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的日月山河 » 第三十七章 礼多人不怪

第三十七章 礼多人不怪

    前几天晚上,京城里大时雍坊一个还未开业的酒楼里,陆续来了一批毫不相干的人。悄悄的来悄悄地走,未经动任何人的注意,但这些人将是成为未来天启朝的栋梁,身居要职。

    第一批人,怀宁侯孙承荫,宣武伯卫时春,惠安伯张庆臻,彰武伯杨崇猷,恭顺侯吴汝胤,莫名其妙的被人拿着慈庆宫的暗贴请来,临下马车了被要求穿上罩头的披风才能下车进入。

    “奴婢张文元,替主子向各位侯爷。伯爷行礼了!”张文元微微的弯了一下腰施了个礼。一个奴婢都这么骄傲的,不懂礼数,几人暗自皱了眉头没有吭气。只是坐在椅子上懒洋洋的回礼。

    “奴婢按照主子的要求,冒昧的请各位前来是有一桩天大的好处要送给各位。”

    “太子爷能有什么好处啊!”几人相视一笑,心里暗自诽谤“自己都过的抠抠搜搜的,怕是来打秋风的吧”

    “几位今天应该收到了司礼监的请柬了吧!”张文元看着众人的表情,也不在意。

    “是啊,跟这个有关吗?”怀宁侯孙承荫问到。

    “是的,司礼监此次是为了应付外界要求在蜂窝炉生意上分一杯羹的事情,所以请各位去开股权拍卖大会!”

    “什么股权拍卖大会,请柬上都没说,你知道?”几人都不信。

    “我先把我的信息给各位说一下,然后你们后天去参加大会的时候就会应验的。除了蜂窝炉外,还有肥皂香皂和卫生纸几样产业。另外,为了表示诚意,皇长孙殿下将送给各位老爷一些暗股和独家经营权!”

    “哈哈!皇长孙?你在说笑吧!”恭顺侯吴汝胤是蒙古人,脾气有些直,毫不掩饰笑意的说到。

    “是的,就是我们皇长孙殿下!”张文元恭谨的举手抱拳向着慈宁宫方向施礼。

    “口说无凭,拿出来看看!”宣武伯卫时春也按耐不住的说到。

    啪啪一拍手,后面几个杂役拿着木托盘走了出来,一人桌子上放下一个后弯腰退下。

    “请看,这个文书就是司礼监已经签字盖章的暗股协议,另外的铜筹子就是凭据!几位拿回去签字盖章记得返回成公公会再补上私印才能生效!”

    “这是真的!是真的”彰武伯杨崇猷激动的拿着文书说到。望着上面的司礼监鲜红大印和成义的签名,几人都见过自然能分辨真假。

    “这真的是皇长孙所赐?”几人还是不信,皇长孙朱由校才五岁啊!司礼监能这么的给面子?他们不怕郑贵妃?

    “皇长孙由太祖爷梦里亲授学识,万岁爷和皇太后已经向太祖请示确认,不然你们以为蜂窝炉和火炕是內监所制?早干嘛去了?”张文元恭谨的向着宫里的方向施礼。

    听到此绝密消息,几人心头火热,这尼玛是提前的拥立之功啊,对视一眼后,放下手中的东西,恭恭敬敬的向着慈宁宫方向叩首,“吾等誓死效忠皇长孙殿下!”

    “各位爷请起,奴婢的事情已经办完,请各位爷守口如瓶!否则万岁爷饶不了的哦”张文元不紧不慢的说到。

    毕竟当今天子还在世,这种事情泄露出去是真的掉脑袋的。“我等明白,一定守口如瓶!”

    “另外请记着这个印记,以后见到这个印记的安排的事情,一定要抓紧执行!”说着拿出一个盖着古怪印记的白纸。看到几人点头记住后直接在火烛上烧掉。如果是现代人,一眼就会看出是章子是一只黑白的机器猫,朱由校真能搞事情。

    紧接着几天的晚上,陆续又有几批人悄悄的来又悄悄的走。

    正当那边热火朝天的开着拍卖大会的时候,朱由校正听着杜茂的汇报,“怀宁侯孙承荫,宣武伯卫时春,惠安伯张庆臻,彰武伯杨崇猷,恭顺侯吴汝胤应该拿到了股份和独家经营权;锦衣卫高文采,王世德,王忠等人已经收下银子和礼物,愿意誓死效忠殿下;陈自达已经由司礼监出面,已经升为顺天府府丞;京营中的千户李忠,姚成,贺珍,千总徐文朴,姜应魁,杨二哥等人已经找到,并且收下礼物和银子,誓死效忠殿下。范箴听将于今天晚上到达小汤山。”

