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唐陵 » 第9章 仲夏夜之火

第9章 仲夏夜之火

    带着满腹的疑问,一群人都不敢举火,小心翼翼地沿着城中最偏僻的街道胡同前进,很快来到了郡衙对面的建筑房檐下,躲在黑暗中向对面张望。

    只看了一眼,所有人都倒抽了一口凉气:衙门口附近有几十名黑甲装扮的突厥士兵,或骑或步,正前后来回巡视。

    这座扶风城,果然已经陷落了!

    薛锦娴的一颗心彻底沉了下去,一手捂着前额,一手撑在墙上,身体一阵眩晕摇晃。

    李俊毅看她情况不对,正要出手扶他,突然马蹄疾响,一骑快马奔来,马上的骑士未等马匹完全停住,已经跳下了马,接着几步就奔上了郡衙门口的台阶。

    与此同时,郡衙大门内走出一人,同样的突厥黑甲装扮,只是他的身形相当高大,且身后多了条披风,格外显眼。

    那跳下马的骑士冲着大汉一躬身,接着嘴里叽里哇啦地大声嚷了起来...说的依然是他们听不懂的突厥话。

    “喂!”李俊毅伸手在薛锦娴面前摇了摇,“能等一会儿再晕吗?先给我们翻译翻译啊。”

    薛锦娴捂着胸口平复了几口气,低声回答:“那人说事情有变动,裘荣王不能按时来了,大概要延误半日。”

    “裘荣王?什么玩意儿?”

    “我在边报上看到过,此人名叫孙孝哲,据说是安贼的义子,骁勇善斗,所以封了王位,在贼军中很有权势。”

    “哦,就是说有个大官要来了,那带的兵应该也不少吧。”

    “那大个子在问,发生了什么变动,那人回答说是军粮谷地动,所以裘荣王亲自去查看了。”

    “军粮谷?”李俊毅和尉迟翎等人惊讶互望了好一会儿...所谓军粮谷地动,显然指的就是昨天他们爆破面粉那件事了,却没想到竟然会让叛军如此关注,甚至为此延误了进军时间。

    送信的突厥骑士很快跳上马又走了,那大汉则呆望着天空,过了许久才转身走入郡衙。

    薛锦娴又努力平复了几口气,尽量平静地道:“我们走吧!”

    “走?去哪儿?”

    “当然是出城了。”

    其他人都无异议,但李俊毅却皱着眉头问:“不找你哥了吗?”

    “此城既然已经失陷,我兄长或者已经阵亡,或者早已落入贼人手中。眼下我等只能先退出城外,再做商议。”

    “那这座扶风城呢?就这么放弃吗?”

    薛锦娴咬了咬牙,“可是现在又能做何事?我们只有十四个人啊!”

    “不止吧...你不是说这城里还有刚调来的五千驻军么?我们从城墙上走到这里,一路上也没见什么打斗痕迹吧。所以,这五千人一定还在!只是暂时被困住了。”

    薛锦娴开始犹豫,而尉迟翎又接着问:“你说的倒是有理。可他们被困在哪里?我们又该上哪儿去找他们?”

    “这不是很简单的事么?这些突厥人不去看城门,也不去守城墙,却在这里巡视,那五千人一定就被困在这里。”

    “这里...郡衙?这里面能藏五千人?”

    这回反而是薛锦娴点起了头,“据我所知,这郡衙后有一个专供西域行商囤货的坊市,四面都筑了围墙,若说里头关了四五千人,倒也不是没有可能。可即便如此,”她指了指那些巡逻的突厥士兵,“我们十来个人要对付这些突厥人,也还是难了些。”

    “这支突厥军队人数应该并不多,所以他们没办法去守城门和城墙,只够在这里巡视。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才急等着有人前来接应。我想,只要我们能在这城里放上几把火,根本不必动手,就能惊走他们!如果等到那个裘荣王带兵入城,那这扶风可就真的再也拿不回来了。”

    这番分析,五分来自于李俊毅那敏锐的感知力,四分却带着些忽悠...他那被磨破的双手现在还疼着呢,所以实在不想再去抓绳子爬墙了,只要有一点机会,还不如就在城里折腾!

    至于剩下的一分,那是他这个年龄的青年都有的,盲目的自信!

    薛锦娴突然向他抱拳施礼,“阁下智勇双全,真乃奇才!还不知阁下高姓。”

    “不急不急,咱还是先把火放了,再说别的。”当着尉迟翎,他可不敢报李君逸的名号,所以赶紧找了个借口,“咱们分头行事,你应该认识那些驻军的军官,就守在这里趁乱救人,我们去放火!对了,再让几个兄弟分散在城里,等火起的时候就大叫几声,越乱越好!”

