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科幻灵异 » 邱昊探案 » 第1章 老旧小区现女尸

第1章 老旧小区现女尸

    这本就不是一个晴朗的夏暮。落日躲在云后,射不穿厚厚的云层,只得从云朵边溢出些许微光。

    这间朝东的屋子自然受不到余晖的直射。浑浑噩噩的阳光慵懒地漫过窗户纸,渗透了些许到屋中。借着这点昏暗的光线,邱昊还是看见那方麻将桌。

    邱昊开门步入门厅,迎面便见父亲从对门卧室绝望地走出,即刻转向院中。

    邱昊恍若未见,向右走进饭厅。一只黄斑的肥猫笔直趴在长条凳上,目不转睛地盯着墙上关公像旁边荧煌的烛灯。它对邱昊的到来视若无睹,仅是一只左耳扑腾了两下。猫的身体已宽出凳面,可两边涌出的赘肉却左右平衡地垂下,巧妙地保持着重心和平衡。一旁地上的盘子里盛着两片带鱼骨,早已剃得光滑如艺术品。

    茶杯碎掉的声音从隔壁卧室传来。邱昊转过身来,看见正朝外走去的父亲停下了脚步,摇了摇头,继续向前,唯有那略显佝偻的背影渐渐远去。

    闹钟的响声如斯而至。邱昊打开眼睛缝时,看见杜冰冰按灭了铃响。

    “你再睡一会儿。”杜冰冰笑着起身,走到一个乳白色的新衣柜旁,开始穿衣服。

    邱昊没有回答,如欣赏艺术品一般将视线落于杜冰冰身上,舍不得眨一下眼睛。

    衣橱是一个多月前两人一起挑的。买的时候邱昊还在担心这么小的橱够不够,可后来发现这是杞人忧天。杜冰冰的衣服并算不上多。

    同居一阵后,邱昊发现杜冰冰对于这些衣食的搭配得心应手。虽然五花八门,却相得益彰,甚至有时还别出心裁,令邱昊眼前一亮。今天杜冰冰就以一条白丝调色的发饰,把头发微微隆起,在一侧耳边形成一个结。这样的配色与衣服似乎不和,却格外引人注目。

    杜冰冰以为邱昊一声不吭,是又睡着了。结果转弯身看见对方正陶醉地凝视自己。

    “可爱吗?”杜冰冰将头一歪,长发从身边显露出来,在一侧垂下。

    “可爱极了。”

    “看你嘴这么甜,允许你晚上点个菜。”

    “红烧大排。”邱昊脱口而出。

    这是邱昊比较喜欢的一道肉菜,可他转念一想,既然做了梦,那多半今天要有案子。晚饭不一定吃得上,那何必麻烦呢?

    “还是番茄炒蛋吧。”邱昊心不甘情不愿地说。

    “又是番茄炒蛋。”杜冰冰眉头皱了起来,道,“是嫌弃我其他的菜烧得不够好?”

    “当然不是,是番茄炒蛋烧得太好了。”邱昊故意傻笑。

    杜冰冰出了门。邱昊也起床穿衣。他望向窗外,半夜开始下的雪已经停了,可各处屋顶都攒了一层白白的棉花。这样的景色在申滨市可不多见。

    坐在车里的邱昊咬了一口刚从市局食堂买的肉包,等待着《都市之声》的到来,可嘴里却泛起了甜味。邱昊停下咀嚼,看了眼中的包子,明明是豆沙馅的!他刚想去食堂理论,《都市之声》的开场音乐便响了起来。

    “算了,算了。”邱昊无奈地再次咀嚼起来。

    今天的主题令邱昊耳目一新,讲的是都市咖啡文化。过往的命题都有对错正反,今天却抛出一个开放性的议题,供嘉宾和听众各抒己见。难怪从两周前,杜冰冰一得闲就拉着邱昊喝咖啡,原来别有用意。

    节目里,新颖的模式虽谈不上,自然不会让老观众立刻心意盎然,但也足以令他们从厌倦的疲态中找到新亮点。“中规中矩的创新。”邱昊听罢,心中如是此评价。

    办公大楼门口抽烟的人今天不多,但少不了余敏杰的身影。

    邱昊还没走近,递给自己的烟已早早从余敏杰手中的烟盒中弹出。

    “这么冷的天还抽?”邱昊接过烟。

    余敏杰拿出ZIPPO,道:“这不是在等昊哥嘛,这才抽第一支。”说话间,雾气已从余敏杰嘴鼻中喷出,和烟浑然一体。

    邱昊一直学不像余敏杰的抽烟姿势,可时间一久,也默默形成自己的风格,自以为并不难看的风格。

    烟吸了一半,邱昊淡然道:“今天有案子。”

