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仙秦:君临万界 » 第三八章:大汉双壁,降临!

第三八章:大汉双壁,降临!

    雁门关位于代郡以北约四十里处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以“险”著称,被誉为“中华第一关”,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

    既然决定与楼兰国联姻,嬴政立刻集结了一千陌刀手,由蒙恬带领,远赴楼兰国,商讨联姻事宜。

    根据系统精灵的说法,之所以需要龙魂中的能量,是因为里面还残存着这个位面的一丝“位面意志”。

    只有结合它,才能将霍去病从历史长河中召唤过来,同时不会被排斥,可以长久的停留在这个时空之中。

    更重要的是,他会无条件服从嬴政的命令,且保留生前的记忆。

    更令嬴政没有预料到的是,龙魂里面残存的能量,可以连续召唤出两个人。

    他自然而然的想到了华夏历史上“最豪华的嫁妆”——长平侯卫青,冠军侯霍去病。

    卫青、霍去病带兵,前后十余年,于是浮西河、绝大幕,破寘颜,袭王庭,穷极其地,追奔逐北,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以临瀚海,匈奴震怖,益求和亲,然而未肯称臣也。

    嬴政手持传国玉玺,将鲜血滴在上面。

    玉玺亮起。

    他开言道:“寡人嬴政,大秦第六代君王,今日以龙魂之力;华夏血脉之力;传国玉玺之力,血祭召唤,长平侯卫青、冠军侯霍去病,前来听令!!!”

    轰隆!!

    天空一道惊雷劈下。

    嬴政手中玉玺爆发出极其耀眼的血红之光,直冲天际,一个巨大地空间通道出现在天空上方。

    紧接着,两个位骑着高头大马,身穿汉朝制式铠甲的的将领从里面冲了出来,落在嬴政面前。

    “末将卫青,拜见秦王!”

    “末将霍去病,拜见秦王!”

    两人跳下马背,躬身行礼。

    “平身!”

    秦王政能通鬼神的事情,天下皆知。

    在场的秦军虽然惊讶,但没有引起大多骚动。

    可阿依娜和乌诺看嬴政的眼神,仿若神灵。

    “你们这次,追随蒙恬将军远赴西域,与楼兰商讨联姻之事。途中若碰见匈奴,就狠狠的揍他们,不用留手!”嬴政道。

    “秦王放心,有霍去病在,必然率领我秦军,饮马翰海,踏平狼居胥山!”霍去病脸上挂着极其自信的神色。

    《卫将军骠骑列传》记载:然少而侍中,贵,不省士。其从军,天子为遣太官赍数十乘,既还,重车馀弃粱肉,而士有饥者。其在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而骠骑尚穿域蹋鞠。

    翻译过来就是,霍去病在出征时,汉武帝因为对霍去病很是喜欢,所以就特别让人给他准备了几十车的食物。

    霍去病在还军入塞时,粮车上没吃完的精米和肉已经被他下令扔掉,然而下面的士兵却面露饥饿之色。在塞外时,士兵缺乏食物,而霍去病却在军营中踢球取乐。

    用他的话来说就是,行军打仗靠的绝对不是行仁义,士兵打仗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嬴!

    只要打赢了,就可以得到得到赏赐。

    另外在古代的机动战中,讲究的就是轻装上阵,将领们会要求下面的士兵尽量减少辎重,只携带干粮。因此,霍去病要求部下放弃“重车”,抛弃一些物资,这实在是再正常不过了。

    其次,这数十车酒肉等物资是皇帝奖赏给霍去病个人的物资,如果他拿去分享给士兵,搞不好还会引起皇帝的猜疑,认为霍去病是在收买人心。

    古代因为私恩部下,最终没有什么好下场的例子数不胜数。

    之前的李牧,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好!”嬴政拍拍他的肩膀,“出发吧。”

    “末将领命!”两人齐声道。

    之前,嬴政召唤白起,直接灭了十几万敌军。

    而这次,秦王一口气召唤了两位,在场的秦军可不敢小看他们。

    随后,嬴政看向阿依娜。

    此时的她,已经换上了一套西域服饰,脸部也用面纱遮盖起来,那双异瞳在阳光下,显得熠熠生辉。

    “有我的一千护卫在,路上你可放心。另外龙魂之中,寡人也已经用仙力补充,足以护佑楼兰千年。回去安排好后续的事情,你再来咸阳,我们结为夫妻,一起生活。”嬴政露出一个笑容。

    “嗯。”阿依娜点点头,轻轻抱着他,语气极为不舍:“我的丈夫,下次见到,阿依娜再也不要离开你了。”

