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弱水云笈 » 第十章 巫云顶(中)

第十章 巫云顶(中)

    建炎二年八月,在宗泽去世后仅一个月,金国就以宋朝杀大楚皇帝张邦昌为由再度兴师攻宋。

    这次军事行动,旨在消灭赵宋残余势力,誓将擒杀赵构作为首要战略目标。

    金太宗宣称,康王赵构当穷其所往而追之,待平宋,当立藩辅如张邦昌者。

    大军依然由西路元帅府左副元帅粘罕统帅,兵分三路南下侵宋。

    八月二十一,徽钦二帝到达金上京。

    几天后,举行了极具羞辱性的誓师献俘仪式。

    赵氏宗族全体成员被带到金太祖神庙,无论男女皆袒露上身,进行牵羊礼献俘仪式。

    此后,徽宗被封为昏德公,钦宗被封为重昏侯。

    随后,他们又被押往韩州。

    ……

    随着粘罕大军南下,宗泽苦心经营的两河等地相继沦陷。

    宋廷始终以抗金义军为流寇,不仅不支持北方的抗金斗争,反而加以破坏。

    两河义军从孤力苦撑到逐渐走向失败,部分首领由抗金转为割据自立。

    黄河以北尚未失陷的州县,也因孤立无援,亦纷纷陷落。

    九月十二,中路金军攻陷冀州,守臣李政战死。

    金军从河阳渡河,第四次直逼开封,离应天府也不过咫尺之遥。

    九月十三,西路金军经解州渡河,又一次进犯永兴军。

    九月二十,陕西节制司兵官贺师范与金军在八公原交战失败,战死。经略使郭淡放弃永兴军,退保义谷。

    紧接着,西路金军连下华州、下卦、蒲城、同州、丹州,向延安府进军。

    九月二十六,东京留守统制官薛广与中路金军在相州交战失败,战死。

    十月十二,粘罕大军围攻濮州,东路金军也开赴至此前来会师。

    此时,黄河一线几路金军濒临沿岸,大军压境,离扬州行在仅一步之遥。

    ……

    然而就在此前七月,一件发生在金人肘腋之地的事,将金军南下扬州的步伐整整拖后了半年。

    七月二十二,金人意外地发现,真定府获鹿县知县张龚和燕山府潞县知县杨浩,正在暗中纠合五马山寨、玉田县僧一行、中山府刘买忙等抗金力量,准备谋攻真定、燕山、易州、中山等州府。

