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大唐:疯魔 » 第十六章 来信

第十六章 来信

    太子重新坐下来,像安慰小孩一样,拍了拍皇后的手,道:“母后,我是承乾。”

    皇后并不理睬太子,只是牢牢的盯着他的眼睛,道:“二郎,你打仗回来了?”

    我在一旁定睛看着皇后,头发白了不少,且渐渐稀疏,面色也苍白,仿佛一夕之间老了,唯独眼神里还含着清亮的水光。

    太子对她说:“母后,仗早就打完了,父皇是南巡去了。”

    皇后还是问:“你受伤没有?”

    太子沉默了。

    他攥了攥皇后的手,说:“母后,您是不是想父皇了?”

    这次皇后没有吱声。

    太子轻声道:“儿臣知道了。”

    他转身对我说:“二八,传纸笔,本宫修书一封到姑苏,请父皇回京。”

    似乎还觉得不够,他又说:“叫雉奴也进来。”

    后半夜太子一直跪坐在榻前拟信,由于他还在闭关期间,恐怕语言无力,因此要晋王也同为修书一封。晋王抓耳挠腮,连着写坏了十几张纸,丢的到处都是,也没写出个名堂。太子看他苦闷不堪,于是瞧瞧他的信,看着看着眉毛就拧作一团,把纸摔回他脸上,道:“写错字就算了,你还抹成墨团,书都读到狗肚子里了!”

    晋王蔫蔫的说:“有刁难我的功夫,你不若去紧一紧外头的太医,母后的病又不是拖能拖好的……”

    太子这才搁下笔来,一旁研墨的宫娥为他蘸好墨汁再放回砚台上。他说:“你修过医书没?”

    晋王说:“我蟋蟀的翅膀都没修,还修医书?”

    太子说:“你知道颅顶施针是什么吗?”

    晋王漫不经心道:“就是疏导头顶的穴位呗。”

    “对,就是疏导穴位,提神益智。”太子说:“针灸最难的莫过于肺腑五脏施针,而颅顶更是首当其冲。老太医医术高,但毕竟年纪大了,手脚不够灵活,这种一针定命的做不来,年轻些的,未经过大风雨,若是施针时流一滴汗,糊了眼睛,手下一抖,母后就没命了。这针灸,成是大成,败是大败,这你不明白?”

    晋王说:“就算危险,也总比这样耗着强吧?这样一夕两夕的,有甚么用?若是成了,多活它个几十年,才算好的,不是吗?”

    太子看了看皇后,又看了看晋王,说:“你真的觉得她在乎的是这几十年?”

    晋王没听懂,看看我,我摇摇头。

    太子把手里的信纸折好,递给宫娥,宫娥出门去。

    他说:“可能她只是想见父皇一面。”

    他顿言半晌,继续说:“我们做儿女的,本就消磨了母亲一辈子,总不能连她这个心愿,都要剥夺吧?”

    晋王似懂非懂的,他说:“还有人活着就是为了见谁一面?”

    太子张嘴仿佛想说什么,最终欲言又止。

    他说:“算了,说了你也听不懂,你就知道蟋蟀。”

    晋王摆弄着手里的笔,说:“也不见得父皇会回来。”

    太子食指在他额头上重重的弹了一下,道:“你说的什么话?父皇和母后这么多年举案齐眉,如今母后病危,见他一面,他怎会不回来?”

    太子说这些的时候,有着十足的自信,仿佛大家独有这一件事情,是他可以琢磨的透的。

    信走了几日,太医每日都在开药,每日都跟太子和晋王说皇后福德深厚,说白了就是拿药吊着命,他们也没辙,更只字不敢提施针的事情。

    孔颖达倒是见好了,可听说皇后重病,又病倒了。

    长孙氏的人也来了,长孙无忌头一个来看。他先行过大礼,而后到榻前三尺,呼唤三妹妹,可想而知,皇后醒了,也只是问他二郎在哪,他无从回答,只得作罢。

    长孙无忌拜托太子:“望殿下万力,必将陛下请回,见娘娘一面,臣当万死不辞。”

    太子道:“舅舅客气了。”

    冬夜里,天憋着气不下雪,却更比下雪寒冷。太医说皇后的药活血化淤,火气大,所以中宫不能摆炭火,做奴仆的过惯了苦日子,都还受得住,太子守了前半夜,冻的直打喷嚏,纷娘家里有事,急着要走,又放心不下太子,好说歹说把太子劝回东宫烤火,她给太子温了姜茶,裹了一床被褥,太子说:“热。”

    纷娘说:“热热热,现在知道热了,方才哪个冻的哆哆嗦嗦。”

    小六子从门外进来,一进来就喊:“殿下,殿下!”

    太子都不想搭理他:“丽正殿就那点儿大,你扯着嗓子喊什么喊,一天天咋咋唬唬的。”

    小六子把草斗篷脱下来,丢在门口,快步进内殿里来,老远就说:“殿下,大家回信了!”

    太子大喜,嗓门也大起来:“你过来说!”

    小六子看太子高兴,他也傻乐,上前就说:“大家说,他说他不回来!”

    我和纷娘面面相觑,我伸手掐了他一把,他呆呆的看着我,说:“二八公公,你掐我做什么?”

    我瞪着他。

    太子的笑意僵在脸上,道:“什么?”

    小六子也不避讳:“无由归京,动摇民心,民心不安,恐引大患,天子皇嗣,大局为先……”他睁大眼睛问太子:“殿下,这是什么意思啊?”

    太子冷脸不理他,他就问我:“二八公公,这是什么意思啊?”

    我说:“你别说话了。”

    小六子不明所以的点点头:“哦。”

    太子说:“母后病危,这叫无由?”

    “大局,稳定民心是大局,他的结发妻子就不是大局?”

    “平日里说着钟情不二的是他,对天下扬鹣鲽情深的是他,如今见他一面,倒也难了!”

    太子越说越气,浑身发抖:“枉母后危难时但愿见他一人,真是瞎了眼,白白错看了他!”

    我说:“殿下,这话可不敢说。”

    “怎么不敢说,他敢做本宫还不敢说吗?”太子说,“这么多年,一口一个身为人父,身为人夫,可他哪有一朝一夕管顾过本宫?本宫做什么都有错,顶撞师长有错,出宫有错,费尽心思给他庆生也有错!人夫呢,母后生死难卜,却连见他一面也不能,满口大局民心,置母后于不顾!”

    太子微定了心神,说:“起驾,我们去中宫。”