    “很好,等明天见过范箴听,安排好手上的事情,我们就回宫准备过年了!”朱由校有些兴奋的说到。

    万历三十八年十二月二十日,几个小太监正从惜薪司去给慈宁宫送炭,领头的是惜薪司司正虫眼。朱由校也是刚刚安排外小汤山的事情,回来准备过年。趁着小黄门去卸车的时候,悄悄的来到昭俭宫叩见朱由校。“叩见皇长孙殿下!”虫眼恭恭敬敬的给朱由校磕头。“起来吧!”朱由校抱着猫看着账册。

    虫眼起来后恭谨的站着汇报:“昨天赵掌印给万岁爷进献了白银八千两,说是上月刚刚起步,没办法进更多的孝心,望万岁爷笑纳。万岁爷很是高兴,刚好成义也拿着火炕的账册汇报,万岁爷一高兴就要把西山煤矿收回来,让司礼监拿出个章程来,说是由蜂窝煤厂负责招工安抚西山的民众,要好好的干,干的漂亮,准备过年后好好的羞辱一下当时劝谏万岁爷收矿税的人。成太监还提议让赵掌印去司礼监,但赵掌印以刚起步未来寸功婉拒了,成太监有些不悦。”说到最后悄悄的望了朱由校一下。

    “桃子还没熟呢,就想着摘了?鼠目寸光!”朱由校撸着猫不在意的吐槽道。

    “成太监是想让赵掌印能早点去司礼监熟悉,没有他意。”虫眼急忙说到。

    “那你为什么要偷偷的看小爷啊!”朱由校一边合起账册一边笑盈盈的看着虫眼。

    “奴婢不敢!”虫眼又要跪下。

    “算了。回去就跟赵刚这么说!”朱由校阻止了虫眼跪下。“银库建的怎么样了啊!”

    “正在抓紧的挖地基,银子暂时安放在惜薪司的后院,日夜都有人看守。御马监的人和锦衣卫共同值班,银子只进不出!另外您安排的那个水泥,进展不是很快!赵掌印正在搜集能工巧匠进行试验。”

    “那就好,没有事就退下吧!”朱由校摆摆手打发了。

    “李进忠求见!”杜茂进来传话。“让他进来吧!”朱由校继续写字没有抬头。

    “奴婢李进忠叩见小爷!”李进忠喜滋滋的给朱由校请安。

    “起来吧!你个老东西,发福了啊!”朱由校抽空瞄了一眼李进忠。

    “托小爷的福,奴婢身体健朗了!”李进忠一边起身,一边拿出一个册子。“这是按照您的安排,我组建了四个队伍。第一个队伍叫银虎,共计六十四人,分别前往了各省,收纳灾民,每人安排最少收集人员二十户,六十人;第二个队伍叫百川,共计二十六人,分别前往各省,收集能工巧匠和名医;第三个队伍叫睚眦,除了按照您给的名单去请人外,最快预计二月份就能回来,其他的人带着银子和礼物去了各地;第四个队伍叫山子,第一批一百二十个人,正在抓紧培训。信鸽已经让御马监的人抓紧训练了!训练好了就让人带着一起再出发。”

    “很好,山子的队伍你要亲自抓好,只能由你单线负责,不得假手于人!”朱由校叮嘱道。

    “这几个队伍都在不同地方培训的,互不相识。已经分批次出发了。”李进忠讨好的回答。“另外京都外围的几个落脚点都已经全部到位了,方圆十里之内没有外人可以靠近!”

    朱由校拿出一张地图,除了京都周围的几个红点外,从空中俯瞰整个大明朝的路网,代表银虎队伍的银色脉络,或冒着大雪,或骑着马,或在船上,正由京都慢慢的前往各地。百川队伍标记上蓝色,也跟在后面前往各地,准备借助各地的锦衣卫和地方收集信息并征调;睚眦的红色比较显眼的精确指向几个点位;山子的灰色也正向着各州府前行。代表着朱由校的意志正一点一点的渗透到大明朝的各处。

    一种天下我有的豪迈心情充斥着朱由校的内心。

    终于有点名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