    余敏杰眼睛一瞪,立刻注意到周围的其他警员,于是以一个手势表示做梦。

    邱昊点头肯定。

    余敏杰加快了抽烟的速度,转头看见花坛覆上了一层薄雪,心里想着:申滨几年才下一次雪,不知道今天的案子会不会和下雪有关。

    和邱昊不一样,余敏杰是土生土长的申滨人。

    时针刚划过10点的刻度,报案电话就传达到了。

    案发现场是一个离市局不远的老旧小区,报案人是小区物业的维修人员。据他称,在25号楼天台清扫积雪和维护设备时,发现对面17号楼的顶楼,也就是6楼最东侧的一间中,隐约看见一个女人没穿衣服,躺在地上一动不动。

    老贺同邱昊、余敏杰一道出发,两辆车先后驶出了市局。

    据余敏杰介绍,现场附近几十年前曾是个大型化工厂,所以上世纪90年代,那一带前后建了好几片六层楼的小区,大多是提供给当时的职工居住。后来城市治理,化工厂被统一外迁。厂子虽然关了,但居民区却已成了规模,属于人口密集区。故而,如今这片区域边上有了大大小小不少商业体。

    “案发的小区面积不小,占据了一整个儿街道。南北各有一扇大门出入小区。”余敏杰介绍道,“小区里是老式的连排六层,可能有上百号居民。主要分两类,一类是60岁朝上的退休老人,大多是当年化工厂职工或家属;另一类是20岁出头外地来的打工人员,因为小区房子租金合适,这类人也不在少数。”

    不一会儿,车已开到了小区南入口。入口处两侧各立一个石柱,以深红色瓷砖包住。东首的柱上还有铜制的镶嵌,刻着小区名字,是典型的90年代产物。

    新装的闸门没有开启。一个五十来岁的人从门卫亭走到车旁。

    邱昊一边降下车窗,一边亮起了警证。

    “沿主路绕过花坛向东,17号在路左边,你们看到聚集了很多人,就是17号了。”门卫见到警员证,便一边指引一边开启闸门。

    听这个意思,看来已经聚集了不少爱管闲事的大爷大妈了。

    根据门卫的指引,一路开入。果然,17号楼下里里外外围了三四十个群众。这些人都是之前余敏杰说的第一类人,上了年纪,几乎见不到黑发。

    楼下已停了四辆警车,辖区干警早已开展工作了。邱昊等人下了车,简单看了下小区整体结构。

    17号楼是这一排最靠东的楼,再往前便是围墙。路上汽车的声音从墙外头传入。

    “阿杰,你对这片熟。这样的小区会有监控探头么?”邱昊一边四下张望,一边问道。

    “根据要求,这样的老式小区10多年前都统一安装过一批设备。但因为当时都要求每个小区业委会自己掏钱,所以一般这种小区,老人居多,是舍不得去掏这种冤枉钱的。但规定是必须要装,所以多少会意思意思。这些探头的数量非常有限,能不能覆盖关键位置都很难说,更别说这儿已经到小区墙根了。”

    邱昊叹了口气,只得为接下来爬上6楼做准备。

    这是标准的老楼,一层四户。楼梯自东向西深入高一层,新的一层西面是01室,然后折进公共走廊,02、03室的门在走廊一侧,而04室的门则对着向上的楼梯。现场是604室,这意味从进入楼栋到抵达现场,众人要穿过整个楼栋最长的路线。

    几人盘旋而上,来到六楼,辖区警员正站在604的门口。邱昊亮出证件并告知身份,门口的警员便开始介绍来时的发现。

    “我们到这儿时,两扇门都是锁着的。”

    邱昊闻言向门看去。所谓的两扇门是指一扇铁门和一扇房门。铁门是最简单的纵栏结构,没有多余装饰,但加了一层细铁网。估计是夏天防蚊虫用的。铁门的锁舌采用双实面的,所以无论是开门还是关门,都必须先拧开锁舌。铁门向内有个圆形把手,而外侧没有把手,只有钥匙孔。房门是木质的,简单的镶了个内框条作为装饰,两侧都有可拧的把手,而且锁舌向内是斜面。所以关门时,即便不拧,只要轻轻一推便可锁上。

    “我们费了些劲才撬开了门。”警员续道,“一开门便看见了女子的尸体,什么都没有穿。”

    邱昊“嗯”了一声,没有急着进入现场,而是朝向上的楼梯看去。他问道:“怎么还有向上的楼梯,这儿不是顶楼吗?”

    小警员指了指向上的楼梯,道:“这是通向天台的楼梯。报案人是在对面楼的天台看到这儿的。要上天台就要走这个楼梯。”

    “原来如此。”邱昊说着,步入了604室。

    正如那警员所说,一具未着衣的女尸映入眼帘。她侧躺着,较好的身材一览无余,只是全身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