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隋赋 » 第二十四章 姚县令出奇招

第二十四章 姚县令出奇招

    一个小公司,招聘了一个才能卓越、雄心勃勃的总经理,未必是好事!

    杨拙就落到了这样的境地。小老板被总经理绑架!此刻他非常苦恼,姚文忠要拉着他座下的破车急速奔驰~成了,一口吃成胖子,输了,那什么也别说了。

    姚文忠慷慨陈词,信心满满。

    “如此,我们可尽得民五千余户,兵三千余,其势成矣!”

    杨拙沉默不语。

    薛礼神情沉重,摇头,说:“姚县令,你说的很有道理。若能成事,自然最好。诸暨是大县,我兵不过千人,且未经操练。即使姚县令喊开了城门进了城,只怕都难以叫开城中大户的府门,更别说尽迁其家。恐怕难以成事啊!”

    分歧太大,风险极高!杨拙决定开军事会议。

    与会人员增加了卜、蛮牛、施由、施淼渚和黄斧。

    胡安向与会众人阐述了姚县令的提案,请大家商议。

    施由、施淼渚和黄斧,三人表示姚县令所言有理。看来,县太爷纪威犹在。

    卜表态不能打,蛮牛表示一死而已,怕什么?

    姚文忠急了,说:“即使今天不打这一仗,保存这三千多人,若来日越王遣大军前来,即使占据险地,又能坚持到几时呢?”

    话说到这里,场中半数人已经明白,根本没有选择,不打也得打。几人把目光投向了杨拙~

    杨拙看着几人,心中叹息没有人才啊,这个军事会议形式重于实际。当下情况也不能计较太多,还是得自己下场。

    杨拙捡起一根树枝,画了个简图,说:“诚如姚先生所说,在姚县令的帮助下,现在有个机会能尽迁诸暨百姓。眼下我们处境艰难,这个果子虽然有刺,我们是必须吃下去的!我们现在议一议怎么打。”

    薛礼欲言又止~

    杨拙笑着说:“其实,这仗未必就打得起来,只要我们足够快!”

    迎着众人惊讶的目光,杨拙解释说:“我们调整一下目标就可以了。其一、我们要的是百姓而不是诸暨所有人,如果城中的贵人不愿意则不必勉强,如此就避免了冲突;其二、诸暨藏了三千兵,这三千兵员我们是必须要尽数俘虏或者歼灭的!”

    瓦解城中贵族的阻碍或许有可能,但俘虏三千士卒,这怎么可能呢?即使对杨拙最有信心的胡安也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

    姚文忠说:“公子,下臣恐怕难以说服三千兵卒来降~”

    杨拙笑道:“先生乃是我擎天巨柱,这点小事哪能劳动先生冒险,且容我先卖个关子。”杨拙拿树枝点向了诸暨北门,说:“越京城在这里,我们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带着诏令自北方而来的寺人,有了诏令虎符就能调动诸暨三千士卒,故而自北门而来的敌人应该不会多。所以,我们首先要拦住诏令入城。

    城内避开大户、迁徙百姓打的也是个时间,不能给大户、贵族们联合起来的机会,否则百姓难迁,事难成!

    最后再看这三千兵,反倒是最容易解决的,据姚先生所说,这三千兵为躲避吴国探查,藏身山洞练兵,那就有办法了!清除其外围,打的也是时间,要快!把这三千兵堵在山洞中,放火、烟熏,逼降!”

    姚文忠哈哈大笑,道:“我明白了,难怪公子说未必打得起来。挡住诏令,我以县衙公文当可尽迁百姓。再从百姓中选壮士封堵洞口逼降这三千兵,果然不需要打仗!不战而胜!公子果然会打仗!”

    几人吐出一口气,终于有了几分把握。

    杨拙说:“仗还是要打的,料敌从宽,我亲自带兵阻敌于诸暨以北。二是城内要严防个别大户或者贵族作乱,万万不可让这些人和百姓合流,薛师坐镇营地;卜师、胡安你们随姚先生一道,听从姚先生吩咐行事;我和施由、施淼渚和黄斧率五百人在诸暨城北阻敌两天,你们务必在两天内迁出百姓!两天后,即使没迁完,也必须撤退回来!”

    几人细细推演,商议着细节。

    既然要拦截使者,杨拙这四人现在就得出发,越快越好。施由、施淼渚和黄斧自去聚兵不提。

    薛礼拄着拐杖给杨拙送行,满怀忧虑,问:“公子,你真的相信姚文忠吗?”

    杨拙扶着老师,轻声说:“老师,当下,我们没有其他选择。姚文忠能开了诸暨城门,迁出了百姓最好,那说明值得相信。如果姚文忠骗了我们,他自己也难逃一死,我们则去山里当土匪,打山越蛮夷,总有一天能报了仇的。两相对比,怎么能不去搏一把呢?”

