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恕宋 » 第15章 前尘往事

第15章 前尘往事

    太行山上,紫云山寨。

    后来,曹中原才知道,那天,陈广与周童他们谈了半夜。

    “你我分别之后,你投了五马山寨义军,形势一度大好,为何沦落到如今地步呢?”陈广问起旧事。

    “当初我二人共同组织起义军抗金。你小子,孝道大于一切,回家孝敬老娘,可苦了我。”周童喝酒之后,逸兴遄飞,说到酣处,指着陈广大吐苦水。能说出来的话,也早就没了心结。

    “当年跟随周兄,受益匪浅。可惜在下志向浅薄,实在汗颜。”

    周童接着说道:“筹钱粮、纳兵源、谋划打仗,我是独力难撑。后来投了信王赵榛,学得不少本事。后来,信王派我去扬州找当今官家,奏请攻打金国。官家封信王为河外兵马都元帅。不料想奸臣黄潜善、汪伯彦进了谗言,官家许了的一路兵马夹击没有如期到来。我们被挞懒率军击败,信王下落不明。五马山寨义军自此不复存在。”话语间,满是悲怆之意。眼里透着红丝。

    靖康年间,宋金前方交战,后方的河北路、河东路、京西路等,民间组织了很多抗金义军。周童和陈广共同组织了一批人,参与抗金斗争。二人个人武勇足够,领军能力却是不足,屡屡碰壁。心灰意冷之下,陈广以孝道为借口,回老家侍奉母亲去了。

    周童所说的河北路五马山寨义军,规模最大,几个头领都是出自官军,经验丰富,他们奉道君皇帝第十八子信王赵榛为主,一呼百应,军队一度发展到十多万人。后因失去朝廷支援,最终兵败河北。

    “河北义军众多,即便五马山寨义军不复存在,也不至于落到如今地步啊。”陈广不明所以。

    “河北贫穷,义军钱粮征纳艰难,支撑下来全赖朝廷支持。老将军宗泽英明睿智,壮志凌云,他任开封府留守时,鼎力支持我们河北剩余义军。那年差点活捉了粘罕,可是周老寨主的手笔。”原来王阳也是当年跟周童、陈广起事之人。他跟随周童多年,想着当初的英勇事迹,自得地看着陈广。

    “嗨,这事不值一提,可惜可恨。”周童却不想再提这痛惜之事。

    “此事我也有耳闻。”陈广道。

    “可恨满朝文武,贪生怕死之辈犹多,不肯抗金。宗老将军愤恨而亡,临终无一语及家事,惟连呼渡河渡河渡河。”周童转言说道。他一时语塞,端起酒杯一饮而尽。他只觉苦涩微咸,不知是泪水还是愤恨带来的味觉迷失。

    “宗泽老将军,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东京汴梁老百姓一直念着他的好呢。联结义军,屡败金兵,更是眼光卓著,心怀全局。岳飞岳少保当年得老将军提携为统制,方能施展才能,有今日之地位。也算是名将传承。”陈广感叹道。

    “老将军英雄一世,死得其所。我们继承老将军遗志,矢志抗金。马革裹尸,也在所不辞。”闫龙激昂地说道。闫龙来山寨虽晚,却斗志昂扬,屡立大功,被周童提拔为左寨军指挥。他为人慷慨活跃,不拘小节,很得大家喜欢。

    “周老寨主,自然是承宗泽将军之志。我们可不是贪恋温柔乡,遇事就逃跑的主儿。”王阳不无讥讽。当年他钦佩陈广的武艺,仰慕周童的豪情。他自己尚青涩时,幻想着有朝一日能跟二位英雄一样武艺绝伦,必定大力斩杀金人。哪知道仰慕的英雄,最先做了逃兵。

    陈广闻言,内心觉得甚是惭愧,饮了一杯闷酒。

    “可恨的是,后来替宗老将军就任开封府留守的是杜充。此人喜好功名,反复无常,经常滥杀无辜。若不是他背叛大宋,投靠金人,杀我义军,毁我抗金前途,河北形势不会如此,大宋更不会那般被动。”周童拍案而道。他好像又想起什么伤心往事,一脸悲愤。

    “此贼庸碌无能,当年金兵南下,他不思计策,却去决黄河大堤。以至于两淮尽为泽国,生民为鱼鳖。国恨家仇,不共戴天。”倪滔咬牙切齿。倪滔在淮北有良田百亩,本人善于打理,颇有家资。在金人和杜充的连绵灾祸之下,良田淹没,家中尽毁,愤而投了义军。

