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科幻灵异 » 邱昊探案 » 第3章 交换杀人

第3章 交换杀人

    十分钟后,各个“幽灵案”的主办民警电话已放在邱昊办公桌上。本以为要靠氰化物为突破口,没想到有意外之喜。

    邱昊不挑不拣,决定按名单顺序逐一打电话。

    “你好,吴磊警官。我是市刑侦三队的邱昊。”邱昊开着免提,一边和余敏杰一起听,一边手指着名单上的第一个人说道,“我听案管说,你最近手上有个电视台台长身亡的案子,能具体讲一下经过吗?”

    邱昊在市公安系统颇有名气,对方一听便知是谁:“原来是邱队,您稍等。”那头传来翻阅文件的声音,想必在找案件卷宗。

    没一会儿,那头吴磊就讲述起来:“死者叫滕俊杰。三周前,他死在台里头他专用的一间休息室里,时间是13:30。死亡原因是氰化物中毒,毒是被下在他的茶水中的。”

    邱昊明白过来,案管特意把这个名字放在名单第一位,是因为这案子也是氰化物中毒的关系。

    电话那头,吴磊还在继续:“滕俊杰有个习惯,每天中午12:00到13:30必定在那个休息室午睡,雷打不动。而且他喜欢睡前泡茶,醒来后立刻会喝。案发那天12点睡前,恰好有三个编辑在休息室里向滕俊杰汇报工作。据三人证词,滕俊杰在泡了茶后喝了一口,这说明那时茶中并没有毒。三人大约在12点离开。滕俊杰下午并没在应该出现的时间出现,14:00有人去休息室找他,这才发现他已经死了。我们出警后调查结果显示,死亡时间是13:30前后,氰化物中毒,毒在茶水中发被发现,这些符合他13:30起床后喝茶的习惯。但同一杯茶。12:00时候没有毒,13:30的时候就有毒了,所以是在这段时间之内有人偷进休息室下的毒。可是休息室外有一条弯曲的长走廊,虽然进出休息室是看不见的,但走廊外头有个摄像头。所有进入走廊的人都会被摄像头拍到。事后调看,从三个编辑出来到14:00有人去叫滕俊杰,这中间近两个钟头并没有人进出过这条走廊。不过走廊中段有个紧急通道的门是摄像头拍不到的,凶手出入只可能从那儿走。只不过,这扇门是长时间锁着的,平时基本不用。发现尸体时,在场的人就确认过门是上了锁的。这门锁的钥匙只有一把,名义上是有一个名叫刘思思的记者保管。虽说是保管,其实只是放在一个任谁都能拿到的仓库中。所以我们推测凶手从仓库拿了钥匙,然后出了电视台,从大楼外部绕到紧急通道后,开侧门进入了走廊和休息室,趁滕俊杰熟睡,将毒下至茶中,然后原路返回,门也重新锁上,钥匙也归于原位,没有留下任何指纹。”

    “有谁有杀滕俊杰的动机吗?”邱昊想着,既然这是幽灵案,势必符合有动机之人无下手条件的情况。

    “说到动机,最有杀意的就是那个保管钥匙的记者刘思思。听说滕俊杰对她潜规则,而她深恶痛绝又无能为力。不过电视台大楼正门口有台监控,并没有拍到她这段时间出入过大楼。而且其他同事的证言也表明,她一天都在台内待着。”

    “既然有门口的监控,那凶手不是应该被拍到了吗?”邱昊问。

    “话是没错,但大部分工作人员都在那时间有过出入。还有外部来访人员,好几百号人在此期间出入,寻找混迹其中的凶手实在是大海捞针。”

    挂了电话,办公室内疑云密布,层层笼罩着邱昊和余敏杰。这电台杀人案听着和手上的江枫案有诸多相似,同样使用氰化物,同样非常简单的翻案过程,似乎不难推演,却始终找不到线头在哪。可细细一想,两个案子又好像没有任何关系,连案发地都横跨两区,起码距离七、八公里。

    邱昊又清空脑袋,拨出了第二个号码。

    接电话的是个叫王戈的警官。了解情况后,他也叙述了发生在R酒店的案子:“两周前,R酒店的1502室死了一个‘百团外卖’的中层管理陈文豪。他死在床上,心口中刀,一刀毙命,没有反抗痕迹。刀上只有死者的指纹,体内检测出了安眠药。死亡时间是推算在凌晨2:00左右。1502的房门在一个L形走廊的拐角处,可被长边尽头的监控摄像拍到。可是从陈文豪活着进入1502到次日早上10:00客房服务进入后发现尸体之间,没有人进过1502的门。1502与隔壁的1501是可对通的套房,两间房间的客厅各有一扇朝内开的门,若同时打开可以形成互通。所以理论上存在凶手从1501进入1502的可能性。我们首先就考虑了1501的住客即为凶手的可能。不过一来,从两间内部都无法打开对方的门;二来,这1501的住客与陈文豪没有任何关联,三来,无论是1501的住客与还是1502的陈文豪,两人的房间都酒店方到店才安排的,没有事先计划的可能。所以我们排除了这个设想。然后我们也考虑到外部人员或酒店人员半夜偷入1501,并利用互通进入1502......”

