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互联网时代风云 » 17音乐精灵

17音乐精灵

    一回到宿舍秦朗就把自己丢在床上,“好久没这么轻松了,这两个月为了赢得今天的比赛每天都是急匆匆的,有时候连饭都顾不得吃。诶?梁绍斌这小子哪去了,该不会是受不了打击到哪哭去了吧”,想到这里,秦朗不禁得意得笑出声来。

    咣当,宿舍的门被重重的撞开,梁绍斌抱着一个纸箱子气喘吁吁的走了进来。“秦朗,帮忙接一下”。

    “你这是什么东西”,秦朗接过箱子的一边帮忙把箱子放到了梁绍斌的桌子上。

    “这可是好东西,你瞧”,梁绍斌从箱子里拿出一个单片机晃了晃”。

    “单片机?你怎么搬到宿舍里来了?张教授不让把实验室的东西拿到外面来”

    “哪儿啊,这是我到旧货市场淘的,好像就是你们那什么培训班淘汰下来的”,梁绍斌解释道。

    “你要它干嘛?还有这一堆乱七八糟的是什么”,秦朗疑惑的指了指箱子里的其他东西。

    “总之都是好东西,一下给你解释不清楚,慢慢的你就看出来了”,梁绍斌眉飞色舞起来,就好像那些真的是什么宝贝一样。

    “神经”,秦朗不屑的撇撇嘴。“你是不是今天被我赢了受刺激了”,一说到这里秦朗又兴奋起来。

    “是是是,小生甘拜下风”,梁绍斌对着秦朗做了个揖。

    梁绍斌有自己的想法,这次比赛让他见识到了一块小小的单片机的巨大能量。但说到底这次是别人确定好了目标自己去实现。就好像在打游戏一样,每个行动都是在别人既定的框架下执行。这次,他一定要成为那个制作游戏的人。

    除了实验室日常的工作,梁绍斌都一头扎进他的单片机的小天地里。而秦朗也多了一份跟课堂、收作业、批改作业、答疑的工作,虽然忙碌但也算充实。

    “啊哈给我一杯忘情水…”,梁绍斌突然开始忘情的唱了起来。

    “什么情况,大半夜的叫春呢”,秦朗在床上翻了个身骂道。

    “抱歉抱歉。诶,都这么晚了”。梁绍斌赶忙道歉,随后关了灯悻悻的上床睡觉去。

    一大早实验室里的长桌前就围满了人,大家议论纷纷。人群中间是梁绍斌和一堆零散的电子器件。

    “你们只要对着话筒哼歌,屏幕上就能展示出是哪首歌,以及你们的评分。有没有人想来试试”,梁绍斌大声嚷嚷着。

    “我先来一段给你们示范一下。啊哈,给我一杯忘情水”,梁绍斌又开始唱起来。大家都屏气凝神望向屏幕。果然在屏幕上显示出了“忘情水,原唱刘德华,评分54”的字样。大家瞬间来了兴致,争先恐后的要来尝试。虽然识别的准确性差强人意,不过大家还是玩的不亦乐乎。尤其是评分的功能,成了互相调侃的谈资。

    “什么事这么高兴”,张教授和秦朗从课堂回到了实验室,秦朗怀里还抱着一摞作业本。

    “梁绍斌发明了个好玩的东西”,实验室一个急性子的同学回答道,“你对着它哼歌,它能识别出是哪首歌,还能给出评分。来绍斌,你给教授演示演示”。

    梁绍斌又唱了一次忘情水,屏幕上再次显示出“忘情水,原唱刘德华”的字样,不过这次的评分只有49分。

    张教授拍拍梁绍斌的肩膀说道:“不错,你怎么想到要做这么个东西呀”。

    “我在大街上听到某个旋律经常想下载下来自己听,可是怎么找都找不到。就是上次竞争助教的比赛给了我灵感,既然我们能识别语音,为什么不能尝试着识别旋律呢,所以就想到要做这么个产品。不过准确率不高,各方面还有很大的欠缺”,梁绍斌解释道。