    “内有奸臣,外有叛贼。如此形势,抗金大业,怎能成功。”陈广暗自想,自己当年究竟为何萌生去意。对官吏腐败无能的失望、对家庭的呵护照料,究竟哪个更多呢,他也不晓得。

    “酒席之上,我等先饮酒,不谈这陈年恨事。诸位,我们共同干一杯,欢迎陈老弟。”周童见这饭吃的沉重,把话题重新转移到喝酒。

    众人皆举起酒。酒虽不烈,人却悲痛。

    “周兄,我此行,就是受岳飞岳少保所托,想联络河北路义军,诛杀叛贼,共同抗金。”陈广道。陈广当年弃周童而去,颇受别人冷言冷语,指指点点。昔日尽孝道,母亲逝去后,他又不舍得妻女。只有周童理解他,毕竟人各有志,人生在世,危难来时,家与国总要有取舍。多年来,他心中有愧。岳飞托他北上,他慨然应允,也是慰藉自己不能报国之憾。

    “此事甚好。目前义军四分五裂,没有统一号令。如果有朝廷和官军支持,定能重新集结,光复当年宗泽老将军统领下的河北盛况。”闫龙道。

    “目前组织河北路义军困难很多:其一、无以为主,各自为战,当年我们奉信王赵榛为主,各路义军才聚集到一起,河北路百姓也踊跃加入;其二、谋生艰难,粮草不济,如果朝廷能钱粮支持必定能发展壮大;其三、很多数义军成员杂乱,素质不齐,平常能正常训练的很少;其四、部分义军,打着义军的幌子,实则干的是土匪山贼的勾当。”周童说道。这几件事,在他心中盘算了很久,为河北的形式感到担忧。

    “只要宋金议和破裂,金军一旦南下,朝廷必定下诏抗金,届时我们奉岳少保之令自当名正言顺;钱粮之事却是难办,我当禀告岳少保,求他支援和帮忙筹措;这次聚集几支义军领袖,可以把训练义军之事提上日程;土匪山贼之辈,很是难办,你可讲述各义军现况,我们分析一下。”陈广道。

    “高岳,你来说一下。”周童向高岳道。

    高岳是个自信的人,乐于表达,这也是他职责所在。欣然接受了这一差遣。

    “北方义军,分布在河北、山西、山东三路,主要是黄河以北一带,这一大块地区也叫河朔。河朔地区幅员两千里,地平夷无险阻,便于用兵。自杜充之祸后,义军骤减,河北、山西义军多囤积在太行山,借山掩护;山东义军也大抵在黄河、梁山辗转。”高岳先从大局势上讲起,陈广对北方形势一下子有了个整体概念。

    “你再着重讲一下我们太行山情况吧。陈老弟此次去不了那么多地方。你稍后把大体情况书写明白,明早我派人一起送往岳少保处。”周童道。

    “河北太行山,共有五股力量。从北向南依次是,白石山、腾龙山、紫云山、苍岩山、锦山义军。

    白石山义军,寨主王超则年轻有为,走过科举之路。祖父辈茶商出身,金南侵之后,事业毁于一旦,遂参加了义军。腾龙山上地理条件好,他们开辟了一处茶园,栽种太行龙井,其茶绿润匀整,闻之栗香浓郁,饮之滋味浓醇,鲜爽回甘。宋金都实行茶叶专卖,他们则通过走私赚取了不少钱财。他们抗金意愿最强。

    腾龙山义军,寨主文豪为人深不可测,圆滑至极,爱憎不显露于表面。其山寨财力和人力,都是最强的,其手下如甄不忌下山打劫,他也不禁。山寨捞钱法门众多,平素就一件事情,捞钱。但是我相信他们是愿意抗金的。

    紫云山义军,周童老寨主领导。紫云山西侧临近清风峡,东侧是平山县。

    苍岩山寨义军,熊善、熊义兄弟二人,来历不明。据说是李成的余部。李成原是归信县弓手,后来率众投靠奸臣黄潜善,亦官亦匪,名声并不好。需要妥善处理好他们。

    锦山寨义军,寨主单文,原是武陵人钟相起义军的的一部。自钟相被孔彦舟所杀,起义军大部又跟随杨幺在湖南一带对抗朝廷,被岳飞岳少保击败。一部分人北上寻找出路,最后落脚太行山。我最担心他们。他们与岳少保有嫌隙,怕是难以配合。”

    “按高兄所讲情况,苍岩山熊氏二兄弟和锦山单文,需要额外提防。我们先约人过来,大略谈谈看,摸一下底细。”陈广忧虑地说道,突然觉得联络义军比想象中要难得多。

    “穷则思变,眼下也只能如此。有行动有希望总是好的。”周童道。

    众人又计划商议一番,一是议定由陈广写好书信,阐明金国内乱之事,一封送往宋境内驿站,由驿站送往韩世忠处;一封直接送往岳飞处,另附上义军概况和北方形势。周童安排好信使,天亮即出发。二是,议定了如何联络众义军山寨,包括联络路线、次序、范围,诸如此类。

    事毕,各自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