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科幻灵异 » 爨氏老宅有诡 » 第28章 贵人多忘事

第28章 贵人多忘事

    “咦,这个老头是谁?”

    “不知道啊,不是本村人。你们别村的,知道吗?”

    “我们村没见过。”

    “我们那儿也没有。”

    ……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摇摇头。奇怪的是,大家竟然都不知道他是谁,从哪里冒出来的。

    只见,他往爨宅山上山神庙的方向去了,不一会,就消失在树林里。

    “这位老者见多识广,他莫非是山神庙的土地公公?”有人说道。

    “干活吧,干活吧!管他是谁呢,干完活,领了工钱,回家去,老婆孩子热炕头!”

    众人散去。

    就如它的名字“深府地狱”一般,在爨氏老宅修建之前,无人敢在附近一公里内建房。

    但是,偏偏在修建这座老宅前,京城来的风水师,却说非在此湖边建房不可。

    记得当时的当家人,爨尧旸的父亲,他问风水师:

    “这个湖,自祖上有人以来,从未考虑过在此建房。”

    “你的祖上,有多少代人了?”

    “少说也有二三十代人。”

    “那这之前呢?”

    “之前的事,族谱里面没有记录,不得而知。”

    “那就是了。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原来,这位风水师叫杨鹤壁,据说他是杨筠松的后人,也是他的真传弟子。

    杨筠松生于唐朝末期,他所著的《疑龙经》,详细描述了如何依据山水地势寻找龙脉,对后世影响深远。

    此外,他还著有《撼龙经》《望龙经》《二十四山》等,都是和地理相关的风水学术书籍。

    因为杨筠松擅长用风水之术帮助穷人致富,所以被称为“救贫先生”。

    这一日,杨鹤壁同爨老一行五人,前来这片土地上选址。

    五人一起扬鞭策马而来,身后扬起尘土无数。路上行人,见马上五人装束,无不驻足观看。

    “我们自天不亮启程,一路少说也有二三十里路程,此时已近午时,人和马都疲倦了,不如往前遇客栈,先歇一歇吧!”

    又行了三里路之后,五人见眼前呈现一块凹地来。

    “龙神二字寻山诀,神是精神龙是质。莫道高山方有龙,却来平地失真踪。”

    “大师,这是什么意思?”其中一少年不解,向杨鹤壁请教。他便是爨老的长子,爨尧旸。

    爨尧旸身高七尺有余,生得肤色黝黑,剑眉星眼。

    他平常也多多少少学过一些地理风水知识,对于这话,多少有些意会,但他还想了解更多,便谦虚问风水师。

    “也就是说,龙脉和气势两词是寻龙的密诀。气势是山体的灵魂,龙脉是山体的表现。不要说只有高山才有龙,平地就没有了龙的真迹。”

    “先生的意思是,此处有龙脉?”爨老问道。

    “看这山势,应该有小龙脉。地脉之行止起伏曰龙。”

    传说,华夏的龙脉始于昆仑,并沿着东南方向延伸出了三条龙脉,北龙向北延伸至祁连山、阴山,再由贺兰山转入山西一带,从太原起,一直延伸至海。

    中龙向东延伸,经秦岭后入关中,至秦山入海。

    南龙西起昆仑山,进XZ,经横断山脉,向东延伸到两广地区,由云贵、湖南至福建、浙江入海。

    此是南龙。

    在每一条大龙脉上,还可以细分成干龙、支龙、真龙、假龙、飞龙、潜龙、闪龙等小龙脉,因此龙脉有大有小。

    众人一路从山下下来,望着眼前的一片凹地,听他这么说,眼前一亮,都振奋起精神来。

    爨老走在前面,欲寻客栈。见前面十米处,一老者身穿布衣,肩扛锄头。便下马牵着过来问他:

    “老伯,叨扰了,请问前面可有客栈?”

    “各位官人何道而来?”老者答非所问。

    “晚生自临安府而来,后面马上是我儿。

    “你儿是何人?”

    老者回头看了一眼,又问。

    “他系杞麓府新任县丞。”爨老又答道。

    “为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红薯。”老者依旧答非所问。

    爨老看着眼前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少说也有八十多岁了。

    他鹤发童颜,耳聪目明,精神闪烁。

    “先生所言极是,晚辈自当谨记。”他牵着马,慢慢跟在他后面。

    “官人此次为何而来?”老者又问他。

    “不瞒先生,此乃为择家业之宅基地而来。”爨老实话实说。

    “临安府和杞麓府离此地皆有三十公里以上,官人为何舍近求远,到此偏僻之地寻找?”