    “记得我的话,不要放弃王位,我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够继承你的位置。”嬴政附在她的耳边,小声道。

    美人,他喜欢;国家大事更不可废。

    “我听你的。”

    一番告别,众人出发了。

    为首的蒙恬、惊鲵、霍去病、卫青在马上回首向城头望去。

    嬴政和王翦父子兀立城头,静静地望着他们。

    几人翻身下马,躬身遥拜。

    拜罢,几人纵身上马,随陌刀营开出城去。

    他们的背影越走越远,此行路途艰难,也不知道,等待他们的不知道是什么样的挑战……

    “王上果真深谋远虑,若楼兰大祭司与王上结成连理,那就意味着我们得到了西域三十六过的效忠。”王翦道。

    不得不说,跟赵国打了一仗,简直太赚了。

    打下可赵国不说,连同西域也拿下了,有着阿依娜这层关系,今后想要派兵过去,“建立丝绸之路”也师出有名。

    凭借秦军的战斗力,足以震慑住整个西域。

    “王上,那二位将军……”王翦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此事,不要再提,任何人不得透露,有人问起,就说他们是赵国降将。”嬴政道。

    有些事情,他不想解释,也没有必要解释。

    “诺。”王翦躬身道。

    “王上,郭开那边如何处理?”王翦接着问。

    嬴政略做沉思。

    郭开此人,胸无韬略,只会耍阴谋诡计。

    可就是他,以一己之力灭亡赵国。

    而且救了阿依娜——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

    自己如果杀了他,未免有些卸磨杀驴的味道。

    “他毕竟是有功的,寡人没有理由杀他,不如就让他随大军返回咸阳定居。赵国这边,可以交给郡丞和郡尉。”嬴政想了想,说道。

    郭开虽然被认命为邯郸郡守,可嬴政料定,他绝对不敢长留这个地方。要知道,赵国百姓,恨不得将郭开扒皮抽筋。继续留在这里,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被人给宰了。

    “臣这就下去安排。”王翦道。

    ……

    秦王嬴政离开邯郸之前,在行营聚集大臣、将军做了重要会商。

    商讨事项只有一件:秦军灭赵之后,是南下灭魏还是北上灭燕?

    之所以有此会商,在于秦国君臣对灭赵之战有最充分的准备,所需时日长短也没有预先做出强制约定。

    决断大军去向,也还没有确定。

    如今赵国已灭,只用了一年,且秦军伤亡极小,其顺利大大超出了秦国君臣将士的预料。更为重要的是,灭赵仍然未引起山东其余四国从麻木中惊醒。

    而这一点,曾经是秦国君臣最为担心的。

    吕不韦、昌平君曾联名上书,提醒秦王:若灭赵之后,其余四国再次合纵,秦国宁可放慢灭,也不宜强出强战。

    当时,秦王嬴政也是认可的。

    如今,四国非但没有大的动静,甚至连互通声气的邦交使节也大为减少,鼓动合纵更是了无迹象。

    这种情势,既出乎了秦国君臣预料,又令秦国君臣振奋。

    吕不韦兼程驰驱,特意从咸阳赶赴邯郸,当夜便邀青年李斯共见秦王。

    在秦王行营的洗尘小宴上,李斯道:“韩赵庶民未生乱,山东四国未合纵。于民,天下归一之心可见也!于国,畏秦自保可见也!有此两大情势,下臣以为:连续灭国可成,一统大业可期可望!”

    众人无异议,力表赞同。

    秦王嬴政则点头认可。

    于是,才有了这次会商大军去向之朝会。

    “我军向魏向燕,抑或同时攻灭两国,诸位可以共同商议。”嬴政说道。

    话音刚落,北路军主将李信立即挺身起立,拱手道:“李信以为,我军战力远超列国,可同时分兵三路,一鼓攻灭魏、齐:燕三国!如此,北方一举可定!之后,一军南下,楚国必望风而降。两年之内,华夏大地可一统!”

    李信说罢,火热的目光望着杨端和、王贲等几位主力大将,显然期待着众口一词。

    却不料,几位大将都没有说话。

    王贲更甚,还紧紧皱起了眉头。

    王翦、吕不韦、李斯三位军政大员与顿弱、姚贾若也是低头沉思。

    一时间,李信不禁有些惶惑。

    “将军勇气可嘉,大秦之幸!”