    他之所以自告奋勇去放火,主要是觉得这事没什么难度,也没什么危险。

    但真正付诸行动的时候,往往会发现计划总是和现实脱节。

    他与尉迟翎,程子裳在城里绕了小半圈也没找着一个合适的放火点,这扶风城里的大多数建筑虽然都是木制结构,但几乎都连成一片,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引起满城大火!那可就不妙了。

    渐渐绕到城南时,三人同时眼前一亮,只见一座高大的阁屋孤零零地耸立在一片空地中间,四周都没有连接其他建筑。

    三人大喜,先靠上去仔细查看了一番,确定无人后,又四下里搜罗了一些断树枝和碎树叶,堆在阁屋角落,然后兴冲冲地打起了火刀。

    小火苗最是难养,然而一旦成型,就再难阻挡!当大火窜上屋顶时,已成冲天之势,在噼啪响声中,越烧越旺。

    与此同时,城里各处适时响起了许多喊叫声,初时还很零散,慢慢地,喊声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密集,似乎整座扶风城都燃烧了起来。

    三人大功告成,正打算离开火场,突然看见又有一大帮人冲了过来,很多人手里还提着水桶水盆一类的物件,显然是要来救火的。

    他们吃了一惊,正要躲藏,却看见薛锦娴竟然也在这群人之中,顿时明白这些应该都是刚被救出来的唐军,当即乐呵呵地迎上前去就要问好。

    哪知冲在最前面的一个瘦高个,还未与他们打声招呼,就先一步跪在了地上。

    “哎呀呀,这也太客气了,举手之劳嘛。”李俊毅走上前去打算把对方搀扶起来,不料那瘦高男子却连着几拳砸在地上,近乎痛哭地嚎叫起来。

    “完了!全完了!”

    除了李俊毅等三人,在场的几乎所有人都直勾勾,呆愣愣地盯着那被烧得里外通透的阁屋。

    那位女县令也一样在发呆,被喊了好几声才终于回过神来。

    “你们这是怎么了?突厥人呢?”

    “唉,”薛锦娴一阵哀叹后,这才拱手施礼:“兄台算得很准,大火刚起,那些突厥人就逃了!我本想追上去厮杀,可他们的马太快,眨眼就出了城。”

    “人都救出来了吗?”

    “也如兄台所料,他们都被困在郡衙后的坊市内。”她一指正跪在地上捶胸痛号的瘦高男,介绍道:“这位是扶风驻军的康隆校尉。”

    “敌人也跑了,人也救出来了,那他这是怎么了?”

    “唉!你们放火时就没好好检查这座仓房吗?”

    “仓房?这是一间仓房?”李俊毅顿感不妙,“这里面存放了什么?”

    趴在地上的康隆抬起头来,眼神十分复杂,既带着感激又充满了愤恨,咬牙切齿了半天才回道:“是我军屯放的二十万支羽箭!”

    “二...二...二十万!?”怪不得那座阁屋孤零零地竖在这里,感情这是座军用仓库啊!

    他想到了许多古装电视剧里的攻城画面,守城一方全靠居高临下,箭雨齐发,才能以少守多,以弱当强。现在羽箭都被烧了,天亮后那个什么裘荣王又要来了...他终于理解康隆为何跪地不起了。

    “事已至此,看来只有放弃这里了...”他抬头看了看夜色,“现在走应该还来得及。”

    “恩公说的是!”康隆爬了起来,“这城中还有些未能离去的百姓,还请诸位能妥善照顾,带他们一起撤离。”

    李俊毅呆住了,这话里的意思再明确不过了,其他人都可以带着百姓撤离,他康隆是打算留下来与扶风共存亡了。

    他转头看向薛锦娴,可那位女县令也在缓缓摇头:“扶风虽然不是小妹的属地,但小妹既然担了朝廷武职,自然不可遇险便逃,当与康校尉一起坚守此城!”

    他又看向尉迟翎,可那位帝陵巡察使的态度更加坚决:“这祸是我们闯出来的,无论如何也不能走!”

    “我去!”这帮唐人怎么这么糊涂,都不懂分析一下局势的吗?他忍不住嚷道:“这扶风城有这么重要么?非要这么壮烈?”

    “扶风城乃是关内联结京畿的要害之处,”康隆缓缓地回答:“如今两京失陷,天子西行,关内与陇右各地已成我大唐之命脉。江淮的盐铁,荆襄的粮米,只有靠上津要道转运扶风,才能供应关内诸郡...若扶风有失,则圣上纵是再有百万兵马,也难以供养,只恐今后再无东归之力!只为此故,在下也必须战至最后一刻!”

    这番话慷慨中带着豪迈,远见中带着卓识,让人辨无可辨,无从驳起。

    李俊毅的脑子里一阵天人交战:说到底,这帮唐人和他并没有多少联系瓜葛,其中最熟悉的也不过才认识两天。即便其中好几个都是美女,也远没到他能为之付出生命的地步。

    更何况,他来自千年以后。壮志也好,豪情也罢,千年之后除了唐人街,还能剩下什么?

    可他在心中使劲了几次,“我先走了”这几个字却硬是说不出口,似乎就差那么一点...如果他的脸皮能再厚个0.01毫米,或许就说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