    “实不相瞒,一朝为官,非能代代为官也。趁我在世,想为子孙后代置一些田产,以便他们安心度日。”

    “一代做官九代绝,一家发财九家贫。”老者语出惊人。

    “此话怎讲?”爨老惊诧问道。

    “一身清贫怎敢入繁华,两袖清风如何误佳人?”

    爨老竟无言以对。他不知道老人说这话是什么意思,是针对自己,还是只是针砭时弊。

    他想开口再问,却又想,或许是我过于敏感多疑了。抚躬自问,我为官数十载,两袖清风。不说建立丰功伟绩,却始终不曾鱼肉百姓。

    两人肩并肩走着,不再说话。

    田野里稻香袭来,沁人心脾。山中鹧鸪鸣叫,却声声催人哀思。

    真是: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一身清贫怎敢入繁华,两袖清风如何误佳人?”爨老反复在心里默念这句话。

    此刻的爨老,心情是极端复杂的。要说一生为官失误之处,唯有那一桩事,多年以来一直让他耿耿于怀,始终不能释怀。

    那是他新任临安府知县的第三年,临安城里发生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

    他将要陷入回忆,突然,老者开口了:

    “前面五百米处,有一石下泉,曰七股龙潭,再往前两百米,便有一个酒家。”老者终于回答了爨老的第一个问题。

    而此时的爨老,却显得心不在焉,良久才反应过来。

    “多谢先生!晚生敢问先生高姓大名?”

    老者转头若有所思地看了他一眼,只这一眼,便让他心虚起来。

    “贵官可真是贵人多忘事啊!”

    随后,头也不回地往左拐,走进繁茂的一片竹林中去了,竹林中小径曲径通幽,上面布满了竹叶。

    “此处有高人啊!莫非他认识我?”但怎么也想不起来。

    这些年来,他的健康每况愈下。再过两年,便要辞官归隐。

    随后,爨老又在心里羡慕:

    “此人无论容姿气韵,还是谈吐,皆渊涌风厉,皆在我辈之上。来日当去拜访。”于是,在心里默默记下这一片竹林,这一小径。

    “高山顶上平如掌,中分细脉如蛇样。贵龙多是穿心出,富龙只从旁边降。”后面四人,依旧谈笑风生,愈走愈近。

    近来,又听见:“退卸剥换成几段,十条九条乱了乱。中有一条却是真,若是真时断了断。”

    可是爨老无心再论风水,他满腹狐疑:此人莫非真的认识我,他到底是谁?竹林后,到底隐藏着什么高人。

    果不其然,他们往前行了不到五百米,便看见一块巨大的青石下面,一汪清泉汩汩淌出。

    青山如黛,绿水长流。

    此刻正是晌午时分,众人走得肚中饥渴,望见前面有一个清泉,皆下马饮水。

    “此泉真是清凉甘甜啊!”众人欢愉不已。又牵马到下游,饮了一番。

    再行两百米,便是酒家。

    酒家刚好在两山中间,门口竹竿上面,挑着一面招旗,上头写着四个字道:“七股龙潭”。

    店小二热情好客,招呼几人坐下,端出一壶绿茶出来,曰竹叶青茶。

    “小二,我问你,此店向西约两百米处,有一片竹林,竹林中小径是通向何方?”

    “哦,你说那条小路啊?”

    “正是。”

    “从那一直顺着小路往上走,可到一悬崖边,叫什么来着?哦,对了,叫白石崖。白石崖往下,有一条陡峭的石头路,通往崖下。崖下有一个村子,叫一碗水。”

    “白石崖,一碗水,这名字大有玄机!”杨鹤壁不禁说道。

    “玄机不玄机,这我倒不知道,不过……”

    “不过什么?”爨老好奇起来,急忙问道。

    “那儿的人,甚是古怪……”店小二欲言又止。

    “有何古怪之处?”

    “各位客官是从外地而来的吧?不知此地传说?”

    “你但说无妨!不必忌讳什么!”爨老拿出一锭银子,放在桌上。

    “你要是说得详细,这都是你的了。”

    店小二难为情地笑笑,“这不是银子的事,而是事情传得奇怪,一时半会也说不清楚。”

    “那这样吧!你把饭菜端上来,坐下来和我们一起吃,慢慢道来。”

    “客官,这不妥吧!”