    “嗯不错的想法,有想法就坚持做下去,肯定能有所收获。不过不要影响正常的工作和学业呦”,张教授鼓励着梁绍斌。

    此刻秦朗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几天他在宿舍是在捣鼓这个东西。不过对于梁绍斌做出的东西秦朗觉得又震惊又佩服,上次的比赛看似是自己赢了,其实自己什么都不是。

    宿舍里,梁绍斌还在调试着他的设备,不时的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

    “你换个机箱吧,我的机箱是从海龙大厦地下一层找专人定做的,需要的话我可以把联系方式给你”,秦朗忍不住开口道:“不需要的话当我没说”。

    “当然需要,快告诉我吧”,梁绍斌连忙说。当他看到秦朗躲闪的眼神时明白了什么:“秦朗,你跟我一起来做吧。我一个人总觉得思路有限,而且我想把它做成一个能卖的东西,产品方面我更不在行了。你在学生会待那么久,见得人多,见得东西也多。咱俩合作吧”。

    “我~”,秦朗想答应却发现有些难为情。

    “诶呀别吞吞吐吐的了,一起来吧,咱俩当合伙人。不过事先说好了,买器材的钱你也得出一半啊”,梁绍斌给了秦朗个台阶下。

    “瞧你点出息,来,这是500,我才不占你便宜呢”,秦朗爽快的从钱包里拿出了钱。

    其实梁绍斌也一直想拉秦朗入伙,他近期看了很多马云的采访,深知单打独斗很难成事。经过他的观察,懂技术又有产品头脑,同时自己又放心的人也只有秦朗。只是秦朗是个爱面子的人,如果邀请的时机不对很容易弄巧成拙。

    接下来的日子里,梁绍斌负责硬件的接入和软件系统的技术实现,而秦朗负责机体的组装、外观,以及产品的功能定位。在秦朗的协助下,产品更加聚焦打分上,成为了一款唱歌比赛的产品,而不是简单的找歌的产品。同时,经过改良后的机箱可以将单片机以及麦克风等一众硬件都集成起来,再配上炭灰色的喷漆,让整个产品显得科技感十足。

    “你说咱们的产品卖多少钱合适?”,梁绍斌盯着桌上的最终产品问道。“至少得把我们买器材的钱包进去吧,还得把这几个月吃饭的钱,哦还有你因为辞点助教的职务损失的钱都赚回来才行吧…”。

    “你想多了,一个产品值多少钱是由它在市场上被需要的程度决定的,这叫按价值定价。而在此之前我们要先搞清楚要卖给谁,谁在什么情况下会用我们的产品。同时要搞清楚用户是会频繁的使用还是偶尔用一下。这些都搞清楚了,我们再估算下一段时间内会有多少人买,每卖出一件的固定成本是多少,再把我们为了开发出这个产品的管理成本摊到每件产品上,最后才得到售价”,秦朗侃侃而谈着这些年积累的产品的知识,只听得梁绍斌目瞪口呆。

    “先给我们的产品起个名字吧”,秦朗提议道。

    “音乐识别器、音乐打分器,都不好听,音乐盒,也不好有歧义…”,梁绍斌说了几个名字,显然都不是很满意。

    “音乐精灵”,秦朗突然开口道。

    冰冷的电器仿佛因为有了名字瞬间鲜活起来,两个研究生第一次有了创造者的自豪感。像精灵一样突然出现在世间,也像精灵一样古灵精怪得让人喜爱。是啊,叫音乐精灵再合适不过。梁绍斌再次被秦朗的才华所折服,“真希望日后职场上我们不是敌人”,梁绍斌心里暗暗道。

    而此时的秦朗也望着音乐精灵若有所思,他知道如果没有自己,梁绍斌可能会走些弯路,但如果没有梁绍斌,自己永远都做不出这样一款产品。“希望日后职场上我们不会是敌人”,秦朗也这样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