    “等等。”邱昊打断了王戈,说道,“摄像头拍不到1501的入口吗?”

    “拍不到,1501的门恰好在L型的短廊上。”

    “那有人进1501不也应该先过长廊吗?”

    “不一定,我说漏了一点。短廊一头是楼梯,所以进入1501是可以完全避开监控的。这就是我们有所考虑的原因,也许凶手就是通过楼梯避开监控,进入了1501,然后再利用双通门再到1502行凶的。不过那1501的住客告诉我们,案发那天凌晨1:00到3:00,他一直在客厅看着英超。就是因为R酒店有卫星电视,这就是他当天入住的理由。据他说,这个时间段内没有任何进入过1501,要知道那扇互通的门就在电视机旁两米,明白我的意思吗?”

    “明白,就是说任何人要过那门,在凌晨两点给陈文豪来一刀,都逃不过1501那个看英超的住客的双眼。”

    “果然是邱队。”王戈夸奖了一句。

    “那有什么人有杀人动机?”这是邱昊更关心的一点。

    “怎么说呢,陈文豪在‘百团’里管整个华东的人事。光工作上被他开除、降职、调动、罚奖金的苦主,就能从我们分局排到你们市局门口。虽然也不是个个能动了杀念,但如果从这方面入手实在太难了。更何况还有工作以外的人恨着他也有可能。”

    挂了电话,邱昊把R酒店、枫火集团、电视台三者的位置放入脑中对比,力图找到什么共同点。但这简直是南辕北辙,无奈之下,只好继续拨通下一个电话。

    楚霄韩警官的案子就发生在十天前,他说道:“一个叫郑洁的年轻女子死在一条偏僻的小道上,是被人勒死的。郑杰包里财物都在,人也未遭侵犯,可见凶手既非劫财,也非劫色。于是我们从动机着手,在郑洁的人际关系网中,我们发现了只有她男友钱斌有杀人动机。我们便对钱斌做了深入调查,钱斌是个化学科研所的小组组长,他声称案发时正在科研所加班。而从研究所到案发地车程也要一个小时。他本来无法证明他加了班,但恰巧当时通过办公室座机接到了同事孙敖的电话。由于座机接听时间又几乎与案发时间吻合,这就等于有了不在场证明。”

    “会不会是那个同事做了伪证?”邱昊提出质疑。

    “这个我们都考虑到了,是这样的。钱斌因为工作上的事,几天前与孙敖大吵了一架,不欢而散。郑洁被杀当天,正好是孙敖的生日,于是他把女友以及另两个同事叫到了家中派对。期间,女友见孙敖有些闷闷不乐,就问他原因,两个同事道出了孙敖与钱斌吵闹之事。女友劝孙敖给钱斌打个电话好好沟通,孙敖就打给了钱斌。说来也巧,因为之前吵架的事,孙熬把钱斌的手机号码给删了。好在孙敖存有钱斌的办公室座机电话号,于是打了这个号。没想到的是,之前的矛盾没有改善,反倒两人争吵更烈。一旁的女友和两个同事都听到了钱斌的骂人声。孙熬女友说不该劝孙熬和解,为了过好生日,让孙熬暂时忘记不愉快,女友还把孙熬的手机拿走,避免再接到钱斌电话。所以,从孙熬和钱斌水火不容的立场,根本不会去做伪证。何况当时在场的人都听到了钱斌骂人的声音,除非四个人都说了谎。”

    “明白了,谢谢你。”邱昊也不做多想,就向下一个号码进军。

    蒋帆警官的案子相对简单:“两周前,一个有钱人家中发现了一具尸体,死者叫赵帅。当时倒在保险柜旁,推测他是行窃时不幸触碰了装有交流电防盗装置的保险柜,而本身就装有心脏支架的赵帅当场死亡。”

    “这听上去像是事故啊。”邱昊说。

    “我们在对赵帅做侦查时,发现他不像个小偷,倒是像个跟踪狂。他家里墙上挂着好多某个女子的照片,但我们也没查到这个女子身份。另外,从赵帅家中条件看,完全没有行窃的必要。”

    “所以说,照片中的女人也许有杀人动机,而死者却意外地死在毫无缘由的行窃途中。”

    “邱队总结得很到位。”蒋帆夸了一句。

    邱昊稍作调整,打电话给名单上的最后一个人魏定国。

    “大约三周前,在春盛别墅区,一个中年男子死在自家泳池里。”魏定国警官的开场白也同样具有事务性,“男子死亡原因是溺亡,时间是晚上23:00。死者名叫李子恒,是一家叫做‘一鳗’盒饭的日料店老板。他没有亲戚来往,只有两个师兄,大师兄杜若甫和二师兄刘昂。”

    “刘昂?!”邱昊一惊,急忙问,“是不是他也有一家日料店,叫‘一味’?”