    嬴政拍案赞叹了一句,既是对李信的抚慰赞赏,也不期然流露出某种认可。从心底说,嬴政对这位年青大将的果敢自信是极其欣赏的。

    此前的灭赵之战中,李信曾多次直接上书秦王,请求早日南下袭击李牧军背后,以便早日结束灭赵之战。

    嬴政之所以没有首肯,与其说是对李信方略不认同,不如说是基于事先对王翦全权调遣灭赵大战之承诺的信守。毕竟,灭赵大战是与最大强国的最后决战,宁失于稳,不失于躁。

    对面敌手若不是赵国,依着嬴政雷厉风行的秉性,定然会毫不犹豫地准许李信军早日南下。

    可嬴政作为穿越者,自然知道六国灭亡顺序:

    韩——赵——魏——楚——燕——齐

    中间还发生了,昌平君反秦,荆轲刺秦。

    就是因为昌平君的背叛,李信所率二十万将士被楚国包了饺子,全军覆没。最后还是秦王亲自去请老王翦出山,倾尽家底灭楚。

    “臣之见:依目下大势,仍应慎战慎进。”

    李斯似乎对秦王的赞赏诱导浑然不觉,径自侃侃道:“所余下的楚、齐、魏、燕四国,皆昔日大国,除魏地稍缩,三国地广皆在三千里以上。我若兵分三路,齐灭三国,则各路兵力只有十余万而已。若在一国陷入泥沼,势必全局受累。更重要的是,官署民治无法从容跟进。新设官署若全部沿用所灭国之旧官吏,则必然给残余世族鼓荡民乱留下极大余地。到时候,纵然灭三国,也必有动荡之势。我们若安抚不力,反受种种掣肘。”

    “臣赞同廷尉所言。”王翦站了起来,说道:“灭国之战,不同于寻常争城略地之战!其中的关键在于:军、政、民三方鼎力协同。一国一国,逐步下之。多头齐战,必然手忙脚乱。当年,范雎所提的远交近攻方略,其深意正在于此!请秦王三思而行。”

    嬴政看向李斯,露出赞许的目光。

    这些年,嬴政虽然没有见过李斯,却知道他早就投靠在吕不韦的门下,靠着自己的本事,坐上了廷尉的位置。

    如今,吕不韦已经老了,自然要为秦王培养出一个年轻,有能力的文臣,同时也是为吕家找一条后路。

    “燕国疲弱乏力,政情昏昧,定可一鼓而下!”顿弱出声道。

    “魏国等同,甚或比燕国更为昏昧,一鼓可灭!”姚贾也立即补充道。

    嬴政点了点头,以秦国目前的国力,要同时灭两个弱国,也不是一件难事。

    “目下之山东之国,无一国不乱,无一王不昏!”姚贾接着道:“老臣出使列国,韩王安、赵王迁、齐王建、魏王假,是四个浮浪君王。楚王与燕王,则是两个衰朽不堪之老王。故此,放手大打,两三年内便可定天下!”

    “上卿之言,英雄之志也!”嬴政不禁拍案赞叹。

    “赞同上卿之策,齐灭两国!”杨端和也赞同了。

    “末将依旧以为:我军战力,同时可灭三国!”李信还是慷慨激昂。

    历史上,齐国是举国投降的,根本不用打。

    但这些话,肯定不能说出来。

    “血衣侯十万白甲军,以及姬无夜的二十万投卒,都已经接受改制,战斗力大幅度提升。加上我们原本的七十万,如今的秦国真正带甲百万!”嬴政顿了一下,接着道:“代郡的二十万人必须防守匈奴;蓝田大营三十万需要拱卫咸阳,若非必要,不得轻动。剩下的五十万,分开灭两国更加稳当,寡人也赞同上卿之言。”

    “王上英明!”几位将领齐声道。

    “蒙毅,立即拟诏,命血衣侯白亦非,大将军姬无夜,率领三十万大军,分别进兵燕国与魏国。”嬴政道。

    “诺。”蒙毅应了一声。

    对于嬴政的安排,几人也没有意见,自从投靠秦王,白亦非一直没有立战功的机会,也是该表现一下了。

    几天之后,军政各方安置妥当,秦王嬴政的行营车马五千余人离开了邯郸,经太原、上郡回了咸阳。

    返回途中,嬴政多处歇马,每每派出斥候探察民情。各方禀报都说,庶民比较安定;民众种种议论,骂赵王郭开者多,怨恨秦国者少。

    这也让嬴政稍感欣慰,立即调拨粮草,分发给赵国庶民,人常说,人在饥饿的时候,只有一个烦恼,一旦吃饱了,就会有无数的烦恼。

    赵国对秦国没什么好感,可当他们看到那颗粒饱满大米之时,还是战胜不了自身欲望,乖乖排队领取粮食。

    倏忽开春,河消冰开,王翦、白亦非三十万大军隆隆北上,渡过易水驻扎下来。

    王翦的特使飞向蓟城,向燕王送达了战书——燕国不降即战,一战定乾坤!

