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恕宋 » 第20章 平山集市

第20章 平山集市

    大人有大人们的事业,少年少女们也有他们的世界。

    曹中原、王忠和文青青三人,每日谈文论武,不亦乐乎。

    王忠文武兼备,尤其文采学问,令曹中原惊诧不已。他自觉自幼学习甚多,比之王忠犹有不及。文青青说,白面书生一身学问可是要考状元郎的。

    连续几日宴饮之后,周童命倪滔带人下山去集市上采购新鲜食物。三人见了,兴奋地也跟了去。

    走到寨门,众人看到八字胡在寨外同几个守卫,在那胡吹,正是甄不忌。

    “你们做什么去?”甄不忌见到几人过来,谄笑起来,本就不大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去置办些新鲜的肥羊肥牛。”倪滔回道。

    “你们这点人手不够,我去帮你们。”甄不忌死皮赖脸地跟了一起。倪滔无法,只能凭他。

    曹中原内心厌弃他,几日来都避开,不想今日竟然一同出行。

    “给大小姐请安。”甄不忌蹭到文青青身后,一副马屁相。

    “甄大头领,您可是说好了,要帮我们。倪叔叔,到时给甄头领分个重任。”文青青抿着嘴偷笑。

    “那是自然。甄头领,体格好,能力强,能者多劳嘛。”倪滔跟着调戏起来。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往山下走去。

    众人走了大半天,方到平山县城。

    倪滔对几个随从又交代了下各自任务,让他们分头行动去了。他想带三个孩子逛一下。

    赶了半天路,文青青几人又饿又渴。

    走至一处饭店,只见门面不大,招牌上却写着“状元大酒楼”。倪滔知道这是商家夸大其词,倒也不在意,招呼道:“我请大家吃水饭吧,自讨腰包,不算在山寨账上。”信步进了店内。

    三个少年少女和甄不忌殿后。

    “谢谢倪叔叔。状元郎,你到家了,先请。”文青青戏谑着道。

    “人而无礼,焉以为德。女士先请。”王忠调皮地回道。

    哪知道甄不忌从曹中原和王忠中间挤了过去,把两个人挤了个踉跄,道:“你们还是不饿,文绉绉的。”

    三人相视一笑,也走进店内。

    几人寻了一个大桌坐下。倪滔招呼跑堂,点了五碗凉浆水饭,几碟小菜。

    “伙计,有劳。将水饭用刚打的井水冰过了再端上来。”文青青吩咐道。

    三个少年少女一起说笑。

    甄不忌没人搭理他,等的不耐烦,跑去柜台催着上菜。突然,他计上心来,想捉弄一下曹中原,以报当日陈广羞辱之仇。

    店小二端了水饭过来。他半道截住,说道:“饭且放下。我是四川人,爱吃川椒,去给我取些过来。”

    宋时,始有川峡四路的行政区划,巴蜀人也开始自称四川人。

    不一会儿,店小二取了一包川椒粒过来。

    甄不忌用勺子拨开一碗饭,倒入一把川椒粒,随后用勺子拨弄了几下盖住川椒。

    小二心想,四川人口味可真是重啊。

    甄不忌端了水饭到桌前,特意给大家一一分好。

    倪滔和曹中原早就看到甄不忌搞鬼,也不点破。

    曹中原口里说着有劳甄头领,却向倪滔点头示意。

    倪滔心领神会,马上说道:“甄头领辛苦,麻烦再去催一下几碟小菜。这家店上菜着实慢,甄头领面子大,一出马,店家必闻风响应。”

    这马屁拍的着实低劣,偏偏甄头领吃这一套。他屁颠屁颠地又去显威风和能耐去了。

    曹中原悄悄地,让王忠帮他跟甄不忌换了碗。

    甄不忌建功立业完毕,归来落座。店小二紧跟其后,端上了几碟菜。

    王忠挨着甄不忌,说道:“甄头领,快坐下。我们都等你一起吃呢。”

    甄不忌坐下,洋洋得意,看了一眼曹中原。

    曹中原说道:“甄头领,你那碗饭少。要不要我跟你换啊,我饭量小。”

    甄不忌急忙推脱道:“不妨事,你们年轻,多吃点。我饭量也不大。”说着舀了一大勺放入嘴中。一股辛辣椒麻之气,立即涌入鼻腔,呛的直咳。

    甄不忌直拍桌子,也不知道气的,还是呛的,眼泪都流了出来,狼狈至极。他想骂曹中原,却发现没理由,这饭是自己分的,难道是失手分错了。

    “小二,你滚过来。”

    “客官,您不是说自己爱吃川椒吗?这是量少不过瘾吗?”店小二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看甄不忌呛的涕泪横飞。

    “直娘贼,你才爱吃,我什么时候让你放这东西了?”

    店小二心想这人好不讲道理,自己不能吃非要吃,偏又要来骂我。

    其余几人只管边吃边看热闹。

    倪滔急忙劝解一番。甄不忌非要店家重新上一碗饭,死活还要求免去他吃饭的钱,答应只收四碗饭钱,方才作罢。

    果然是捞钱能手,甄大头领就这样帮倪滔剩下一笔钱。

    吃完饭,五人在集市上溜达。

    集市不大,却也热闹。吆喝声,叫卖声,铁器敲击声,饼店拍打面团声,声浪嘈杂,熙熙攘攘。

    周童叮嘱倪滔为三个孩子置几件衣物,尤其是曹中原。

    他们来到绸段庄,挑了几件现成衣物,又割了几丈布匹。文青青为几个男士指点衣物颜色和款式搭配,自有一番格调。

    夏秋之际,蟋蟀出没,有几伙人在斗蟋蟀,连续斗赢俩三把的就有买主看中买走。看蟋蟀斗的凶猛,文青青拍手叫好。

    甄不忌凑到一处人堆,只见一个商贩地下摆了若干糖果、玩具和诸多小物件,在与人关扑。来人扑赢时,众人大声喝彩;若扑输了,则一堆惋惜叹气。甄不忌试了俩手,竟然扑赢,得了两包石蜂糖。他将赢得的石蜂糖,分与文青青等人,自然是自得地吹嘘一番。

    曹中原、王忠在一摊前观摩瓷器,但见碗、盘、瓶、碟各有几样,颜色白净,釉质坚密光润。

    “我家祖传手艺,平山县可没有比我这烧制手艺好的。”只见那老汉衣着讲究,却气质平和从容,颇经些世事的样子。

    “丈人技艺精湛,观你气象似乎是出身富贵,何以做此小营生?”倪滔一眼看出老汉的与众不同。

    老汉似有难言之隐,叹气道:“我姓张,平山县磁燕山村人。本燕京烧瓷之人,前些年战乱,家资尽毁。人老了,无力再做生意,心灰意冷,带家人来这平山县得过且过罢了。”

    乱世没有太平人,每个人的故事都在诉说着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