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朔 » 第二十三章 夏见远的选择

第二十三章 夏见远的选择

    夏见远坐在养心殿的偏殿里,他在发呆。刘如海走来,看到了夏见远这个样子,无奈地叹了口气,他们现在已经同盟了。

    昨天,养心殿内,夏稷死后,四个人瘫坐在这里,围着夏稷的尸体。大殿里安静无比,夏见远看了另外三个人一眼,率先开口。

    “父皇的后事,得赶紧准备起来了,得准备起来了。”夏见远明显有些慌乱,“刘公公,你,你去找礼部的人来,赶紧准备起来了。”

    “你糊涂啊,二皇子!”东华茂推了一把夏见远,道,“现在这个时候,不能发丧!不能让别人知道!”

    “密,密不发丧?”夏见远忽然反应过来,站起来说道,“你们想干什么!这是谋逆!造反!上官大人,你不会也想党同吧?”

    “二皇子,皇上他没有立储啊!现在发丧,谁来继任?夏常手握重军,他难保不会兵变啊!”上官信说道,“长城守军十余万,夏常带领几万精锐南下的话,根本没有谁可以阻挡,北疆据此不过四百里,朝发夕至!”

    “还有焱圣军呢,京城南郊还有五万焱圣军呢。”夏见远忙说。

    “可是焱圣军只听皇令,没有皇上的命令,焱圣军根本不会行动!”东华茂说道。

    焱圣军作为京师的守军,地位太特殊了,里面历代将领都是皇帝直接任命,且不听兵部调遣。甚至焱圣军的军饷装备都是皇帝自己的内帑出的,都不走朝廷的预算,可以说焱圣军是皇帝的私军,是最后的武装力量。

    “那你们想干什么啊?不想让大皇子继位,想自己当权吗!”

    东华茂眼睛里露出狠辣的神色,看着夏见远:“二皇子,你不想上位吗?”

    “什么意思?父皇不是没有诏书立储吗?”

    东华茂也起身道:“皇上的诏书,由刘公公代笔,然后加盖玉玺,再由我和上官大人签字盖章,方可生效。现在我们都在这里,做一份诏书出来,不是手到擒来的事情。”

    “假传圣旨?”夏见远不可思议地说道,他看向刘如海这个父皇曾经的心腹,“刘公公,你也这么想吗?”

    刘如海长叹口气,他比夏稷还大十岁,是陪伴着夏稷从一个孩子到一个帝王的人。如果说在场谁最了解夏稷,谁最伤心,可能没有人比得过他了。作为皇帝的贴身太监,他所有的地位和权力也都来自于皇帝,如果皇帝死了,其实他也什么都不是了。

    “老奴实在不忍看到皇上的儿孙相残,子民受灾,要是几位大人能避免战火,老奴愿意竭尽所能。”刘如海叹息道。

    夏见远看着眼前三人,他倒吸一口冷气:“那你们为什么想推我上位?”

    “殿下!夏常的杀伐无道,你还不清楚吗?”东华茂劝道,“百官们经不起折腾了,只望一个宽厚仁慈的皇帝。殿下这么多年,跟在皇上身边所作所为,百官都看在眼里,是众望所归啊。”

    “殿下,老臣说句心里话,你和四皇子一直和上官家交好,支持你和支持四皇子老臣都愿意。”上官信起身说,“四皇子现在已经不适合当皇帝了,古往今来还没有残疾可以荣登大典道,你是老臣唯一的选择。殿下,夏常虽在朝中有一定势力,但是百官都不蠢,他们不会站在皇帝诏书的对立面。”

    “当官的说白了都是逐利的,就算是长城守军也不是全部支持夏常的。只要殿下为储君,夏常就算带兵南下,也是不得民心。”东华茂继续说道,“这是最后的机会了!殿下!”

    “现在这个时候,咱们应该查查父皇为什么死了!”夏见远被他们左一句右一句说得十分烦躁,他大手一甩,说到夏稷暴毙的事情上去,“父皇刚刚还好好的,怎么就忽然驾崩了,你们都不想查查吗?”

    刘如海摇着头,叹息道:“皇上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太医也说了不知道什么时候人就没了,一直都是我小心照顾着,今天这样也不出人意料。”

    “太医都诊断过,殿下也不是不知,所以大臣们才一直上书请求立储,怕的就是今天这个情况啊!”东华茂说道。

    “好,好,好,你们都不查,我去查!我去找太医!”夏见远说着就往外走。

    上官信猛地上前,拦住了夏见远,一把推到了地上,压低着声音对他呵斥道:“你想要天下大乱吗!如此冥顽不灵,你这些年跟在陛下后面当真什么都不知道吗?你以为你保全了你自己的名声,做一个恭顺孝敬的皇子就可以了吗!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这个时候,你就要做这样的事!”

    三个人僵持着,夏见远从未面对过这种场面,他感受到了两位柱国大臣放在他肩膀上的手心的温度。养心殿,这一刻成为了这个古老帝国权力的最中央,只要夏见远点点头,旁边的人就会帮他做好一切,这个国家机器的每一个零件将以他的意志运转。夏见远看向前方的皇位,那不是皇位,那是自己的欲望像海浪一样奔涌而来。

    “我不能做储君,我不能做储君。”夏见远说道。

    “殿下,你还不清楚吗!”东华茂着急地说道。

    “丞相!”夏见远大喝道,一改他往日的形象,“您还不了解夏常吗?如果我为储君,当这个消息飞到长城的那一刻,他就会立马南下,到时候又是一场血战!”

