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朔 » 第二十七章 无人相助

第二十七章 无人相助

    “怎么回事?他怎么会进来?”刘如海看着地上昏死的李严说道。

    夏见远皱着眉头说:“刚刚他来找我,问了些乱七八糟的事情,还想面见皇上,我阻拦他好几次,最后他才说要走,也不用我送。我估计他是发现什么了,所以才摸了进来。”

    “这李大人不是在陪四皇子查案吗?怎么查到这上面来了?”

    夏见远面色凝重地看向刘如海说:“就怕夏晟发现了什么异常啊,他要是现在把父皇已经死了的消息爆出来,我们都死无葬身之地!”

    “咱家去叫东华大人和上官大人来,必须得妥善处理这件事情了。”刘如海急切地说着。

    夏见远点点头,又看向地上的李严说:“这个人得立马打入诏狱,他在宫中逗留,欲行不轨,被护卫打伤,按罪当斩!”

    房间里,东华茂、上官信和夏见远都沉默着。他们都明白李严不可能擅自作主,李严背后很可能是夏晟,如果这个时候,夏晟把他们密不发丧,伪造诏书的事情泄漏出去,他会获得朝廷一大波大臣的支持。现在的局势极为危险,如果夏晟已经察觉到皇帝夏稷的死讯,他可能会很快采取行动。三人必须密切合作,稳住局面,继续隐瞒皇帝的死消息,以确保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害。

    在这个紧张的时刻,他们知道任何一个失误都可能导致局势崩溃,权力斗争的火药桶随时可能爆炸。三人默默地交换了一眼,他们要采取行动,以继续掌控局面。

    东华茂的眉头深深皱起,他叹了口气,打破了沉默。“现在的情况棘手,李严既然已经闯入了这里,说明至少朝中已经有人开始怀疑了,我们得加快行动了。”

    上官信点头附和道:“是的,李严必须打死,不能让消息传出去,否则局势会变得不可控。而且我们得立马伪造一份新诏书,调夏常去南方,然后尽快宣布二皇子即位,不能再拖了。”

    夏见远犹豫着说:“李严那边,我已经派人将他送入诏狱,罪名就是逗留皇宫,欲行不轨。不过,四弟那边也不一定发现了,他一直查太子案,应该是李严误打误撞发现了咱们的事。”

    “殿下你太仁慈了,夏晟是个聪明人,我们不能让他有机会揭露真相。现在他已经有了怀疑,接下来可能会采取更激进的行动。”东华茂沉声道。

    东华茂沉吟片刻后,突然笑了起来,露出一丝狡黠之色。“既然如此,我们就得走一步险棋,彻底将夏晟逼入死角。”

    上官信和夏见远都投来疑惑的目光,不明白东华茂究竟打算怎么做。

    “我们可以传话给夏晟,说我们已经掌握了夏牧被害的真凶,这凶手就是李严。他之所以逗留宫中就是因为他想行刺二皇子,这样一来,四皇子肯定要为李严说话了。我们顺势问责,罢免他先前的钦差的身份。”

    东华茂拿起茶盅,喝了口茶,润润嗓子,继续说道:“这样四皇子就没有继续查案的理由了,太子案从官方给他完结,四皇子再有什么举动,就都以扰乱朝政给他定罪。”

    上官信眉头微微一挑:“但这样一来,他也会更加小心谨慎,不会轻举妄动,等到大事已定,找个理由把他贬黜出去就好了。”

    东华茂点头道:“没错,所以现在我们得给李严伪造些证据了。”

    夏见远突然出声,声音里带着一丝犹豫:“想把李严和方百万扯上关系,就得要方百万的证词,方百万已经死了,死无对证,除非……”

    “那就找个人假扮方百万,死的那个就是个太监,只要把上下打点好,死的也能说成活的。”东华茂说完,得意地笑笑。

    东华茂举起茶盅,舒服地喝了一大口,说道:“这件事我去办,上贡大人去写调动夏常的诏书,咱们都得行动起来了。”

    上官信点头,他看到了夏见远神色有些暗淡,说道:“二皇子,走到这一步,心要狠一点了。”

    夏见远沉默了一会,然后苦涩地点头,眼中有些迷茫。他明白,在这场权力斗争的风暴中,他们已经站在了道德的边缘。

    “既然大家都同意,那么就这么定了。”东华茂冷静地宣布。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绝,一切都会在他设想的道路里发展。

    密谈很快就结束了,东华茂在夏见远的搀扶下坐上了马车,上官信还在外面寒风中等候自己的马车。寒风萧瑟,将上官信的长袍吹得猎猎作响。东华茂在上车的时候回头看向了上官信,笑道:“上官大人,要下雪了,这等待实在太冷了。何不共乘一辆车,我送你回府?”