    “有何不妥?你坐下吃便是。”爨尧旸干脆利落说道。

    一刻钟左右,饭菜上齐,众人一边吃,一边听小二娓娓道来。

    原来,店小二的大姐,便是嫁到了一碗水这个村庄。

    这叫白石崖和一碗水的地方,有三大怪异之事。

    其一。白石崖上面,长满了野生乌头草,一碗水这村子的人,几乎年年采摘此物食用,却无一人中毒。

    其二。此村无论男女,年逾三十之后,身上一切毛发皆全白,包括衣服遮裹之处。

    其三。此处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传说:老巫海。

    老巫海擅长给人下诅咒。被诅咒之人,不出三日,便会暴毙身亡。老巫海皆是妇道人家,据说传女不传男。有女传女,无女传媳,无媳传侄……

    这些老巫海皆饲养一物:有的是蛇,有的是蜈蚣,有的是蝎子……等等,不一而足。

    因这老巫海外形和普通妇人并无二异,所以人们并不知道身边谁会害自己,因此人人自危。

    所以,几年以前,姐姐姐夫一家,才从一碗水村迁到此地,开了这家酒楼。

    “如此说来,那白发苍苍,鹤发童颜的老者,并非一定有八十多岁的高龄,说不定年龄和我差不多。”爨老听完店小二讲的故事,突然想到。

    “然后他又说贵人多忘事,那应该是相识之人,或者至少他曾经见过我的面。难不成,他和多年以来那一桩隐秘事,多少有些关联?”

    店小二还讲过一个他自己的亲身经历:

    一碗水背后的山坡下,便是这方圆几十里的墓地。有一次,我去姐姐家,归来时已近黄昏。

    心里想着早点归家,便抄近道。我从西头墓地一直走到东头的墓地。可这时,我发现了一件极其诡异的事情。西头那个石兽却出现了!

    当时我只是觉得诧异,想着可能是天快黑了我看错了路,就继续往前走。

    走着走着,我就又一次看见了那个石兽。

    紧接着,我感到一阵恐慌,马上加速跑起来,可是跑了一圈又一圈,直到我腿都软了,我才发现我似乎总是在围着那个墓地来回绕圈子。

    我的起点和终点,都是那个石兽。

    一股恐惧的感觉开始在我的心里蔓延,我的汗毛也被这种恐惧给刺激的根根竖起,鸡皮疙瘩起了一层,我一屁股就坐在地上!

    我望向周围,除了那对石兽就是漆黑的夜色,连个人影都没有。

    我开始发疯似的打自己耳光,想让自己清醒过来,可我发现毫无作用,我只能蜷缩着身子躺在路边瑟瑟发抖,双手抱头仿佛在等待着死亡的降临。

    但就在我绝望的时候,我的眼前,突然出现了一个妇人。她拉起我的手就走,等我反应过来,已经到了自家村口。

    那人是谁?我至今没有见过。

    众人听他讲完,饭菜也刚好吃完。

    用过午饭,他们继续行走。

    “这是一块名副其实的凤地!”

    “什么是凤地?”

    “一财二丁三贵的三全福地,是为凤地。”

    “是先有财再有丁,还是人丁兴旺,才能财源广进?”

    “古语有言:富不过三代,穷也不过三代。财是人丁的基础,人丁却是散财的根本。”

    “人丁却是散财的根本,这句话极是有理啊!”爨尧旸的父亲竖起大拇指。

    “英雄所见略同。”杨鹤壁躬身。

    “从古至今,常常有重男轻女的家族,一味地追求繁衍男丁,美其名曰:有人才会有财进来。殊不知,人要成为才,必要有财润之,否则,只能是废材。多少男丁众多的家族,纨绔子弟遍地开花。而世间不乏女子崛起的家族。如穆桂英挂帅,花木兰代父从军。”爨老感叹。

    “所以,这块凤地必可旺女丁。”杨鹤壁再次强调。

    “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爨老又问。

    “非也非也!”杨大师摇头。

    “先生怎讲?”

    “风水宝地有龙第、凤地之分?”

    “那这龙地、凤地有什么不同?”

    “简单来说就是:龙地旺男丁,凤地旺女丁。”

    “那就依先生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