    不到两盏茶的功夫,姚文忠带着六百余壮丁站在了杨拙面前。两人啧啧称奇,县太爷这么大威信吗,黄斧三人转了一个来回,精神大为不同......

    杨拙来到队伍前方,大声道:“我数了一下,这里有六百多人,可是我只要五百人。听我口令,经过昨夜战事,有了奴仆的出列!”

    人群中出来了六十余人。

    杨拙再喊:“没有奴仆,但参加了昨夜夺门,受到奖励的出列。”

    又出来了近百人。

    杨拙点头,喊道:“出列的可以回去了,留下的人随我出战。”

    队伍中有人喊道:“公子,我们参加过昨夜的战斗,小的还杀过两个甲士。我们能更好的保护你啊!让我们去吧!”

    杨拙哈哈大笑,神情轻松,喊道:“想什么美事呢!就是去打个埋伏而已,有什么难的。你们这些人都立了功,有的还有了奴隶。这剩下的人,还没有战功,更没有奴仆呢,好处不能都给了你们!”

    又大声问:“你们有没有害怕的?想留下来不想出战的,现在就能回去了!”

    “没有,我们愿意跟随公子出战!”呼声震天,群情振奋,这下没人想回去睡觉了。

    出列的一百多人,耷拉着脑袋,垂头丧气走了。

    余下四百多人,杨拙令施由、施淼渚和黄斧各带领百人。

    乘着整队的功夫,杨拙招来了陶甲,这才弄明白这六百来人怎么来得这么快!

    姚文忠随同施由巡视营地。黄安和两位施里正得知县令来投,慌忙来拜。

    黄石村做着石材这门独门生意,怎么也绕不过去姚县令的。

    事实证明,姚县令跑出了越国,来这里也是姚县令!

    黄安躬身拜见,小心询问道:“贵人何以来到这里,有没有小人能帮上忙的地方?”

    姚文忠亲切扶起三人,笑容和煦,温言相告,可把三人激动得打起了摆子。

    姚文忠招手,示意黄安近身,这才小声说:“你知道卜德兴吧?”

    黄安大为感激,看看身后羡慕的两位施老头,对姚县令越发恭敬。施村的离县令大人老远呢,自己现在是县令爷的嫡系啊!

    黄安斗胆,问:“当然知道啊!卜德兴乃是最接近神灵的人哪~诸暨谁人不知,何人不晓啊......”

    姚文忠颔首,说:“病了,或许时日不多。”

    三人大惊。黄安说:“怎么这样,他比小的还年轻啊!莫非是泄露了天机,上天要责罚降罪于他?”

    姚文忠声音更轻了,说:“不要外传啊,昨夜来这里前,我曾经去找过卜德兴占卜,这才知晓,在我去之前卜德兴的住所来了两个占卜的女人。

    卜德兴如往常一样,占卜之下,大惊,说你们不是人,到底是什么妖怪?

    女人回答说,我们是西山的狐狸啊。”

    黄安大惊,脱口而出:“卜德兴遇上了狐狸精,这还有命在?莫不是被狐狸精勾了魂魄!”

    姚文忠怒目,呵斥:“禁声,听我说。”

    又觉太严厉了不好,安慰说:“你们是得了造化而不知啊,且听我说。

    卜德兴差点吓晕过去,问,这里有龙气,你们怎么进得来的?

    女人回答:龙气往西去了,天命在诸暨以西,神仙们都去那里守护了,所以我们能进来啊。”

    姚文忠小声问道:“你们说诸暨以西原来有人没有?有谁往西去了?”

    黄安如同受了电击,待要张口,姚文忠却伸手作势要捂住他口鼻。三人一下惊醒,狂喜,以袖紧捂住嘴,身子如抽了风一般抖动。施老头,脸色涨红,忽然又变得苍白。

    姚文忠只以为是两人大喜之余,得闻密辛的后怕,没有在意。

    黄安激动地掐住颤抖的大腿,哆哆嗦嗦问:“是,是公子?”又一拍大腿道:“难怪县令...”又制止了话头。

    姚文忠似乎对黄安的识趣很是满意,轻声说道:“我见你们对我颇为恭敬,这才提点你等一番,莫要辜负了老天赏赐的际遇啊!”

    听着陶甲哆哆嗦嗦汇报,杨拙摆摆手,说:“什么是天命?你们这样忠诚的将士才是天命所在。”

    陶甲激动不已,心头油然升起效死的使命感,自己守护的就是天命啊!

    天命这种事历来都是双刃剑,洪秀全搞了神仙上身大受拥护,东王于是也来了一招天父托梦......

    杨拙抬起头,目光越过群山,望向东北方向~那里是越京城!

    算着时辰,想来,这会越京城勾践已经接到了范蠡身亡的消息。

    文种,这个范蠡的同乡、老伙伴、政治同盟,会怎么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