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让天启活下去 » 二十 铜

二十 铜

    自从听了那晚王丰的一席话,万历和李恩,世子三人都陷入了思考,好像明白了什么,又更加迷茫……该怎么做?怎么做才不能出错?他们害怕自己一个错误就把大明推入万劫不复。毕竟,大明已经太脆弱了,已经经受不起风浪……

    王丰在学校的工地上转悠着,工地上空响彻着各种各样的噪音,堆满着各种材料,起码数千人在忙碌着……

    当大量金钱投入后,与成都众多人口产生剧烈反应。学校工程的进度非常快。现在两三层的都已经封顶,只有中间的高楼还搭着楠竹脚手架,在拼命赶工……

    两个丫头罩着帽子缩着头,哈着双手跟在王丰身后。沿途老少乡亲都热情打着招呼:“先生,姑娘好,今天晚上有肉吃吗?”

    “大爷,您这是玩命那,挑这么多?为吃点肉闪了老腰,岂不是我的罪过?没看到昨天又有西北人运来几船羊?今天肯定有羊肉汤喝了……”

    自从马家叔侄来了后,西北的汉子越来越多,有的到其他府县开荒准备种植橡胶草,有的去农庄喂养牛羊,工地也有不少,最精壮的当然进马队吃粮。王丰用玻璃,铁器等新玩意从西川,吐蕃羌塘搞了不少好马羊,马队现在已经有千多人了。

    从工地出来,王丰和丫头们登上江边的一辆双马四轮马车。马车现在很成熟了,普通的是竹木骨架蒙上牛皮面。王丰这种高档货是铁皮藤甲牛皮复合装甲的,镶有可以开闭的玻璃天窗,定制内装很是豪华。马车踢踢塔塔沿江而去……

    成都的天气很怪却有又规律,只要浓雾,近午必是艳阳高照。川中艳阳难得,河堤边到处是横七竖八的竹凳马扎,王丰觉得大半个成都的人都出来躺在竹椅上晒太阳。马车沿锦江而下拐入一条小道,楠木林中露出一段红墙……

    楠木林深处有一四层飞檐雕楼非常华丽,正是成都东有崇丽阁,西有万佛楼的万佛楼。

    高台石阶上把守着一干侍卫,现在这批侍卫,自那日几个首领灰头土脸回来后,就开始定期到小校场轮训了。对王丰已经熟识。

    上到三楼,万历老皇帝正伏案写着什么。听见有人上来,头也不抬说道:“一边坐吧,待我写完这点信……”

    王丰靠窗坐下。这应该是给京里的皇孙写信吧?现在这通讯,来回起码几个月,算时间吴剑那个家伙应该都出山海关了……好怀念手机和网络啊!

    随口问道:“老爷子,有没有川军的消息?”

    万历搁下笔,摘下眼镜揉了揉眉心说:“上次接到的消息是已经到了京城。由校去看了看挺高兴,拨了五万两和三千你造那种鸟铳给他们。据说没有停留,应该是赶去助阵了,希望能赶上。一战全功吧。”

    王丰担心道:“这南北气候差异,北方现在冰天雪地也不知道一路有多少冻伤……到时还有多少战力……能回来多少……”

    万历也默默无言。李恩见气氛压抑,开口缓道:“老臣倒觉得不必过于担心,这辈子也没见过如此心气高,严律悍勇的军队。狗皮帽子棉大衣,还有鸭绒睡袋,牛皮靴。说实话,这比别人已经好上天了。必然能一战胜之……”

    北上后,成都和石柱依然拼命赶工,每十天就送一批物资北上,不计成本抢运。到过年时估计足够整个冬天了才停止。

    王丰算了算,近万火枪,上百门炮,足足近四万川军。这比历史上强了太多,算来就算是不能胜,自保应该没有问题。稍稍放心。

    万历叹口气,对王丰说:“听说你那铜铁都缺?”

    王丰点点头道:“四川产铜不多,铸钱都不足以致现在都有铁钱流通。这段时间交子街那边早停了……所有铜料都做了机械,军械。王府的铜器也融了不少。布政使那边拨了一点远远不够。现在工坊已经停了。铁厂越开越多,王府,官府,豪商一窝蜂上。铁矿已经涨了数次依然不足,现在都抢都不够用……只有石柱那边有统筹还好点,其他地方插不上也不方便插手。”

    万历点点头:“我这也不能露头……这样,再派矿监,这不还有个大太监嘛。”

    李恩点头应下。

    万历笑着说道:“上次把你说的笔录给了由校,当今天子遣卢受去监造皇陵了,重新启用李恩做了东厂提督你还不知道吧?”

    王丰连忙起身拱手:“恭喜恭喜!”