    探马流星穿梭,商旅纷纷离燕,三十万秦军的营涛声隆隆如在耳畔。

    庶民惶惶,庙堂惶惶,燕国朝野慌乱了。

    这年,是燕王姬喜即位的第二十八年。距离短暂强盛的燕昭王时期,已经过去五十二年了。这五十二年中,是燕国从高峰滑落低谷的衰变之期。五十二年,燕国历经了四代燕王:燕惠王、燕武成王、燕孝王、燕王喜。四代传承,却一代不如一代。

    即位之初,姬喜倒是雄心勃勃,决意恢复燕昭王时期的武功与荣耀。结果,差点被赵国给打崩。

    倏忽二十余年,天下风云变幻,燕赵秦三国的格局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秦赵血仇未消,相互攻伐不断;燕赵两国两次大战,燕惨败而赵大胜;燕国虽与赵国结下了大仇,却又只得忍气吞声地订立盟约而成盟邦。

    如今,赵国已灭,秦国没有做任何休整,马上就奔燕国而来。

    ……

    秦国,咸阳宫

    焱宫

    夜已深,嬴政刚刚和焱妃、明珠一番温存。

    明珠用甜腻的声音说道:“听闻王上这次,得了个西域美人儿,妾可是没见过西域人呢,听说她们长相和我们有所不同。”

    嬴政点点头,“以后你们就见到了。”

    “有妾漂亮么?”明珠问道。

    “感觉不同,你是妩媚入骨,她是异域风情。”嬴政回答。

    值得一提的是,阿依娜虽然在楼兰长大,但因为有着龙魂的庇佑,楼兰城中仿佛世外桃源,因此,楼兰人的皮肤,是非常白皙的。完全不像其他西域人,皮肤以小麦色居多。

    “那我呢?”焱妃忽然问,对于这个问题,她显然也很在意。

    “你是雍容华贵;岚儿清冷无双;妧儿娇小可人;鲵儿英气飒爽;舞儿文静恬雅。”嬴政做出评价。

    不同气质的女人,感觉也是截然不同的,个中滋味,不足为外人道也……

    一般而言,君王一旦有了新妃子,就会独宠一个。

    嬴政则不然,从来都是雨露均沾。

    不管对方什么地位,什么出身,只要跟了自己,她就会负责到底。

    “政,你是说……那个西域女子,是楼兰王?”焱妃问道。

    嬴政点点头,接着道:“据她所说,楼兰最初是九天玄女创造的种族,负责守护兵魔神和蚩尤剑。王族一脉以‘莎’为姓,所以她的全名是阿依娜.莎。西域和华夏风俗不同,他们都是名在前,姓在后。”

    “有趣的种族。”明珠眼里闪着光芒,这种东西对她来说,很是新奇。当然最新奇的还是,一个女人居然能够成为一国之君。

    这在华夏,是绝对不允许的。

    “妾嫁给了王上,以十万兵力作为嫁妆;焱姐姐以阴阳家作为嫁妆;等这个阿依娜嫁过来,就是用楼兰作为嫁妆。”明珠说道。

    “不,不只是楼兰,是整个西域。”嬴政解释道,“寡人打算派兵进入西域,以楼兰的根基,统一西域,以后,寡人和她的后代,就可以名正言顺的继承王位,成为西域之王!”

    “如此甚好。”焱妃点点头。

    秦王,可从来不做亏本的买卖,往往是,人也要,利益也要——这次的嫁妆,无疑是最大的。

    “可惜,妾的肚子就是不争气,没能给王上诞下一儿半女……”焱妃有些失落。

    他们已经很久没有双修了,同房的次数也不少,可焱妃的肚子就是没动静。

    “错不在你,只是因为我们的血脉太强大,强大的血脉,强大血脉诞生新生命的过程,是非常漫长的,寡人有预感,我们的儿子,未来会非常强大!”嬴政安慰道,“你我皆永生,还怕没时间生儿子么?”

    “那万一是女儿呢?”焱妃问。

    “那就再生一个。”

    “当真?”

    “君无戏言。”

    焱妃露出一个笑容,幸福的依偎在他的怀里,想象着自己儿女双全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