    “对呀,邱队你认识他?”

    “嗯。”邱昊思绪万千,说道,“先不谈这个,你继续说。”

    “就是这个刘昂,他与李子恒之间有矛盾,是最有动机杀人的人。但案发那一天,两人应大师兄之邀,一起去了杜若甫的店‘日一串’。因为刘昂和李子恒同住春盛别墅区,所以李子恒是坐刘昂的车一起去的。晚上八点多,两人又坐刘昂的车返回小区,这一点是由小区门口摄像头拍到的。九点多时,刘昂又开另一辆皮卡出了小区。据他称,他是去了自己店里。我们找到了当天的客人,他们证明,刘昂不到十点就到了自己店中,也就是‘一味’寿司,一直待到凌晨一点多才回的家。”

    “所以说,李子恒死亡的时间内,刘昂并不在场。”邱昊已抓住了其中的关键。

    “正是这个原因。我们曾有过一个设想,刘昂把李子恒打晕后绑架,在九点多钟把他藏在皮卡后避过小区摄像头,运到了‘一味’寿司,并于晚上十一点在店中将李子恒溺杀。‘一味’中有足以完成这一手法的装水产品的容器。然后事成之后,刘昂用同样的方式把尸体运回小区,然后抛尸李子恒家中的泳池。但这一个设想很快被我们推翻了。因为在向李子恒的邻居岳梅的询问中得知,当天晚上十点多,她看到李子恒在自己家中。”

    市局办公大楼前,邱昊和余敏杰吹云吐雾,一言不发。听完这些离奇的“幽灵案”后,两人各有所思。虽然两人指尖都夹着万宝路,可余敏杰的烟头下得更快,其周身的云雾也较之更浓。

    “阿杰,你怎么看?”趁点上第二支烟的空隙,邱昊问道。

    余敏杰收回为邱昊点烟的zippo,把嘴上的烟换到手中,说道:“每个案子都很离奇,一时半会儿没有什么头绪。唯一眼前能见到的就是刘昂这个人,他在我们的案子和魏队的案子中都有涉及,我看不像是巧合。如果没有其他突破口,不妨先细查一下这个人。”

    余敏杰说罢又把烟递回口中,一小口就见了底。他往垃圾桶上的烟缸一掐,随之又点上了第三支。他见邱昊对自己的话不置可否,好奇问道:“昊哥,你有什么想法?”

    邱昊左手抱臂,右手指尖的那第二支烟还没有抽上一口,青烟从烟间飘出,徐徐直上。这一支“万宝路”,便这般已自燃了近两厘米。

    “这几个案子各自分开看,似乎都坚不可摧。”邱昊忽然打破了沉默,说道,“可如果放在一起看呢?”

    “放在一起看?”余敏杰从未这样考虑过。邱昊这一点拨,余敏杰心中似乎被击中心弦。但细细一想,又是云山雾罩。

    邱昊保持姿势说道:“你看,有动机的人没有下手时机,有下手机会的人却没有动机。这两点,所有的‘幽灵案’以及我们的案子都占了一条甚至两条都占。这让我想到了‘交换杀人’。”

    “交换杀人?!”余敏杰不解地睁大眼睛。

    “对,交换杀人。比如两个本不相干的人都有要杀的人,于是交换目标。这么做会使彼此都变成有动机而无时机。”邱昊冷静地讲道,“以眼前来讲,我们的案子,刘昂就是有机会下毒的人。先不论他怎么精准地让江枫吃到下毒的竹荚鱼,刘昂总是有时机的人。而在魏队的别墅案里,刘昂有充分的动机,但却没有动手机会。”

    “我明白了。”余敏杰打断话头说道,“刘昂和一个要杀江枫的人做了目标互换,由那个人杀了李子恒,而刘昂杀了江枫。况且他们还约定了下手时间,让对方可以充分地做好不在场证明。”

    “正是如此。不过交换杀人有着重大挑战,就是彼此的信任。因为一旦一方先动手,另一方的目的已经完成,就没有动力去冒风险杀人了。所以谁都不愿先动手杀人,毕竟本就是不相识的两人,难以产生这么强的信任感。可是李子恒三周前就死了,那么刘昂要除掉的目标已然解决,为何他还要冒这么大的风险去杀江枫呢?”

    那支还没有抽过的“万宝路”已在邱昊手中燃掉一半,烟灰支撑不住整条掉落下来。邱昊也不介意,轻轻用脚将烟灰踢散,接着说:“所以我觉得这事儿还没有这么简单。再说交换杀人,因为信任关系,本就很少见。这里一下子这么多案子,要两两匹配,这短时间内产生这么多交换杀人也不是正常事。也许这其中有着更深的关联性。”

    “那我们接下来怎么办?”余敏杰问。

    “我想把这几位警官一起请过来,我们一起了解细节,也许会有关联性被发现。”邱昊道,“群策群力总是好过单打独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