    “那就先不发丧,命殿下和我等代理朝政,对外就说陛下病情好转,要斋戒祈福。然后把夏常调回来,外派到南边去控制起来,到时候再立殿下为储君,慢慢过渡。”上官信说道。

    “那就这样,刘公公随我来,你我赶紧拟一道诏书,此事不能拖。”东华茂拉着刘如海就往后面走,根本不给夏见远拒绝的机会。

    “刘公公。”上官信在后面说道,“陛下的龙体你可让你的儿孙们看好了,一定不能被别人发现了。”

    刘如海是太监自然没有真的子孙,不过在皇宫里太监认干儿子、干孙子是常态了。太监们没有实权,只能往上依靠,最后宦官们就像皇帝的藤曼一样,围着这个中心蔓延开来,在皇宫里他们就是最大的势力。

    上官信交代完后,又看向夏见远,他此刻眼神呆滞,明显还没有缓过神来。

    回到现在,刘如海看到夏见远坐在偏殿里发呆,无奈叹息着。昨天宣布夏见远和柱国大臣共同代理朝政后,今日夏见远发现自己并不能参与到议政当中,大臣们也不是很热衷于解释,夏见远借口如厕躲了出来。刘如海看着落寞的夏见远,他曾经多次看到夏见远坐在这里,等候着大臣们和皇上议政,他的工作就是在议政完毕后,依次送各个柱国大臣出宫,表示皇帝对臣子的关心。

    此刻,皇宫的某个角落里,一个太监正在慌乱的收拾着东西,他看着手里的密信,欲哭无泪。出事以后,他被安排在这里半个多月了,上面的人一直没有再联系他,他也不敢联系上面的人,踏上了鬼谷这条船,他就没有回头路了。如今,他上面的人终于还是要舍弃他了,他看着信,现在他只能继续相信上面的人,上面让他偷偷出宫,外面已经给他安排出逃的船。

    太监避开众人,手里拿着包裹,左拐右拐,来到一个偏僻处。这里有一处狗洞,一般人不知道,是宫里有些太监倒卖东西用的,他钻过宫墙的狗洞,就看到了那个等待他的马车,他立马上去。他憋了半个多月,终于能用自己原来的声音说话,不用再夹着嗓子了。

    “谷主安排我去哪里?”假太监问着驾车的人。

    “柜台不用着急,上船了就知道了。”驾车的人慢悠悠地说道。

    马车颠簸着,假太监长舒口气,打开了包裹,里面露出了不少金银珠宝。假太监摸着这些珠宝,不由得感叹,这么多年的努力,也就只剩下这点了。

    “柜台饿了吧,车上有酒食。”驾车的人说道。

    被称作柜台的假太监,摸摸肚子,他慌忙出逃,确实还没有吃。在车上翻找一阵,确实找到一个饭盒,打开里面一盘牛肉,一只烧鸡,还有一壶烈酒。柜台撕下一只鸡腿咬了起来,再打开酒壶,张口喝了一口,快活地长舒一口气。吃上这些,他感到了一丝真实,他开始期待起能成功出逃以后的生活了。

    “珍馐清酒伴,将军美人环。这好肉就得配好酒,再来一口。”柜台就这样吃喝起来。

    马车驰骋,离开了京城,天空灰蒙蒙的,两边的树木光秃秃的。寒风凌冽,年关的道路上人烟稀少,渐渐地路上只有这一辆马车了。马车停在了一处破庙前,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十分孤僻。

    “怎么,到了?”柜台顶着被酒精刺激的微红的双眼,探出头来说道。当他看到眼前的破庙之时,酒劲立刻退了三分。

    “这,这是哪里?”

    驾车之人回头看向他,咧着嘴笑着说:“方掌柜,按照谷主的吩咐,我来送你上路了。”

    荒凉破庙,鬼谷杀手抹了方百万的脖子,把他的尸体和马车放在一起。鬼谷一般不怎么做善后的事情,这名杀手把尸体往这里一抛,骑着马就走了。荒山上一般也不会有人过来了,而方百万也已经死过一次了,这次也不会再有人发觉。

    可是,好巧不巧。这个破庙也是有主人的,一个身穿破烂袈裟的和尚拿着破碗回来了。他与其说是和尚,更像个乞丐,碗里放着他刚刚讨来的几个窝头当作他今晚的口粮。

    和尚远远地就望见了庙前的马车,他畏畏缩缩地往来到近前,马车的马已经跑掉了,只留车厢斜斜地倒在地上。和尚在车厢外转了两圈,里面一点声音没有。他小心打开,看到了惨死的方百万。和尚吃了一惊,倒不是因为死人,死人他见过了。这个人身穿华服,身边还有半只烧鸡。

    和尚抱起烧鸡就啃食起来,吃了两口,发现这个人还有一个包裹,打开一看,里面居然都是金银珠宝。和尚当下决定拿钱跑路,找个地方还俗,过快活日子。

    和尚临走前,怕被人发现,把车厢和尸体藏在了破庙里面,远走他乡的他回头看了看那尊破庙,抹了抹嘴吧,他再也不想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