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半生戎马半生仙 » 第三十二章 国舅妙计 出骑兵

第三十二章 国舅妙计 出骑兵

    就在御书房里君臣二人在商量着出兵之策的时候,东宫的偏殿里亦是灯火通明。

    当今皇后端坐主座,在他一旁的客坐上一位身着尚书官府的中年男子正悠哉悠哉的饮着茶水,没有进入后宫的丝毫拘谨。

    皇后那秀丽端庄的脸上却带着一丝不安,终是按捺不住的对着径自饮茶的中年人说:

    “哥哥,都火烧眉毛了,你怎的还如此安逸?那小六都在边关持军拒敌了,这要是让他守住了边关,那皇上可是要启用他,我们瑞儿……”

    中年尚书将手中的茶杯放下,一伸手打断了皇后的话,一脸自信的说:

    “皇后此话差矣!那六皇子断无此兵功,具咱们家族探子的线报,那狼头山就只有万把人的新军,燕戎则是有八万之众,他一个没有领过兵的纨绔哪里挡得住!莫要杞人忧天!”

    原来发话之人正是当朝国舅,兵部尚书王华文,今日晚膳后皇后急招他入宫商议,现下明了事头他反倒心安了许多。

    皇后一听此话,那凤眉越发紧促,她急急说道:

    “可是哀家听子丰公公说,那老六昨日已经顶住了燕军的攻城,今日朝堂之上又有重臣提出要增兵边关之事,似是万岁已经有些动容了!”

    “哎吆!我的皇后妹妹呀!增兵!?陛下哪里还有可增之兵?江南、江北都在平乱,各地道、府、县均在自保,哪里还有兵可发?这回这小六恐怕要栽在边关了!”

    “那感情可好!小六要是没了,咱又少了一个对手!”

    “他算什么对手?瑞儿的对手只有两个,一个豫王一个是冀州王,这两人可都不是省油的灯,尤其是那豫王,他的属地富足,而且他文治武功都不在太子之下,是个劲敌!”

    二人正在交谈,店外急匆匆的脚步声起,一个宦官清扣殿门,皇后略带不悦的说:

    “哀家不是说过,我与国舅爷说话时谁也不得打扰吗?”

    一个奸细的声音传来,语带惶恐:

    “启禀娘娘,御书房有消息传过来,奴才怕耽搁了,奴才该死!”

    御书房!皇上那边的信儿,皇后不再气恼,而是挥手让远处的宫女去殿门处。

    宫女很快将一个纸条送至皇后面前,随即退至远处。皇后拆了纸条只是瞟了一眼,随即就一挥手,那个宫女走过来将纸条接过走向香炉将它化作了飞灰。

    “哥哥,武亲王进了上书房!”

    “什么?”

    王华文脸色顿时变了,他的手不自觉的攥紧,面色阴沉,作为王氏家族当下的掌舵人,他很清晰的感觉到这件事情的严重性。

    仅仅是一刻的思索,他就想通了许多事情,他对皇后说:

    “妹妹,这武亲王连夜进宫面圣,恐怕边关的事情有变啊!”

    “奥!怎么个变法?”

    “估计皇上明日要发援军了!”

    “哥哥不是说没有可发之兵吗?”

    “是朝廷没有可发之兵,可是各位封王的皇子可是都有私军啊!”

    这句话算是一下点到了重点,皇后此刻明白了,她这次是真的着急了,作为母仪天下的皇后,已经很久没有真正的乱过思绪了,可是今天已经两次让他心烦意乱了。

    私军,自己的皇儿肯定是有,可是那豫王皇甫沐卓又何尝没有呢?自己的皇儿论治国理政甚至说权术方面那都不是豫王可比的,但是豫王唯一压自己皇儿一头的恰恰是统军之能。

    豫王皇甫沐卓有个好舅舅,此人名叫刘长勇,年青时被刘家送入卧龙院学习统兵之能,学至第三年被前往卧龙院选将的武亲王选中,跟随武亲王的震国军征战十几载能征惯战,被武亲王位于重用,统御镇国军的步兵做了多年的大统领。

    之后又将年少的豫王调入他的麾下,亲身传授战法韬略,所以豫王可是真的经历过战事,他被封王赐地后就在自己的封地招兵买马,组建了相当有战力的一支豫军。再加上今年从边关召回的那些刘家子弟,现在的豫军可是兵强马状,经历这次平乱豫军的步卒更加强悍,可以说战力已经是私军里面的顶级军力的。

    而他们的太子殿下,那可是未经历过军伍,他们王家的私军比起豫王也是逊色不少。如果明日上朝,武亲王让两家出动私军支援边关,那么第一个取得战功的很有可能是豫军,而第二个应该就是坚守待援的六皇子,那么太子这一次就被动了。

    边关的军情作为兵部尚书的王文化可是心知肚明的,他原本想借故不发救兵让皇甫沐云吃点苦头,还拿不到军功。现在一切似乎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了。

    他在现在正苦苦的思索对策,既要将现在的绝对不利变成有利,破了豫王的风头。还要拿到边关的军权,从而碎了六皇子的美梦。

    “骑兵!对了!我们可以动用陇南王家的骑兵!”