    河外兵马都元帅信王赵榛聚兵五马山,两河遗民,闻风响应。

    当时河北义军以信王为旗号,声势日益浩大,对金人在河北的统治构成严重威胁。

    但是,后来五马山寨有叛逃的汉奸向真定府官告密,和盘托出了马扩南行请援宋廷的行动。

    同知真定府韩庆和、女真副都统素赫恐马扩引兵而来,急忙将这一情报告于东路元帅府右副元帅讹里朵和左监军挞懒。

    金军东路元帅府自从斡离不病逝后,由讹里朵统掌帅印。

    马扩多次出使金营,讹里朵知他骁勇。他担心有朝一日马扩率军再上五马山寨,那时整个河北局势将难以预料。

    所以,讹里朵赶紧将这份情报又转达给云中西路元帅府左副元帅粘罕处,并建议粘罕尽快派兵南下,一起围攻五马山寨。

    与此同时,讹里朵以东路元帅府之令又召集了挞懒和阇母两部,不等粘罕西路大军赶到,三部人马准备全力围攻五马山义军诸寨。

    意图尽快斩断信王这杆大旗,以绝南北呼应,断了马扩北归之心。

    八月,金军担心马扩援兵赶来,形成南北夹击之势,讹里朵下令三部人马急攻五马山寨,同时阻断援军来路,并遣人约粘罕军速来接应。

    但此时的马扩正陷于黄河岸边踌躇不前,由于接到朝中密旨,令他听诸路节制,一人一骑不得渡河。

    马扩行至大名府,望着黄河北岸,料知此事难成,只能屯兵于此。

    后来宗泽与诸将约期北伐,命马扩由大名直取洺州、赵州和真定府。不幸北伐计划搁浅,马扩勉强开赴至馆陶县境。

    ……

    信王榛闻金军来犯,连忙督军守御。

    五马山寨虽军械兵器不足,但据守险要顽强抵抗,这场战役打得非常激烈。

    起初,三部金军多方进攻,均未得手。

    可惜天不照应,时逢秋旱少雨,主要的据点朝天寨和铁壁寨无井取水,只好汲于山涧溪流。

    但金军围寨后,切断了关键的取水汲道。寨众无水可汲,人心大乱,数万义军顿时陷入了困境。

    最终,金军以断水之策,一举攻陷了五马山上的朝天寨和铁壁寨。讹里朵、挞懒、阇母三部人马乘乱杀入,诸寨悉陷。

    九月,五马山寨被攻破,信王榛下落不明,同为五马山首领的赵邦杰也不知所踪。

    ……

    当马扩得知金军围攻五马山时,领兵北上救援,但为时已晚,山寨早已陷落。

    九月中旬,马扩行军至馆陶,闻冀州已破,而金人在博州。兵将畏战彷徨不敢前进,其副将任重与统制官曲襄、鲁珏、杜林相继遁去。

    此时,马扩军中粮草不足,已难以控制部众,所以马扩引兵攻清平县就粮。

    讹里朵、挞懒、阇母三军合兵与马扩军战于城南,统制官阮师中、巩仲达及马扩之子马元忠等皆战死。

    傍晚,清平人开城助金军。

    金军绕至马扩军后,马扩军溃败。统制官任琳引众叛去,其属官吴铢、孙懋皆降金。

    马扩知事不济,只得南归。

    马扩南下至扬州行在,上疏待罪。诏降三官,罢军职。

    马扩于建炎三年,上书指责朝廷:

    “信王脱于拘囚,结集忠义,所得壮勇不啻数十万,日望王师相为策应,乃以群言谮沮,禁其渡河,反使金人签军南渡,既连破大名、东平,略不为备,遂使金人大肆蹂躏,此失计也……”

    而后被罢官。

    ……

    高宗阻止宗泽联合两河义军北伐,命马扩一人一骑不得渡河,坐视河北义军被孤立围剿,终致金军喋血五马山,信王赵榛下落不明。

    金军从八月间开始向五马山寨发起大规模进攻,而原本应该北上应援的马扩却毫不知情,仍然滞留在大名府一带。以至两相缺乏协同作战,金军得以全力以赴强攻五马山,山寨处于孤立无援的困境。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则是高宗朝廷对马扩北上应援的阻挠。

    按照马扩原先的步调,四月到达扬州觐见高宗,如果五月间能够起兵北援,一个月时间即可赶回五马山。

    那么,马扩的援军恰好在金军到来之前与五马山寨的义军构成犄角之势,绝不会出现山寨陷于重围、孤军作战的困境。

    而赵构更是听信谗言,以为信王有入汴之谋。

    还为此正式下诏返京,且令发运司尽起淮浙入京物料及军须辎重等物,依次发遣赴京师。

    此番急于返京,竭力阻止信王南归,无非是担心一旦赵榛进入开封,将率先拜谒宗庙,或恐为中原人民拥立。

    然而,高宗发出的种种诏令却羁绊了马扩的手脚,使他不敢放手一搏。

    直到五马山寨被攻陷时,马扩军才勉强进抵至距五马山三百里的馆陶,坐失良机。

    更糟的是,由于马扩错失了应援五马山的最佳时机,以至无形中为对手提供了一个可以各个击破的大好战机。

    金军就是利用这样一个难得的时间差,在除去五马山这个后顾之忧后,从容调转矛头,全力围攻同样陷于孤军作战的马扩。

    遗憾的是,在义军不断壮大气势正盛大有光复中原之际,赵构私心作祟,首先想到的是赵榛也是徽宗的皇子,其生母更被追谥为明达皇后。赵榛在北方威望日隆,如果支持赵榛抗金,只怕成功之后会威胁到自己的皇位。