    李恩笑道:“口惠而实不致,可见不是诚心,不若也给咱起个小院如何?”

    王丰满口答应,南北校场移出后怂恿蜀王府开始旧城改造,有学校一期做样板房,小区安保绿化,两层砖混结构,玻璃飘窗,落地阳光露台,瓷砖地面,独立厨卫的别墅小院,高档住宅预售一空。只是一张图加个沙盘就赚了海量银子。

    蜀王,世子包括万历,李恩哪里见过这等骚操作?心里扭曲得狠……

    没办法,王丰解释到:“军器那边,吃的,穿的,用的没有一样便宜。基数一乘都是十万起步……以后还得扩大……现在朝廷也指望不上,左手进右手出,能维持住就不错了……”

    万历有空偷偷去看过一些,那些钢铁家伙流水般出来,又一船船北上场面震撼,知道这些玩意朝廷还真就未必能承受得起。只好道:“先生一心为国之心可鉴日月。天家必不敢忘。”

    王丰谢恩。起身后道:“现在关键是受限源材料,川西的硅,锰铁用量不大还好说,石柱那边有点铜只够那边。成都这边怎么办?铜铁矿需求极大,后世的矿我倒知道,四川最大的铁矿在攀西,西南的铜矿在云南,都是崇山峻岭,交通不便啊……那边也没有人力开采。”

    想了想又说:“为今之计,只有打通水路,就地冶炼后成品走金沙江,雅砻江入川。我这边最多派军卒去炸掉险滩恶石。人力和开发得李公公那边……但那边都是土司领地,说来说去,还是绕不开奢家,可用之兵太少了,惹不起。”

    万历点头沉思半响,突然拍桌说道:“有了,谁说奢家一定要反?李恩,你去一趟,带道旨意给奢崇明,把权印都给他。敕封奢崇明为永宁宣抚使。奢效忠妾奢世续以下犯上着缉拿问罪。一干官吏停职待勘。”

    王丰说道:“奢世续抗命不交印多年,官府纵容。骤然变起,必然不服,水西水东恐起战火。须得有强军威慑,令其畏惧,或有变起,雷霆镇压。以免迁延荡涤。不如王府石柱各出一卫随同南下。也可实练一二?”

    万历和李恩点头:“如此最是稳妥。”

    至于如何颁旨,北京那边如何交代,王丰自是不管。这爷孙俩都聪明过人,不劳操心。

    后世黑天启的很多,说教育不好啊,文盲啊,被宦官蒙蔽啊,总之又蠢又笨没文化,贪玩好耍荒淫无度。人家虽然没当过太子,好像太孙也不久就武断人家不受喜爱不读书爬墙洞……《明神宗实录》卷五八四明载:万历四十二年(1614)二月,李太后逝世。她在弥留之际遗嘱,令立朱由校为皇太孙。一年多以后,万历帝传谕圣母也曾遗嘱,欲册立皇太孙。这个时候,朱由校才刚刚八岁。再说,木匠皇帝的作品巧夺天工。不是聪明人能做出来?皇家培养继承人是有完整制度的,当自己家的崽子那般?

    成都有东西南北四个校场和王府内的小校场。分别是成都左右中前后五卫和蜀王左中右三卫的驻地,是大兵营。蜀王护卫自宣德年后上交了两卫,一度所剩不到4000,现在也已经恢复到万余。

    东校场外临沙河,成都平原的北部河流都源自都江堰。沙河也是如此,最后这些河流殊途同归汇集后从成都东北金堂淮口出龙泉山为沱江,经简阳,资阳,内江,自贡于泸州汇入长江。成都南部的河流在新津汇成岷江。经眉山,乐山,于宜宾汇入长江。长江上,由西向东顺流而下依次是宜宾,泸州,重庆,丰都,石柱,夔门……所以整个巴蜀在古代,水运是十分方便的。

    校场不远的东门码头,一队队军卒正在登船。3000王府中卫将随李恩南下宜宾再到泸州。同时3000石柱白杆兵也将溯江而上到达泸州,两路汇合沿纳溪河直达永宁。

    王丰后世对这片川南大地多有熟悉。这一片地质构造复杂,资源丰富,矿种繁多。煤、石油、天然气、硝石,芒硝,盐,磁铁矿,硫铁矿、锡,铅,汞,铜、银,金、耐火黏土、铝土,白云岩、石灰石、高岭土、磷、钾盐,玻璃用砂、石膏……几乎所有的矿产资源都有,气候也好。虽然成都平原富饶,但是真正值钱的,王丰觉得还是川南这片山地。这里天生就是工业基地,化工基地。

    再加上平定奢家太过重要。所以这次一起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