    夏见远也附和道:“上官大人,看这天色,风雪一时半会就要来了。在这里等车实在太冻人,不如和东华大人一起走罢。”

    上官信抚须笑道:“既如此,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说罢他也跨入车厢,夏见远为他拂去肩头的雪花。车厢内温暖如春,和方才的寒风判若两界。东华茂让上官信占了正中央最暖和的位置,两人在车厢里摇摇晃晃地坐定。他们沉默着,刚才的密谈还萦绕在脑海,车轮转动的声响踏着他们的心事。

    良久,东华茂开口道:“上官大人,您看我们这一步走下去,可还有回头的余地?”

    上官信靠在车厢一角,缓缓摇头:“步子迈出去了,就回不得头。朝堂之上江山易主,君命难违。我们也不过是顺应时势。”

    “时势造英雄,我们若不乘风破浪,功成名就,终究是要被别人踩在脚下。”东华茂看着窗外,轻声叹道,“想不到我们竟能推翻皇命,此番运筹帷幄之中,可谓机谋广大啊。说回来,上官大人,我原以为你不会和我站在一起,以为你对陛下忠心耿耿。”

    “我们上官家世代忠良,我从来没有背叛皇家,为了这天下安定,朝堂稳固,我自当竭尽全力。皇室已是日薄西山,继位者若无我们打点,只怕难驾驭全局,东华大人,你我现在只为后世之君做踏脚石,可不要多想啊。”说着,上官信向东华茂投去耐人寻味的眼神。

    东华茂会意地笑道:“上官大人说的对啊,单凭二皇子一人,定难凌立大位。”

    “正是如此。夏见远性情太过温和,若无我们左右襄助,只怕端不稳那龙椅。”

    东华茂笑道:“上官大人深谋远虑,我们便扶他登基,让他傀儡一番。朝政大权则由咱两掌控,任他在宫中偷生、垂帘听政便是。”

    “吾辈不过顺应时势,扶持明君而已。等朝政稳固,自然要还政于君的。”上官信抚须说道。

    “上官大人忠义,倘若大雅之言流传,亦可留名青史。”

    “那我也必给东华大人添上一笔,一同流芳百世啊。”

    两人相视一笑,都从彼此眼中看到了心照不宣的野心。这番谋划若成,他们便可大权在握,主宰朝堂。车厢内阴谋的气息愈发浓郁,马车行进间将他们的心思播撒在宫墙之外。

    第二天清晨,夏宫前面宽阔的午门广场上,寒风凛冽,雪花飘舞。一个太监身穿蓑衣,手推着一辆轮椅,小心翼翼地走在广场上。耳畔风声呼啸,地上积雪被踩得发出沙沙声响。

    轮椅上坐着的人,正是夏晟。昨天他彻夜未眠,埋首于文件之中,顺着李严查阅的痕迹,尽力梳理夏见远过去的动向。他发现了一些关键线索,这让他对夏见远和鬼谷之间的关系也产生了怀疑。而李严进宫之后就杳无音信,让夏晟的内心更加不安。一定有什么事情发生了,夏晟感到了害怕,这种害怕就像他出事那次做的梦一样,好像看到了,好像又看不到,

    夏晟下定决心,他必须见到父皇,将这一切查明白。父皇的斋戒本身就让他觉得疑惑,难不成父皇更加病重了?难不成父皇其实已经?无数的念头在他心里冒了出来,他心中明白,现在的情况已经变得十分危险,他不得不抓紧时间行动,否则一切都将陷入更加深重的泥沼之中。

    太监小心翼翼地推着轮椅,在广场上踏出一步步的足迹,夏晟的目光坚定地望向夏宫的方向。在风雪的映衬下,他的眉头紧锁,脸上透露出坚定和决绝。

    夏晟用力撑着轮椅的扶手,催促太监快点前行。他们终于来到了养心殿,这里已经被青铜卫和太监团团围住。看到夏晟到来,一个人走了上来。夏晟认了出来,他叫楚长柯,是原来青铜卫的副手,上官珝死后,他便成了青铜卫的统帅。

    “殿下。”楚长柯把夏晟推到养心殿的过道里避雪,“殿下来这里做什么?”

    “我要见父皇。”夏晟的声音不急不躁,看不出来他有很重要的事情。

    楚长柯笑笑说:“殿下还是请回吧,皇上斋戒期间不见任何人。”

    “我要见父皇。”这一次他的声音变得坚定,他抬头看着楚长柯,目光像刀剑一样刺人。

    “殿下还请不要为难小人。”楚长柯收起了笑脸冷冷地说。

    “让开!我要见父皇!”

    夏晟暴怒的声音仿佛得到了上天的回应,狂风席卷,雨雪被裹挟着冲进来过道,冲在每个人的脸上。太监和侍卫们都用手挡着,只有楚长柯和夏晟依旧死死地盯着对方。这一刻,夏晟,无人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