晟若有所思地说道。

    “对。”颜一平点点头说,“米行也是人来人往,但是大部分都是店家自己的搬运工负责每天从搬仓库里的粮食到店面,虽然也是人多眼杂,但都是自己人,这里面做点不合法的勾当可隐蔽多了。那个壮汉应该就是徐掌柜自己的杀手,平时当当搬运工用,需要杀人的时候再以外派的形式派出去。”

    “不过,这也都是你的猜想。”夏晟说道。

    “是。”

    “李严,你调查这家米行没有?”夏晟看向李严问道。

    李严拿出一份记录,递过去说道:“这是我们调查的记录,这家米行背后的老板叫陈光启,秀才出身,考不上举人就做了米行的生意,平生清白的很,也没有什么案底。从走访的记录来看,他和徐掌柜没有什么纠缠。我们在事发后,就去抄了徐掌柜的家。”

    说着,他又掏出一份记录:“徐掌柜叫徐寿,他也和陈光启一样,没有什么特别的记录,埋藏的很深。我已经通知了禁军和各处府衙,事发到现在没有一处发现这徐寿的痕迹,我也派人去他老家捉拿他的家小,我估计这徐寿应该还在京城。”

    “还在京城,能在哪儿呢?”夏晟思索道,“没有别的线索了吗?这徐寿肯定也和不少案子相关,查不到关系吗?”

    “这些码头一般不会直接接触杀手和顾客,就算接触,最多去和客户见见面。买凶杀人的人,更不敢说出来,所以查是很难查到。”颜一平补充道。

    “但是记录中还是有一些蛛丝马迹的,徐寿和陈光启都是来自河西的,是同乡。而且这徐寿酒楼的粮食就是采购陈记米行,除此之外再无其他。”李严指着纸上的记录对夏晟说。

    “你觉得呢?”夏晟看向李严。

    李严思考一阵,说道:“虽然没有十足的证据指向,但是我觉得可以查查这个陈记。”

    “我倒是有个想法。”夏晟合上记录,“如果这个陈记真的有问题,那现在徐寿出了事应该立马去找陈光启才对。这样从现在开始,严密看守陈记,一旦有异常行为立马报告。咱们不要打草惊蛇,要是这陈记没问题,咱们这一弄惊着徐寿就不好了。”

    “我已经派人盯着陈记了,目前还看不出什么异常来。”李严道,“他们每天凌晨就开始上工,搬运粮食,这些工人白日里就在仓库里分拣或者去乡下收粮,除此之外没有发现什么特别的。”

    三人沉默了一阵,颜一平看着面前的二人,攥了攥拳头,说:“我有一个想法,不知道是否可行。”

    “你说说。”

    “把米行关停。”颜一平说,“如果米行负责的是他们的暗杀生意,一旦我们将他米行关停,这些工人和老板就得换个地方,应该是他们临时的地方,到时候只要把他们逐一监视,就能抓住现行。”

    “这个法子是挺好,但是什么理由暂时封了他的铺子呢?”夏晟说道,“要是这理由不充分,让他们起疑,这可怎么办?”

    “我倒有个主意,让户部帮帮忙。现在是年关,户部正在清账,今年北伐调用过一些京师的粮食,这边账不好算。就让户部的人过去,说他们少交了税款,数额们就说大些,封店补交完才解封,让户部再私下敲诈一下陈光启。”李严颇有经验地说道,“让陈光启以为是户部平不了账,来杀这些商户补账,让户部多封几个店铺这样就不起疑来。”

    “有道理,有道理。”夏晟点头,忽然看向李严,戏谑道,“看来你李大人也不是什么好官,这些弯弯绕比谁都清楚嘛。”

    “都是在官场混迹,逼着奸邪的手腕还多了去了。”李严感叹道。

    “好啊,这件事着手去办,要快要好。”夏晟说完,李严就推着他往外走了。

    颜一平看着他们离开,落寞地又坐了下来。夏晟走到门口,示意李严停下,他转头对李严说道:“去找户部的时候,顺便找一下负责教坊司的人,说我的意思或者花点银子也好,让他们把颜一平的妻子除籍还乡,接到京城来,安顿好。”

    “是,殿下。”李严答应道。

    颜一平噌地跪下了,重重地磕了一头,眼里满是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