    因此对赵榛满腹猜疑防范之心,始终不肯出一兵一卒相助。

    最终五马山寨被金兵攻破,赵榛也在战乱中不知所终。

    ……

    金军第三次攻宋之时,抗金形势本来是一盘好棋。

    其一,自靖康后,两河州府尚有中山、庆源、保、莫、祁、洺、冀、磁相持,坚守两年未失,成为一颗颗钉在敌占区的钉子。

    其二,宗泽坚守的汴京,已成为大宋北方防线的中坚,聚百万义军集于城下,使金军难以越汴攻淮。

    其三,五马山寨义军聚众十几万,一时民心可用,相持半年有余,最终迫使金军三路兵马合力围剿,方才镇压。

    当时,又有皇弟信王赵榛以河外兵马都元帅充为义军首领,大大提高了这支义军的号召力和影响力。

    宋廷如果能从战略上通盘运筹,将这三股力量联合起来,以官军带动义军,守住黄河防线,宋金形势亦未可知。

    但是,主和派黄潜善、汪伯彦只希望抗金之火早日熄灭,而不是希望它可以燎原。他们不仅把持着朝政大权,而且时刻左右着高宗的判断。

    在这种情况下,五马山寨这支抗金力量硬生生地被扼杀了。

    ……

    除了信王赵榛,赵构还有其他两位皇位竞争者。

    赵士珸,濮安懿王赵允让曾孙,与徽宗同辈。

    靖康二年,开封沦陷后他和其他赵宋宗室一起被俘北上。

    北上途中他从金营逃出,召集义兵数万解了洺州之围,被任命为洺州知州兼防御使。

    他守洺州直到建炎二年,在金军的再度围攻之下不得已弃城南归,转移到大名府。洺州遂被金军占领,赵士珸奉诏赴扬州行在。

    与没有野心的赵士珸不同,太祖太宗之弟魏王赵廷美的后人赵叔向则有问鼎之志。

    金军兵围开封时,赵叔向在外城被攻破之际趁机逃出,在京西北路一带聚集起七千兵马,然后带领这支队伍去救援京师,可惜到达之时金军已经押解宋俘退去。

    掌握兵马并进入都城的赵叔向对帝位起了觊觎之心,但康王赵构有元祐皇后、张邦昌,还有一众州府大臣和统兵将领的支持。

    而且,康王的大元帅府有兵马数万人,数量是他的几倍。

    赵叔向无法阻止康王登基,也无力与康王拼争。

    后来赵叔向有意归附新朝,又不甘心将兵马交给赵构,就打算带领兵马去归附宗泽。

    谋士陈烈却说:“大王若归朝廷,则当以其兵与朝廷。不然,即提兵过河,迎复二圣。”

    赵叔向反复权衡之后,决定带领兵马归附朝廷,高宗也对其进行了嘉奖。

    后来赵叔向被部将于涣上告企图谋反,高宗派刘光世追捕而诛之。

    赵叔向主战、宗泽也主战,但是朝中众臣并没有多少人愿意向他们的大旗下靠拢。

    相反,赵构一直坚持以时间换空间,汇集到赵构旗下的人马反而越来越多。

    其实,从大家都支持赵构的情形本身就证明,主战的路线说起来激动人心,实际却没有多少人真的愿意支持。

    当赵构大旗下聚集的人越来越多之时,赵构自然不会容忍赵叔向了。

    ……

    另一位宗室,太祖赵匡胤的六世孙赵子崧,时为淮宁知府。

    赵子崧对帝位一直由太宗后人继承非常不满。

    认为太祖打下来的江山,已经被太宗后人坐了一百多年,而且现在天下大乱,大宋的江山应该重新回到太祖后人手中。

    于是,赵子崧与门人傅亮等人歃血为盟,并传檄称:“艺祖造邦千龄,而符景运。皇天佑宋,六叶而生眇躬。”

    檄文中的艺祖即宋太祖,眇躬则是皇帝自谦之词,赵子崧公然以继承人的身份自居,可见其觊觎帝位的野心昭然若揭。

    这种说词,非常有煽动性。

    赵子崧也未必完全没有希望当皇帝,但一切要看朝中重臣、各路州府大员和地方军马将领支持哪方。

    相州、磁州、刑州、真定府等几个州府,都明确支持赵构。

    赵子崧手中似乎只有淮宁府。

    很快,赵子崧就发现康王支持者甚众,自己仅凭借一个淮宁府,无力与之争雄。就转而支持康王,并派其妻弟陈良翰奉表劝进。

    康王登基后,也对赵子崧进行嘉奖,授予其延康殿学士,镇江知府。

    赵子崧与御营统制辛道宗有过节,辛道宗找到了赵子崧当时发布的檄文上呈给高宗。

    高宗阅后大怒,将赵子崧贬为单州团练副使,谪居南雄州。

    后又赦免,恢复为集英殿修撰,但赵子崧已经死于贬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