    王华文啪的一声拍在腿上,脸上带出了狂喜,不由自主的笑出声来。

    看着狂喜的哥哥,皇后有些诧异,因为她确实不知道王家哪里来的骑兵。

    看着一脸诧异的皇后,王文化收了笑声,说道:

    “妹妹有所不知,咱们陇南的王家分支前几年就联系了我,说是陇南马匹生意利润可观,想寻求咱们主家的帮助,我就想办法让户部给弄了个陇南道马道总督给他们。”

    他提起当年之事语气里都带着些许自傲,从新端了贡茶小口抿着。

    “那些年父亲还觉得我唐突,为了陇南那个西北之地花银子走人脉捐这费力不讨好的马官不明智。他老人家哪里想到短短的几年,陇南王家愣是靠着这个不起眼的马官给咱们整了一支八千骑的骑兵!”

    “八千骑啊!哈哈哈!有这一支骑兵,咱们瑞儿就可以打个翻身仗了!为今之计就是妹妹通知太子明日朝堂之上毛遂自荐带兵救援狼头山,这样咱们就可以名利双收了!”

    想到得意处,他放下了茶杯,嘴角上扬的说:

    “豫王!哼!骑兵对步卒,看看咱们谁先到边关!

    六皇子!只要瑞儿带着我王家八千骑到了狼头山,那边关的军权就是太子的!”

    第二日早朝,现帝端坐龙椅,文武百官排列两旁,三呼万岁之后,大太监子丰公公尖细的声音传来:

    “有本早奏,无本退朝~!”

    武亲王出了本班,拱手行礼,语气浑厚的道:

    “臣!皇甫兆林,有本上奏!”

    皇甫兆恒端着威严,说道:

    “武亲王免礼,有本直接奏来!”

    “臣昨日平乱回京,听闻西北边疆狼头山四营遭受燕戎蛮子侵袭,损失过千,坚守甚是艰难!臣想问问……”

    说到这里他言语一顿,他眼神凌厉看向王文化,身上气势陡然一增,继续说道:

    “臣想问问兵部是否知晓此事,此事是否属实!”

    后面的话语气突转,声音里带着怒气,让大殿上的气氛顿时凝重!

    武亲王的话并没有出呼王文化的意料,甚至聪明的他昨夜就已经猜出今日他会有此一问。

    饶是如此,这当今武亲王凌厉的目光和他身上透出的那股不怒自威的气势也让王文化心里一寒,暗道:

    “果然不亏是武亲王,单单这一身的威压就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的,我要不是为官多年,恐怕会被他这一声质问吓破了胆。”

    皇甫兆恒默默点点头,心里对他这位皇弟也是认可,他问道:

    “兵部!何人为武亲王解惑!”

    王华文赶紧出班跪倒在地,高声说道:

    “臣!兵部尚书王文化回万岁话,回武亲王千岁话!”

    皇甫兆恒一抬手,说:

    “王爱卿起身说话!”

    “谢皇上!”

    王文化爬起身来,稍微整了整自己的朝服,拱手说道:

    “回万岁,回千岁!兵部前些时日确实接到狼头山八百里加急,但是臣与兵部诸位大人商议军情,断定军情不明故未发大军!”

    他说着话,眼睛的余光看了一眼龙椅上的皇上,见他宝相威严并未有丝毫不喜,就继续道:

    “万岁知道,当下各地民乱未平,各地军力捉襟见肘,六皇子殿下的情报也是太过惊世骇俗,所以臣认为当时按兵不动乃是上策!”

    武亲王笑了,笑的让人心里之发颤,他饶有兴趣的问:

    “王大人,不知何为惊世骇俗?”

    “禀千岁,六皇子军报称他手下斥候小队一十三人深夜进入八万人敌营探的情报,并机智逃出,在狼头山下正面凿穿五百人马队,由破甲军接回,微臣入主兵部多年闻所未闻,故而觉得断无可能!”

    “熬!王大人慧智!那后来如何呢?”武亲王接着问。

    “昨日又接战报,燕戎大军来袭,狼头山守山营击退来犯之敌,自损近千杀敌两千有余,我等亦是对战报的真实性不好判断!故而无法判断真伪,未发兵!今日武亲王班师回朝,武亲王征战多年经验丰富正要讨教一个应对之策!?”

    不愧为多年混迹朝堂的老臣,几句话就将贻误战机、见死不救的责任推得干干净净,就算是推不干净那也是兵部群臣共同做的决定,与他王华文一人承担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